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津基金會點燈 澎湖縣學生英語賽精彩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財團法人張文津基金會贊助的第二屆澎湖縣學生英語演說暨朗讀比賽於18日上午7點40分準時開始,今年人數達160人,較去年多,顯現這樣的學習成長活動受到親、師、生的重視。各校認真推動,英語老師勞苦功高,從培訓到全程的聆賞,是給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最佳的體驗。
張文津基金會張宗元會長為了提升本縣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國際化視野,贊助經費並委請馬小承辦比賽,到場關心,覺得孩子們進步了。尤其國小同學朗讀和演說的氣勢真的是有備而來,講得一口流利英語,讓人刮目。
承辦學校馬小校長吳妙娟表示:「感謝縣長和處長積極推動雙語教育,促進國際視野,校友張宗元會長的盡心和贊助經費。推動英語教育和世界接軌是既定政策,也是時勢所趨,馬小繼去年底12.24推出「國際情、馬小愛、感恩玩遊會」全校英語闖關學習活動受到肯定後,再次承辦全縣英語文比賽活動培養自信力,促進師生英語文的精進。英語教育非僅英語老師的責任,馬小也積極提升全校老師的英語職能,將利用週三進修時段讓老師依初階、進階組強化英語能力,期許老師可以融入各領域學習課程進行教學。孩子們多了聽說的機緣,就不再懼怕開口表達。未來也會和澎科大合作推動英語育樂營,提供親師生更多的英語互動學習。」
教育處蘇啟昌處長特別抽空到場頒獎勉勵,看到這麼多家長老師帶著孩子參與比賽覺得欣慰,感謝各校積極推動雙語教育,給孩子們更多的學習體驗。全縣性的英語活動包括讀者劇場、歌唱比賽、單字王等都是提供學生英語能力的指標性活動,老師們辛苦了。也感謝張文津基金會張會長和馬小吳校長合作,用心推動英語文教育,演說朗讀比賽更強化了聽說的能力,值得讚賞。本次獎狀除了縣長的嘉勉外,更可提供升學學力佐證,大家一起為帶著走的能力厚植能量。
陳雙全副議長、澎科大翁進坪校長、洪疇雲執行長等都關心與會,評審老師代表陳玉璽教授和歐陽芮蓁老師恭喜比賽得獎同學,也指導在座學生學習的關鍵,期許同學們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第二屆澎湖縣學生英語演說暨朗讀比賽在開心頒獎的氛圍中順利完成!
財團法人張文津基金會第二屆澎湖縣學生國小組英語朗讀比賽成績公告
學校 |
編號 |
姓名 |
等第 |
指導老師 |
備註 |
馬公國小 |
64 |
鄭傑尹 |
第一名 |
宓玫玲 |
|
石泉國小 |
25 |
張育昕 |
第二名 |
楊惠喻 |
|
湖西國小 |
8 |
歐豈辰 |
第三名 |
李宜鈴 |
|
內垵國小 |
48 |
才芷涵 |
優勝 |
顏雅琪 |
|
馬公國小 |
16 |
吳濬哲 |
優勝 |
宓玫玲 |
|
文澳國小 |
15 |
李彤彤 |
優勝 |
陳忠 |
|
馬公國小 |
67 |
周芯霓 |
優勝 |
樊海華 |
|
馬公國小 |
75 |
陳品佑 |
優勝 |
宓玫玲 |
|
馬公國小 |
2 |
黃偉哲 |
優勝 |
宓玫玲 |
|
中興國小 |
42 |
陳彥旭 |
優勝 |
許雅筑 |
|
中興國小 |
57 |
劉芃宇 |
優勝 |
劉宗文 |
|
湖西國小 |
13 |
郭采欣 |
優勝 |
李宜鈴 |
|
馬公國小 |
50 |
張斯凱 |
優勝 |
宓玫玲 |
|
馬公國小 |
28 |
蔡欣愛 |
良好 |
樊海華 |
|
中屯國小 |
33 |
胡宇軒 |
良好 |
郭芷彤 |
|
文澳國小 |
29 |
紀淮瀠 |
良好 |
吳令丞 |
|
後寮國小 |
46 |
陳宥璋 |
良好 |
邱柏瑜 |
|
中正國小 |
62 |
黃靚暘 |
良好 |
顏佳雯 |
|
湖西國小 |
60 |
歐沂璇 |
良好 |
李宜鈴 |
|
赤崁國小 |
41 |
李美珈 |
