澎湖縣青溪新文藝學會創會四十週年暨112年會員聯展
10月7日至10月29日於文馨畫廊展出
(記者呂水上、陳猛/連線報導)《澎湖縣青溪新文藝學會創會四十週年暨112年會員聯展》於10月7日至10月29日假縣文化局文馨畫廊展出,10月7日上午9時舉行開幕典禮並進行會員現場揮毫活動,文化局長洪棟霖特到場致詞加油打氣,並歡迎鄉親即日起踴躍前往觀賞。
澎湖縣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林昇進在開幕典禮致詞中表示,該會創立於民國72年8月13日,今(112)年邁入第40年,數十年來,學會中的前輩老師對於藝文推展及教育文化奠定良好基礎,每年會員創作展出,提高本縣藝文風氣,並有助提升人文藝術涵養,發揮文教功能及推動藝文對鄉土的關心與重視。
參展作品約80件,包括書法、水墨、油畫、水彩、膠彩、 壓克力、陶藝、攝影及石雕等作品,皆由會員提供,是創作者文思及技藝淬煉而成的結晶,內容豐富多元,值得品味與觀賞。期望能夠提升民眾對藝文的欣賞力,達成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目標,藉由推展青溪新文藝運動,傳揚淨化心靈美化人生,匯聚整體青溪文藝能量,營造祥和社會,竭誠歡迎澎湖各界鄉親蒞臨參觀指教。
相關資訊詳見文化局網站https://www.phhcc.gov.tw/;文馨畫廊開放時間:星期三~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星期一、二及國定假日休館。
大赤崁生成藝術瑰寶-鄭獲義作品整飭展
112年9月16日至10月15日於文化局特展室辦理「義吾返顧:澎湖縣
政府文化局典藏鄭獲義油畫整飭展」,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112年9月16日至10月15日於縣文化局特展室辦理「義吾返顧: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典藏鄭獲義油畫整飭展」,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藝術家鄭獲義(1902-1999),出生於本縣白沙鄉赤崁村,鄭氏不僅是一位前輩藝術家,更是南臺灣藝術史的見證者。鄭氏曾於晚年回到澎湖時,感受到家鄉變化之遽,特別繪製12幅「澎湖鄉野之美」系列作品,供後人一探澎湖早期的樣貌,並贈予澎湖縣立文化中心(今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永久收藏,本(112)年文化局委請彭雪芳修復師進行鄭氏畫作整飭,將以整飭現場與展覽呈現,讓民眾近距離認識整飭工作。
文化局為找回更多鄭氏在澎湖留下的生活點滴與過往,已於9月7假白沙鄉赤崁社區活動中心辦理「社區藝文扎根-鄭獲義藝術史推廣」講座,邀請前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組助理編輯蔡辰妍講師,以自身研究之經驗,向本縣民眾分享藝術家鄭氏一生成長歷程與藝術成就,現場吸引70餘位鄭氏故鄉─白沙鄉赤崁村長者與青年參與,不分老中青一起來認識這位前輩藝術家,及其生長的臺灣歷史時空。
鄭獲義生於1902年,於明治44年(1911)入學白沙島公學校(今赤崁國小),畢業後於1918年考上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現臺北師範學校),當年澎湖廳只有三人獲得入學資格,此事獲報紙報導。鄭氏在校期間初次接觸美術課程,學習基礎素描、構圖、色彩、幾何等技法概念,藝術的種子在心中萌芽。在師範學院藝術文化風氣影響之下,鄭氏與同班同學李梅樹、廖繼春、郭柏川等人相互切磋,自主發起「自修室畫展」。鄭氏在學期間即展露藝術天賦,其藝術創作能力深受藝術教育界青睞,當期同學日後均為台灣傑出藝術家。
