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本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是以『單一窗口』的服務模式,結合衛政與社政資源共同推動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的照護,提供諮詢、轉介及個案管理服務。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自民國89年成立以來,積極招募志工,希望藉由志工的參與,能將「在地老化」的觀念深耕社區生活,提供長期照顧需求者全方位的服務,並協助中心推展長期照顧相關業務。

 

衛生局陳淑娟局長指出:本縣為因應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澎湖獨居長者眾多,長照志工目前人數僅為10人,實需熱血加入長照志工團隊,中心將不定期辦理免費志工訓練、推薦縣內及衛生福利部各項獎勵、協助申辦志願服務榮譽卡等;也會不定期舉辦志工聯誼或聚餐,以增進志工情誼與團隊向心力。長照志工以居家探訪的方式,實地關懷長輩們的生活,給予傾聽、陪伴及精神支持;對於偏遠及離島地區的長輩們,也用電話來傳達關心,發現問題適時轉介及提供協助,深獲長輩及家屬們肯定!另外,志工們更集思廣益,提供居家式卡拉OK及撲克牌遊戲,在陪伴關懷的同時,增加娛樂性,並藉由撲克牌點數計算,鼓勵長輩們動動腦、延緩退化。

 

凡年齡18歲以上、身心健全無不良嗜好、具有服務熱誠及責任感,想奉獻自己的時間、心力來從事志願服務工作者,歡迎加入長照志工行列!志工隊服務時間:每星期二、五下午2:30-5:30固定居家探訪,另於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或下午2:00-5:00,志願服務人員可自行選擇時段至中心協助電話問安服務。報名方式:逕向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親自報名(填寫報名表乙份,並繳交一吋照片兩張)。洽詢專線:9267242 小姐,地址:馬公市中正路115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一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在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尤其盛行。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空氣傳染。主要是因為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就有可能感染。結核病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另如果飛沫黏在空氣中的小塵埃中,即使飛沫乾燥後,飛沫殘核仍然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即使離開感染源甚遠,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殘核,仍然有可能感染,這就是所謂的空氣感染。結核病的傳染途徑通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風環境,也是影響被傳染機會的重要因素。

 

目前診斷結核病方式,可藉由: 1. 細菌學檢查:結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菌,因此,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才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痰裡有結核菌的病人,因為具有傳染性,也是結核病防治的重點對象(稱為傳染性結核病或開放性結核病)。痰細菌學檢查一般採用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二種方式,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人;至於痰中細菌量小的病患,即痰塗片陰性者,可藉由痰培養發現細菌。經過研究顯示,同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2. 胸部X光檢查: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之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稱非傳染性結核病或非開放性結核病)。

 

3. 病理切片: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恐須透過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物的技術,進行診斷。經確診,若給予適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Cure),但若不予治療,則在3年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

 

治療原則:

結核病是個可治癒的疾病,同時在多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之下,按規服藥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持續按規服藥至少6個月以上即可完全治癒,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症狀(:咳嗽超過兩週),應儘速就醫。而為避免治療中斷導致治療時間延長,建議患者皆應納入都治計畫。都治計畫: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都治計畫」),由於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而且有部分人員因為自身體質等因素,可能會有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用,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關懷結核病個案服藥治療過程,有效降低個案抗藥性的產生,提高治癒的成功機率,重拾健康。

 

望安鄉衛生所特別於314下午二時三十分在望安鄉公所辦理肺結核防治宣導活動,藉由影片欣賞、講座方式宣導讓婦女們對肺結核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衛生局呼籲,目前社區中仍有腸病毒疫情流行,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家長及照顧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防護措施,並留意嬰幼兒健康情形,以避免因感染腸病毒引發重症。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社區中仍有腸病毒疫情流行,去年累計6例重症個案,分別為3例感染克沙奇病毒B5型(1例死亡)、2例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1例死亡)、1例伊科病毒3型。

 

