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地區農業技術團 解缺工 傳技術 顧老小

農村社區發展貢獻多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為解決農村農業季節性人力不足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規劃「農業專業技術團-農業師傅訓練及調度計畫」,於高、屏地區成立農業技術團6團,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負責農業師傅的養成與訓練工作,並由高雄市大樹區、六龜區、燕巢區農會及屏東縣的屏東縣農會、南州地區農會及恆春鎮農會負責農業師傅人力調度工作,藉由本計畫的推動已達紓解季節性缺工、技術傳承及活化農村人力的政策目標。至10710月止,6團農業技術團尚在職服務的農業師傅共有163人,服務農場219/月,農場工作總時數為23,908小時/月,工作服務領取薪資計3,442,820/月。

 

高雄場指出,以屏東縣枋山、枋寮鄉為例,在每年1~2月芒果套袋時節,如僱用不到人力套袋,芒果果實將被果實蠅叮咬,失去商品價值。然而在農業師傅加入之後,以每人每天8小時可套袋1,800只,每只袋子芒果以400公克計,則有630公斤芒果採收量,平均公斤售價75元計,則可創造54,000元產值,若以高屏地區現有163位農業師傅計算,則每天可創造8,802,000元芒果產值。不僅解決農村社區季節性缺工,也確保農業產值。

 

其次,農業技術團的農業師傅平均年齡41歲,農業師傅在執行年度計畫期間,經由實務工作累積多樣作物之田間栽培管理經驗,多位農業師傅雖離團,但留農比例達70%,並於農閒期間接受以前僱主的邀約幫忙農務。如農業技術南州團柯又寧農業師傅,從事金煌芒果栽培,於農閒期接受竹田鄉許其勝農友的請託,幫忙從事於檸檬的整枝修剪工作,除可領到日薪1,500元增加收入,同時習得另一項作物的栽培管理技術,厚植本身農業技術,做為日後栽培其他作物時的後盾。有效傳承技術,改善經濟基礎,有助留村留農。

 

此外,原在都市打拼的農村青年,因本農師傅培訓計畫,返鄉從事農務工作,除可緩解農村社區季節性缺工,也可就近照顧年邁親人,與年幼子女,重享天倫之樂,也讓農村社區再現活力。如農業技術大樹團劉小姐,於幫忙農場主農務工作之餘,還能兼顧罹病的婆婆,如偶遇緊急狀況,也可就近關心處理。對農村社區家庭倫理孝悌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進而對農村社區淳樸文化產生正面效應。

 

「農業專業技術團-農業師傅訓練及調度計畫」的執行,由於人力的培養、技術的精熟都需時日養成,因此對於解決缺工問題,較難於短期內即達立竿見影之效,但至少在紓解季節性缺工、農產品產值的確保、農業技術的傳承及農村社區人力的活化,亦有其多元貢獻,也期待假以時日培訓的農師傅能立足農村,成為農村社區活力的泉源。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