鄭氏於1922年畢業後便開始其美術教職生涯。畢業隔年便受聘任職於高雄鳳山郡林園公學校,當時高雄缺乏專業美術教育之人才,鄭氏可謂為南臺灣美術教育的先鋒,更於1928年與時任高雄中學教師山田新吉共創高雄第一個畫會「白日會」,廣辦藝術展覽,串連與鼓勵藝術愛好者,積極推廣藝術文化之美。戰後,鄭氏曾任三民國小校長,辭職後開設新民書局並重拾畫筆,此後勤快創作,累積不少作品,推動南臺灣美術風氣並提攜了許多後進。
歡迎各級學校於10月1日至10月15日期間申請團體導覽(全程免費,1場次以30人為限),將由彭雪芳修復師安排整飭活動體驗及專員安排解說,相關訊息請洽文化局展演藝術科簡先生(06-9261141轉231)。文化局特展室開放時間星期三至星期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國定假日閉館。
七美風景油畫聯展開幕 陳光復邀鄉親前往欣賞七美之美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澎湖縣長陳光復8日出席112年度《「美美美美美美美」風景油畫聯展》開幕時表示,七美除了著名的雙心石滬,還有許多人文、史前遺跡、玄武岩景觀、地景值得探索,期待透過此次聯展,讓各界深度認識七美鄉淳樸風貌及海島風情。
陳光復指出,此次聯展包含鄉公所2022年「七美風光」攝影比賽16張得獎作品,以及澎湖縣七美油畫之島協會會員創作的70件油畫作品,從作品中具體映現七美鄉自然景觀、古蹟建築、歷史人文、民俗風情及豐富地質景觀。
七美鄉長呂啓俊表示,七美油畫之島協會成立三年,在理事長許叁陸的帶領、啟發下,發掘很多七美具藝術天份的人,尤其許多會員都是第一次執筆畫油畫,其中更有70歲以上長者、新住民,這些人展露美術才華及潛能,作品驚為天人。
許叁陸說,七美油畫之島協會成立以來,受到七美鄉公所、各界人士、好友的多方支持,讓他無後顧之憂專心從事美術教學,使藝術種子在七美發芽,美的文化能存在小島,希望從這些豐碩學習成果,讓大家對七美刮目相看。
此次七美風景油畫聯展跨海到馬公展出,備受矚目,包括議員張仁和、議員許國政、議員吳政杰、湖西鄉長陳振中、教育處代理處長林長安、立委楊曜服務處助理段湘玲、七美鄉代表會副主席張訓五、馬公市代表譚蘭芬等,及曾在七美服務過的校長、藝文界人士均到場參與。
「美美美美美美美」風景油畫聯展至9月17日止,歡迎鄉親踴躍前往文化局文馨畫廊欣賞,體驗這場美好藝術盛會。
「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奇幻登場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長陳光復2日晚間出席文化部主辦、縣府文化局協辦的「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文化平權巡演活動,為活動壓軸馬戲派對開場,同時感謝文化部透過巡演的方式,將高水準的演出跨海帶來澎湖,也非常開心能與澎湖的大小朋友一起沈浸在這個奇幻的夜晚。
「FOCASA」以馬戲村莊形式再次來到澎湖,晚會主秀由FOCA帶來場場爆滿的馬戲作品《馬戲派對》,聯手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共同規劃展演團隊,由12組演出團隊,帶來共計超過30場的演出。同時延續「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文化平權巡演活動,以「熱鬧表演」、「市集挖寶」、「親子體驗」、「美感生活」四大主軸,搭配《海風馬戲節》的主題,還原馬戲村莊遊牧到這座被藍色海洋擁抱的澎湖島嶼,帶來獨特的馬戲藝術節,整體活動從視覺、空間、音樂、體驗到市集及表演皆經過設計,從下午3點到晚上9點、白天到黑夜、聽覺到視覺連續不間斷,歡樂不間斷,讓您感受多重感官饗宴,創造出專屬於澎湖的馬戲村莊奇幻旅程。
