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力大方送~沼液於農田應用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又到了春暖花開季節,南部地區隨氣溫回暖作物蓬勃生長,作物施肥旺季也即將登場,而畜牧業每天產出的發酵沼液肥,既免費又可大量提供農民使用,應可成為農民最感興趣的省錢施肥良方。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 籲請農友把握良機,向地方縣市政府農業局或環保局,尋求農牧沼液澆灌媒合,取得發酵液肥供作物生長所需,又能節省施肥與灌溉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高屏轄區具有為數眾多的專業化且集團化畜牧養殖場,每日均產出大量畜牧糞尿廢水。廢水經過固液分離 (產出沼渣)、厭氧發酵 (產出沼液) 及曝氧沉澱等三段式處理,同時符合放流水標準後即排放到地面水體,然而因這些沼液富含大量水溶性氮、磷、鉀及微量元素,如果經稀釋後回歸農田澆灌,其實是作物良好的養分來源。經實驗證實,在棗園及蓮霧園稀釋澆灌沼液配合適度肥力調整,能生產品質良好的果實。而在玉米、四季蔥、青江菜、白菜及萵苣類之應用,增加稀釋沼液澆灌,均能比傳統施肥處理有更佳之收穫表現。
戴場長特別強調,由於畜牧沼液富含鹽基離子養分,不可直接澆灌,以避免造成作物鹽害(肥傷)。澆灌前,必須依不同作物,經5~10倍稀釋後再施用。有興趣的農民可向當地縣市政府農業局或環保局洽詢及申請,使畜牧沼液肥分還肥於田,並能減少灌溉用水的使用量,進而提升田間施肥效能。若農友在畜牧發酵沼液施肥澆灌調配技術上有進一步問題,歡迎逕洽高雄場,技術人員將竭誠為農友服務。
航港局助海運企業度難關 以充分落實便民、助民目標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本(5)月1日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已推動海運紓困2.0擴大對海運相關業者的協助,增加非屬中小企業的國籍船舶運送業、貨櫃集散站經營業及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2.43億元貸款利息補貼及300億元貸款信用保證措施,協助減輕營運壓力;另相較紓困1.0又增加許多補貼措施,如停航期間船舶運送業者辦理客船檢查及維修費用也可納入補貼,紓困補貼項目亦擴及服務離島地區民眾需求而無法停航或減班的船舶運送業者之油料及船員薪資補貼、載客小船業之駕駛及助手薪資補貼、金門及馬祖小三通客運場站內商業服務設施承租業者之租金補貼,目前業已撥付紓困補貼款項達1億571萬元,與海運業者一起攜手度過嚴峻的疫情考驗。
航港局表示,除已遵照林佳龍部長指示「從速、從寬、從簡」原則,簡化各類業者營運資金、從業人員薪資補貼及防疫用品費用補貼申請程序外,為利業者了解各項紓困補貼措施,已於109年4月22日辦理說明會,亦指派專人協助及輔導業者辦理案件申請作業,以充分落實便民、助民目標。
航港局表示未來還會以更多元的思考角度規劃更多樣的防疫協助,以協助海運業者減輕營運壓力;各項詳細營運紓困措施資訊及申辦流程請見本局網站: https://www.motcmpb.gov.tw/Information?siteId=1&nodeId=10084,如有相關申辦問題,亦有專人專線為業者提供即時之協助。
聯 絡 人:航務組 曾敬文
聯絡電話:02-89786283、0987085202
固定航班客船疫情導致停航 航安維修紓困補貼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新冠肺炎對全球海運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小三通及國內海運客運之固定航線業者,受疫情嚴重影響,載客數量大幅縮減,導致營運困難,交通部航港局利用船舶停減航班期間,扶助業者針對船舶進行保養維修,以提升服務品質與航行安全。
航港局表示,交通部林佳龍部長向行政院爭取「紓困2.0」中擴增海運紓困預算達30.93億元,將透過各項紓困措施,適度緩解海運業者壓力,政府在疫情期間會力挺小三通及國內海運客運之固定航線業者,也期許業者共同努力,一起度過難關。
