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家成/高雄報導)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於1019日上午1130分舉行第二屆四維產學專班畢業典禮,交通部航港局局長祁文中應邀出席致詞。四維航運公司為招募有航海熱忱之非航海/輪機系畢業之優秀青年投入船員行列,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產學合作,該專班學員完成符合STCW國際公約之1年訓練課程後,即具航海人員測驗參測資格。

 

據聯合國20141月統計,我國籍航商所經營船隊之船舶總噸排名全球第9,海運貿易總額排名全球第6。由於社經結構變遷及少子化影響,導致國籍船員在船人數從70年代3萬人至104年不到5千人。每年我國海事校院航海、輪機畢業生約8百餘人,由於上船意願低落投入船員行列僅約200人,我國船員人才出現斷層。

 

海事校院開設學士後航海/輪機學程,提供多元化船員培育方案,為我國傳統海事校院航海/輪機教育之外,另外一重要船員培育管道,提供非航輪科系青年就業選擇;並針對航商實務需要,彈性設計專業訓練課程亦可彌補現行教育體制學用落差。

 

祁文中局長表示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所開設第一屆四維產學專班共有26人畢業,已全部通過航海人員測驗,並上船服務,表現優異,此一成功的案例,實現了航港局所推動整合航商及海事教育資源,使教、訓、考、用合一,降低產學落差、就學就業無縫接軌、提高上船率及優化船員人力資源之發展目標,足為各校產學合作典範。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文化局為鼓勵青少年利用圖書館閱讀資源,透過突破傳統閱讀心得寫作的模式,來指導青少年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藉此提升其閱讀動機、樂趣及寫作能力,辦理「金針度人~畫中有話,話中有畫」青少年閱讀心得徵文活動,歡迎青少年朋友踴躍投稿參加。

 

「金針度人」一詞出自金.元好問.《論詩》絕句三首之三:「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比喻把高明的方法傳授給別人,本次徵文活動即邀請青少年學生推薦一本自己喜愛的圖書給別人,寓意將金針送予人,透過活潑多元的寫作模式,將閱讀心得以圖文方式表達。

 

本徵文活動對象為本縣國小高年級及國中學生,徵文時間自即日起至1041130日,請將作品送至澎湖縣圖書館櫃台。徵文辦法如下:(一)利用本縣公共圖書館館藏(含縣圖書館、澎南圖書分館及鄉立圖書館)、澎湖分區資源中心圖書或班級書箱圖書,選擇一本圖書加以閱讀並撰寫心得。 () 閱讀心得內容須包括: 1.請畫出該本書中,你最喜歡的場景、情節或文字帶給你的感受。2.想一想,如果要把這本書推薦給別人,希望推薦給誰? 為什麼? (本項閱讀心得內容至少需300) 3.請由作品內容中設計兩個相關的討論問題。

 

獎勵方式為國小高年級組及國中組分開評選,每組預定錄取獎項、名額如下:第一名:1名,1,000元禮券獎勵;第二名:1名,800元禮券獎勵;第三名:1名,500元禮券獎勵;佳作: 35名,每名200元禮券獎勵。

 

參加投稿者每人限投一篇,請作者自存底稿。徵文辦法及稿件格式可逕至文化局網站(http://www.phhcc.gov.tw/)最新消息項下查詢及下載列印,文化局誠摯邀請青少年朋友踴躍投稿參加,展現個人文采。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期2天的澎湖研究第15屆學術研討會,以「15年的催化-聚斂與擴散的澎湖研究」為題於昨(17)日假澎湖生活博物館B1登場,共有80多位文史工作者與會,期透過知識研討交流平台以建構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豐實澎湖的地方史料。

 

澎湖縣副縣長林皆興主持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時表示,澎湖在地方研究的起步比本島來得早,包括有地方知識、文史發展、文化資產、文化歷史、藝術文學、宗教民俗、文創產業等澎澎學研究,大幅提升澎湖史料的累積,為澎湖地方學研究再創高峰,對所有參與過澎湖研究研討會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表示肯定。

 

