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30年 高雄場辦理有機試驗田蔬菜及豆類友善栽培觀摩會
|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長期投入有機農業耕作試驗研究,本(107)年度適逢有機試驗30周年,特於12月11日上午10時在高雄場旗南分場試驗田區,舉辦「有機試驗田區蔬菜及豆類友善栽培觀摩會」,現場展示成果係以省工蔬菜移植機定植0.8公頃蔬菜、真空播種機播種1.8公頃毛豆及省工機械播種0.1公頃紅豆,展示有機友善栽培成果。並且特別邀請青翠園有機農場莊翠蘭園主分享有機蔬菜栽培及銷售、慈心基金會黃文吉課長分享友善栽培農友輔導與驗證、農糧署南區分署蔡秀美主任分享有機友善耕作政策推動情形。本觀摩會結合試驗研究、生產銷售、輔導驗證及政策推動,俾促進南臺灣有機及友善耕作產業發展。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30年前高雄場配合農委會政策試行有機農作生產,30年後證實有機耕作可符合永續經營理念,更欣見有機產業蓬勃發展。本次觀摩會利用省工機械栽培蔬菜及豆類,不僅可大面積栽培,亦可發展為適合小農生產的栽培模式。高雄場近年來的試驗資料顯示,長期進行水旱田輪作及施用有機質肥料,有機區需肥中等的作物(如萵苣等)產量已與化肥區相當,有機區甜玉米產量也與化肥區產量相近。且證實有助土壤微生物增加多樣性,降低病害發生情形,相關成果與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及熱帶植物與微生物科學研究所共同發表,登載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 本次觀摩會現場,展現長期有機栽培下增進地力、促進生態平衡,並以綜合防治克服病蟲危害等方式,生產友善耕作蔬菜及豆類作物,作物生長情形良好,質量俱佳。現場同時展示有機栽培病蟲害防治資材、市售生物防治用天敵及試驗田生產之有機毛豆、萵苣供品嘗,與會農友對於培養良好土壤,營造生態印象深刻,且對於農機協助蔬菜移植,豆類播種,降低人力負擔之省工成效深感興趣。 |
2018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徵才活動盛大舉辦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為促進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持續增添新血,航港局於昨(12月6日)日及今日分別於基隆港及高雄港舉辦徵才說明會,總計百餘名民眾及學生報名參加。
航港局邀請了當地聯興貨櫃裝卸公司、鎮洲裝卸公司、中友船舶貨物承攬裝卸公司(基隆港場次)、高宏通運裝卸股份有限公司、臺通股份有限公司、高群裝卸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場次)及臺灣港務公司等業者,一起與有意從事港口裝卸工作的民眾互動。
為利民眾瞭解港區裝卸作業環境,說明會安排業者的針對工作場域、內容及職涯發展進行簡報說明,部分業者為表重視,甚至由董事長、經理親自簡報,隨後並引導民眾前往港區實地了解船舶貨櫃(物)裝卸作業情形;在綜合詢答時間,民眾關切的還是工作福利及未來發展條件。說明會後也有部分民眾留下個人資料給業者,以便未來進一步聯繫。
航港局表示,鑑於航海貨運仍是我國商港未來發展重點,其中貨櫃碼頭的重新佈置、大型港口倉庫的新建,均配合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的需要逐步開展,其未來發展指日可待。透過本活動的舉辦,期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加入海運產業鏈,活絡船舶貨物裝卸產業的發展,共同為臺灣海洋經濟奮力衝刺。
聯 絡 人:港務組 蕭書周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956 0972-762620
促進船舶裝卸承攬業注入新血 航港局於北、高辦徵才活動
〈記者吳金里/澎湖報導〉為號召新血投入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交通部航港局將於12月6日及7日分別在基隆港、高雄港各舉辦一場徵才說明會,邀請港區內主要業者對有意從事港區裝卸作業的民眾介紹工作內容及職缺情形,並安排參觀作業現場,自107年11月14日開放報名不久後即獲熱烈響應。
有鑑於港區作業多半位於管制區內,一般民眾較難一窺究竟,且多有環境髒亂、作業危險等的負面刻板印象;事實上,現代港口作業模式已有大幅變革,在強調機械化的運作環境下,勞動條件及待遇已非昔日可比;因此航港局利用舉辦這次徵才活動,為企業與民眾搭建一個交流平臺,期提升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長遠發展的競爭力,也同時促進港口及其當地就業率與經濟發展,共創多贏。
聯 絡 人:港務組 蕭書周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956 0972-762620
海運南向揚帆!