航港局局長郭添貴說,固定航線客船於本次紓困補助期間,停航進行船體、機器及設備之維修相關經費,航港局給予全額補助,已申請之客船共計9艘,預計撥付總額達6,273萬元,目前已撥付3,136餘萬元,後續仍繼續受理申請,目的在於鼓勵業者利用疫情期間生意冷清的時機,加強船舶維修,進而提升航行安全。
紓困補貼的金額對於業者營運之幫助或許有限,但利用此時,協助業者投入資源優化船況,對於我國海運品質、航行安全絕對是正向的,疫情過後,迎接我們的將是更優質的海運環境。
聯 絡 人:船舶組 林冠宏 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6296 0932-220231
防疫不鬆懈 航港局守護船員健康~訂定防疫管控措施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表示,為確保船舶船員健康,除持續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進行船員健康檢查及出入境管理,積極宣導防疫作為,更於4月14日公佈「船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讓航商及船代相關業者有所依循,共同鞏固防疫陣線。
航港局指出,本次公佈的「船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除了規範應每天量測船員體溫二次作成紀錄、防疫社交禮儀等個人健康安全防護外,更針對船員在靠泊作業時訂定須知,船員除實際作業需要外不得離船,亦控管限制無關人員禁止登船,要求作業全程應配戴口罩及手套;而當船上發現有健康異常人員,應立即通報港口檢疫部門,並配合防疫作為,防堵疫情擴散;另船員如因疫情影響無法下船,相關證書屆期問題,可由航商代為向航港局專案申請展期,並視疫情發展滾動檢討。
航港局重申,配合疫情指揮中心政策,自109年3月19日起,本國籍或外國籍船員下船前須先向疾管署申報居家檢疫,再由移民署核發完成入境查驗船員名單,於港區管制站出示該文件,經港警查驗確認才予放行,防疫期間請各船務代理及航商務必配合船員入境檢疫規定,事前誠實申報,事後確實完成居家檢疫作業。
航港局表示,除每天彙整各商港入境船員人數,若引水人或航港局人員登輪檢查時,發現船上有人員健康異常狀況,將立即通報疾管署,並持續向船員及港區作業人員宣達配戴口罩及手套等個人衛生防護措施,杜絕防疫破口。
聯 絡 人: 船員組 林澄政科長
聯絡電話: 02-89786288、0930-995777
積極防疫
交通部航港局4月21日起暫停開放燈塔園區內室內處所
如多媒體互動室及展覽室等室內空間
〈記者陳顗安/澎湖報導〉交通部航港局20日表示,因應防疫需要,自109年4月21日(星期二)起暫停民眾參觀轄下管理的燈塔多媒體互動室及展覽室。
航港局表示,為預防疫情,將關閉燈塔園區內室內參觀處所(如多媒體互動室及展覽室等),並管制園區容留人數及要求民眾配戴口罩,以防範發生大規模社區傳播。
航港局呼籲,請民眾在防疫期間,務必遵守相關規範,以降低社區感染與傳播的機會,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一起守護國內防疫安全;未來待疫情平息,將在適當時機再予以開放參觀。
聯 絡 人:航安組科長呂學鳳
聯絡電話:02-89786801
因應COVID-19 (武漢肺炎)疫情影響
交通部航港局取消109年第1次航海人員測驗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因應COVID-19 (武漢肺炎)疫情,交通部航港局取消原定今(109)年3月14日至15日辦理之109年第1次航海人員測驗(測驗地點為新北市華夏科技大學及高雄市正修科技大學)。
因應行政院2月27日宣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提升至一級開設,另高雄市政府公告自2月22日起強制執行所屬機關暫停舉辦相關室內大型活動,航港局配合國家整體防疫作為,取消本次測驗。
航港局表示,本次受影響應考人共計597人,後續將主動為應考人報名資格續用至109年第2次測驗(已公告自4月16日起報名,5月30至31日舉行測驗),無須再次報名及繳費,原應考人如無意願參加第2次測驗,航港局將協助應考人辦理全額退費。
