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澎湖西嶼鄉二崁聚落保存協進會理事長陳進時說,澎湖的褒歌在二崁最盛行的時間是民國初年到光復年間,一直到民國40年代左右,因為政治白色恐怖風暴襲來,加上褒歌本身又常常帶有詩意與隱喻,聽懂了,就覺得有趣,聽不懂的,很容易就會變成「文字獄」,再加上當時大家日子都艱辛,褒歌也從那時慢慢消失。陳理事長說褒歌最早發源於中國大陸,隨著移民傳到台灣,並以台北、宜蘭、澎湖等地最興盛;褒歌其實是一種民俗生活歌曲,沒有一定的歌詞或曲調,都是即興式的情感抒發,平常大家就會唱來唱去。
一位已經76歲的二崁阿媽陳蔡尾蝶說,她3歲時就以童養媳身分被送到二崁,在二崁長大,成長過程中,確實大家常常都會「褒」來「褒」去,唱來唱去,那是一種非常生活的歌曲。
而會講閩南語的,聽起褒歌才會比較有意思;褒歌這些年來在澎湖正流行,褒歌就像客家山歌等等那類民俗歌曲,裡頭處處都是男女「虧來虧去」或互開玩笑的打情罵俏歌,或是抒發感情或述說個人遭遇的歌;不過,雖然名之為「歌」,但褒歌不是用唱的,而是用唸的,聽久了,味道很夠。
直到這一兩年間,為了保存褒歌文化,因此協會也開始積極尋訪二崁村內的老人,請其將年輕時記得的褒歌歌詞一一記下,並於村內成立「褒歌館」,還邀請村內老人到褒歌館內打工幫忙,現在遊客只要到二崁村內的褒歌館,每天下午2點到5點,都會有當地老人守在此地,遊客可以指著任何一首被記下的褒歌歌詞,請老人幫忙唸出來,很有意思。
感謝全民出錢出力協助大倉觀光文化園區開發案突破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陳 猛
●前 言
「大倉觀光文化園區」開發案,截至目前為止未受到地方執政權轉移影響,正加緊趕工中,預定於今(104)年3月底完成媽祖神像基座工程,4月初起將進行48米媽祖銅像雕裝安座工程;澎湖大倉社區居民非常感謝全民出錢出力協助大倉觀光文化園區開發案突破。
前縣長王乾發在任內時表示,縣府當時籌建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認為可以帶動內海開發繁榮馬公、白沙、西嶼,而草席尾未來也是發展據點,當初選擇媽祖是天后宮擁有開台的特殊意義,代表海神站立大倉島中來維護全區,對本縣有其意義,未來在經費上朝向募款來減輕縣府預算負擔。
至於媽祖神像主體3億元部分,縣府預計以接受民間主動捐款之方式辦理,並已初步獲得鄉親響應,部分民眾陸續將捐贈款項繳入台灣銀行澎湖分行澎湖縣政府公庫帳戶,希望早日促成此案順利完成。
●「大倉觀光文化園區」接受各地民眾踴躍捐款
縣府推動建置之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所需總經費大致分為兩部分,包含媽祖園區基礎工程2億5,000萬元及媽祖神像主體3億元,園區基礎工程部份,縣府預計朝三大方向籌募經費(1)爭取離島基金補助。(2)爭取中央計畫型補助經費挹注。(3)中央補助經費後不足之數,方由本縣自籌因應。至於媽祖神像主體3億元部分,縣府預計以接受民間主動捐款之方式辦理。民眾捐款部分,截至目前已有百餘名鄉親響應,將捐贈款項繳入台灣銀行澎湖分行澎湖縣政府024038000019公庫帳戶,捐款金額已逾550萬元,並持續有熱心之鄉親詢問捐款之相關事宜,希望早日促成此案,進而帶動澎湖整體觀光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增進民眾收益,達到藏富於民的經濟效益。