航港局於印尼與建國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航港局於昨(5)日在印尼雅加達與印尼建國大學(Binus University)簽署合作備忘錄,儀式由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及建國大學副校長Tirta N. Mursitama教授代表簽署。雙方未來將就促進海運實務與學術經驗交流及培訓航運專業人才等議題攜手進行合作。在場有我國駐印尼臺北經濟貿易代表處李世弘秘書、長榮海運楊一德總經理、印尼建國大學商業法律系主SHIDARTA教授及臺灣研究中心林雪瑩主任共同見證。
陳賓權表示,2017年臺灣與印尼的雙邊貿易金額達87.12億美元,為臺灣第14大貿易夥伴,是國籍航商重視的海外據點,包括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及萬海航運等均與該國間有定期航線。前(4)日參訪東亞高林物流園區及雅加達國際貨櫃碼頭後,更深深感受到千島之國蓬勃發展與潛力。
建國大學為印尼頂尖學術機關,設有臺灣研究中心,致力於加深臺印尼間文化學術交流,在印尼長年擔任「臺灣推廣者」的角色;又該校係以資訊、工程及商學領域聞名。鑒於現代海運產業日趨科技化,期待有效運用彼此資源,加速兩國智慧海運的發展。
本次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後,陳賓權代表致贈副校長Mursitama教授「臺灣藍鵲」紀念瓷盤,臺灣藍鵲為臺灣特有種,碧藍鮮豔的尾羽為其最大特徵,和航港局局徽的代表色藍色一致,令人聯想到波瀾壯闊的廣袤大海,象徵我國航運及兩方情誼能如臺灣藍鵲所代表的一般光彩照人、團結堅毅。Mursitama副校長則開心表示,印尼的國徽以金翅神鷹為主要意象,代表雙方擁有共同的語彙與願景,相信未來的合作必能揚帆展翅、順利啟航。
航港局表示,臺灣和印尼刻正展開雙邊經貿全方位合作,藉由這次與建國大學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未來將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或座談會,以促進海運環境正向發展,增加國際業務接軌,共創雙贏。
聯 絡 人:企劃組 黃玲玉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790、0963-639-387
海運運價調整 政府尊重市場機制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有關近日有業者(貨主)反映,政府因應國際公約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因成本增加,海運運價將隨之調整,此舉將對業者營運成本造成影響,對此,交通部航港局昨(4)日表示國際海運市場為自由市場,運價調整將尊重市場機制。
航港局表示,由於地球暖化及空污對人類影響的議題,為全球關注焦點,各國推動相關減排措施,在海運方面,國際海事組織早已要求船東應逐步減少船舶使用燃油之硫含量,以減緩溫室效應。
航港局指出,目前國際海事組織所設立之排放管制區域(ECA),包括歐洲、美洲地區,自2015年起,船舶即須採用硫含量0.1%以下燃油,另亞洲地區如中國大陸主要港口及香港,自2019年1月1日起採用硫含量0.5%以下燃油。在臺灣,交通部也順應國際趨勢預計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硫含量0.5%以下之新制;然而目前低硫燃油為高價燃油,航商其燃料成本將增加,預估需調整附加費費率或運費來反映營運成本,也將影響貨主的營運成本。因國際海運市場為自由市場,其運價會根據市場機制及國際趨勢而浮動,若非有不合理或不利於航業發展等違法事項,航港局尊重市場機制不會進行干預。