柯蔘海創作.收藏展:銀合歡與漂流木的藝術傑作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藝術家柯蔘海8月1日於湖西鄉公所文化藝廊舉辦個人創作.收藏展開幕茶會,展出53件精心打造的藝術品,其中包括20件銀合歡作品、15件漂流木天雕作品和18件收藏品。參與貴賓有文化局副局長洪進業、中油營業處周武憲處長、代表會李麗美代表、馬公市公所文創課陳秋熹課長、紅羅村洪子健村長、青螺社區李文仁理事長、婦女會許淑芳理事長、美術協會蔡樂生理事長、攝影學會陳見仲理事長、中興國小陳智賢校長、謝祖銳老師、王文良老師等人,此次展覽彰顯柯蔘海對於藝術創作和環保的熱忱,以及對澎湖銀合歡及漂流木的富有想像力與創意。
銀合歡,素有「綠癌」之稱的外來物種,在澎湖已成為廣泛分布的樹種。柯蔘海運用愛物惜物的心,耗費4年的時間研發,將銀合歡作為創作素材,創作出實用又觀賞性十足的藝術品。這樣的創作方式既環保又能省下剷除成本,充分體現了藝術與永續生態的結合。
漂流木也是柯蔘海作品中不可忽視的元素。十多年前,他撿拾回來的漂流木經過風化和白蟻啃蝕,成為了精緻的天雕作品。透過巧手的技藝,漂流木化身為藝術品,賦予了獨特的藝術價值。
除了柯蔘海的作品外,此次展覽還收藏了來自藝術家陳順天的作品,利用海漂木切片創作出精彩畫作。這些作品展示了創作者的巧思和挑戰,每一件作品都經過深思熟慮,呈現出令人驚艷的藝術成就。
多次受邀至博覽會、旅展等展出,這次創作.收藏展將展示柯蔘海近年的藝術創作,期待透過這場藝術盛會,吸引更多人蒞臨指導,欣賞湧現澎湖的藝術創意。無論是對藝術的熱愛,還是對環保的關注,此次展覽都能為觀眾帶來無限的驚喜與感動。
個展於8月1日至9月23日,在澎湖湖西鄉公所文化藝廊展出,陳振中鄉長敬請鄉親前來一同體驗這場獨特的藝術盛宴。
家的印記「迎風藝術群多媒材創作展」4/24假馬市所開幕
(記者呂水上報導)馬公市公所藝文走廊今年第二場展覽「家的印記-迎風藝術群多媒材創作展」4/24日開幕,黃健忠市長與莊國輝副主席、楊曜立委服務處 #段湘玲主任、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洪棟霖局長、蘇育德議員、後備指揮部 #張勝瑋指揮官、青溪新文藝 #林昇進理事長,書法學會 #陳鼎盛老師、迎風藝術群創作展 #陳秉阼老師一同到場致意。
這次「家的印記」以「古厝」為主體,描繪出「傳統古厝建築文化」並邀請了黃春鶯、賀桂英、莊寶竦、黃淑靜、鄭淑惠、蘇麗容、孫春梅、伍靜芝、林洛同等9位創作者一起創作,一同描繪出對於過去家的記憶、渴望、想像及感動,充分地展現出了藝術家的浪漫柔情。
馬公市公所所藝文走廊最初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讓藝文人的作品,能夠被看見,透過文化的薰陶傳承,提升市民美學與文化水平,黃健忠市長也希望藝文走廊未來可以舉辦更多美好的藝文活動,讓市民朋友不只蒞臨該所洽公之餘,同時也能欣賞美感作品,讓馬公的美,從內心開始吧。
「快樂生活繪畫聯展」即日起市公所展出 歡迎前往欣賞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馬公市公所2/20日上午舉辦「快樂生活繪畫聯展」開幕,展出由藝術創作者呂添德與22位愛好繪畫的朋友之作品,在市長黃健忠的主持下,市公所今年度首場展覽正式展開。
馬公市公所指出,「快樂生活繪畫聯展」係由呂添德老師及一群愛好繪畫的人士,利用閒暇執筆彩繪人生,將生活中一些值得記憶的人、事、物,透過彩筆勾勒描繪生命的色彩,滿是對藝術的渴望與實踐。現場更有多位來賓到場支持,代表會副主席莊國輝、市民代表黃旭輝、吳武宗,以及縣議員陳毓仁、湖西鄉民代表李麗美、立委楊曜助理段湘玲、議員蘇育德辦公室陳芷瑩等,皆出席表達祝福,開幕會後,湖西鄉長陳振中也特別趕到現場,向呂添德等藝術創作者表達祝賀。
市長黃健忠表示,很高興也很歡迎呂添德老師帶領22位藝術創作者來到我們公所展出精采的作品,讓民眾來洽公也能欣賞,也呼籲所有藝文團體或是藝術家,歡迎有作品都能安排來到市公所展出。