●縣府針對大倉觀光文化園區疑慮提出說明
澎湖縣政府在地方執政權尚未轉移前表示,縣府籌設「大倉觀光文化園區」開發案,已有一段時日,之前因部分民眾接收不完整資訊,造成對該案有所誤解,若因而延宕澎湖發展的進程,實屬扼腕,故特別就民眾疑慮,予以詳述說明。
本縣四面環海,經濟活動向以漁業為主,近年來,則逐步由傳統漁業轉為結合觀光旅遊的休閒漁業,產業結構已由農林漁牧逐漸轉向觀光旅遊發展之服務業。有鑑於此,振興地方經濟、活絡觀光產業、帶動澎湖內海開發與提升觀光品質與內涵成為本縣「永續發展」之重要課題。
大倉島地位適中,居於澎湖內海中心為「內海之珠」,四周由馬公、湖西、白沙、西嶼等各島嶼所圍繞,具有美麗海洋生態與環境,乃是最適宜推動澎湖內海觀光遊憩活動的地點,更是縣府規劃推動內海開發的核心島嶼。此次,縣府籌思以具有澎湖數百年海洋文化歷史傳承代表性的民間信仰-海神媽祖為主題意像,加入現代化的建築景觀元素來結合傳統的漁鄉聚落,並融和地方人文、觀光、休閒、文創產業等建構成完整的澎湖內海漁鄉文化生活圈,全區開發完成後,除可促進澎湖內海及整個澎湖群島的觀光產業發展外,也可造福澎湖鄉親,為本縣內海觀光發展創造最大經濟效益與附加價值。
●「大倉觀光文化園區」係突破困境推動內海開發
「大倉觀光文化園區」是縣府為突破困境,推動澎湖內海開發,擘劃內海觀光發展藍圖之重要開發案,園區除整合現代建築與傳統聚落,打造大倉為兼具天然景觀與人文資產之園區外,全區目前規劃作為遊客主要活動將分為媽祖文化園區、漁村聚落生活圈、農業生活體驗區、沙灘踏浪區、堤岸賞海區及國際渡假村住宿區等六大發展區塊,媽祖神像則為其中連結澎湖海洋文化歷史傳承之一意象景點,該案俟建設完成後,除可結合地方文創產業外,更兼活絡地方觀光旅遊,使澎湖內海觀光旅遊由點狀區塊連結成兼具文化深度之旅遊生活圈,建構成完整的內海觀光旅遊區。媽祖文化園區興建各項重大工程建設本需有足夠之經費配合支應,本縣目前財政雖不充裕,然縣府一向妥適籌劃財務結構,積極審慎調度庫款,並進行多面向開源節流籌措自有財源,因此,截至102年度止,除金門馬祖外,縣府債務餘額及債務比率為全國最低,足見財政結構尚稱健全,反觀其他縣市債務餘額動輒百億元以上,對縣政及縣民有利之重大建設仍積極推動,縣府亦希望藉由健全之財政來支持所有對本縣有利且重要之建設,提升整體資源使用效益及達成施政預期效果。
以本案而言,所需總經費大致分為兩部分,包含媽祖園區基礎工程2億5,000萬元及媽祖神像主體3億元,園區基礎工程部分,縣府預計朝三大方向籌募經費(1)爭取離島基金補助。(2)爭取中央計畫型補助經費挹注。(3)中央補助經費後不足之數,方由本縣自籌因應。至於媽祖神像主體3億元部分,縣府預計以接受民間主動捐款之方式辦理,並已初步獲得鄉親響應,部分民眾陸續將捐贈款項繳入台灣銀行澎湖分行澎湖縣政府公庫帳戶,希望早日促成此案。
此外,為避免排擠有關社會福利、教育、醫療衛生及交通等重要民生相關業務之經費,特別以分年編列預算之方式辦理,以降低該經費佔縣府年度總預算經費支出之比例,102年度預算亦未因本經費之需求而減少其他關於社會福利、教育、醫療衛生及交通等經費之編列,並無所謂排擠其他施政之處。