由90餘座大小島嶼組成的澎湖群島,開發歷史比台灣本島早於400餘年,擁有豐富的人文、地理、景觀,近年來研究島嶼人文的澎湖學逐漸崛起,而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的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也已邁入堂堂的十五個年頭,今年以「15年的催化-聚斂與擴散的澎湖研究」為主題,邀請知名的陳淑瑤作家,以及本地優秀文史工作者蔡福松老師擔任專題演講,另有「澎湖紅毛城的歷史」、「有一種島或人-寫作的土法煉鋼」、「澎湖石滬特徵與世界遺產之路」等10篇研究論文多位國內相關專家學者發表其長年鑽研的澎湖學研究成果為澎湖學再添新頁,作為澎湖地方的史料。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在澎湖,當宮廟舉行祭典,凡動用神轎出巡之時,每頂神轎之前,必有一把涼傘。轎前的涼傘代表該尊神明的先鋒,一來護衛該尊神明,以避邪穢,二來做為與他尊神明應對答禮的表徵。澎湖各聚落的廟會慶典禮儀,各個環節均有可觀之處,澎湖常見的傳統技藝多由台灣本島傳移而來,只有「踏涼傘」是澎湖所特有,而涼傘對陣也是澎湖最通俗與最精彩的傳統民俗表演技藝。

 

近年來因為社會生活形態變遷與少子化,讓涼傘技藝的傳承後繼乏人,為使這項傳統民俗藝術再傳播新生,延續保存此文化資產於延綿不絕,特辦理此培訓。辦理時間自1041024日至1220,每週六、日(下午2-5時),辦理地點澎湖縣演藝廳川堂,歡迎對踏涼傘有興趣之民眾報名參加,預計招生20人(報名10人以上開班),學習涼傘基本步伐及套路。報名自即日起至1023止,請上文化局網站ttp://www.phhcc.gov.tw線上報名或電話926-1141#234或傳真926-0642。本次研習師資為李先寧老師,師承莊萬枝師傅,為「東衛莊萬枝涼傘團」團員,指導過五德國小、馬公國中涼傘人才培訓課程。歡迎本縣對踏涼傘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湖西鄉龍門國小入圍教育部103學年度國中小補救教學方案績優教學團隊複選名單,縣長陳光復15日下午特別在縣長室頒贈入圍獎牌,由校長林宜君代表接受。陳光復感謝師長們的辛勞付出,讓學習弱勢的孩童有機會接受課後補救教學,進而提升競爭力翻轉未來。

 

龍門國小從事課後補救教學成效良好,參加由教育部主辦的103學年度績優補救教學團隊評選,入圍複選名單;陳光復表示,雖未能進入決選獲評為全國績優楷模,但能獲入圍肯定,已相當不簡單,非常值得嘉許及表揚。

 

龍門國小全校有75位學生,其中有30人接受國、英、數等科目的課後補救教學課程,對師長們的認真用心,提供適時的學業引導與協助,陳光復表示感謝,並指出,這股為孩子無私付出的精神,令人感佩,也期望透過師生的努力,發揮補救教學的效果,提升孩子們將來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由旅外鄉親洪煌景贊助推動成立的「澎湖小無双成功計畫」,安排「無双樂團」及「青春樂團」特地跨海來指導成功國小小朋友們學習樂器,縣長陳光復感謝協助推展音樂教學,也邀請無双樂團未來多多蒞縣演出、交流,讓澎湖鄉親有機會觀賞高水準的展演。

 

這項音樂教學活動從本學期開始,「無双樂團」兩周一次進行3小時的音樂教學,15日展開第一次教學課程,團長劉學軒帶領兩位指導老師在課程結束後,前往縣府拜會。他說,這是無双第一次來上課,看到成功國小全校18位學生積極投入的學習態度,讓他們非常感動,希望藉由「澎湖小無双成功計畫」,貢獻他們的心力,給予澎湖學童更多音樂藝術的涵養培育,尤其是小無双在澎湖的萌芽與發展更令人期待。

 

對於無双為澎湖音樂教學的付出,陳光復表示感謝,期盼未來拓展更多教學點,嘉惠更多澎湖學子。他並指出,無双樂團擅長以國樂結合傳統、流行等元素,以創新的方式演出,之前在澎湖的表演精彩,場場爆滿,非常受到樂迷的歡迎,他誠摯邀請無双未來有機會多安排在澎湖展演,也希望規劃無双與澎湖學子進行音樂交流,相信能激發、啟迪澎湖孩子的音樂潛能與才華。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世界最大型的長臂蝦-刺足沼蝦 (Macrobrachium spinipes) 由澎湖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學生王瓏璋及游俊賢在施志昀教授指導下人工繁殖成功,將為臺灣的淡水蝦養殖帶來新契機!