良好 |
黃鈺婷 |
|
馬公國小 |
69 |
蘇郁欣 |
良好 |
樊海華 |
|
中興國小 |
43 |
翁子傑 |
良好 |
葉怡君 |
|
內垵國小 |
68 |
莊宇彤 |
良好 |
顏雅琪 |
|
五德國小 |
5 |
方瑋靜 |
良好 |
方錦都 |
|
風櫃國小 |
36 |
陳可紹 |
良好 |
梁志豪 |
|
財團法人張文津基金會第二屆澎湖縣學生國小組英語演說比賽成績公告
學校 |
編號 |
姓名 |
等第 |
指導老師 |
備註 |
馬公國小 |
10 |
張書瑋 |
第一名 |
陳芃蓁 |
|
中屯國小 |
5 |
楊雨蓉 |
第二名 |
郭芷彤 |
|
中正國小 |
12 |
黃亮喬 |
第三名 |
方武昌 |
|
文澳國小 |
9 |
郭覲德 |
優勝 |
郭得海 |
|
中屯國小 |
2 |
呂尚勳 |
優勝 |
郭芷彤 |
|
石泉國小 |
11 |
莊硯竹 |
良好 |
楊惠喻 |
|
財團法人張文津基金會第二屆澎湖縣學生國中組英語朗讀比賽成績公告
學校 |
編號 |
姓名 |
等第 |
指導老師 |
備註 |
文光國中 |
33 |
游定豐 |
第一名 |
吳禹璇 |
|
馬公國中 |
9 |
徐康濬 |
第二名 |
陳冠宇 |
|
馬公國中 |
20 |
魏靖豪 |
第三名 |
陳穎文 |
|
馬公國中 |
16 |
溫邵帆 |
優勝 |
陳郁慧 |
|
文光國中 |
34 |
顏辰廷 |
優勝 |
吳禹璇 |
|
七美國中 |
12 |
陳昱蓉 |
優勝 |
顏玎熒 |
|
七美國中 |
35 |
陳沛宜 |
優勝 |
顏玎熒 |
|
文光國中 |
21 |
甘鳳儀 |
優勝 |
陳念慈 |
|
馬公國中 |
11 |
鄭金洋 |
優勝 |
陳穎文 |
|
馬公國中 |
13 |
呂元豐 |
優勝 |
歐陽芮蓁 |
|
志清國中 |
27 |
蕭新穎 |
優勝 |
郭玫麟 |
|
馬公國中 |
15 |
陳竑聿 |
優勝 |
李智雯 |
|
湖西國中 |
36 |
許軒銘 |
優勝 |
陳超群 |
|
馬公國中 |
25 |
李彤苓 |
良好 |
陳郁
因應家長期待,親子作息同步 本縣各國中小2月15日補上課、提前一天放暑假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109年度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農曆除夕及春節連假為109年1月24日(星期五)至1月29日(星期三);又調整農曆除夕前一日1月23日(星期四)為彈性放假,並訂於2月15日(星期六)補行上班。 依據「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辦法」,1月23日適逢寒假期間,爰2月15日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並無補課。因應家長期待親子作息同步,國教署邀集全國22個縣市政府及全國家長、教師與校長等7個團體召開諮詢會議,達成共識,確認於2月15日家長補班日,也調整為中小學生上課日,並將108學年度第2學期結業式提前一天至6月29日辦理,也就是提前一天放暑假。 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表示,基於親子作息同步之考量及學年上課天數200天之規定,籲請學校預作規畫並及早提醒家長,以利後續安排。依「109年1月23日彈性放假並於2月15日補班之學校因應諮詢會議」決議,本縣108學年度第2學期結業式提前至6月29日(星期一)舉行,是日之課程調挪至2月15日(星期六)上課。 本縣白沙樂齡學習中心獲全國第二名 縣長親書書法勉勵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日前舉辦「2019 樂齡好漾-阿公阿嬤活力SHOW」長者競賽全國總決賽,白沙樂齡學習中心,代表本縣與來自北、中、南、東分區競賽脫穎而出菁英代表共20隊競賽,榮獲全國新秀組銀牌獎全國第二名。 