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節慶祝大會 賴峰偉、劉陳昭玲表揚資深仁醫
(記者李復源報導)澎湖縣醫師公會10日舉辦「第75屆醫師節大會暨資深醫師表揚頒獎典禮」,澎湖縣長賴峰偉、澎湖縣議會議長劉陳昭玲表揚行醫35年以上資深醫師,感謝醫界人員疫情期間付出,站在防疫第一線,團結抗疫,守護民眾的健康與生命。
賴峰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期間,三總澎湖分院與部立澎湖醫院、惠民醫院與醫師公會醫師加入防疫行列,協助機場、港口快篩站運作,支援篩檢,醫師與政府攜手同心,對抗新冠病毒。
賴峰偉表示,澎湖縣在經濟日報、台灣人壽「幸福台灣—2021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幸福城市」排名全國第三名,其中「健康狀況」指標拿下全台第一,另外2020年獲得遠見民調「醫療衛生」進步幅度全國最大,他感謝3家醫院及醫師公會醫師和政府團結一致,齊心守護民眾健康。
劉陳昭玲表示,澎湖幸福指數從中段班躍升至全國第3名,在地醫療提升和鄉親幸福感息息相關,現今每年後送人數從早期5,000人下降至2,000人,展現在地醫療化成果,她感謝醫界人員對人民健康的無私奉獻與照護,讓澎湖鄉親感受到幸福。
今年共有6位行醫35年以上的資深醫師到場接受表揚,包括林診所黃晴峯醫師(50年)、林建成醫師(40年)、陳彩鈞醫師(40年)、李子林醫師(35年)、王國寶醫師(35年)、匡勝捷醫師(35年)。另表揚長期支援澎湖醫院夜間耳鼻喉科、眼科急診王國寶醫師、康明強醫師、江明儒醫師、許忠正醫師、林華威醫師、王大昆醫師、黃冠榮醫師。
「預立趁早,安寧無憾」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今年12/25前部立澎湖醫院提供免費諮商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某日探訪一位臥病在床的爺爺,無法對焦的眼神,對問話無任何回應,只是凝視著天花板,瘦弱的身材,鼻孔有一條灌食的鼻胃管,這個伯伯已經躺了6年了,全身攣縮,肢體僵硬,這樣的活著對他來說,這樣的生活品質,是他要的嗎?
近年來國人對於生命的品質越來越懂得重視,病人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道插管,在緊急治療後,如果長期醒不來,只能靠著呼吸器維持生命,若能脫離呼吸器,但身體狀態無法恢復自主,無法行走、事事要麻煩別人心裡就很難受,連帶整個家庭的秩序大亂、經濟壓力倍增,這不是我們想要帶給家人未來的生活。
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病人在有自主意識的狀態下,需要在一位二等親內家屬的陪同下,書面規劃未來在沒有意識或是無法正確表達意願的狀況下是否繼續治療,在醫療中未來的治療劇本,很多健康成人都會說我不要急救,但當發生突發狀況時,也許有可逆狀態,就是一定要急救,但救活了卻醒不來的狀況,半年一年過去了,家中整體營運狀態下降,家屬可依照病人之前立下的預立醫療規劃書,與醫師討論啟動與否。
生命最後一段路,不要把龐大生命決定的壓力留給家人,每一個未來都是未知的,沒有人能預知明天會是如何的一天,及早寫好人生的劇本,告知家人自己的想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很重視病人自主,簽立後想法有所更改,仍可申請書面更改及撤除。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為推廣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讓更多人可以將生命的劇本留愛給家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原價2250元),由111年09/01起推動遠距視訊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廣至111/12/25止均可進行免費預約諮商,歡迎來電06-9261151#50725,或使用線上LINE @634zxkxk進行預約諮商。
賴峰偉會見靈醫會董事長黃浩然 達成共同培訓護理人員共識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19日會見天主教靈醫會董事長黃浩然表示,惠民醫院在澎湖深耕65年,他感謝天主教靈醫會照顧離島居民,貢獻偏鄉醫療。
針對澎湖護理人員不足問題,賴峰偉表示,縣府願與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合作培訓護理人員,充實離島護理人力。