衛生局表示,自今年1月至1050315日止,本縣腸病毒共通報157人、283人、339人;停班課部分16班、22班、35班,與前幾年相較,目前疫情狀況還算穩定,處於低點。建議各級學校應加強教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並注意「呼吸道及咳嗽禮節」,如有身體不適的狀況,應儘速就醫,並讓學童請假在家休息,落實「生病不上學」的防疫觀念,以避免將病毒傳播給他人,並讓自己儘快恢復健康。籲請各教托育機構應提供充足完善的洗手設備,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及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

 

衛生局長陳淑娟提醒,準媽媽們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幼兒的健康狀況,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幼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若幼兒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留意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以掌握治療契機。相關資訊可至衛生局或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澎湖縣衛生局與本縣社會處為關懷本縣婦女並提升對醫療保健的重視,特別規劃系列講座共計9場次,於1053月至11月,每月的第3個週六(3月除外)下午1430-1630,假澎湖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舉辦健康講座,嘉惠本縣婦女。

 

衛生局表示,本年度課程內容包含:女性自我傳染病防護認知、政府推免費四癌的認識與防治、女性抗壓力-如何調整身心壓力保持健康、家庭照護能量-CPR 心肺復甦術教學與示範、家庭照護支持-長期照護技巧與資源尋求、家庭飲食守護-飲食營養與衛生安全、菸害防制妳我他、女性更年期的保健與小便失禁症的認識、孕產期保健及母乳哺育。

 

本系列講座透過提供正確和最新的婦女健康資訊及相關社區資源,協助婦女作出有利於她們健康的人生抉擇,及有需要時尋找適當的健康護理及社區服務。每場次提供50位名額,歡迎有興趣的姐妹們(或有興趣的鄉親)揪團報名參加,報名時間:活動前一週受理電話預約報名,報名專線:婦女福利服務中心9268680或衛生局9272162-253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坤志慈善會3月12、13日抵澎義診,並贈送民生物資給低收入戶。縣長陳光復為感謝他們關懷離島弱勢鄉親的善心義舉,13日下午特地前往義診會場向醫師及志工群握手致意,代表澎湖鄉親表達由衷的謝意。
 

陳光復13日下午前往白沙鄉赤崁活動中心,感謝坤志慈善會及醫療團隊的愛心奉獻。他說,坤志慈善會共計號召了96位醫生及志工群跨海來澎湖展開兩天的義診,照顧離島澎湖民眾的健康及醫療,並且也發放物資給低收入戶弱勢家庭,他謝謝大家的愛心奉獻,讓人倍感溫暖與感動,也期盼這份愛的力量,透過實際行動,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鼓勵更多善心人士投入關懷行列。

 

此次義診團由坤志慈善會、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康源社區醫療群、劉永豐診所劉永豐醫師、劉江霖中醫診所劉江霖醫師等熱情響應參與,共同來澎湖義診,12及13日兩天分赴湖西鄉、西嶼鄉及白沙鄉,義診內容有中西醫一般門診、血液檢查、心電圖檢查、超音波檢查及義剪,同時也結合其他慈善會發放現金及民生物資給3鄉低收入戶,總計383戶家庭受惠。

 

坤志慈善會為謝謝縣府及湖西鄉公所、白沙鄉公所、西嶼鄉公所的熱心協助,共同促成義診及發放物資活動,一起為社會付出關懷與服務,也特別致贈感謝狀,並合影留念。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馬公市第二衛生所於3月份病友會特別邀請三總澎湖分院周慧娟營養師來和糖尿病病友談一談『飲食紅綠燈』。近年來國民營養知識提升,健康意識抬頭,過去歐美先進國家業已實施包裝食品營養標示制度,而目前為因應國內消費大眾之需求,也已經建立包裝食品營養標示制度,提倡消費者應該對營養標示有正確的認識以作為選購包裝食品之參考。

 

