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內臟撕裂出血怎麼辦?
澎湖醫院提供「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搶救嚴重創傷病人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75歲戴女士因騎機車與汽車擦撞後,由救護車送往部立澎湖醫院救治。在急診觀察時發現低血壓、心跳快等休克症狀以及腹痛加劇,經緊急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出外傷性脾臟破裂及多個脾臟出血點。放射科醫師採取「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控制脾臟出血後,戴女士生命徵象穩定,也順利在一周內出院。
澎湖醫院急診科蔡文祥醫師表示:車禍死亡為台灣十大死因排名第六,其占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的40%。腹部鈍傷後最常受傷的腹內實質臟器為脾臟和肝臟。除了生理徵象監控以及身體檢查外,超音波和注射顯影劑的電腦斷層影像檢查可提供當下正確的臨床診斷。超音波有可於病人身邊操作的方便性,適合用於生理徵象不穩定的病人。其對腹腔內液體積聚有90%以上的診斷率,可快速篩檢出腹內出血,也可判斷及追蹤實質器官如肝、脾、腎臟等臟器受損之狀況。電腦斷層掃描對於體腔內臟器之損傷情形有較詳細的顯影,可以知道出血的多寡與類型,為實質臟器的標準診斷方法。
放射診斷科蔡尹宸醫師表示:美國外傷醫學會(AAST)的器官外傷嚴重度準則依照電腦斷層影像下臟器撕裂深度、包膜下血腫、實質內血腫大小、缺血情況以及臟器內血管的受損程度分級。半數以上的臟器破裂病例都不需手術治療,若患者生理徵象穩定,無合併其他器官損傷,可先在加護病房密切監測心跳、血壓變化。若患者於電腦斷層影像下呈現動脈性出血,或生理徵象惡化且出血量持續增加,可以隨時進行「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找到出血點止血。
蔡尹宸醫師進一步說明:「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由急診或外傷科醫師啟動並聯絡介入性放射線專科醫師執行。術中,首先穿刺建立周邊血管路徑,操作導管於出血臟器附近動脈注入顯影劑進行血管攝影,以確認出血處的動脈分布並找到出血點。接著,將微導管送至血管破裂處,依不同的出血型態注入自費膠水、凝膠粒子或置放止血線圈。再次執行血管攝影確認無其他出血點後,將導引鞘固定於病人周邊血管並將病人送回加護病房密切觀察。術後48小時確認有無再出血跡象,若研判有新的出血,則可沿導引鞘迅速建立血管路徑再次執行血管內栓塞;若生命徵象穩定,可將導管拔除加壓止血。栓塞後,少部分嚴重受損之臟器因缺血壞死進而化膿產生感染,可以抗生素及適當引流解決。
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強調:澎湖醫院創傷小組包含急診醫學科、外傷科團隊(一般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泌尿科、麻醉科)以及放射診斷科,科別完整且陣容堅強。近一年內,放射科執行「腹部經皮血管內栓塞」加上急診科及外科醫師的專業照顧下,已搶救回至少五位澎湖鄉親。過去,腹內臟器撕裂傷出血病患往往需要緊急開刀或以直升機轉送至台灣本島治療。如今,有澎湖醫院創傷小組醫療團隊專業的照顧,鄉親即可安心在地治療,免去往返台灣本島的舟車勞頓,也方便家屬就近照顧。
發表者 | 樹狀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