航港局表示,地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國際海事組織及政府盼能藉由新制及規範來帶動每個人民對環境的重視。就短期而言,海運相關業者或貨主,相關營運成本可能因此而上升,但反觀長期,全球上萬艘船舶每日若能因此減少85%以上之硫排放,我們將可以有更好生活環境及空氣品質。
聯 絡 人:港務組 廖君穎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6291 0963-511326
航港局聯合督檢好用心 搭船返鄉投票更安心
〈記者陳顗安/澎湖報導〉為方便離島居民順利返鄉投票,交通部航港局已於11/14~11/16於全臺進行為期3天「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公共安全與營運服務聯合督檢」,所有缺失已於21日完成改善並經複驗合格。
本次載客船舶及客運場站全面抽查,檢查重點納入船舶設備、船員管理、場站之公共安全及營運服務與無障礙設備、設施等項目,場站部分共抽查10處,含基隆港、蘇澳港、馬祖福澳港、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東琉線船運服務中心、臺華輪旅客服務中心及富岡漁港候船室,船舶部分則為全臺灣(含外島)所有負責疏運之營運中固定航線載客船舶,進行全面抽查,範圍涵蓋基隆-馬祖、馬祖島際、蘇澳-花蓮、台中-金門、金門-烈嶼、金廈小三通、高雄-馬公、澎湖島際、東港-小琉球及富岡-蘭嶼-綠島等航線,總計抽查41艘,扣除正值歲修及停航載客船舶外,抽查率及改善率皆達100%。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選舉期間(11/22-25)已啟動海運疏運機制。總計本(11)月22日臺灣本島與離島間及小三通客輪開航96航次、疏運9,813人次;〉前日預計開航101航次、疏運20,658人次;本(11)月23日預計開航104航次、疏運23,770人次; 25日預計開航104航次、疏運21.914人次。此外,並協調合富快輪及金門快輪亦整備待命,以應本島與金門、馬祖間交通不時之需。
聯 絡 人:船舶組 林冠宏 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6296 0932-220231
高屏地區農業技術團 解缺工 傳技術 顧老小 農村社區發展貢獻多 |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為解決農村農業季節性人力不足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規劃「農業專業技術團-農業師傅訓練及調度計畫」,於高、屏地區成立農業技術團6團,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負責農業師傅的養成與訓練工作,並由高雄市大樹區、六龜區、燕巢區農會及屏東縣的屏東縣農會、南州地區農會及恆春鎮農會負責農業師傅人力調度工作,藉由本計畫的推動已達紓解季節性缺工、技術傳承及活化農村人力的政策目標。至107年10月止,6團農業技術團尚在職服務的農業師傅共有163人,服務農場219家/月,農場工作總時數為23,908小時/月,工作服務領取薪資計3,442,820元/月。
高雄場指出,以屏東縣枋山、枋寮鄉為例,在每年1~2月芒果套袋時節,如僱用不到人力套袋,芒果果實將被果實蠅叮咬,失去商品價值。然而在農業師傅加入之後,以每人每天8小時可套袋1,800只,每只袋子芒果以400公克計,則有630公斤芒果採收量,平均公斤售價75元計,則可創造54,000元產值,若以高屏地區現有163位農業師傅計算,則每天可創造8,802,000元芒果產值。不僅解決農村社區季節性缺工,也確保農業產值。
其次,農業技術團的農業師傅平均年齡41歲,農業師傅在執行年度計畫期間,經由實務工作累積多樣作物之田間栽培管理經驗,多位農業師傅雖離團,但留農比例達70%,並於農閒期間接受以前僱主的邀約幫忙農務。如農業技術南州團柯又寧農業師傅,從事金煌芒果栽培,於農閒期接受竹田鄉許其勝農友的請託,幫忙從事於檸檬的整枝修剪工作,除可領到日薪1,500元增加收入,同時習得另一項作物的栽培管理技術,厚植本身農業技術,做為日後栽培其他作物時的後盾。有效傳承技術,改善經濟基礎,有助留村留農。