營養師在進行營養衛教的過程中,教導病患與民眾如何看得懂食品中的紅綠燈食物,是相當重要的衛教內容與課程,認識食品營養標示了解每一份食物中所含有的熱量與其他營養素含量,進而知道如何進行食物代換與食物選擇,這對於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肥胖病患的體重控制甚至是高血壓、高血脂與肝、腎臟疾病病患的飲食控制是相當重要的。因此今馬公市第二衛生所期望藉由營養師和病友談『飲食紅綠燈』,讓病友透過『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理念,了解規律的生活是體重控制、遠離疾病及健康促進的最好良方。

 

且病友更能瞭解如何選擇綠燈食物與血糖控制技巧,課後也帶領病友們走路至農會超市做下午茶時間,藉由實地挑選食物,讓病友們與營養師用互動方式分享病友平日飲食型態及指導正確選擇食物技巧,與病友們度過充實的午後且也讓病友達到今日的運動量。

人氣:602
記者陳猛 - 醫療衛生 | 2016-03-04 | 人氣:602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馬公市第二衛生所辦理健康減重自我管理之活動,活動期間自即日起至930止,報名對象為6歲至64歲,BMI值大於27,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430止,減重最多者頒發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300元等值禮卷。希望BMI值大於等於27之民眾能親自到馬公市第二衛生所踴躍報名健康減重且能自我管理,大家為自己的健康把關,請民眾多加利用。連絡電話:06-9951354

 

馬公市第二衛生所表示: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為肥胖的主要成因,肥胖亦為導致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目前我國成年男性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已達51%,女性亦達36%;另國小學童體重過重或肥胖之比率,男童為29%、女童為21.0%。國人過重及肥胖之比率在上昇中,即須加強防治。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100年起,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營造健康的支持性環境,而102-104年調查結果顯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增加已大幅趨緩,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4.8%(男性為51.9%,女性為38.7%),顯示推動全國肥胖防治策略已具成效。國民健康署105年辦理「好()年『行』好運 躍動舞(<台語>)健康」健康體重管理活動,邱淑媞署長邀請全國664歲民眾揪團減重,希望民眾透過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了解規律的生活是體重控制、遠離疾病及健康促進的最好良方。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國民健康署為鼓勵各企業、公私立機關組織營造無菸且健康的工作環境,辦理104年度「健康職場標章」認證,本縣計有澎湖縣政府警察局、澎湖縣政府公共車船管理處、澎湖縣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隊澎南消防分隊、澎湖縣白沙鄉赤崁國民小學、澎湖縣西嶼鄉赤馬國民小學、澎湖縣私立明圓幼兒園、澎湖縣望安鄉望安國民小學、澎湖縣湖西鄉隘門國民小學、澎湖縣七美鄉雙湖國民小學、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榮獲「健康促進標章」殊榮;另計有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衛生福利部澎湖老人之家、太師傅企業股份有限公司_澎湖店、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油品行銷事業部嘉南營業處各加油站等職場榮獲「健康啟動標章」殊榮。

 

以上各職場首長皆大力支持職場健康促進,並與轄區衛生所合作,辦理各類心理、身體健康講座,舒緩員工壓力,營造無菸的工作環境,鼓勵員工參加自主健康減重活動,這些積極的作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給予高度肯定與支持,期盼健康促進的理念,能在職場中永續經營。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陳淑娟局長呼籲,大多數成年人每日有將近三分之一時間處於工作場所,除了注重職業安全衛生外,更需積極營造健康的職場環境,員工是機關最大的資產,關懷員工健康,各企業、機關單位責無旁貸,呼籲本縣公部門、民間企業踴躍參與105年度「健康啟動標章」及「健康促進標章」認證,為員工健康盡一份心力,達到員工、企業、政府三贏的目標。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家庭即將有新成員報到,準媽媽們您準備哺餵母乳了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民國78年產後1個月純母乳率僅5.8%(總母乳率26.6%),99年度提昇58.5%(總母乳率85.4%),顯示有愈來愈多媽媽認同母乳哺育對於嬰兒成長與營養之重要性。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純餵母乳至少六個月以上,之後加入適當副食品,可以餵到兩歲以上。