請考生隨時留意航港局全球資訊網( https://www.motcmpb.gov.tw/ )及航海人員測驗專區( https://sdtportal.mtnet.gov.tw/MPBSDT/Portal/frame.htm )之相關訊息,以掌握最新測驗消息。
聯 絡 人:船員組 邱劍中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642
因應COVID-19 (武漢肺炎)疫情影響
109年第一梯次船員岸上晉升訓練及適任性評估取消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109年第一梯次船員岸上晉升訓練及適任性評估取消,為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尚未減緩,且行政院2月27日宣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提升至一級開設,航港局取消109年第一梯次船員岸上晉升訓練及適任性評估。
為配合國家整體防疫作為,航港局取消原定今(109)年3月16至22日委辦的船員岸上晉升訓練及適任性評估(地點:基隆市臺灣海洋大學、臺北市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及新北市中華航業人員訓練中心)。
航港局表示,本次受影響人數共計為439人,後續將主動為報名人員資格續用至第2梯次(已公告自5月4日起報名,7月13日起施訓),無須再次報名,有關後續作業請洽中華海員總工會02-25150304、25150307或上該會官網http://www.ncsu.org.tw/掌握最新消息。
交通部提早實施國際航線船舶低硫燃油管制現成效
港區空氣污染防制大幅改善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本(1)月10日表示,為落實航港局空氣污染防制決心,我國7大國際商港提早國際公約一年,自108年1月1日起便實施國際航線船舶硫含量管制措施,已收到具體成果,各類污染源排放量較前(107)年二氧化硫(SO2)減少6,454.83公噸(40.38%)、PM2.5減少287.48公噸(22.32%),大幅改善港區空氣污染情形。
航港局指出,國際海事組織(IMO)因應空氣污染造成民眾健康及環境惡化的威脅,規定自109年1月1日起,船舶應全程採用硫含量以重量計0.5%以下的低硫燃油、具有同等減排效應裝置或替代燃料。我國為使航商熟悉低硫政策與船舶操作,率先自107年2月1日即針對高雄港實施獎勵措施,並於同年7月23日擴及7大國際商港,獎勵措施實施到107年底,總計107年申請總件數達2,097件,獎勵總金額達新臺幣3,453萬5000元。已達到引導船東積極改善商港空氣污染、促成各船舶順利接軌國際標準的目標。此外,為方便國際線船舶採用低硫燃油,航港局自108年便已協調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國際商港供給合規低硫燃油,並自109年起全量供應。
航港局表示,為確認來港船舶落實使用低硫燃油,我國船旗國及港口國檢查員已接受東京備忘錄成員國同等的訓練,108年檢查船舶計988艘次,查核缺失數計25次,包括未確實使用低硫燃油、加油單或紀錄缺漏、程序未完備與設備操作有誤等樣態,其中屬違規未使用低硫燃油的4起案件,已依商港法第66條規定共計裁處新臺幣40萬元罰鍰,整體查核低硫燃油使用情形良好。
而行駛國際航線的國輪計有114艘,為符合公約,97艘已調校使用低硫燃油,17艘裝設同等減排效應裝置(洗滌器),全數符合國際標準。惟使用「開環式洗滌器」對於水域造成的影響,國際間尚在進行廣泛討論,航港局表示將持續追蹤國際最新情勢及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決議案,並就港區水質進行嚴密監測,適時推進我國海事環保法規,確實把關民眾權益。
聯 絡 人:船舶組 黃宇欣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6291 0933-843-435
迎接春節連假 交通部全面啟動航運抽查、提升旅運服務