另為永續經營園區並確保整體旅遊品質,初期之經營管理,部分將以公辦公營之方式,由縣府各單位分工編組進行經營管理,展示空間、餐飲、賣店等則採委外經營或出租收取權利金或租金;長期經營管理部分則依實際營運情形獲取園區實質之經濟效益及市場資訊後,研議以全部委外經營或出租方式委託民間負責經營管理。綜觀全區完成後,預期將能推動澎湖內海特色觀光產業,建構澎湖內海漁鄉生活文化圈,永續觀光資源,並能活化白沙鄉大倉離島之土地資源,兼以明顯的主題意象,帶動澎湖整體觀光發展,實為澎湖未來觀光旅遊發展許下可長可久的願景。
●「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即將突破讓大倉住民感到欣慰
筆者長久以來致力於推動開發澎湖內海之珠「大倉島」,終於獲得有關單位具體回應;目前該島嶼已被劃設為「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對身為大倉原住民來說,可說是無比欣慰與喜悅;筆者在此特別代替村民,向所有為該案催生的各界表達12萬分敬意與謝意。
由於筆者在有生以來,從未將戶籍遷出該島嶼,在年輕時出外打拼了逾50年,一直惦記著小時候生活在這座島嶼的點點滴滴,因此,在退伍後曾集資返鄉開發,使該島嶼目前才具有些許觀光島嶼雛型;可惜近些年來來澎遊客出現急遽銳減後,讓多數本土企業主逐漸心灰意冷,也無意且無能為力在澎湖再增加投資。
而為不讓該島嶼繼續蒙塵,近些年來筆者曾透過相關各種會議及媒體向有關當局反映;期間由於多數人根本不瞭解「澎湖內海開發計畫」之內涵,導致有如雞同鴨講一般,很難取得共識;然而筆者仍舊不死心,歷經了多年的努力,如今該計畫案終於獲得敗部復活的機會,內心也頗感欣慰無比。
筆者記得民國98年當發現澎湖/【有一個島】敘述新台灣之子的故事影片,在台北巨蛋上演那一幕,讓筆者相當的感慨身為離島居民的痛楚;其實筆者算起來還算幸運,因為在人生旅途中碰過許許多多貴人相助,如今才能在媒體界與旅遊界佔一席之地,但是卻永遠忘不了在求學與創業階段所經歷之艱辛過程。
也因為遭受了許許多多的苦難之後,深深感到一個離島地方建設的重要性,如果離島無法大力建設,尤其像大倉這麼小的島嶼,等一百年後,可能已不適合人類再居住下去;有鑑於此,筆者畢其一生經歷,不但先讓自己能夠站立起來,而且更希望能夠推己及人,然而卻不知道其中成功機率有多高;只能憑藉著自己一筆之力,持續不斷透過媒體的報導,期能獲得更多人的迴響。
就這樣一次再一次的呼籲,尤其攸關澎湖未來是否走向國際化的「澎湖內海開發計畫」,經過筆者再三呼籲後,如今終於獲得敗部復活的機會;目前該計畫案已成為澎湖新觀光十大建設之首位,而且獲得主政者加強重視;據了解,甫卸任主政者的王乾發縣長,在任內曾親自全程主持該專案之審查會及蒞臨園區視察不下15次之多;從此一跡象顯示澎湖內海將有機會亮起來,如果規劃開發得當的話,很可能成為點亮澎湖的「夜明珠」。
此後主管單位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和村民多做溝通,最好能夠想出對全體村民最有利的辦法方案,以增進大家的信心與毅力;最好一切都能力求公平、公正、公開之原則,與全體原住民保持良好互動,讓他們知道什麼期程有那些事情可共同參與?如此一來便可化阻力為助力。
●觀光文化園區計規劃6大區串連海上藍色公路
在「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規劃報告中,初期計規劃為6大區,將串連海上藍色公路,並強化內海的觀光遊憩活動;未來將可以帶動內海開發,繁榮馬公、白沙、西嶼,而草席尾未來也是發展據點,預料將可望將澎湖觀光發展推向國際化,並可平衡目前淡旺季之落差。