 

哺餵母乳的好處是因母乳提供寶寶成長過程中所有需要的營養素,而且哺乳這個行為,對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心智乃至於人格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同時也對授乳的媽媽相對的獲得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益處與回饋。

 

但準媽媽們要如何才能成為成功的母乳哺育媽媽?在此提供一些哺育媽媽親身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

1.選擇對哺乳友善的生產機構

選擇適當的醫療院所,能提供 「成功哺餵母乳的十大措施」,視母乳哺育為常規的醫療 照顧環境【可以配合支持父母哺餵母乳的產科機構或是國內通過母嬰親善醫院認證的醫療院所】,可以讓哺乳有最好的開始。

2.周圍的人的支持

母乳寶寶和母乳媽媽都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包括:先生、婆婆及親友的認同)

3.夜間盡量和寶寶同睡

如果和寶寶同睡,當他在翻身將醒時,就可以把他抱起來餵奶,大多時候寶寶可以又陷入沉睡中,媽媽也可不用離開溫暖的被窩,這對媽媽的休息而言也許是更有益處的。

4.夜間不要用瓶餵

瓶餵比起親餵累上十倍不等,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發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寶寶同睡,晚上直接餵。

5.學會躺餵和用背巾餵奶

對於餵母乳而言,躺餵會讓媽媽晚上的睡眠幫助許多,用背巾讓寶寶能在公共場所喝奶,更是餵母乳能餵得久的秘訣之一。

6.多和成功餵母乳的媽媽交換心得

少聽一些餵母乳的負面聲音,如果你真的想餵母乳的話,你該做的是蒐集正確資訊,問真正有經驗的餵母乳媽媽。

 

綜合以上結論,湖西鄉衛生所母乳哺育支持團體為協助哺乳媽媽更得心應手的哺餵母乳,今年將辦理各項母乳哺育衛教宣導座談會(時間課程公布於下),歡迎產前、產後的媽媽共襄盛舉,有意參與者可洽詢電話:06-9921271(先生)。若有母乳哺育方面的問題,可撥打母乳哺育免付費專線:0800-870870或至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

 

課程/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如何成功的哺餵母乳 105.03.18 14:00-15:00

母乳哺育重要性 105.05.27 14:00-15:00

哺乳常見的問題與協助 105.09.23 14:00-15:00

職場哺乳及母奶收集方法 105.11.18 14:00-15:00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近來有越來越多民眾上網刊登販售殺蟲劑、蚊香、防蟲等一般環境用藥,且不知道自己在刊登內容時已經觸犯法律囉!!!

 

依據環境用藥管理法第32條規定,非持有環境用藥許可證、環境用藥販賣業或病媒防治業許可執照者,不得為環境用藥廣告。也就是說,未取得前述許可執照的民眾,在網路上販賣有環保署核准字號的一般環境用藥時,須注意刊登內容不能涉及環境用藥產品的效能、使用方式、製作方法或安全性等相關廣告用語。一旦涉及廣告,將違反環境用藥管理法第32條規定,依法可處新臺幣6萬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環保局表示,領有環境用藥相關許可證之業者不可授權未取得許可執照之商號或個人於網路廣告環境用藥。業者進行廣告時,如經查獲涉及虛偽或誇張安全性、效能或製法等,依法可處新臺幣315萬元罰鍰,環保局呼籲業者遵守規定,切勿以身試法,以免受罰。

 

民眾選購環境用藥時,除認清環保署核發之許可證字號外,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且成分不清之環境用藥產品,以避免危害自身安全又污染環境。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衛生局表示,今年農曆假期(105.02.06-105.02.14 長達9天,尤其除夕至大年初三大部分診所都休診。所以衛生局特別商請本縣兩家急救責任醫院(三總澎湖分院、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暨本縣醫師公會協助事先安排,並彙整本縣基層醫療診所年假門診時間,方便民眾了解並為鄉親提供便捷、貼心的醫療服務。