白沙鄉樂齡學習中心成立於98年,隸屬白沙鄉健康舞蹈協會。該中心宗旨藉由學習活躍社區人文地理,帶動長者參與社會活動,活出自在、自主、自信、健康快樂的銀髮生涯。自101年起連續8年代表本縣參加全國總決賽,獲得最佳特色獎、不老神話獎、銅牌獎、不老獎等,今年更創佳績獲得全國第二名! 縣長特親書書法勉勵,由衛生局局長代表頒「領導有方」感謝團隊負責人陳月雲及團隊成員45位「優秀」墨寶,望藉此推廣預防醫學的實踐,有效增進長者身、心、靈健康,讓社會看見高齡者的生命光輝與心靈感動,共同見證他們的生命價值與永續傳承精神,呼籲秉持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持續努力,這正是長者以實際行動來實踐「在地老化」及「活躍老化」的理念,積極形塑健康活力、尊嚴快樂的銀髮城市。 在地創生由虎井國小課程出發 讓學習更為生活化且紮實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春節將屆,為關心偏遠地區離島學校的教育發展與慰勞老師的辛勞,教育處蘇啟昌處長特於昨(8)日前往虎井國小訪視,學生們特地準備了精彩的成果表演表示歡迎,蘇處長肯定老師在教學上的用心及努力,並對虎井國小學生在各領域所展現的亮眼成績表示讚許。虎井國小雖然是離島的學校且學生人數不多,但是學校在課程安排上卻不以此為限制,反而打破一般的課程框架,讓學習更為生活化且紮實。虎井國小106年度創新加入教育部美感實驗教育計畫,並在107年度榮獲第5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108學年度亦申請教育部沉浸式英語計畫融入課程實施。 校內親師生為了讓虎井國小成為具亮點的小島學校,並發揮學校的力量來帶動社區的觀光發展。因此,在校內的每個活動與課程,都圍繞著地方創生的願景與使命,師生們不斷的思考與激盪,除了能培養孩子們該有的素養之外,還能更瞭解社區文化、協助自己居住的家鄉,這讓孩子的學習更充滿意義! 校長林妍伶表示:虎井國小的校訂課程從「讀虎井課程」出發,讓孩子瞭解虎井在地的人文社會、自然生態以及守護並想像未來的創生經濟;接著「漂虎井課程」進行跨島、跨校、跨縣市的交流與生活學習體驗,豐富孩子們的視野,並從島內遊學的交流介紹家鄉的文化;「多語言學習課程」由閩南語出發、加上沉浸式英語的學習,從文化中慢慢建立並豐厚孩子們的溝通交流語言,最重要學校導入「7個習慣自我領導力教育課程」奠定基礎,讓學生從小就能夠透過系統性的教材,建立好的思維與習慣,同時建立學校品格教育文化。 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認為,108新課綱上路希望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並將書本上所學實際應用在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虎井國小從瞭解在地家鄉文化出發,並透過多元的學習體驗與親身實踐,讓學生從中反思所運用的能力、做事的態度及方法,學校親師生以及社區的合作與互相支持,更讓我們看到由學校教育出發串起的社區在地創生。 從108教育年跨到109年的文旅年,不僅僅需要教育與文化的跨領域的整合,尚須加上社區地方發展的深度結合,由學校端發起的力量凝聚在地的情懷,相信虎井國小帶來了不同的課程思考,更符合108新課綱的核心素養學習。 虎井國小沉浸式英語教學 立足虎井 放眼台灣與世界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虎井國小位於澎湖本島南方的虎井嶼上,為一所典型的漁村小學,資訊及交通不便,文化刺激較不利。有鑑於此,虎井國小積極培養學生有「帶著走的能力與素養」。除了原本美感課程的延續外,亦在學校的校訂課程中導入了「7個習慣」課程,培養學生的自我領導能力、融入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閱讀推動教師計畫,深化學生閱讀的習慣;今年更首度申請了教育部國教署沉浸式英語教學計畫, 期望透過此計畫,讓學生嘗試有別於課堂教學的課程並從中提升英語能力。 