 

臺灣原生種的淡水蝦類中,單尾體型能達到1重的種類並不多,然而刺足沼蝦卻能達到1斤半以上,然而由於甚少被捕獲,且和泰國蝦長得十分相像,因此過去在臺灣捕獲時,一直被誤認為是養殖場逃逸的泰國蝦,而未受到特別的重視。實際上這種巨型淡水蝦在2007年即由新加坡學者P. K. L Ng和印尼學者D. Worwor確認為是有效的獨立種,而且在2013年施教授也與這兩位學者在國際期刊發表確認是台灣原生的種類,牠和泰國蝦最容易區別的地方是所有的觸鬚都呈現漂亮的藍色,這也是牠在坊間俗稱『青鬚仔』的原因。

 

刺足沼蝦除了體型大,可以食用以外,比較小的個體一直到亞成體都有著明顯的花紋和紅色的額角,相當有觀賞的價值。由於牠是臺灣原生的種類,可以完全適應臺灣的環境,而且在臺灣南、北皆有發現,適合養殖的區域可不受限於氣候較為溫暖的南部地區,更重要的是,當長期繁養殖而造成品種退化時,在本地的野外環境,就可再找到合適的種蝦進行交配繁殖,而不必像泰國蝦一樣要從國外進口。

 

澎湖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在設校時即已設立,20餘年來致力於水生生物的繁養殖,以及澎湖海岸生態調查等研究工作,除了協助澎湖當地養殖業界發展及排除疑難雜症外,也成功開發多種食用及觀賞用魚類、頭足類、貝類、大型藻類等水產動植物的繁養殖技術,而讓學生實際參與研發工作,更是該系教學的一大特色,對於國內養殖產業的發展,以及培養業界需求的人才,都有卓越的貢獻。此外,持續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內外的學術期刊及研討會,對於提升該系在教學、研究上的品質也有確實的助益。本次施教授與王同學、游同學能成功繁殖刺足沼蝦,確立了用水量少的蝦類種苗繁殖技術,更是難得的研究成果。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樂齡大學計畫-背書包!上學趣」,於本月14日下午由王瑩瑋校長主持開學典禮,執行團隊由通識教育中心蔡明惠主任及進修推廣部陳至柔主任共同推動,本學年度共招收20餘位銀髮大學生參與學習行列,透過多元課程及活動參與,提供在地終身學習的優質環境與機會,深獲地方社會的肯定。

 

本期「樂齡大學」設計師為該校通識教育中心蔡依倫老師,通識教育中心蔡明惠主任表示:竭誠歡迎符合資格者加入澎科大「樂齡學堂」,也希望學員能多多利用學校各項資源,讓它們能發揮更大效益。本學年樂齡大學課程規劃最大特點是結合學校之特色,結合澎湖在地特色,開設觀光餐飲暨國際禮儀、澎湖地質及人文景觀、風能等特色課程,本計畫以高齡者身心靈健康課程規劃為主軸,配合校內外專業師資,分別開設「老化及高齡化」、「健康休閒」、「學校特色」、「生活新知」、「其他課程」等五類課程,並搭配安排校外參訪及與大學生共同參與活動,達到代間互動的效益。

 

澎科大王校長表示:將學校資源與社區分享一直是澎科大的自我期許,本學年「樂齡大學」的課程規劃正好與學校特色方向一致,相信必能以優秀的師資與多元而豐富的內容,提供學員更多增進自我成長、充實生活內涵與增加社會參與的機會,快快樂樂上學趣!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背書包,上學趣!」課程,招收年齡55歲以上之民眾,提供退而不休的進修管道,給予參與之學員新穎而實用的知識與體驗,以達到教育部期待國人終身學習的目標,學員不限學歷,僅需基本識字能力即可報名參加,歡迎有興趣民眾加入樂齡大學行列共同學習。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文化局訂於1024日(週六)及31日(週六)下午2點,在演講室辦理《女性影展》影片欣賞,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為將多元的性別視野帶給觀眾,文化局特與女性影像學會共同辦理《女性影展》影片欣賞活動,透過2場次的專題放映,希望能夠讓觀眾欣賞國際上不同的女性導演作品。本影展兩場次分別為:

 

10/24(英)拉鏡距離(普遍級;87分鐘):本片獲2015 加拿大Hot Docs 紀錄片影展最佳長片、2015愛丁堡國際影展。英國女性導演凱倫.格斯理藉照顧母親的機會,紀錄了從未對彼此袒露感受的家庭。結合老舊的家庭錄影帶、家族相片,幽默、溫暖、流暢、笑中帶淚,這甜蜜而哀愁的後殖民家庭詩篇,終於因為母親的力量而獲得救贖。

 

10/31(中)聽三奶奶講過去的事(普遍級;72分鐘):本片曾獲2011維也納國際影展、2012北京獨立影像展。為了尋找忘卻的家庭記憶,舞蹈家文慧拍攝父親家族裡僅存健在的三奶奶-蘇美玲,她是父親從未提起過的三嬸,在雲南省易門縣大河邊村子裡,三奶奶開始講述她的故事:十四歲生下第一胎、二十歲丈夫出軌離婚、二十二歲經歷土地改革…文慧的身影介入、模仿,將上世紀不真實的記憶拉回舞台。兩個女人的對望,直盯大敘事史裂縫,悠悠輪轉如煙往事,與將之遺忘的荒謬。

 

難得一見的佳片,文化局歡迎您踴躍前往觀賞!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家庭日力推創意美學,配合雙十國慶日,辦理「LED福星球吊飾」研習,邀請廖育嫻老師指導,以LED球、環保打包繩、 鈴鐺、掛鉤等製作,呈現閃亮五彩繽紛福星高照,夜間於戶外更具有安全性,可當皮包掛飾、鎖匙掛鉤等,值得典藏,親子熱絡參加。

 

研習活動時間為104103日上午10時,活動地點於演藝廳1樓研習教室,廖老師幫學員準備的材料有(LED球、鈴鐺、掛鉤、五色環保打包繩紅色、粉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等)。製作方式分29個步驟,首先將每條包裝繩對折備用,一邊作一邊對照講義,並斟酌調整,待放入LED小球時,即準備往上縮成V字型,最後剪下多餘的包裝繩,裝上鎖匙圈即完成。

 

完成後小朋友旋即到研習教室旁的暗室玩LED球互丟投接遊戲,剎那間像極了滿天星亮晶晶,研習活動又多了一種創意新點子。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本縣縣定古蹟第一賓館管理維護日前獲文化部肯定,榮獲本(104)年度文化資產管理維護特殊表現獎,繼102年本縣歷史建築澎湖廳長官舍(開拓館)之後再次獲獎,實屬難得!

 

文化部訂定「古蹟歷史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獎勵計畫」,主要宗旨為宣導文化資產管理維護觀念,喚起大眾對維護文化資產的意識,以及勉勵管理機關積極維護文化資產。本縣獲獎之縣定古蹟第一賓館,因具有特殊工作表現,不僅在日常管理維護上,貫徹環境清潔、庭院植栽綠美化、白蟻防治、例行巡查、緊急修復等必要工作,更有專業志工導覽,並營造出雅緻的參觀氛圍,故能獲得評審的青睞,從全國2029個古蹟歷史建築中脫穎而出,並與花蓮縣歷史建築松園別館等6處古蹟歷史建築,共同獲得本獎項。

 

座落澎湖青年活動中心旁的第一賓館,源於日治時期澎湖廳政府於1940(昭和15)年興建「貴賓館」,由澎湖廳建築技手末安猛設計、澎湖廳雇員黃得永擔任工事監督,並由宏志土木承包組合許令咸負責興建。至1942(昭和17)年1026日由廳長大田政作主持上棟祭,1943(昭和18)年2月竣工落成。其建築形式屬和洋混合式樣,內部的空間隔局可分為款待客人之「洋風空間」和「和風宅邸」兩部分;入口處的玄關屋頂為當時流行的「入母屋式﹙歇山式、唐博風式﹚」和洋式門拱構造,房屋外牆主體採烏石造承重牆結構。內部壁體隔間牆則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洋式「木摺漆?壁﹙木條灰泥牆﹚」和日式傳統「竹木舞造壁﹙編竹夾泥牆﹚」的結構工法。入口玄關地面和牆面則使用澎湖特有的「洗砂頭」、「洗石子」和「磚石造漆?壁」工法材料。屋頂採用木桁架結構形式,並舖設水泥製理想瓦(上瓏瓦)