 

本縣兩家急救責任醫院,年節時間急診醫療服務24小時不打烊,另為避免發生急診壅塞情形,特加開類流感門診以服務鄉親,有關兩院急診值班醫師科別內容、開設門診情形以及基層醫療診所門診時間,請鄉親多加利用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phchb.gov.tw/ch/index.jsp】瀏覽查詢參考,此次特別有部分診所除夕及初一、初二仍有門診,如有看診需求,請多加利用。另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已有「全民健保行動快譯通APP」及開診查詢專線0800030598均可供民眾參考運用。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特別叮嚀鄉親,如果家裡有慢性病患者,年節長假請記得事先備足所需藥劑,並按時服藥才能安心歡喜過新年。

(記者吳家成/高雄報導)罹癌講到要開刀就皮皮挫,76歲頑強老爹八年前食道癌不肯開刀,前年又罹肺癌還是拒絕手術,阮綜合醫院放腫科技術整合SBRT配合4D-IGRT確保腫瘤被精準擊中,是外科手術以外的最佳選擇。

 

家住澎湖的76歲的陳先生,民國96年因食道癌不肯開刀,全家去宮廟擲筊請示神明可以免手術治療後,選擇在阮綜合醫院接受合併化學及放射線治療,除了改掉抽菸喝酒的習慣,長期的門診追蹤也平安順利

 

但民國103年發現在右上肺葉有一顆約2.1公分的小腫瘤. 經病理切片證實為原發性腺癌,因為陳先生對開刀還是有恐懼感,經過與家人和醫師討論,他仍然選擇在該醫院接受SBRT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或稱為SABR(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無痛立體定位全身放射治療)經過五次放射線治療後,右上肺的腫瘤由2.1 cm快速的縮小至1.7cm!

 

另一位是70歲溫姓女士,過去3年前曾因子宮內膜癌在該醫院婦產科接受手術,以及骨盆腔放射線治療,恢復良好並且定期在本院追蹤。去年因為追蹤門診發現肺部異常X光報告,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葉以及右下肺葉共三處病灶, 經過電腦斷層指引切片之後, 病理報告顯示為原發性肺腺癌,於是診斷為第四期肺癌,所幸並無發現淋巴結異常。

 

女士雖年紀稍長但並沒有慢性病史,因為過去三年接受過放射線治療,對於俗稱的電療並不陌生,加上本身對「胸腔開刀」治療的恐懼感,這次肺腺癌也選擇用放射線來治療, 經過醫師詳細解釋治療方針, 優缺點和預後, 該醫院放射腫瘤科也安排了SBRT(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並且配合4D立體影像導引系統(4D-IGRT)配合FFF裝置, 確保肺部腫瘤在呼吸過程仍然可以被精準的治療。

 

女士共接受五次的高功率直線加速器的身體定位放射治療,治療後門診追蹤9個月無任何不適,沒有發現皮膚紅腫和乾咳等常見的副作用,電腦斷層追蹤也無復發跡象,目前疾病穩定控制。

 

由於體內器官的腫瘤會因為本身器官會隨著呼吸而蠕動、位移,使得放射腫瘤治療技術在之前並不能充分發揮。但現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科技的進步與電腦系統完善的搭配下,SBRT在每次治療前先掌握最準確腫瘤的位置,以確保放射線都能照計畫聚焦在腫瘤上,並使用精準的影像導引系統把放射線照射在腫瘤目標上且產生”消融”作用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讓腫瘤目標以外的正常組織接受到的放射線劑量降到最少、產生最少的副作用。SBRT特別有效地應用在顱外腫瘤、早期肺或肝內部惡性腫瘤的治療。

 

SBRT (立體定位全身放射無痛治療)在癌症治療上是外科手術以外的另一種選擇。當病患因為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或是病患本身因特定因素不想接受手術時,SBRT可以提供與手術效果相當的治療。在整個療程時間上也只是傳統放射治療的30%。