強化藍色公路航行安全 客船抽查結果資訊透明 民眾安心過好年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本(1)月7日表示,春節連續假期將屆,1月22日至1月30日長達9天的春節連假疏運期間,臺灣本島與離島間及蘇澳往返花蓮10條航線,及金馬小三通4條航線預計開運1,393航次,可提供33萬9,479人次運能,疏運返鄉需求;而為維護旅運安全,已啟動固定航線積極防治疫情,要陪民眾過好年。
航港局表示,今年春節海運設定「春節返鄉搭船樂逍遙」的目標,因應東部地區受地形影響聯外主要倚賴臺9線及鐵路運輸的限制,自108年9月20日起提供「蘇澳-花蓮」海運固定航線客運業務,春節期間特別加大運量,從1月23日至1月28日共6日,每日10時蘇澳往花蓮、15時花蓮往蘇澳往返各1航次,每航次可搭載552位乘客,是民眾春節期間前往東部時便利的新選擇。
航港局為強化載客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已於108年12月31日起連續4日辦理「109年總統副總統選舉暨春節連假前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公共安全與營運服務聯合督檢計畫」作業,扣除正值修理、停航船舶外,抽查率達100%;並要求船舶於復航前,須完成檢(抽)查合格,始得開航,民眾可利用海運場站或船舶上張貼的「載客船舶重要資訊QR code」,透過手機查詢相關船舶資訊,如有安全問題亦可線上即時反映,全民共同監督,提升海運服務及環境。
而為因應遠東航空停航,協助疏運臺澎間旅客,臺華輪每日均有航班,並於109年1月21日至2月1日期間加開4航班,航港局也將視海象及天候狀況適時啟動海空聯繫機制,請民航局協調加派班機疏運旅客,民眾可至航港局資訊網(http://www.motcmpb.gov.tw/)點選「為民服務」選項,於「航班表」項下查詢「連續假期疏運資訊公告」,民眾可預先安排春節假期間返鄉及出遊行程。
另為防堵非洲豬瘟疫情及鼠疫,小三通港口持續加強宣導,於兩岸售票處及入出境處向旅客發放防疫文宣,及船上廣播防疫相關規定及罰則。另航港局將配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執行鼠疫防治事宜,督請船舶業者維持船艙環境整潔及懸掛防鼠盾。
若春節期間民眾有緊急特殊需求,航港局另提供緊急服務電話:北部航務中心(02)89783530、南部航務中心(07)2620762、中部航務中心0922-486199、東部航務中心0972-762926或0972-762923。
聯 絡 人:航務組 杜文允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8020 0921-201985
2019年國家農業科學獎 高雄場榮獲三獎 成績亮眼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於第一屆「2019年國家農業科學獎」勇奪三獎項,由毛豆品種技術研發及外銷生產專區輔導團隊奪下「產業貢獻類-出類拔萃獎」,陳吉仲主委同時頒發團隊代表人周國隆分場長「傑出成就獎」,是產業貢獻領域唯一的獲獎者,誠屬不易;微生物製劑研發團隊則榮獲「產業貢獻類-卓越紮根獎」,表現亮眼,相關研究人員並於12月30日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接受頒獎表揚。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毛豆產業團隊因應市場需求及氣候變遷,研發授權推廣不同風味的豆香毛豆高雄9號(耐熱)、高雄12號(耐冷)及芋香毛豆高雄11號茶豆(耐熱),3個品種均已授權給予產業界應用,目前已境內授權46件,境外授權1件,收取授權金達1,929萬元,每年賺取外匯達7,000萬美元以上,並透過智慧化生產技術研發、機能性產品開發及外銷毛豆生產專區輔導,成功穩定提供外銷毛豆產品的原料,將加工業原本不看好的臺灣毛豆產業變成了「臺灣綠金」,大幅提升臺灣毛豆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為因應化學農藥減量及安全農業的政策目標,高雄場近年致力於生物製劑研發,共產出11項微生物製劑相關技術,包括放線菌、貝萊斯芽孢桿菌、液化澱粉芽孢桿菌、枯草桿菌、座殼菌與叢枝菌根菌等多種益生菌,應用層面涵蓋生物農藥、抑病介質、肥料、飼料添加物及育苗技術等範疇,其中7項技術已完成技術移轉,授權金累計達1,503萬元,液化澱粉芽孢桿菌PMB01更創下國內生物農藥菌種最高授權金紀錄;其中3項技術並已完成商品化,有效因應產業缺口,提供現階段重要作物病蟲害之解決途徑。