賴峰偉表示,惠民醫院長期照顧澎湖弱勢族群,守護離島鄉親健康,去年在湖西鄉許家村興建長照、門診、住院、透析、復健及居家護理等醫療長照園區,縣府將盡力協助院方面臨光纖網路建置等問題,共同提升遠距醫療品質。
黃浩然表示,天主教靈醫會會士在1952年踏上台灣這片土地,已經來台灣70年,而惠民醫院在澎湖也有65年,去年動土的長照醫療園區已在上周四取得建照,雖然面對疫情、缺工、缺料、建材上漲,院方仍將努力完成招標,一步一腳印打造高品質的長照園區。
澎湖醫院與澎湖縣圖書館共同辦理遠離失智症講座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根據推估,澎湖縣失智人口已將近1500人,然而還有許多人可能已經出現相關症狀,但家人仍不知道長輩可能已罹患失智症了,反而因諸多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而引起家庭革命,錯失治療的機會!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為使民眾更加了解失智症、創造失智友善社區,於10月16日與澎湖縣圖書館共同合作舉辦遠離失智症講座。由澎湖醫院精神科的林聖凱職能治療師向鄉親介紹失智症的預防與迷思、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及失智症照護資源運用與整合等相關主題。藉由清楚又專業的介紹,讓更多鄉親了解失智症,也使社區中的患者有機會盡早接受服務,連結醫療資源,提供相關資訊及轉介等支持服務,並陪伴失智照顧者在照顧患者不同階段的照顧議題。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院長匡勝捷表示,失智症防治之一大重要關鍵在於民眾對於早期症狀的辨識,更能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即早安排相關照護計劃,可大幅提高失智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而除了醫療與個案管理服務外,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也致力於讓更多民眾了解失智症,進而創造失智友善社區,歡迎各單位有講座需要與該院失智共照中心聯繫。
賴峰偉出席「援手-社區第一線反應員培訓」
期許提升社區自助互助量能
(記者吳素貞)澎湖縣長賴峰偉14日出席「援手-社區第一線反應員培訓計畫」活動表示,凡事多做準備,儲備應變能力,當災害發生時才能防範未然,期許透過訓練強化社區第一線的自主救災能量,讓縣民與衛生與消防單位一起提升自助互助技能及社區的安全能量。
賴峰偉表示,援手-社區第一線反應員培訓活動已在台北市、高雄市、新竹縣六福村及花蓮縣等縣市舉辦,澎湖離島特別加場,也是唯一離島地區的《援手》社區第一線反應員訓練課程。
賴峰偉說,當災害事故發生時,第一現場往往需要許多人力執行急救步驟和處理,澎湖位處離島,又有眾多2、3級離島,在緊急醫療救護資源限制條件下,越多民眾接受「第一線反應員」應變觀念與知識的培育,就能夠在災害現場立刻伸出援手,搶救生命。
澎湖縣政府表示,災害事故發生時的第一時間,往往需要第一現場民眾立刻伸出援手,執行急救步驟和處理,因此「社區第一線反應員」的應變觀念與知識的培育相當重要。在因緣際會下,美國在台協會等主辦方邀集災害應變大卡司專業團隊規劃CPRAED訓練之外,亦包含出血控制之訓練及大量傷患應變與檢傷情境演練,透過講師引導,讓每位學員都有能力在保護自我安全的前提下,主動為有需要的傷病患進行正確的急救處置。
美國在台協會及社團法人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14日於澎湖科技大學海科大樓國會議廳舉辦「援手-社區第一線反應員培訓計畫」,包括賴峰偉、美國在臺協會處長孫曉雅、美國在臺協會高雄分處長黃東偉、社團法人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理事長蕭雅文、社團法人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內政部消防署秘書朱勇全到場參與。
「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9/17日出版發表會
也是26位撰文年輕醫師之一的三總澎湖分院泌尿科主任林大欽表
示【這也是第一本有離島醫師參與編輯的衛教醫學書籍,對長期
服務澎湖地方醫療工作的他來說,總算有所交代了】。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年會9/17日在台北美福飯店舉行新書:「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出版發表會。讓該協會成員感到無比開心!也是26位撰文年輕醫師之一的三總澎湖分院泌尿科主任林大欽表示【這也是第一本有離島醫師參與編輯的衛教醫學書籍,對長期服務澎湖地方醫療工作的他來說,總算有所交代了】。