 

阮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在民國102年9月安裝了Elekta Infinity 最新型直線加速器,再配合上完善的放射腫瘤醫療團隊已可執行最高品質的SBRT,這對於癌症病患可說是一大福音。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為確保加水站水質及維護民眾飲水安全,澎湖縣政府衛生局於104128日進行第四季加水站稽查抽驗,共抽驗9處加水站進行微生物衛生標準(大腸桿菌群、綠膿桿菌、糞便性鏈球菌)檢驗,檢驗結果全數合格。

 

衛生局呼籲加水站業者應定期清洗或更換濾心,維護加水站周邊環境衛生,落實自主管理,並於明顯處張貼「請煮沸、勿生飲」之警語。 提醒民眾購買加水站之盛裝飲用水,雖有經過過濾,仍應煮沸後再飲用,自備的盛裝容器也應定時清洗並保持乾淨,以確保飲用水衛生安全。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自10511日起出生或已出生未接種卡介苗之嬰幼兒,適合接種年齡將由出生24小時後,調整為出生滿5個月,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至遲1歲前完成。其目的是期望減少接種卡介苗之嬰兒發生較嚴重之卡介苗不良反應(骨炎/骨髓炎)

 

衛生局局長陳淑娟表示:依據疾病管制署國內卡介苗不良反應主動監測資料,發現接種時的月齡較小導致較嚴重之卡介苗不良反應(骨炎/骨髓炎),且參考日本經驗,打卡介苗會發生骨隨炎等副作用的時間,均集中在4個月前施打者,經過專家會議討論,決定延後適合施打時間為出生滿5個月;我國自54年起採全面施打卡介苗政策,將適合接種年齡訂為出生24小時後及早接種,此防疫措施在減少結核性腦膜炎案例的成效上扮演相當重要之角色,也間接促使我國5歲以下幼童結核病發生率與歐美等先進國家相仿,每10萬人口僅約1.3例。

 

研究顯示,未接種卡介苗的幼童較接種卡介苗者罹患結核性腦膜炎有16倍的風險,結核性腦膜炎之幼兒即使治療,死亡率仍高達20%-30%,因此仍將持續針對幼兒全面接種卡介苗,使嬰幼兒獲得保護,避免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研究顯示,老人跌倒的發生率每年約為15.40%,並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特別在冬天的低溫環境下,易穿著較厚重衣物影響行動,關節也容易因僵硬而讓身體協調性變差,以上因素都增加了跌倒的風險,近期因跌倒受傷而就診的年長者有增加之情形;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事故傷害列台灣地區65 歲以上十大死因的第七位,其中又以跌倒為造成老人事故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老年人的跌倒每十次就有一次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包括髖關節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硬腦膜下出血、軟組織傷害或頭部外傷。另外,有些老人會因為害怕再次跌倒,而限制自我活動,漸漸失去了獨立活動的能力,使得身體功能愈來愈差,也造成家人的負擔。

 

其實跌倒是可以預防的,只要一些小改變,就可以讓家中長者避免陷入跌倒的危機;以下為可幫助家中長者避免跌倒的預防措施:

1.半夜或是凌晨剛起身時先坐三到五分鐘,穿好保暖衣物後再慢慢活動。

2.室內光線需充足,夜間則應保持通道明亮。

3.地面保持乾燥及維持走道通暢避免使用會滑動地毯,延長線等應隱藏或固定避免絆倒,地面如有高低差距應以明顯的顏色來區分,樓梯及浴室應採防滑地板並加裝扶手,椅子及床的選擇應避免太軟、太高或太矮。

4.常用物品如眼鏡、茶杯等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5. 助行器及柺杖要採用強固材質,並注意正確使用方式,勿因害羞或怕麻煩而拒絕使用。

 

多一分注意,就能減少跌倒所造成的傷害,西嶼鄉衛生所關心您。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