呂添德老師也於開幕會中與來賓們分享為什麼會叫「快樂生活繪畫聯展」,他說,與其對命運充滿怨懟,不如在生活裡投入點給自己快樂的因子,細細品味每一種簡單的幸福,即使沒錢也能過快樂的日子;這些一起繪畫的朋友們,連畫畫的時候都是充滿快樂的,大家一邊喝咖啡吃點心一邊畫圖,快樂的因子也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之中。期望藉由此展覽也能讓鄉親們都能藉由藝術培養自己的氣質,豐富生活質量,一起快樂生活。而來賓們的祝福,也是妙語如珠,非常符合快樂生活的宗旨,讓現場充滿歡樂氛圍。
此次聯展創作者計有:呂添德、許彩虹、陳曉儀、許祖勇、鄭有修、吳明輝、高淑瑛、高淑淨、賴瑩荷、陳昱安、王芳、趙珠鑾、吳雪華、蔡月昭、吳淑雯、李春貌、王昆池、黃真真、曾淑婷、麗慧、陳思蓓、才綺華、姜榮哲等23人,歡迎喜愛油畫的鄉親蒞臨欣賞指教,也希望到市公所洽公的民眾能停下腳步,欣賞這場美麗的藝術饗宴。
「快樂生活繪畫聯展」定2月20日馬公市公所登場
(記者李復源報導)馬公市公所持續推動藝文走廊政策,今年度首場展覽-「快樂生活繪畫聯展」訂於112年2月20日至3月25日於藝文走廊展出,2月20日上午10點舉行開幕,歡迎喜好藝術之鄉親踴躍前往欣賞。
馬公市公所指出,本次規劃「快樂生活繪畫聯展」,係由呂添德老師及一群愛好繪畫的人士,利用閒暇執筆彩繪人生,將生活中一些值得記憶的人、事、物,透過彩筆勾勒描繪生命的色彩,滿是對藝術的渴望與實踐,連結心靈與彩筆的協作,譜寫出美麗的藝術饗宴。
市公所表示,公共空間藝文氣息營造,可以提供優質賞心洽公環境,全面提升文化氣質氛圍;歡迎本縣各類藝術團體及創作者,多加利用市公所藝文走廊展出作品,希望各領域藝術家的畫作都可藉此場地親近民眾。
此次聯展創作者計有:呂添德、許彩虹、陳曉儀、許祖勇、鄭有修、吳明輝、高淑瑛、高淑淨、賴瑩荷、陳昱安、王芳、趙珠鑾、吳雪華、蔡月昭、吳淑雯、李春貌、王昆池、黃真真、曾淑婷、麗慧、陳思蓓、才綺華、姜榮哲等23人;開幕展訂於112年2月20日(星期一)上午10點在市公所2樓舉行,歡迎喜愛油畫的鄉親蒞臨欣賞指教;也希望到市公所洽公的民眾能停下腳步,欣賞這場美麗的藝術饗宴。
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 市公所精彩展出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馬公市公所今年度最後一場藝文展覽「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自即日起於市公所登場,展期至12月9日止,創作內容非常精彩,歡迎鄉親踴躍前往欣賞。
開幕茶會在葉竹林市長的主持下正式展開,包括市民代表會主席許國政及代表黃旭輝、文化局展演科科長簡佑誠,皆到場表達祝福。葉竹林市長表示,很高興楊金燕老師將這麼國際化的作品帶來到馬公市公所展出,希望藉由各場展出將馬公的文化藝術水平提升,藝術無國界,歡迎鄉親踴躍到市公所欣賞。
「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的創作方式,讓每一位參觀來賓皆表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除了讚嘆其作品之用心與精緻,也佩服楊金燕細膩的觀察力。
楊金燕藝術家表示,他雖然在南投長大,但已定居澎湖十年,非常喜歡澎湖,更喜歡被稱為來自澎湖的藝術家,令她感到非常光榮。她表示,從小就很嚮往海裡,現在住在澎湖這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海洋元素讓她有很多的靈感,希望藉由作品將最美的一刻透過針織保留下來,看看作品能對觀眾帶來什麼感動,希望讓大家對環境保護有些迴響。