當天的新書發表會,就像一場同樂會。歷任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的理事長,包括江漢聲校長,林登龍教授,郭漢崇教授都蒞臨致詞。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教授,皆蒞臨指導,加上編輯、作者,可以說是老、中、青齊聚一堂。
據了解,這本書是由26位年輕的醫師撰寫的,並由鄒頡龍醫師執行主編。更有四位優秀的執行編輯群策群力,將這些文章統合整理,才會有這一份成果。
鄒頡龍醫師執行主編表示:尿失禁是可以治療的。許多女性長期為了尿失禁所苦,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有些人隱忍不治療,殊不知尿失禁雖然不會致命,但是會對自信心,還有生活品質造成重大負面的影響。如果長期因為尿失禁而缺乏社交,可能會增加失智的機會。
鄒頡龍醫師進一步表示:非常高興有26位優秀的年輕醫師加入撰寫的行列。這本書從各種尿失禁的成因,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都有完善完整的敘述。
鄒頡龍醫師歡迎大家支持這本書,更歡迎將這個資訊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
團結合力,失智照顧更給力-
澎湖醫院失智共照中心辦理第四次失智共同照護聯繫會議
(本報訊)失智者的照顧是條艱辛的道路,大多的失智者仍居住在家中由家人自行照顧,然而失智者的情緒與行為問題常常讓照顧者相當困擾。除了失智者的醫療服務外,建立延綿的照顧服務網絡,要讓失智者能「在地安老」又能分擔照顧者的壓力,極需各單位通力合作。
雖受疫情因素影響,但為使縣內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能夠更緊密的合作,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仍於10月6日以線上會議的方式辦理失智共同照護聯繫會議。本次會議有衛生局長照中心、社會處、林淑惠職能治療所(馬公光明、望安、七美據點)、社會扶助關懷協會(馬公光榮據點)、安祥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尖山、後寮據點)、福愛社會福利發展協會(外垵據點)等重要的合作夥伴派員參與。除了分享彼此的活動辦理狀況外,共照中心也邀請對於失智照護很有經驗的惠民醫院陳仁勇醫師給予指導,並透過個案討論讓困難的照顧議題中能找到一絲解方。另外,也邀請高雄凱旋醫院的趙健宇職能治療師跟與會者分享失智據點之延緩失能指標評估,讓各失智活動據點對於失智失能的照顧更加完善。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院長匡勝捷表示,失智症患者除了醫療協助外,延緩失智失能、生活照顧等議題更是重要。該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自成立以來,持續強化與社區活動據點合作,除了個案的轉介外,亦全力提供醫療方面的支持,期待讓澎湖的失智照顧更加完善。如鄉親有失智相關問題也歡迎來電諮詢,電話:06-9261151分機50812,將會有失智共照中心的同仁為您服務。
賴峰偉拜訪醫療奉獻獎得主韓國乾 感謝無私奉獻澎湖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5日下午前往惠民醫院探訪第31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韓國乾修士。賴峰偉表示,韓國乾將人生最精華的歲月奉獻給澎湖,為病患全然付出,他代表澎湖鄉親表達敬意與謝意,並期盼善的循環永續傳承。
韓國乾表示,因受何義士醫生無私照護弱勢病患的感召,以及屢行天主教奉獻偏鄉醫療的使命,民國74年他從屏東來到澎湖惠民醫院,以院為家,機動支援院內大小雜務,哪裡有需要,他就往哪裡去,只要能助人,心中自然感到快樂,生活也多采多姿。
賴峰偉表示,韓國乾30多年來奉獻無私的愛,撫慰病患與護理之家住民的心靈,並投入病患醫療復健服務,默默照顧澎湖弱勢族群,他相當感佩。
賴峰偉指出,韓國乾與何義士(第1屆醫療奉獻獎)、白寶珠傳教士(第4屆醫療奉獻獎),都是離鄉背景定居澎湖,以大愛的胸襟,悲天憫人的情懷,將愛與關懷遍灑澎湖,這是澎湖人的福氣,他感謝韓國乾及惠民醫院奉獻澎湖醫療,守護鄉親健康。