此外,原在都市打拼的農村青年,因本農師傅培訓計畫,返鄉從事農務工作,除可緩解農村社區季節性缺工,也可就近照顧年邁親人,與年幼子女,重享天倫之樂,也讓農村社區再現活力。如農業技術大樹團劉小姐,於幫忙農場主農務工作之餘,還能兼顧罹病的婆婆,如偶遇緊急狀況,也可就近關心處理。對農村社區家庭倫理孝悌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進而對農村社區淳樸文化產生正面效應。
「農業專業技術團-農業師傅訓練及調度計畫」的執行,由於人力的培養、技術的精熟都需時日養成,因此對於解決缺工問題,較難於短期內即達立竿見影之效,但至少在紓解季節性缺工、農產品產值的確保、農業技術的傳承及農村社區人力的活化,亦有其多元貢獻,也期待假以時日培訓的農師傅能立足農村,成為農村社區活力的泉源。 |
精進引水人職能 航港局舉辦「107全國引水人在職訓練」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航港局為精進引水人領航知能與技能,昨(21)日在高雄國賓大飯店舉辦「107年度全國引水人在職訓練」。除安排資深引水人方信雄(現任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理事長、基隆港引水人辦事處主任)針對事故案例進行研討外;也邀請海軍大氣海洋局局長孫永大上校講授「我國海圖發展與應用現況」,增進引水人對海圖之使用效益,俾於領航時提供船長必要資訊。
引水人是最先接觸到港船舶之人,為使引水人能迅速通報船舶缺失事項,航港局自106年底各航務中心即與各港引水人辦事處成立通訊群組(LINE),以利引水人即時通報航港局妥處。另為提昇引水人服務滿意度,航港局亦責請各港引水人辦事處具體落實自律公約,以強化服務品質。
此外,航港局為精進領航安全,於5月30日邀集各港引水人辦事處、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港務港勤股份有限公司等港口協作單位研商,藉由檢討調整相關權責單位的互動、協調與配搭機制,以健全整體港埠船舶運轉安全。
航港局始終堅持著「航運零事故」的目標,並持續朝滾動檢討、務實改善的方向前進,期盼能打造安全且效率之航行環境。
聯 絡 人:航安組 蔡育明科長
農委會推動紅豆友善環境栽培及落葉劑替代方案食用安全更有保證 |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於昨(19)日上午10時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召開107/108年期紅豆友善環境栽培及落葉劑替代方案記者會,說明各項方案內容及獎勵措施。因應巴拉刈將於108年2月1日起禁止使用,且為達友善環境、農藥減量目標,確保農業永續發展,農委會已規劃107/108年期紅豆友善栽培及落葉劑替代方案,提供農友在促進紅豆植株乾燥時具有更多元的選擇,除降低巴拉刈禁用對紅豆產業的影響,更可確保紅豆安全生產、友善環境。推動方案包含「產銷履歷紅豆不使用落葉劑」每公頃提供10,000元獎勵金、「施用氯酸鈉」每公頃6,500元補助金、以及「新型紅豆植株乾燥劑NA-yci1田間大面積試驗」等三項措施,並逐年推動紅豆品種純化。
農委會陳吉仲副主任委員表示,為降低巴拉刈禁用後對紅豆產業的影響,106/107年期已推動產銷履歷紅豆不使用乾燥劑獎勵措施、氯酸鈉藥劑及代噴補助、以及巴拉刈代噴補助計畫,總推動面積達660公頃以上,農友反應佳。107/108年期,將持續並強化推動「產銷履歷紅豆不使用落葉劑」獎勵措施,目標1,200公頃,以及「施用氯酸鈉」補助計畫,目標350公頃,鼓勵農友栽培管理上不使用巴拉刈。此外,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亦建立高雄8號及高雄9號種原繁殖體系,並逐年積極推廣紅豆品種純化,可使紅豆於收穫前植株乾燥程度一致,有助於紅豆採收作業順利。