戴場長進一步強調,國家農業科學獎共包括產業貢獻、社經發展、前瞻創新、跨域加值及環境永續等5大類別。由於各學研單位競爭激烈,因此,高雄場能從中脫穎而出並榮獲三個獎項實屬不易,對於研究人員無疑是最大的鼓勵與肯定。高雄場未來的研究工作將建立在「貼近農友需求」、「因應產業缺口」、「扣合當前政策」及「群策永續農業」等基礎上,持續解決當前或即將面臨的農業問題,以期提升農業安全、前瞻、永續與幸福之目標。
回應媒體報導
航港局強調全力防制船舶空氣污染已見成效 符合國際標準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1/3日表示,為提升各大國際商港周邊環境及符合國際航運標準要求,航港局早於2019年1月1日起強制要求國際航線船舶於國際商港區域內除裝置經驗船機構及船旗國核准的同等減排效應裝置(如洗滌器)外,強制使用硫含量0.5%以下之低硫燃油,截至2019年11月底,國際商港區域二氧化硫(SO2)排放量較2018年同期減少6,268.64公噸(減少40%),PM2.5減量279.54公噸,已展現防制空氣污染之成效;且國輪符合公約部分,行駛國際航線的國輪計有114艘,97艘已調校使用低硫燃油,17艘裝設同等減排效應裝置(洗滌器),全數符合國際標準。
航港局1/3日針對媒體登載海洋大學華健教授撰寫「別讓臺灣成了環保避風港」新聞,做上述回應,並強調臺灣早就提早一年因應國際海事組織(IMO)防止船舶污染公約(MARPOL)附則六規定2020年起實施國際航線船舶使用硫含量以重量計0.5%以下低硫燃油,或具同等減排效應之裝置或替代燃料之規定,並且增訂罰則及船舶檢查作業程序作為執行配套措施,歷經一年已收到具體成效。
另外,有關於商港內使用「開環式洗滌器」是否會造成水域污染一節,目前此議題仍在國際間廣泛討論,雖有部分國家或區域公告禁止使用,惟大部分的國家及IMO在沒有獲致確切數據前,仍採開放的方式由各國決定,目前臺灣港務公司也在研究「開環式洗滌器造成商港水域的影響」,航港局會持續追蹤國際最新情勢及IMO的決議案,力求與國際同步。
同時,航港局表示,國際商港提供低硫燃油加油服務,已連繫中油公司自2020年1月1日全量供給MF180的低硫油,完全免預約,靠泊本國國際商港的國際航線船舶無需擔心,臺灣重視航運環保的用心明顯可見。
聯 絡 人:船舶組 黃宇欣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625/ 0933-843435
高雄場有機栽培場域獲驗證 試驗成果讚!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為彰顯有機栽培也能做好病蟲害防治,同時推廣雜草管理技術,特於12月5日上午假該場旗南分場試驗田區,舉辦「有機毛豆及蘿蔔病蟲害綜合管理及慣行雜草防治示範觀摩會」。觀摩會展現有機毛豆、蘿蔔的生產技術,也引介雜草綜合管理防治效果,供與會農友採行之參考。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本次示範的1.8公頃有機田區,為有機農業促進法本(108)年5月31日正式上路以來,率先通過慈心基金會有機驗證(8月21日)及綠色保育驗證(11月14日)試驗田區,為國內試驗機關之首,有機農業試驗也邁入另一新的里程碑。觀摩會由旗南分場周國隆分場長主持,由有機毛豆及蘿蔔田間生育情形,藉由栽培管理技術大幅降低病蟲害發生情形,顯示有機生產毛豆及蘿蔔不僅技術上可行,更具大面積栽培潛力,對於提升在地友善耕作技術與省工栽培提供正向參考。
周分場長表示,本場試驗田區通過有機及綠色保育驗證不僅是農業永續試驗的開始,更將精進以循環及生態有機農業作為試驗探討重點。而本次觀摩會以有機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並導入適當的農機具來防除雜草,對於農業永續發展與解決季節性缺工問題,均有正面助益。