部澎身心內科鄭任捷醫師淺談「囡仔無定著?還是過動?」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想到幼兒園到小學的孩子,您的印象是什麼呢?大多數人常有的印象小孩就是活潑、好動、到處趴趴走。的確,從幼兒開始,小孩藉著遊戲探索世界,進而學習各種事物、練習與他人互動。就學後,會需要一定的專注力,讓孩子在課堂上順利學習。但有一部分孩子較難維持專注力,活動力也較高。表現的行為如下:上課時依舊起來走動、無法等待排隊、經常打斷別人講話、經常忘東忘西,甚至影響到學業、人際關係。這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表現(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以下稱ADHD)。
ADHD是源自腦部前額葉及皮質下腦區和腦部多個區域的局部連結功能異常,屬於天生的發展問題,而非後天教養影響。ADHD的大腦就像一台沒有煞車油的跑車,跑很快,但卻停不下來。這樣的小孩常常出現兩大核心症狀:「過動」,如:打斷別人說話、靜不下來;「不專注」,如:話只聽一半、經常弄丟文具作業等。但並非有以上症狀就可以確診ADHD,需要由醫師依據DSM-5嚴謹的診斷準則來進行診斷。
無法專注讀書,會讓孩子在學業上遭受許多挫折,過於衝動也容易讓孩子遭受處罰,甚至影響人際關係。這些挫折會增加內在的憂鬱、焦慮情緒,也會增加外顯的反抗行為,到了青春期尤其明顯。雖然隨著年齡增長,症狀可能減輕,但有六成患者到了成年仍受ADHD症狀所苦,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也會增加煙、酒、藥物成癮的風險。
治療ADHD有兩種相輔相成的治療方式:藥物以及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可以幫孩子的大腦補充煞車油,讓孩子可以自行踩剎車,直接減少ADHD核心症狀,是目前實證最有效的治療方式。ADHD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食慾不振、影響睡眠,多數狀況調整劑量或是換藥可以改善。依照醫囑使用並不會藥物成癮。行為治療會為孩子量身訂做一套有效的規範,並且與照顧者一同執行,將可削弱孩子的干擾、衝動行為。兩種方式共同進行,可以幫助孩子減少ADHD症狀的影響,也可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隨著ADHD症狀的緩解,孩子將有機會減輕症狀帶來的負向經驗(如學業、人際挫折)。有部分文獻甚至指出,穩定治療ADHD可以減少未來成癮、憂鬱的風險。
匡勝捷院長表示,鄭醫師歷練過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總醫師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研究醫師,目前為該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專長為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憂鬱症、焦慮症及一般神經醫學,有其他相關的疑問,也歡迎至該院詢問身心內科鄭任捷醫師,門診時間為每周三上午診、周四下午診及周五上午診。
車禍內臟撕裂出血怎麼辦?
澎湖醫院提供「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搶救嚴重創傷病人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75歲戴女士因騎機車與汽車擦撞後,由救護車送往部立澎湖醫院救治。在急診觀察時發現低血壓、心跳快等休克症狀以及腹痛加劇,經緊急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出外傷性脾臟破裂及多個脾臟出血點。放射科醫師採取「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控制脾臟出血後,戴女士生命徵象穩定,也順利在一周內出院。
澎湖醫院急診科蔡文祥醫師表示:車禍死亡為台灣十大死因排名第六,其占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的40%。腹部鈍傷後最常受傷的腹內實質臟器為脾臟和肝臟。除了生理徵象監控以及身體檢查外,超音波和注射顯影劑的電腦斷層影像檢查可提供當下正確的臨床診斷。超音波有可於病人身邊操作的方便性,適合用於生理徵象不穩定的病人。其對腹腔內液體積聚有90%以上的診斷率,可快速篩檢出腹內出血,也可判斷及追蹤實質器官如肝、脾、腎臟等臟器受損之狀況。電腦斷層掃描對於體腔內臟器之損傷情形有較詳細的顯影,可以知道出血的多寡與類型,為實質臟器的標準診斷方法。
放射診斷科蔡尹宸醫師表示:美國外傷醫學會(AAST)的器官外傷嚴重度準則依照電腦斷層影像下臟器撕裂深度、包膜下血腫、實質內血腫大小、缺血情況以及臟器內血管的受損程度分級。半數以上的臟器破裂病例都不需手術治療,若患者生理徵象穩定,無合併其他器官損傷,可先在加護病房密切監測心跳、血壓變化。若患者於電腦斷層影像下呈現動脈性出血,或生理徵象惡化且出血量持續增加,可以隨時進行「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找到出血點止血。