陳副主任委員進一步指出,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已研發新型紅豆植株乾燥劑NA-yci1,初步藥效試驗結果與巴拉刈相近,噴灑後1至3天可讓葉片乾枯,並可於7天內採收。NA-yci1初始成分是由植物中所萃取的脂肪酸,成本較高,目前利用化學合成技術與新研發製劑配方,可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對人及環境毒性低,屬於友善環境資材,規劃於107/108年期辦理專案計畫進行2,000公頃大面積試驗,讓農友瞭解新型紅豆植株乾燥劑正確使用方法。
為使紅豆栽培農友能以便利及友善模式生產讓消費者食用安全有保證的高品質紅豆,農委會透過各項方案及獎勵措施,提供農友多元選擇,並期許與各產業及媒體先進合作,共同推動輔導,為農友創造更理想的收益。
|
107年第四次航海人員測驗登場
子承父業 臺大機械高材生轉念成為船員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今日起一連兩天舉辦本年度最後一場航海人員測驗,於臺北華夏科技大學及高雄正修科技大學南北兩地登場,計有575名考生報考,測驗首日第一節應考人數125人,到考人數114人,到考率91.2%。
一路從建中、臺大畢業,堪稱是人生勝利組的連晨,在即將進入社會前,為自己做了重大決定―上船當船員。他的父親連經一同樣從事航海工作,現服務高雄港擔任引水人,當初尊重兒子上船的抉擇,但態度相對保留,原本希望連晨在大學畢業後到國外留學,不過這樣的安排卻讓兒子有些迷惘。連晨在服完兵役後,一個轉念讓他決定放棄留學,毅然決然報考台北海洋技術學院(現為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雖然主修機械系,考量職涯發展及工作環境,決定重新歸零學習。
連晨說:從小,因父親工作在外,時常不見身影早已習以為常,航海工作的習性對他而言並不陌生,體會也特別深,在投入航海工作之際,心理已做好萬全準備,相較大部分同學當起科技新貴,科技業雖起薪也高,但難以兼顧生活品質。選擇上商船,船副至少100K起跳,1人就足以撐起一個家。對於每一階段的規劃,連晨自有一套想法,按部就班地朝自己目標邁進,現任職於德翔海運的他就在今年初完成當上船長的夢想,前後不到10年的時間,就從實習生、船副、大副晉升為船長。他的航程未完待續,下一階段呢?他想了想,應該就是挑戰引水人考試吧!
航港局表示,考畢試題及答案將於11月19日在交通部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網址http://www.mtnet.gov.tw/)航海人員測驗專區網站公布。如有試題疑義,應於該次測驗結束之次日起3日內,亦即於11月21日前,登入「航海人員測驗專區」內之「試題疑義/複查申請」點選「試題疑義申請」。
聯 絡 人:船員組 高俐玲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642 0931-319097
官學合作交流 共創航港新契機 !
交通部航港局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簽署資源合作備忘錄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航港局於本(11)月13日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簽署雙方資源之合作備忘錄,以增進實務與學術經驗交流。備忘錄由航港局局長謝謂君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共同簽署,期能有效運用相關資源,讓學生至航港局見習,也讓學術新知注入航港公部門,推動官學合作,共創雙贏!