周分場長進一步說明,毛豆是我國農產品外銷的旗艦產品之一,今年臺灣毛豆產品外銷產值估計將達25億元以上,再創29年來新高,主要銷往日本占84.4%,其餘則銷往美國、加拿大等25個國家,在日本市占率已連續12年盤據冠軍。而白玉蘿蔔為美濃地區特產,是常見的農產伴手禮,因農會與本場積極輔導農民生產,在過年前創造在地拔蘿蔔體驗商機,農民經常荷包滿滿,猶如賺取紅包來犒賞一整年的辛勞。且隨著消費者需求增加,毛豆及蘿蔔的有機及友善栽培面積也正逐步擴增。
高雄場各項試驗成果豐碩,長期有機試驗成果更登載於國際期刊,本次觀摩會除展示有機毛豆及蘿蔔栽培技術,並結合多功能田間管理機的管理技術,以展現雜草綜合防治成果,在農會及農民的多方努力下,相信可以為高屏地區農友創造更多商機。
棗園實行草生栽培,保水保肥益處多
肥料比例拿捏好,品質提升產量佳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棗又稱「團圓果」,主要盛產期於舊曆年前後,其品種多樣,營養豐富,為年節送禮最佳果品。棗目前已進入硬核期及果實膨大期階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加強棗園疏果作業,並調整氮肥及鉀肥施用比例,適時補充次要元素,以提升棗果實品質及穩定產量。另外,高雄場亦建請農友在棗園長期規畫上,可實行草生栽培,應用其保水保肥且減少除草劑的優點,將棗園生產環境再升級。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棗園以草生栽培管理,每年每公頃預估可減少約48-55公升的除草劑使用量,是環境友善耕作的具體實現。棗園進行人力或機械除草作業,可降低強勢草種的比例,如減少大花咸豐草及野莧等族群密度,使低矮草種如類地毯草及假儉草等族群漸漸取而代之。此外,草生栽培可營造多孔隙的土壤環境,提供棗樹根部足夠生長空間,且不論是多種類草相或是單一草相,皆可將植物所需營養元素如氮、磷、鉀、鈣、鎂等吸附於草根或土壤團粒表面,達到保肥之功效,建立棗植株生長合適環境,使得果實品質表現更佳。
戴場長進一步說明,目前棗進入硬核期及果實膨大期階段,建請農友加強疏果作業,先剪除細弱或未結果枝條,每4-5節留1果,枝梢尾端果實則一併摘除。另外,應注重肥料比例調整及次要元素之補充,果農可把握以下原則:一、氮肥供應需逐漸減少,可減為小果期氮肥施用量的1/2-1/3;二、逐漸提高鉀肥供應,依不同棗品系特性採循序漸進增加鉀肥施用量;三、果實膨大初期可補充含鈣、鎂等資材,如苦土石灰約20-40公斤/分地;四、保持土壤為濕潤狀態以利肥料吸收;五、棗園需同時進行地面肥料撒施及液肥澆灌作業。掌握以上肥培管理原則,將可提升棗果實品質並穩定產量。如果農友在實務操作上有進一步疑問,戴場長表示歡迎與該場研究人員連絡洽詢。
交通部航港局推「愛在三貂角拍出幸福的視角」活動
有機會登主燈室遠眺壯闊海洋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11)月21日表示,三貂角燈塔旁的幸福教堂從11月23日起開放「愛在三貂角數位留影機」體驗,讓民眾不但美照可拍好拍滿,完成體驗小任務還能拿禮物,更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登上燈塔頂端的主燈室,享受登高望遠、遠眺壯闊海洋的與眾不同旅遊樂趣。
航港局表示,台灣四周環海、為推廣民眾近海、愛海風氣,體驗不同旅遊風情,今年6-7月首度試辦藝術家進駐東莒島燈塔活動,讓藝術家盧芛、段沐夫妻體驗「燈塔守」生活並進行藝術創作,頗受各界好評;駐塔完成後,特地邀請駐塔藝術家到三貂角燈塔佈展,展期自11月22日至12月22日,以《水晶體-燈塔與船的距離》為主題,延伸東莒島駐村期間的體驗及情懷,透過玻璃罩、屏風、投影錄像、冊頁、水墨畫等五件主要作品的展示,傳遞從燈塔守護船舶,船舶依賴燈塔的共生互惠意境,期望吸引更多人以不同的視角認識燈塔。