蔡尹宸醫師進一步說明:「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由急診或外傷科醫師啟動並聯絡介入性放射線專科醫師執行。術中,首先穿刺建立周邊血管路徑,操作導管於出血臟器附近動脈注入顯影劑進行血管攝影,以確認出血處的動脈分布並找到出血點。接著,將微導管送至血管破裂處,依不同的出血型態注入自費膠水、凝膠粒子或置放止血線圈。再次執行血管攝影確認無其他出血點後,將導引鞘固定於病人周邊血管並將病人送回加護病房密切觀察。術後48小時確認有無再出血跡象,若研判有新的出血,則可沿導引鞘迅速建立血管路徑再次執行血管內栓塞;若生命徵象穩定,可將導管拔除加壓止血。栓塞後,少部分嚴重受損之臟器因缺血壞死進而化膿產生感染,可以抗生素及適當引流解決。
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強調:澎湖醫院創傷小組包含急診醫學科、外傷科團隊(一般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泌尿科、麻醉科)以及放射診斷科,科別完整且陣容堅強。近一年內,放射科執行「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加上急診科及外科醫師的專業照顧下,已搶救回至少五位澎湖鄉親。過去,腹內臟器撕裂傷出血病患往往需要緊急開刀或以直升機轉送至台灣本島治療。如今,有澎湖醫院創傷小組醫療團隊專業的照顧,鄉親即可安心在地治療,免去往返台灣本島的舟車勞頓,也方便家屬就近照顧。
「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9/17日出版發表會
也是26位撰文年輕醫師之一的三總澎湖分院泌尿科主任林大欽表
示【這也是第一本有離島醫師參與編輯的衛教醫學書籍,對長期
服務澎湖地方醫療工作的他來說,總算有所交代了】。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年會9/17日在台北美福飯店舉行新書:「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出版發表會。讓該協會成員感到無比開心!也是26位撰文年輕醫師之一的三總澎湖分院泌尿科主任林大欽表示【這也是第一本有離島醫師參與編輯的衛教醫學書籍,對長期服務澎湖地方醫療工作的他來說,總算有所交代了】。
當天的新書發表會,就像一場同樂會。歷任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的理事長,包括江漢聲校長,林登龍教授,郭漢崇教授都蒞臨致詞。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教授,皆蒞臨指導,加上編輯、作者,可以說是老、中、青齊聚一堂。
據了解,這本書是由26位年輕的醫師撰寫的,並由鄒頡龍醫師執行主編。更有四位優秀的執行編輯群策群力,將這些文章統合整理,才會有這一份成果。
鄒頡龍醫師執行主編表示:尿失禁是可以治療的。許多女性長期為了尿失禁所苦,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有些人隱忍不治療,殊不知尿失禁雖然不會致命,但是會對自信心,還有生活品質造成重大負面的影響。如果長期因為尿失禁而缺乏社交,可能會增加失智的機會。
鄒頡龍醫師進一步表示:非常高興有26位優秀的年輕醫師加入撰寫的行列。這本書從各種尿失禁的成因,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都有完善完整的敘述。
鄒頡龍醫師歡迎大家支持這本書,更歡迎將這個資訊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
衛福部所屬醫療機構111年(第18屆)醫療品質改善發表競賽
部立澎湖醫院獲得第二名殊榮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衛福部澎湖醫院由匡勝捷院長領軍參加衛福部舉辦111年(第18屆) 衛福部所屬療機構醫療品質改善發表競賽,於全國部立體系26家醫院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二名殊榮,實屬不易。
部澎檢驗科范光亮主任表示,臨床檢體品質不良,屬於檢驗前的程序,其中包含檢驗項目與採檢容器、病人資訊辨識、檢體採集處理、運送及儲存等,將造成病人診斷與治療時間延誤。檢視離島澎湖醫院檢驗科送檢微生物檢體至豐原醫院醫事檢驗科微生物中心,因送檢路程遙遠不確定風險高,其檢體品質不良率高達 22%,故將【改善離島代檢檢體品質不良率】列為本次活動主題。本次品質改善活動成效顯著:(1) 對病人: 縮短報告等待時間,報告準確性大為提高。 (2) 對院方: 報告時間縮短,病人住院天數減少,增加病床周轉率。(3) 對醫病關係:提升醫病關係信任度與滿意度,病人在地回診率增加,減少醫療浪費,達到雙贏局面。