 

第一賓館自日本時代建造至今,除了民國45年澎湖縣政府修建時,曾更改局部的內部隔間牆,並將廊道木地板改舖設地毯,寢室內榻榻米拆除改舖設木地板等,大致尚能維持當初日本人設計的原圖,因此,從建築的角度來看,第一賓館豐富的建築語彙,以及清空明淨的庭園美學,都是第一賓館的亮點所在,歡迎所有鄉親和遊客,前往參觀。

 

文化局曾慧香局長表示,第一賓館是本縣文化資產的寶藏,獲獎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鞭策,古蹟歷史建築保存維護的工作,一日不可或止,更需要所有人的參與和投入,文化局會持續戮力於保存、發揚本縣的文化資產,讓每一座老建築,顯現它存在的價值,綻放出新的光芒,共同為澎湖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樹立新典範。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高雄市立空中大學與澎湖科技大學7日簽訂策略聯盟協議,自即日起在澎湖科技大學開設高雄空大遠距教學課程。縣長陳光復表示,兩校攜手,逐步落實海洋雙星跨域治理合作,也提供澎湖鄉親多元豐富的終身學習課程。

 

高雄空大校長張惠博7日上午拜訪縣府,特致贈「成人之美」紀念獎座予陳光復,感謝共同促成高雄空大在澎湖,推展成人進修、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包括副縣長林皆興及教育處長許文喨均在場陪同。

 

陳光復指出,這是澎湖與高雄兩縣市政府在「2015海洋雙星聯合治理會議」的共同提案,感謝兩校支持,期待未來深化合作,提供豐富多元課程,打造終身學習的宜居環境。

 

對於此次與澎科大簽訂策略聯盟協議,張惠博感謝陳縣長及澎科大校長王瑩瑋的積極促成,他指出,高雄空大自本學期起,將針對澎湖鄉親開設遠距教學課程,並借用澎科大教室進行面授教學服務,將來也會持續規劃符合縣民終身學習與城市治理的多元課程,為雙邊聯合治理合作繼續努力。

 

未來兩校合作將針對鄉親需求,運用高雄空大特色課程,打造多元豐富的終身學習課程,陳光復也允諾縣府會盡力予以協助;他也期盼在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推動跨域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共創區域治理榮景。

 

張校長表示,高雄空大在澎湖的教學方式將採電腦網路教學為主,每學期面授兩次;招生不限學歷、免試入學、不限修業年限方式。本學期先推出心理學、職場與法律、生命教育、創意思考、社會學導論等5門通識課程,未來將針對學生需求,提供專業必修與選修的遠距教學課程,協助取得正式大學文憑。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馬公市立幼兒園於104年10月3日(六)辦理2場次親職講座暨親子活動,特地聘請台灣首府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李鴻章老師與家長分享親子間教養及繪本共讀的技巧,在家長參與講座同時,小朋友們也在教室裡進行蛋糕DIY創作,準備獻給辛勞的爸媽們。
 

馬市幼分別於上午場次在東衛分班辦理語文與閱讀專題座談,下午場次在澎南分班辦理如何正向處理幼兒行為專題座談,由李教授針對家長需求分享自身的教育經驗。教授於講座中以幽默詼諧的方式為家長做分享,博得每位家長的認同,同時開放意見交流與家長互動,家長亦非常踴躍發表,期希能與孩子更進一步建立親密關係。整個活動在溫馨愉快的氣氛下圓滿結束,在此同時,小朋友們於教室亦完成了他們自己的DIY創作蛋糕準備帶回家與父母共享他們的最佳作品。
 

另活動當中,馬公市長葉竹林、主秘黃裕庭在幼兒園長陳美凰陪同下,也到了現場鼓勵各位家長,幼兒教育是小朋友建立個人生活常規及吸收各種常識的基礎階段,幼兒除了正常作息,老師在各教學活動上培養幼兒發展在六大領域上的能力,是當前幼教政策也是市幼極力推展的教學模式。然教育政策上的推動仍需要家長們的配合,才能使得幼兒教育更臻完善,讓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階段除了快樂的成長,也能獲得豐富的生活發展能力。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104年全縣語文競賽頒獎典禮6日下午在特教資源中心綜合館舉行,縣長陳光復親臨會場頒獎表揚得獎師生,鼓勵大家精益求精、再接再厲,代表本縣前往參加全國語文競賽,再創佳績,為澎湖爭光。