針織藝術家楊金燕在小時候就專研毛線跟刺繡,她從國畫十字繡開始慢慢這十年嘗試不同的繡法,她可以將梵谷畫作繡在布上,本次展覽也展出多幅充滿澎湖元素以及海廢議題的作品;而毛線的創作,更透過多媒材的結合,展現仿真植物作品,讓家中可以不分季節都綠意盎然;她這ㄧ年也不停息的特地專研日本浮世繪,用奇異筆跟水彩創作,她指出,只要有一筆畫錯,作品就失敗了,本次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澎湖的漁夫。
「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訂於111年10月31日起至12月9日止於馬公市公所藝文走廊展出,敬邀喜愛針織刺繡及藝術的民眾蒞臨欣賞指教,也歡迎至市公所洽公的民眾能停下腳步欣賞這場美麗的藝術饗宴。
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 10/31日起馬公市公所展出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馬公市公所持續推動藝文走廊政策,今年度最後一場展覽-「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將於10月31日起登場,歡迎鄉親踴躍前往欣賞;本次規劃「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由楊金燕老師專研的毛線、刺繡將梵谷畫作繡在布上,並用奇異筆跟水彩畫出浮世繪風格;運用多種媒材的結合與並置,融合各種輪廓與外型,產生此次創作的具體呈現。
針織藝術家楊金燕在小時候就專研毛線跟刺繡,她從國畫十字繡開始慢慢這十年嘗試不同的繡法,她可以將梵谷畫作繡在布上,不同的人像風景卡通及生物在她的巧手下都栩栩如生.幾年前她都投入在毛線裡,但空餘的時間她也會設計刺繡作品,這次展出是她的刺繡作品集,還有她這ㄧ年也不停息也特地專研日本浮世繪,她非常喜歡植物,所以她用奇異筆跟水彩畫出浮世繪風格再搭上不同植物ㄧ筆ㄧ畫無法修改的筆觸,將日本古時浮世繪的風格呈現。
「楊金燕個人針織刺繡及浮世繪展」訂於111年10月31日起至12月9日止於馬公市公所藝文走廊展出,敬邀喜愛針織刺繡及藝術的民眾蒞臨欣賞指教,也歡迎至市公所洽公的民眾能停下腳步欣賞這場美麗的藝術饗宴;開幕展將於111年10月31日上午10點在市公所2樓舉行,疫情期間請參觀民眾都能配戴口罩、酒精噴手消毒,共同享受一場安心、愉悅的文化饗宴,感謝鄉親配合!
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假日藝文推廣活動
10月1日鮮花藝作課程活動圓滿完成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10月1日周六上午舉辦第五場假日藝文推廣活動「鮮花藝作」,共有15位在地鄉親熱情參與此次活動,此次鮮花藝作課程特別邀請到One Day花藝工作室的花藝設計師蕭融老師授課,為本次課程特地設計了符合當季浪漫秋意的鮮花藝作作品,帶領與指導學員們沉浸在滿室花香的花藝學習氛圍中,全員一同共享了一個浪漫而美麗的早晨。
課程中學員們對於老師選擇的鮮花種類既感到新奇又喜愛,在蕭老師的介紹下逐一辨識不常見的花材物種,不論是小向日葵、初雪草、蘋果花、 兵乓球花…等,樣樣都十分清麗玲瓏可愛。課後每個人對自己的作品都表示滿意及愛不釋手,紛紛向老師提出再學習的意願,同時對假日藝文推廣活動的立意與美意表達認同與肯定。
目前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因中央空調系統維修,故地下展場暫時休館,現今活動辦理皆規劃於一樓廣場,造成遊客及民眾的不便,深表抱歉;中心戶外廣場仍維持開放,亦歡迎民眾遊客前來喝杯咖啡或用膳。
再次提醒,報名參加假日藝文推廣活動者,若於活動日前有發燒及身體不適狀況,請在家休息,並即時連絡海洋地質公園中心(9261993)取消報名。所有課程期間,均需全程戴口罩,更多活動訊息歡迎參考澎湖travel。
『閱讀記憶』-莊志輝(澎湖馬公鎖港里子弟)個展
天賦奇才 穿越時空 風格獨創
縱橫紐約、巴黎與澎湖的藝術驚嘆!