部澎匡院長表示,部澎醫院位處於高齡化地區,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在長期照護中,同樣面對少子化的危機,我們不容忽視,因此打造友善醫療環境同時也是部澎醫院的社會責任,希望在這樣有限醫療資源下,可以提高民眾的就醫品質及便利性,讓民眾不用舟車往返台灣本島。
匡院長同時期望藉由促進醫療院所及醫事機構品質交流,鼓勵部澎同仁持續進行醫療品質改善活動,與改善成果機構間分享及標竿學習,透過交流進而持續提升醫療院所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
賴峰偉、劉陳昭玲、楊曜出席首座失智照顧家園啟用
澎湖長照邁入新里程碑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第一家全日型住宿失智家園6日上午在老人之家啟用,澎湖縣長賴峰偉、澎湖縣議會議長劉陳昭玲、立法委員楊曜、衛福部社家副署長李臨鳳共同揭牌啟用。賴峰偉表示,老人之家「失智照顧家園」落成啟用,澎湖失智症長輩全日型照顧邁向新的里程碑,可有效減輕照顧者照顧壓力。
賴峰偉表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中,每12人中有1位罹患失智症,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有1位失智症患者,澎湖縣失智人口約有1,600多人,失智者照顧刻不容緩。
賴峰偉表示,照顧失智老人常常令照顧者心力交瘁,長期睡眠不足、無法喘息,老人之家「失智照顧家園」落成啟用,提供澎湖失智症長輩增加24小時全天候的照顧,也讓長照服務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內容,滿足失能者多元的照顧服務需求。
劉陳昭玲表示,衛福部澎湖老人之家開辦失智照顧家園,以嶄新設施以及專業照服員、社工人員,提供失智長者優質照護與復健環境,期盼老人之家能充分發揮最安全、最人性化的照顧服務,讓失智長者快樂生活,在地安老。
李臨鳳表示,現行澎湖地區老年人口比例約為18%,亦高於台灣鄉鎮平均值,且老年失智症盛行率超過9%,過去因缺乏相關專業照護設施,使失智長者家屬往往因照護而心力交瘁,透過失智照顧家園的服務,提供失智症者及家屬一個嶄新、溫馨、安全、專業及妥適的照顧服務。
澎湖老人之家表示,民國107年配合衛福部前瞻計畫,核定補助經費新臺幣693萬餘元,改造優化現有院舍空間,建置1個單元共16床,樓地板面積達375.96平方公尺的失智症照顧家園,並委由澎湖縣政府工務處代辦工程,其中建築改建工程歷時2年、設施設備及專業人員招募共歷時4年,透過中央與地方機關協力合作,今年澎湖地區首座失智照顧家園啟用。
「有你相伴的旅程」-111年澎湖縣國際失智症月系列活動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ADI) 發起每年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之估計,到民國120年時,台灣將會有近46萬位失智人口,平均每100位就會有2位失智者。失智者的照顧是條艱辛的道路,而大多的失智者仍居住在家中由家人自行照顧,然而失智者的情緒與行為問題常常讓照顧者相當困擾甚至大小紛爭不斷,如何營造友善環境幫助失智者與照顧者已是極需重視的議題。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澎湖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每年九月積極響應「國際失智症月」辦理相關活動,今年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及艾迪樂治療所合作在9月3日辦理「失智症紀錄片《有你相伴的旅程》電影座談會」及「魔術伴失智-透過魔術認識失智症課程」,藉由多元媒材讓一般民眾及失智者家庭以專業又輕鬆的方式,對失智症及照顧議題有更多的了解。
《有你相伴的旅程》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籌畫發行,從110年12月上映後,已到多個縣市放映,這一站來到澎湖昇恆昌in89豪華影城進行放映,完成了外島的最後一塊拼圖,更是別具意義。本片紀錄主角岳朝霖與失智雙親相知相惜的影像,藉此傳達友善職場、男性照顧者、健康生活再造、安寧照顧等議題,許多參加者紛紛拭淚,相當感人。此外,本次活動也邀請澎湖醫院精神科黃鈺蘋醫師與參加者針對失智症議題進行探討,並利用片中的劇情說明失智症的症狀表現及合適的因應技巧,讓大家收穫滿滿。