 

陳光復恭賀所有獲獎師生,也肯定為參賽所付出的辛勞與努力,他說,學習過程相當艱辛,必須勇敢克服壓力;他也感謝評審委員及老師的認真指導,還有家長的耐心陪伴,讓孩子經歷一番磨練,站在台上,勇於展現並發揮自己的實力。

 

陳光復表示,澎湖人口雖少,但我們的孩子資質優異,尤其近幾年參加全國各項競賽,屢次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佳績,表現非常亮眼,更證明澎湖的孩子優秀傑出且發展潛力無窮。

 

今年度全縣語文競賽6日上午在馬公國小舉行,共有388位參賽,有國語演說、國語朗讀、閩南語朗讀、閩南語演說、作文、國語字音字形、閩南語字音字形及寫字等8項競賽;各項各組第1名將前往參加112830日在新北市新北高中及五華國小舉辦的全國語文競賽。

各項競賽各組第1名如下:
【國語演說】

國小學生組:張君祥(馬公國小)、國中學生組:馬筠惟(馬公國中)、高中學生組:康維真(馬公高中)、教師組:陳政一(文光國中)。

【國語朗讀】

國小學生組:黃庭葳(中正國小)、國中學生組:許璟彤(馬公國中)、高中學生組:高瑀岑(馬公高中)、教師組:吳詩琪(中屯國小)、社會組:林妙儒(文光國中)

【國語字音字形】

國小學生組:葉伊恩(合橫國小)、國中學生組:黃兆宇(馬公國中)、高中學生組:宋欣樺(馬公高中)、教師組:李錫文(中屯國小)、社會組:陳忞晞(西嶼鄉公所)

【作文】
國小學生組:呂詠倢(東衛國小)、國中學生組:鄭永沁(白沙國中)、高中學生組:吳岱庭(馬公高中)、教師組:吳君憶(文澳國小)、社會組:高銘淇(望安國小)。
寫字】
國小學生組:陳怡蓁(合橫國小)、國中學生組:張浿筠(白沙國中)、高中學生組:呂至揚(馬公高中)、教師組:蔡秉憲(中山國小)、社會組:楊菁菁(成功國小)

【閩南語演說】

國小學生組:郭泓佐(中屯國小)、國中學生組:謝知熹(馬公國中)、高中學生組:周品瑄(馬公高中)、社會組:張淑華(七美鄉公所)

【閩南語朗讀】

國小學生組:陳郁璇(山水國小)、國中學生組:王郁莛(馬公國中)、高中學生組:王珮如(馬公高中)社會組:陳信蓁(菓葉國小)

【閩南語字音字形】

國小學生組:謝昕穎(馬公國小)、國中學生組:陳靖元(馬公國中)、高中學生組:蘇穎恬(馬公高中)、社會組:許秋霞(中正國中)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文化局家庭日力推綠美化,邀請歐淑貞老師指導「再接再綠-羅漢松」研習,「羅漢松」(花語:堅毅沉穩)終年常綠,風姿樸雅。其臭氣淨化能力高,擁有森林之美的桌上型小樹。因樹形挺拔如松樹,雌株會結出近似球形的種子,且種子的下方連著長橢圓狀的紅色種托,種托比種子還要肥大,從側面看來,整個帶著種托的種子正好就像穿著橙紅色袈裟的「羅漢」集二者之名,是為羅漢松名稱的由來。研習時,將帶領學員倘佯文化局園區內踏青,親自體驗尋覓羅漢松種子的芳蹤,是項難得的戶外體驗「綠野仙蹤」之旅,歡迎鄉親踴躍報名參加。

 

活動日期於1041114日上午10時,活動地點為演藝廳1樓研習教室,親子或一般民眾皆可報名,報名日期自104106日起,活動方式:1.材料(花器、培養土、種子等)由本局準備,報名費40元(限33名,額滿為止),2.報名地點-文化局二樓人事室〈週一至週五〉,洽詢電話 9261141-165 (許 小姐)。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