虎井國小林妍伶校長為本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英語輔導團召集人,搭配校內英語教師,將英語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綜合領域秉持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透過核心素養的落實,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等學習活動。五年級的主題為「認識台灣我的家」。以台灣作為主題發想,搭配繪本內容,將教學擴及至台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及離島的各縣市人文特色,搭配相關單字及句型進行教學,並透過教師設計的學習單進行課程整合,將學生的學習應用於實際生活中,期望能弭平學生文化刺激不足的差異,並且將學生的眼界從澎湖擴及至台灣本島,培養更廣闊的胸襟。 教育處處長蘇啟昌表示,本(108)年為本縣教育年,「在地國際化」為教育處目前推動重點項目主軸之一,本縣也積極推動英語多元教學活動、行動英語村、引進外籍英語教師等計畫推動英語教學。另為配合行政院「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強調「培養臺灣走向世界的雙語人才、全面啟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之目標,厚植本縣學生英語力,鼓勵各校踴躍申請沉浸式英語及國際學伴等計畫,並結合行動學習與資訊融入,藉由活化的雙語教學策略,打造國際化菊島,讓世界看見澎湖。 合橫國小推動「合橫好海子」年段主題式海洋環境教育課程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合橫國小濱海而建,綿延數百公尺的美麗沙灘與潮間帶,總是吸引著遊客駐足戲水與親近探訪,更是學校推動海洋環境教育的最佳戶外教室,期間推動的親海玩海體驗課程更讓學童對於海洋活動有深刻體驗,更興起知海、親海、愛海情懷與環保體認。 近年來合橫國小結合全縣海洋環境教育特色學校計畫,有系統地以低、中高年級為單位推動海洋運動中的輕艇賞海體驗課程,讓低年級學童能親近海洋,徜徉海洋,中高年級學童體驗輕艇操槳、划艇的基本入門概念與技能,讓學童每一階段都能實施海洋運動課程,從事安全的海洋運動從小紮根並形成風氣。 合橫國小校長葉萬全表示,為了落實合橫國小校訂特色海洋課程,除了近年推動的海洋輕艇運動外,潮間帶的多樣性面貌,不論是地質、水文、生物、漁法等都極其豐富,若能透過學校課程的實施,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在地海洋潮間帶多樣面向,將讓學生更進一步對於家鄉海洋有深入的了解與體認。 以「合橫好海子」申請澎湖縣今度海洋環境教育特色學校計畫,主要是希望藉由改變單元式的活動,轉化為年段主題式的課程融入。「潮間帶探查課程」帶領學生了解家鄉海洋生物多樣面貌;「不塑之客課程」延伸學校每月淨灘活動,將活動課程化,年段式主題海洋塑膠微粒探究,讓學生發現海洋塑膠垃圾不只是顯而易見的那些,隱藏海洋中的塑膠微粒才更是令人擔心。「合橫潮間小漁夫課程」指導傳統抱礅漁法,讓學生實際體驗操作達傳承之效;「天生小釣手課程」指導學生操作近海手竿釣魚活動,充分展現在地地理環境特性與社區特色。 今(108)年為澎湖縣「教育年」,賴峰偉縣長特別將「環保生活化」納入教育年推動重點之一,期望環境教育能從小紮根。