下午在澎湖縣生活博物館的「魔術伴失智」課程也是相當熱鬧,本次特別邀請愛迪樂治療所的鄭凱文職能治療師,看他結合自身的專業與對魔術的興趣,開發出一系列活潑、有趣的活動來教導大眾認識失智,同時在活動的過程達到延緩失能的目的,讓參加者度過一個充滿知識與歡笑的下午。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表示,本院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自106年成立以來,除了醫療與諮詢服務以外,更致力於提升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失智症的治療與照護是個漫長的議題,該院共照中心已辦理多場社區識能活動,希望能提高在地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未來仍有兩場識能活動,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攜手創造失智友善環境。
部澎骨科吳羽穎醫師淺談「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高齡化社會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疾病。隨著病患的年紀越大,患有骨質疏鬆症但未得到正確診斷及治療的病患族群越來越多。常見的情況是老人家因為低能量的創傷(諸如跌坐、跌倒、絆倒或是甚至不記得有受傷)導致髖部、脊椎、腕部的骨折而來到急診就醫,接受治療以後檢查才發現這些骨折其實是由於骨質密度過低而導致的。
骨科吳羽穎醫師表示早期辨識出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病患是很重要的,能夠在骨質容易過度流失的時候及時補給需要的原料,並且能夠早期使用藥物治療,以降低未來骨折的風險。統計來說,老人家患有髖部骨折有四分之一在手術後仍有長期臥床的情形,甚至有二十分之一的患者在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對於高齡族群而言,不論是髖部骨折、脊椎骨折或是腕部骨折都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自我照護能力減少、活動度下降以及生活上的限制增加。
預防骨質疏鬆症以及非藥物治療、預防跌倒、減少骨質流失都是很重要的。目前的研究顯示攝取足量的鈣劑和維生素D可減少髖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但過量也會有其他的風險。美國骨質疏鬆症基金會(NOF)和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
(IOF)建議,50 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需攝取飲食鈣量1200毫克(包括鈣片補充劑量)和維生素D 800至1000國際單位(international units, IU)。非藥物治療方面,運動、增強肌力以及平衡訓練也對骨量還有跌倒的預防有幫助,若是因其他疾病導致活動限制,則可視情況使用輔具,以避免跌倒的發生。
目前台灣骨質疏鬆醫學會建議以下族群應該要接受骨質密度的檢查:(1)65歲以上婦女(2)70歲以上男性(3)65以下婦女且具有危險因子(4)即將停經並具有臨床骨折高風險因子的婦女,如體重過輕、先前曾經骨折、服用高骨折風險藥物(5)50至70歲並具有骨折高風險因子的男性(6)脆弱性骨折者 (指在低衝擊力下就發生骨折)(7) 罹患可能導致低骨量或骨流失之相關疾病者(8) 所服用藥物和低骨量或骨流失有相關者(9) 任何被認為需要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者。(10) 接受治療中,用以監測(追蹤)治療效果者。(11) 有骨密度流失證據而可能接受治療者。(12) FRAX®骨折風險列為中度風險者。有以上危險因子的族群建議至門診與醫師討論接受骨質密度檢查的必要性,醫師會依據檢查結果給予個人化的骨質疏鬆治療。期許能夠達到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接受治療。
匡勝捷院長表示,吳醫師歷練過中山醫大學骨科主治醫師及臺大醫院骨科研究醫師,目前為該院骨科主治醫師。專長為一般骨科、運動傷害、創傷骨科、手外科、拇趾外翻、各種足踝問題、骨質疏鬆症、人工膝關節置換、人工髖關節置換及關節鏡手術,有其他相關的疑問,也歡迎至該院詢問骨科吳羽穎醫師,門診時間為每周一、周二及周三下午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