傑出鄉親的藝術成就,成為澎湖的驕傲。
讓在世界各地廣受好評的作品,也能讓家鄉人有機會鑑賞。
邀請澎湖民眾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到文化局看這次的大展。
展出地點:澎湖縣文化局,中興畫廊、文馨畫廊、特展室
展出時間:2022/09/24-10/30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出身澎湖的藝術家莊志輝(曾就讀澎南國中)9月24日重磅回歸,繼疫情前在紐約兩場成功的展覽,後疫情時代,他將在澎湖縣文化局舉辦盛大的「閱讀記憶-莊志輝個展」,讓在世界各地廣受好評的作品,也能讓家鄉人有機會鑑賞。展覽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大方向定調,展出精選藝術家年少時期到近期的平面繪畫和立體雕塑作品,共127件。展覽並同步進行創意工作坊,莊志輝希望能將獨特的創作方法,傳承給澎湖的學子。
莊志輝有著澎湖人堅毅耐磨的特質,少年時跨越黑水溝到台灣圓夢,近年更是在巴黎、LA、紐約等世界各地舉行巡迴個展。此次是獲澎湖縣政府文化局邀請回鄉個展,展出作品前衛、創新、具人生哲理,結合科技與藝術的類燭光作品,更是在黑暗時期,為觀者帶來療癒和希望。
曾任自由時報總編輯,也是澎湖同鄉的林健煉 先生表示;莊志輝是一位天賦奇才的藝術家, 作品內容穿越時空,創作形式風格獨創;莊志輝來自小島漁村,是縱橫紐約、巴黎與澎湖的藝術驚嘆!
策展人楊素敏表示,個展跨越時空、跳脫單系列選件,閱讀莊志輝年少、壯年的思想脈絡,從個體的藝術生命顯現出了大時代的樣貌:早期,藝術家在創作中疏理生活、情感、理想與現實的各種壓力,有《失去平衡》等素描創作;莊志輝更善於反芻環境、政治、社會的議題,如展出作品《同根生》《不再重複等》作;近期,藝術家專注與記憶、人與宇宙等人性本質的探究,「閱讀記憶」揭示在集體效應下,人為尋求被大眾認同的記憶,以形成對我的保護作用,因而,宏觀獨立思考漸漸窄化,並演變為單向度的人格特質,進而失去了自我價值。
莊志輝認為:「世界產生大量訊息與符號,人在接收中學習並複製他人的行為模式,造就成一種普世的價值。螺旋效應則影響我們篩選記憶,記憶是一種陷阱,不管是來自正面或是負面的思維;而從眾原本是為形成自我保護作用,最後卻演變為一種人格特質,個體的思考及行為模式,也從最初擁有的宏觀逐漸窄化,人慢慢忘記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人最大的價值在於擁有選擇的權利,但多數選擇複製模式,而慾望也導致人的安全感失落,心靈變得脆弱向外求援;因而,面對具影響的宗教派別、成功的商業模式、政治霸權等等,既攀附又執著,造就出普世的價值。於焉,心的監牢一間一間地被蓋起,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蔓延。我們重複在記憶的陷阱中,在不知不覺中生死輪替,時間就停止在這場無止境的輪迴中。
莊志輝從好奇而提問,時而將自己抽離現實世界觀想,時又回到紅塵俗世,不停透過自我體悟,在創作中疏理及思考生命的奧妙,並構築出他階段性的作品。「閱讀記憶」在影響藝術家創作重要的原鄉,精選包含:《尋找內心的名牌》、結合好光的《光點》系列、《宇宙區塊鏈》作品,呈現在中興畫廊,這些作品是從外在反照深入內心的覺醒;特展室《彼岸》系列作品,是從佛教思想探索自我的渴求,有木雕結合油畫的浮雕畫《佛陀的沈思》、有蓮花盛開的《淨土》、及跳脫傳統佛教藝術表現的《菩提葉水滴》銅雕系列;而藝術家年少時光的記憶及青年時期的成長,也化為一件件油畫,特別精選在文馨畫廊展館;幾個主題跨三個展館,莊志輝引領觀者穿梭時空悠遊於過去、現在與未來,共同閱讀他的生命歲月。