本次航港局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率先合作之系所,其代表為該校之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海洋法政學系」系主任饒瑞正及人文社會科學院「海洋觀光管理學系」系主任林谷蓉。未來航港局將提供機會,讓學生至該局見習,藉由所學理論知識與實務經驗相結合,促使學生了解公部門運作,累積職場經驗,為其未來就業抉擇,提供另一種選項。
航港局局長謝謂君表示,近年郵輪產業發展熱絡,航港局亦與相關單位積極協助郵輪產業發展,促進郵輪物資在臺補給,鬆綁現行法規,提升船員至郵輪工作環境,極需學界優秀人才和技術資源挹注,藉由此次合作,有效深化雙方實質互動關係,同時透過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也能為航港局提供海運學術新知,增進實務與學術經驗交流,為雙方共同寫下新的篇章。局長謝謂君並表示,將賡續與更多院校系所接洽,未來官學合作發展無可限量!
聯 絡 人:企劃組 許家駒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842 0952-832805
確保返鄉投票海運安全 航港局實施聯合督檢
〈本報台北訊〉九合一地方公職選舉及公投將於11月24日登場,交通部航港局為確保搭船返鄉投票民眾的安全,於昨(14)日至16日啟動船舶及客運場站聯合督檢,由航港局聯合檢查小組實施查驗,並預定21日前完成複檢,以達維護船舶航行及人命安全之目的。
航港局局長謝謂君表示,航港局訂有相關督檢計畫並於連續假期、旅遊旺季前夕皆會依此啟動督檢作業,本次因應九合一地方公職選舉及公投,且公投投票年齡降為18歲,預期返鄉投票人數應較以往更多,選舉是民主的基石,航港局有責任也有能力確保海運順暢,保障搭船返鄉的民眾行使憲法授予之權利。
為使海運順暢,並強化船舶航行安全管理,航港局即日起連續三日辦理「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公共安全與營運服務聯合督導」作業,對於載客船舶及客運場站全面抽查,檢查重點納入船舶設備、船員管理、場站之公共安全及營運服務與無障礙設備、設施等項目。
航港局將持續針對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督導,也提醒航運業者應定期保養維護船舶,確保船舶適航性,另民眾亦可善用「載客船舶重要資訊 QR code查詢系統」立即透過手機反應,共同監督,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海運服務與環境。
聯 絡 人:船舶組 林冠宏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6296 0932-220231
還給民眾清淨空氣 國際七大商港採用低硫燃油政策明年上路
〈本報台北訊〉交通部航港局表示,依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規定,國際航線船舶應於109年1月1日全面採用硫含量0.5%以下之低硫燃油,為及早改善我國港區及鄰近地區之空氣品質,交通部已於107年7月31日依商港法第75條公告採用該公約規定,並提早自108年1月1日起要求國際航線船舶進入高雄、臺中、基隆、臺北、花蓮、蘇澳和安平等國際商港,須採用硫含量0.5%以下低硫燃油或具有同等減排效應之裝置或替代燃料。
航港局局長謝謂君表示,明年起國際航線船舶進港前需檢附換油紀錄文書、燃油交付單與船舶最後十個停泊港名及到離日期等文件,船舶裝設同等減排效應之裝置(如Scrubber),則需經認可機構(RO)檢查核可並於證書註記,由港口國管制檢查員依遴選系統選定目標船舶執行登輪抽查,檢查重點包括應備文書、相關數據紀錄與報告、船員是否熟悉設施操作、油櫃出口閥是否有切換及燃油加熱器出口溫度與黏度是否符合換油程序之規定,航港局已於107年10月25日訂定「船舶使用低硫燃油檢查作業程序」(中英文版)並提供業者參考。