航港局指出,座落於三貂角燈塔旁的幸福教堂,民國54年興建完成後,一直是新人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近期重新整修完成,從11月23日起開放體驗,其中「愛在三貂角數位留影機」設施,設計多款拍照效果供體驗民眾選擇,享受多樣拍照樂趣;特別的是,拍照中如通過浪漫告白挑戰,還可獲得隱藏版的拍照特效。航港局特別邀請到帥氣巨人孟澔與網紅女神薛蓓蓓於本〈11〉月22日在三貂角搶先為大家開箱體驗,傳授一日網美攻略,教你美照拍好拍滿。更多資訊請上交通部航港局-航港風情話粉絲專業網址https://zh-tw.facebook.com/motcmpb.gov.tw/。
而為鼓勵民眾走出戶外到燈塔逛逛、走走,三貂角燈塔11月23日至12月15日期間更推出限時體驗活動,凡民眾於活動期間透過臉書打卡並分享體驗成果照片,即可領取精美小禮物。另外只要將打卡畫面上傳至該局航港風情話粉絲專頁,還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登上燈塔頂端-主燈室,遠眺大海的機會難得,千萬別錯過!有關活動詳細內容請參閱航港局公告訊息,或致電詢問(02)8978-8098。
聯 絡 人:航安組 劉正善科長
聯絡電話: 02-8978-8098/0972-820100
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衛星地面接收站通過審查
有助未來急難搜救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本(11)月22日表示,我國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衛星地面接收站(下稱MEOLUT),於今年11月19-22日在加拿大所舉辦的國際衛星輔助搜救組織(下稱Cospas-Sarsat)理事會議中順利通過審查,為我國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的正式啟用、有效縮短急難事件搜救時間及提升搜救效率,向前邁進一大步。
臺灣在1992年以「國際電信開發股份有限公司(ITDC)」名義加入Cospas-Sarsat,本次於加拿大召開第62次理事會議,我國由ITDC、航港局、外交部、運安會、漁業署等組團與會,航港局由劉副局長志鴻率員與會,經審查後我國衛星地面接收站(MEOLUT)啟用驗測報告已獲得通過。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10分鐘內即可接收遇險信號,定位誤差5公里以內,大幅縮短目前使用的低軌衛星系統平均約1.5小時接收遇險時間;且中軌定位可依信標發射頻率(約每分鐘1次)更新,也優於低軌約1.5小時更新頻率,若搭配新一代信標,可以在5分鐘內定位誤差範圍在1公里以內。
未來,中軌衛星輔助搜救系統完成後可提供我國獲得更快速、精確的遇險船舶定位資料,大幅縮短搜救時間及強化搜救效率。
航港局表示,配合Cospas-Sarsat所發展新一代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航港局已於107年底完成衛星地面接收站及臺北任務管制中心(下稱TAMCC)軟硬體建置,目前正進行試運轉階段,系統已可正常穩定接收涵蓋區域內遇險信標告警訊息,但要正式上線提供服務,需經過Cospas-Sarsat MEOLUT及TAMCC兩項審查通過。
有關TAMCC啟用驗測送審,航港局表示,因TAMCC屬於西北太平洋資料配送區(North West Pacific Data Distribution Region,NWPDDR),此節點為日本任務管制中心(下稱JAMCC),TAMCC啟用驗測需與上層節點JAMCC進行連線測試,而JAMCC預計2020年始提送審查,俟其獲通過後才能與TAMCC進行連線測試,航港局將持續掌握JAMCC的進度,儘速與日本完成測試後提送COSPAS-SARSAT審查,期能早日正式全面啟用我國的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俾提供我國獲得更快速、精確之船舶、航空器或個人在遇險時所發出之警訊定位資料,有效縮短搜救時間及提升搜救效率,透過國際合作模式,確保海空運輸的安全。
聯 絡 人:航安組 劉至得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563 0958-91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