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表示推動以學生為本位的海洋環境教育思維為出發點,透過主題課程活動設計策略,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學習海洋教育多元面向,期能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終身愛護、珍視所處的海洋環境生態資源。 「國際情.馬小愛.感恩玩遊會」溫馨登場、開心迴響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馬公國小響應本縣推動國際教育,提高學生國際視野與英語文交流,延續培養珍惜資源、愛心回饋的素養,特別辦理108學年度「國際情.馬小愛.感恩玩遊會」活動。希望營造雙語學習情境,促進英語文學習成效,同時提升學童們的心靈。過程中,孩子們表演舞蹈,也興奮的跑攤,一路過關,收穫滿滿。 馬公國小吳妙娟校長期許孩子們能有感恩惜福信念,飲水思源,所以集合眾人之愛,關懷弱勢,攜手共創美好。今年加入國際教育元素,培養孩子國際視野、國際關懷,以簡易的英語對話闖關,增進學生英語文的生活運用,鼓勵師生學會英語文,善用語言溝通工具,持續展現馬小愛、認識各國,關懷擁抱世界。 活動伊始即表彰支持學校寓教於樂蒞校擺攤的單位團體及捐送二手物資的同學。校長感謝澎湖地方法院檢察署、航空站、移民署澎湖服務站、家扶中心、家庭教育中心、衛生局、小步廚房、集愛工坊等單位長期支持校務活動、關心孩子的成長、引導家長們精進,也鼓勵親子持續行善、愛心回饋!馬公國小歷年來透過兒童節舉辦系列身心靈成長活動,鼓勵孩子惜福愛物,募集二手衣物圖書文具捐贈家扶中心義賣,也將愛心玩遊會所得捐助家扶中心、愛心工坊、慢飛天使等團體。 近年來,積極推動國際教育,立足台灣、胸懷世界。除了落實英語文教學,參加縣級英語文競賽均有佳績,更在家長會支持下舉辦校內英語文闖關認證活動,期許學生自我導向學習,透過認證鼓勵,學生們開心學習、自我挑戰,都有好的表現。學校也會規劃全校性活動推展在地風情、認識國際文化,舉辦過班級英語歌唱比賽、薑餅屋製作、包水餃、包壽司、台灣與越南春捲製作及爆米花活動,推廣本土美食、介紹各國文化,促進文化了解與交融,落實「在地國際化」。 教育處處長蘇啟昌親臨現場開場致辭,鼓勵孩子們多學習英語,嘉勉師生以英語做為孩子們闖關的通關密語,有助於活化學生多元學習機緣,落實生活英語文的溝通與表達分享,並擴展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更特別感謝馬公國小吳妙娟校長致力推動英語文教育有成,藉由此項有意義的活動,連結在地與國際,厚植本縣學子英語力,提升菊島英語學習成效,同時能在以小朋友能力所及的範疇內,讓身為世界地球村的一份子的我們,實踐行善奉獻,為社會注入暖流。 中屯六校聖誕節感恩會 賴峰偉勉學生多閱讀、多運動 「湖西心海洋情」 湖西國小推動潮間帶及燕鷗生態海洋環境教育課程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湖西國小位於澎湖大山嶼(澎湖本島)的東部區域,學區涵蓋湖西村、湖東村、北寮村、南寮村、白坑村、青螺村及菓葉等七個村莊,海岸線總長超過15公里,自然環境豐富且多元,包含火山熔岩凝固的玄武岩,廣大的潮間帶和離島的燕鷗生態。其中錠鈎嶼、雞善嶼夏季繁殖的燕鷗及北寮摩西分海的海岸地形,為湖西地區難得的「天然寶藏」,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前來朝聖。 湖西國小校長鄭謙遜表示,學校海洋教育以海洋環境保育為教育推廣主軸,配合潮汐帶領學生實地潮間帶做生態踏查,實地探索與認識澎湖海洋原生動植物, 學校每學期會舉辦淨灘活動,地點為湖西的海岸遊憩區,除了帶領學生親自走訪湖西海岸的美,全校師生挽起袖子一同淨灘,也為故鄉的海岸盡一份心力,藉此教育學生「留下美麗的記憶,帶走煞風景的垃圾,永保清澈的海洋」。並規劃深入探訪特殊北寮摩西分海的海岸地質地形、潮間帶及多樣的海洋生物、白坑青螺石滬堆疊之美及無人島的燕鷗生態,讓學生有機會更了解故鄉,當個超級解說員,為湖西的海洋環境保護投入更多心力。 「環保生活化」是賴峰偉縣長今(108)年「教育年」推動重點之一,期望環境教育從小紮根。