考量船舶於預定航程內之港口無法購得合格燃油或臨時設備故障,以致無法使用低硫燃油之情形,或為安全使用低硫油品,已排定改造或汰換計畫並經認可機構出具證明者,航港局將以專案方式辦理豁免,後者於公約施行前均可提出申請,目前刻正進行「商港港務管理規則」增列豁免條文預告作業。希望在相關配套措施完備下,促使航運界重視港區空污問題並攜手共同努力改善。
聯 絡 人:船舶組 黃宇欣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625 0933-843-435
「鴨」與「毛豆」魅力出擊 高雄區榮獲2席十大神農
〈本報高雄訊〉第31屆全國十大神農選拔,業於107年10月31日假農委會辦理完竣,計有7個區改良場推薦22位參選人參與角逐,經14位委員票選結果,高雄區計有屏東縣鹽埔鄉邱順天先生及高雄市旗山區侯兆百先生當選「全國十大神農」;屏東縣竹田鄉陳宏志先生及高雄市燕巢區賴隆溪先生當選全國模範農民。
邱順天先生今年69歲,從事鴨養殖及加工,使用非開放式養鴨,嚴格管控生物安全,降低禽流感發生機率,育成率提高到95%以上。同時依動物行為學,以人道飼養的方式,發明並設置鴨浴桶,讓種鴨依天性在水中交配,達到最高的受精率。以產銷垂直整合一條龍經營模式,與契養鴨農建立產銷平衡互信合作模式,故產銷失衡之慮。技轉畜試所研發鴨油加工技術,成為首家將鴨油外銷到日本的業者,連續二年獲得ITQI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風味絶佳二星獎章,通過ISO22000及CAS優良食品認證。
侯兆百先生今年43歲,從事毛豆(大豆) 生產及加工,為創造臺灣綠金的毛豆青農之一,是臺灣第l位登上美國Forbes 雜誌的農夫。由契作小農努力打拼成為專業豆農,進一步成立「百賢農產公司」。整合毛豆生產農業科技技衙,承租台糖農地運用機械化生產,以科學化管理解決農村勞力缺乏,建立大農場高效率經營模式。創立農產公司,並與加工廠策咯聯盟,善用冷鏈保存技術,將毛豆產品行銷日本及美國,並自創「台灣九號」自有品牌,開發多元化大豆產品行銷國內。推動生產、生態、生活等三生與創力、活力、魅力等三力,結合地方文化,創辦毛豆文化節,拓展國內市場。配合農委會政策推廣國產雜糧,目前是本場毛豆產業智慧農業科技應用示範場域。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邱順天先生及侯兆百先生經由鄉鎮、縣市政府及高雄區域評選推薦參加全國選拔,過程競爭激烈,在所屬產業界堪稱佼佼者,於社區為人處事亦深獲好評,榮膺第31屆全國十大神農乃實至名歸。
聯絡人:蔡文堅
電 話:08-7746775
小琉球航線岸接無障礙設施完成 登輪不再膽顫心驚!
〈本報屏東訊〉交通部航港局補助屏東縣政府建置完成東港-小琉球航線(東琉線)岸接無障礙設施,未來搭船前往小琉球將不再以木板作為搭接船舶的工具,改採堅固耐用的鋁合金防滑設施,讓身心障礙的旅客、老弱婦孺能夠無顧慮搭船前往小琉球,安心享受當地海產、探索海洋風情,並漫步於海岸感受海風輕拂的悠閒假期。
您是否有過搭乘東琉線,從岸上登船,走的是兩片木板組成、中間有縫隙、兩側無扶手的岸接設施,感到不安的經驗? 告訴您一個好消息!自107年10月下旬起,全新的岸接設施,將帶給您不同的感受,它是鋁合金組成、鋪設防滑金鋼沙,兩側有扶手,前後緣加設折疊斜板,可因應潮差而平穩銜接高低落差,不只堅固耐用,且各細節均以安全友善為出發點,讓旅客更安心、舒適的登輪。
為鼓勵地方政府所屬交通船靠泊碼頭增設無障礙設施及設備,提供旅客更安全與舒適環境,航港局特別爭取預算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岸接設施改善計畫,建構友善海運環境,讓身心障礙旅客通行無礙。本計畫計已有屏東、臺東、澎湖縣政府等提出申請,目前已完成屏東東港小琉球航線之岸接無障礙設施,各申請案件完成後,將逐步完成離島地區之海運無障礙環境,民眾登輪不再膽顫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