藝術成就不會出於偶然,隨著莊志輝的記憶奔馳倒帶,畫面停格在他以玄武山石為劍起誓:「成為世界上偉大藝術家」的信念;對藝術家來說,當時,這是一個即抽象又肯定的概念,但卻一直推動者他往藝術之路前進。生活體驗則成為他創作的題材和動力:童年時,愛冒險的性格,讓他經常呼朋引伴沿著澎湖海岸石壁行走,這是最刺激的挑戰,回憶過往的險境,他說,命真是撿回來的;青年時,他曾獨自瘋狂的徒步爬山涉水,從天未見光一直行走到夜晚,深入五指山中打坐、挑戰恐懼;他說:「當黑夜來臨,在伸手不見手指的山裡靜坐,竹林被風吹動後的摩擦聲,聲聲如刀割劃在心上,黑暗與未知帶來恐懼,才驚覺人之渺小。莊志輝說,「性格決定創作的風格」。」體悟無常與人心的脆弱,讓莊志輝誠實的面對自我,在創作上跳脫固定形式,勇於嘗試和創新。
交通大學藝術中心洪惠冠主任說:「30幾年前,當同年紀學生還在畫石膏像及寫實風景時,莊志輝已經大膽走向類超現實的實驗藝術創作。」這得以讓來自澎湖漁村的莊志輝,在青年時即憑藉獨特的創意、成熟的繪畫技巧進入北美館、國美館、美國文化中心等各大美術館及藝廊個展。現階段,莊志輝對自己的誓言有更深的理解;2016年以來他活躍於國際舞台,舉辦世界巡迴個展。澎湖縣的大家長 賴峰偉縣長關心的問這位少年時背著畫架在澎湖田園和海邊寫生的藝術家:「浪跡天涯、闖盪藝壇之後,什麼是偉大藝術家的定義?他說:『就是發揮藝術天賦以達到極緻,並與世人分享』。莊志輝成長於海闊天空的澎湖,造就他突破框架與國界的藝術創意,成功地用藝術與各國人們對話,讓世界看見臺灣。我們欣喜傑出鄉親的藝術成就,成為澎湖的驕傲。」
澎湖縣文化局局長表示;莊志輝的思想自由、創意奔騰飛馳,源自於孕育他的故鄉澎湖。
1986年原擬在澎湖策辦個展,因韋恩颱風影響延遲至今,此時莊志輝的藝術造詣已是爐火純青、揚名國際。他將分享獨特的創作哲思與豐富的策展經驗,引導觀展者無窮的想像力,啟發人生的智慧,提升心靈的層次。莊志輝本次返鄉首展是他遊歷世界後回到家鄉的新里程碑,澎湖文化局也表達對珍愛澎湖的藝術家的支持,並邀請澎湖民眾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到文化局看這次的大展。
莊志輝選擇走一條前所未有的藝術道路,無有模式套用,更不想依循,所行之路充滿荊棘、意外,但不知名的野花小草、陌生的人們卻帶來驚喜 ,因為自由、因為充滿冒險與未知,他興奮不已,也令他得以繼續創作,就像他年少歲月的冒險途徑。若記憶真是一種陷阱,性格喜愛挑戰的莊志輝,則企圖在「閱讀記憶」直視及面對集體效應帶來的桎梏,在創作中打破從眾”複製記憶”的魔咒和牢籠 。
賴峰偉、劉陳昭玲出席陳永興漆藝展 盛讚展現生活美好
(記者李復源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澎湖縣議會議長劉陳昭玲16日出席「2022菊島漆好-陳永興藝展」時表示,陳永興老師的漆藝創作千變萬化,充分展現生活美感,感謝其將漆藝之美帶給澎湖鄉親。
賴峰偉表示,陳永興使用天然漆創作,每個作品都體現漆器獨特的質感,尤其呼應菊島漆好展覽主題,展出有別於傳統漆器表現題材與技巧,捨棄傳統亮麗的光澤與細膩的圖騰,而以豪放粗礦及斑斕色塊呈現。
劉陳昭玲表示,陳永興的作品高雅、沈穩,由於澎湖少有漆藝展,因而她大力邀請陳永興來澎展出,讓澎湖鄉親也能一睹前所未有的漆藝傳統文化。
劉陳昭玲指出,陳永興參訪澎湖天后宮時,看到4幅近幾失傳且畫工細緻的「擂金畫」,返台後,他以3個月時間,創作其中一幅,相當難能可貴。希望日後,陳永興能再接再勵接續完成剩下的3幅。
文化局指出,本次展覽地點為中興畫廊,展出約120件作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菊島意象漆畫作品、第二類是禪風作品、第三類是茶具作品。歡迎鄉親前往欣賞,展期至7月31日。
文化局表示,陳永興老師現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漆器工藝,曾受邀到法國巴黎、德國GERA、美國紐約漆藝巡迴特展、參展日本明治神宮「漆の美展」等國際大展,致力於漆藝傳承與推廣迄今達24年。