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表示,讓學生感受澎湖海洋的廣闊與胸懷,引起探索海洋環境的熱情,激發愛護海洋、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使命,並能讓湖西學子更深入認識自己成長的湖西家鄉與原生環境的美,進而產生認同感、向心力與自信心,更愛鄉愛土愛海洋。 風櫃國小 推動「珊瑚心.潮間情」潮間帶珊瑚及食魚主題海洋教育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四面環海,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我們從小觀海、玩海、吃著甜美海鮮,卻對包圍著我們的海洋生態缺乏了解與關注。風櫃國小為喚起學生對海洋的興趣,辦理潮間帶及食魚主題海洋環境教育計畫。 美麗的珊瑚對海洋生態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海洋中生存的五十多萬種生物中,有四分之一是在在珊瑚礁區域產卵和生活,珊瑚是牠們的生存重要的庇護所,珊瑚對海洋生態影響遠大。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珊瑚出現白化的現象愈趨嚴重;加上人為的破壞,造成珊瑚大量死亡,對海洋生態造成重大危害。澎湖四面環海、魚種豐富,但是學童對周遭的魚卻是很陌生,因為不認識、不了解,許多魚沒有被珍惜了解對待。 風櫃國小校長葉啟賢表示,藉由引領學生探索潮間帶環境的繁華與滄桑,認知珊瑚及其生態樣貌,透過浮潛的教學,造訪海中群聚的美麗珊瑚世界。課程讓學生實際種植培育一株珊瑚,並放置於海中生長,且不定期浮潛進行生長觀察與紀錄,以喚起學生對海洋環境的保育意識。食魚課程設計,除了辨認魚種,實地走查漁市場,也教學生怎樣處理魚才能保有鮮美。希冀藉由食魚教育能讓更多人認識魚,一起推動永續海鮮、友善海洋。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海洋環境缺乏保育,期許以食魚教育及海洋永續為核心,讓學生不只會吃魚,更能懂魚、懂海,為海洋保育永續盡一份心力。 賴峰偉縣長將今(108)年定為「教育年」,特別將「環保生活化」納入教育年推動重點之一,期望環境教育能從小紮根。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表示,學校積極推廣永續海洋保育及食魚教育,經由課程設計內容向學生傳遞海洋、食魚的知識性觀念及文化,讓學生以體驗觀察、歸納反思的模式,更進一步親近海洋,成為海洋環境保育的小尖兵。 澎科大定13日辦理「2020迎新春贈桃符」書贈春聯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圖書資訊館藝文中心將於108年12月13日(星期五)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舉辦「2020迎新春贈桃符」春聯贈送活動,歡迎全校師生與社區居民一同前往共襄盛舉。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舉辦春聯贈送活動,今年已經邁入第十七年,每年前來參加的師生與社區居民都非常的踴躍。「迎新春贈桃符」春聯贈送活動已成為該校在歲末時節中的特色活動,除了宣揚對傳統書法藝術的重視外,同時也提供全校師生與社區居民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 主辦單位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圖資館藝文中心,特別邀請澎湖書法協會蒞臨會場,由陳鼎盛理事長率領會內數位書法名家現場揮毫,贈送與會來賓專屬的祈福春聯。現場開放一百人請領號碼牌,每人至多索取2幅,可於當日早上十時起前往該校圖資館藝文中心展覽場領取號碼牌,名額有限,敬邀全校師生與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希望藉由「迎新春贈桃符」春聯贈送活動於歲末討個好彩頭,大家ㄧ同開喜迎春過好年。 「文耀菊島,點亮火燒坪之光」 文光國小結合自然與藝文領域推動海洋環境教育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文光國小,位於馬公市觀音亭北側,西倚澎湖內海。是所能夠一覽澎湖內海綺麗風景,欣賞無敵海景的市區學校。對於市區的孩子來說,海洋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縱使大海就在他們眼前,他們一樣無感,文光國小為引起學生們的共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在實施海洋環境教育上,透過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操作,讓學生了解海洋領域的知識,讓孩子們能從認識家鄉開始,知海、愛海、親海,進而護海。 文光國小校長洪宏賢表示,本次海洋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有別於去年的操舟動態課程,今年實施內容將轉為跨領域的課程為主,透過藝術課引導,搭配海洋廢棄物浮球,捏揉出能呈現海洋生物特徵的輕土作品,更將海洋廢棄物華麗變身為有用且逗趣的海洋小裝飾,並將藝術作品布置於校園中,創造屬於文光國小特有的海洋文化環境,連接後續的解說,讓作品的設計理念能往外散播。另外透過自然環境生態課程帶領學生認識學校週邊海域,雙腳走訪學校周邊的重光海域,認識潮間帶生物並探查海洋地形與地質,練習正確操作科技輔具,零距離的觀察與觸摸海濱植物及各式招潮蟹,提升學生對環境覺察的敏銳性,同時建立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能力與習慣。眼耳手腳並用的學習,有助學習的保留與遷移,走出教室的學習,更有機會在未來生活中,不受拘束的靈活運用。 賴峰偉縣長將今(108)年定為「教育年」,特別將「環保生活化」納入教育年推動重點之一,期望環境教育能從小紮根。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表示,文光國小以海洋文化為主軸,讓學生認識在地的海洋環境、生態等知識,進而產生認同與愛護。透過學生的筆觸來呈現有關海洋的藝術創作,並將作品作為學校的裝置藝術,期與社造相結合,讓師生,甚至來校的家長、貴賓,瞭解學校在地(火燒坪、重光..等)的海洋文化,從知海、愛海、親海、護海,進而家鄉認同。 賴峰偉出席第十屆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 期許校長創新經營提升學校特色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7日出席「澎湖2019第十屆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時表示,創意成就無限可能,學校創新經營才能提升競爭力,促進教育品質,他勉勵校長們以創新作為,激發學校同仁創造力與教育活力,造就永續經營學校環境。 賴峰偉表示,今年是澎湖教育年,澎湖子弟在各式激烈的全國競賽項目嶄露頭角,學生奪獎74項,共超過4百位學生獲獎,表現優異傑出,在體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全國學生舞蹈比賽、繪畫、歌謠、涼傘、舞龍、跳鼓等競賽,大放異彩,其中,馬公國中盧瑋澤同學獲得國發會「雙語國家校園創意短片徵選」第一名,證明只要努力,離島的孩子一樣能發光發熱。 賴峰偉指出,創意帶動社會進步,縣府今年花火節無人機搭配煙火創意,湧入42萬觀光人次,創造觀光產值約21億,帶來龐大商機,他鼓勵校長掌握教育創新方向,轉化出積極有效的領導策略,協助學校成長,營造「書香樹茂草芬芳」的優質校園。 