「看見澎湖、彩攝菊島」攝影展 即日起市公所展出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看見澎湖、彩攝菊島」-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員聯展即日起於馬公市公所藝文走廊登場,歡迎各界鄉親踴躍前往欣賞。
在市長葉竹林的主持下,開幕會正式開始,攝影學會理事長陳見仲及多位會員都來到現場,與參觀者分享攝影心得。包括馬公市民代表會主席許國政、市民代表黃旭輝、蘇育德,以及民眾黨澎湖服務處主任莊國輝等各界來賓皆到場支持。
市長葉竹林表示,霎那間抓住永恆,實在不容易,攝影不像是作畫,還可以一邊修,拍下去就是要一次到位,曾經聽過攝影的朋友,為了拍到一個自然景觀,搭帳棚守了一個半月,才拍到最滿意的一張照片,這個攝影展所展出的作品,處處能看到大家的用心,尤其是拍出澎湖這麼多美麗的地方,張張精采,歡迎攝影學會的朋友來到市公所展出作品,公所的藝文走廊已經辦過很多場展覽,希望這個空間,大家都能充分利用。
代表會主席許國政指出,澎湖縣最美麗的景觀,透過這次展覽都出現在市公所裡面了,攝影師們翻山越嶺、爬山涉水,就是為了捕捉那瞬間的美好,澎湖美好的景觀就是靠各位攝影師們記錄下來,不像是觀光客走馬看花,這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心力,仔細欣賞每張作品都有一份感動。
攝影學會理事長陳見仲說,感謝市公所提供這麼優質的場所,讓攝影學會可以辦這次的會員聯展,攝影是毅力與耐力的考驗,有時候為了拍一個場景,會在一個角落等幾個小時,每張作品都有他的故事在,期望藉由這次展出,展出各種澎湖的美,對澎湖推廣觀光有所助益。
澎湖縣攝影學會自民國63年成立以來,已有48年的歷史,該學會除致力於攝影教學外,且經常舉辦長、短程不同攝影比賽,並鼓勵會員參加各項美展,期與全國各地攝影人士聯誼、切磋影藝,透過相片分享文化的樣貌、光影的錯落及瞬間的感動,培育了無數攝影藝術新秀,對發揚文化、推展藝術盡了一份力量;透過攝影宣揚澎湖之美,以推廣澎湖觀光。
「看見澎湖、彩攝菊島」-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員聯展自即日起至8月12日止於馬公市公所藝文走廊展出,歡迎喜愛攝影的民眾蒞臨欣賞指教;馬公市公所提醒參觀民眾,請配戴口罩、酒精噴手消毒,共同享受一場安全的藝文饗宴。
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員聯展 6月27市公所登場
(記者李復源報導)馬公市公所持續推動藝文走廊政策,今年度第三場展覽-「看見澎湖、彩攝菊島」-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員聯展將於6月27日起登場;本次規劃的攝影聯展,係透過攝影學會會員年度攝影作品分享,大力推動攝影教學,並鼓勵會員參與地方及全國美展,期許藉由攝影技巧來詮釋多采多姿的繽紛世界。
澎湖縣攝影學會自民國63年成立以來,已有48年的歷史,該學會除致力於攝影教學外,且經常舉辦長、短程不同攝影比賽,並鼓勵會員參加各項美展,期與全國各地攝影人士聯誼、切磋影藝,透過相片分享文化的樣貌、光影的錯落及瞬間的感動,培育了無數攝影藝術新秀,對發揚文化、推展藝術盡了一份力量;透過攝影宣揚澎湖之美,以推廣澎湖觀光。
「看見澎湖、彩攝菊島」-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員聯展訂於111年6月27日起至8月12日止於馬公市公所藝文走廊展出,歡迎喜愛攝影的民眾蒞臨欣賞指教;開幕展將於110年6月27日上午10點在市公所2樓舉行,配合中央防疫政策,參觀民眾請配戴口罩、酒精噴手消毒,共同享受一場安全的藝文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