2019第十屆東亞地區校長學學術研討會是由澎湖縣政府教育處與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新北巿政府教育局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共同主辦,以「校長領導的創新圖像」為主題,邀請國內十多位知名教育專家學者與會討論,針對「校長領導的精進作為」、「校長的領導實踐與教育創新」、「新課綱推動脈絡下的校長領導」、「課程發展與校長領導」等面向發表論文。 馬市107學年下學期低收入戶暨虎、桶子女獎學金名單出爐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為減輕低收入戶及離島地區家庭經濟壓力,馬公市公所一本初衷續辦低收入戶暨虎井、桶盤地區子女就學獎學金發放,鼓勵弱勢及離島地區子女克服困境努力向學;本學期核定34名成績優秀學生,107學年度下學期低收入戶暨虎井、桶盤地區子女就學獎學金核定名單如下: ●低收入戶子女就學獎學金:大專院校組(大學及專科)每人6,000元,高中職組(高中、高職含五專一、二、三年級)每人3,000元,國中組每人2,000元。得獎人員為:大專院校組:莊馥亦、羅佩瑜、黃建弘、莊馥璟、黃建彬等5人;高中職組:顏柏安、舒菁茹、歐力行、鄭恬慧、鄭百珊、陳凱欣、黃伊琳、李婕、洪宜萍、王鴻翔等10人;國中組:蔡怡秀、翁俊英、翁宜靜、李慶齡、蔡翔易、王偲潔、黃怡萱等7人。 ●虎井、桶盤地區子女就學獎學金:大專院校組(大學、專科)每人3,000元,高中職組(高中、高職含五專一、二、三年級)每人2,000元,國中組每人1,500元。得獎人員為:大專院校組:陳暻宇、蘇詩涵、蔡依潔、林湘潔、陳胤元等5人;高中職組:陳奕臻、許捷安等2人;國中組:陳柏諺、呂昱嫻、許子謙、陳俞蓁、陳韋霖等5人。 馬公市公所將於近期內將獎學金款項匯入各得獎同學帳戶,藉以鼓勵優秀清寒及離島地區學生,繼續努力向上求學精神。 賴峰偉勘察縣定古蹟西嶼彈藥本庫 明年整修完工開放觀光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5日勘察縣定古蹟西嶼彈藥本庫時表示,西嶼洞窟式彈藥庫是由全銅片鑲嵌包覆,室內恆溫乾燥,是全台僅存銅牆鐵壁彈藥庫,極具觀光價值,明年底整修完工開放後,將成為西嶼軍事文化旅遊觀光亮點。 澎湖縣議會11月27日議員李添進縣政總質詢建議縣府加速完成西嶼彈藥本庫整修,促進地方觀光發展。賴峰偉5日在澎湖防衛指揮部政戰副主任蔡尚武、文化局科長洪敬業陪同下,實地瞭解西嶼彈藥本庫設施及工程進度。 賴峰偉表示,西嶼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清朝劉銘傳即在東臺古堡及西臺古堡建設砲台,軍事文化資源豐富,日軍建立紅木埕、西嶼、大山、雞母塢4大彈藥庫中,西嶼彈藥本庫銅牆鐵壁最具特色,保存也最完整。 賴峰偉說,銅牆鐵壁彈藥庫是日治時期罕見遺留軍事設施,具備獨特的建築價值與歷史意義,除了日本之外,全台灣只剩澎湖僅有,相當珍貴,待西嶼彈藥本庫完工開放後,將可串連鄰近西嶼西臺、西嶼東臺,東昌營區、東臺營區等古蹟,增添軍事文化旅遊新亮點。 文化局表示,縣定古蹟西嶼彈藥本庫是日據時期軍事彈藥庫,包括土窟式清涼彈藥庫1座(地面式),和洞窟式彈藥庫2座(銅牆鐵壁)。清涼彈藥庫是存放無煙火藥所建造的彈藥庫,地板拱高,屋頂用角鋼鋼架等形成複式構造,建築設計工法相當特殊,洞窟式彈藥庫則以玄武岩塊人工開鑿,牆面及天花板,都用80ⅹ175cm的銅板橫向覆蓋,避免脈衝電磁波滲入彈藥庫造成爆炸。 文化局指出,土窟清涼彈藥庫、洞窟式彈藥庫本體修復工程及聯外參訪步道已完成,軍管圍界、服務中心、參訪動線、景觀及導覽解說、排水設施等後續工程,已獲文資局1700萬元核定經費,將陸續辦理招標作業,預定明年底完工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