為發展觀光旅遊,澎縣府委託規劃公司規劃出內海遊憩系統,將串連海上藍色公路,並強化內海的觀光遊憩活動。之前澎湖縣議會特別邀請時任縣長的王乾發及縣府相關主管至議會五樓做專案報告,並聽取議員意見。
時任工務處處長、現任參議的林耀根表示,長期以來民間信仰保佑海上平安的神祇「媽祖」為大家最為普遍的信仰。縣府為結合現在與傳統,發展觀光旅遊,故計畫在大倉島上設置「大倉島觀光文化園區」,建構世界最高的「媽祖」神像(神像高48公尺,基座高18公尺,總高度66公尺)環繞俯視澎湖群島海域,庇佑所有民眾平安,形塑成為國際級的觀光景點,促進澎湖內海及整個澎湖群島的觀光產業發展,造福澎湖鄉親。
該規劃報告書中依現況說明如下:
(一)大倉島面積約18.5公頃,平常居住人口約80人,多以老人與小孩居多。
(二)島上居民以漁業為主,捕魷魚、螃蟹、釣石斑等,屋後有菜宅;部分居民牧養羊隻。
(三)南側漁港設施完善,漁船、快艇出入停泊方便,利於與馬公本島之海上交通。
(四)島上水仙宮一座,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居民信仰中心。配合五營設置,祭祀圈系統完整。
(五)聚落集中於大倉島之南端,以1至2F新建透天厝居多,後排傳統三合院,大部分已拆除或荒廢。
(六)本島水電直接由白沙鄉接海底管線供應。
(七)本島位居澎湖群島內海之中心位置,四周可環顧馬公、西嶼、白沙、湖西……。
(八)島上植栽成長不易,現有植栽以澎湖鹹水煙下常見的植物為主,較缺大型喬木,尤以島之北端東北季風吹襲,更不易成長,而以島北端高地阻擋避風處較易種植,目前以銀合歡居多。
(九)經踏勘基地媽祖巨神像適宜座落位置為本島北側最高點,原始海拔20M高。
該規劃報告書中再於整體發展計畫構想,基地發展定位與規劃構想方面說明如下:
(一)基地發展定位:
1.為本縣內海遊憩系統之著力點,將大倉島具有之天然景觀資源,及人文資產做整體考量,發展與強化內海觀光遊憩功能。
2.以全世界最具特色之媽祖文化園區為主題,建立國際級大倉島觀光遊憩新據點。
3.大倉發展居內海之樞紐位置,配合內海藍色公路網路,提供多樣的遊憩體驗與遊憩機會,以增加遊客量,並提昇就業機會。
4.結合島上媽祖文化園區特色之遊憩空間及設施規則,兼顧城鄉發展風貌,提供社區永續經營機會。
5.為實現澎湖低碳示範島的理念,全島以徒步系統為主,輔以電動交通工具,俾供應行動不便者需求亦予兼顧,並考慮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之運用。
(二)整體規劃構想發展計畫:將以媽祖文化園區作為遊客主要活動中心,劃分為媽祖文化園區、漁村聚落生活圈、農業生活體驗區、沙灘踏浪區及堤岸賞海區五個區域配合BOT之國際渡假村。
(1)媽祖文化園區:建置媽祖神像參拜步道,大殿、媽祖展示空間、咖啡輕食、戶外觀景平台等,媽祖神像高48公尺,基座18公尺。
(2)漁村聚落生活園區:體驗漁村聚落生活與空間,地方特色商品販賣,聚落建物外觀改善。
(3)農業生活體驗區:認識菜宅、花生、山羊放牧等。
(4)國際渡假村住宿區(BOT案):提供住宿設施服務及國際會議。
(5)沙灘踏浪區(零碳水上活動):享受本島乾淨無汙染的沙灘景色及水上獨木舟、衝浪板、風帆船及浮潛等水上活動。
(6)自然護岸賞海區:現有人工堤岸建議改為自然護岸方式,並增設觀景涼亭,形成景點,並可體驗潮間帶多樣性之澎湖沿岸海中生物。
規劃報告書中表示,媽祖文化園區規劃構想:規劃有媽祖神像、戶外祭祀廣場、大殿、主展廳、展示室、文創商品賣店、輕食咖啡區、半戶外景觀平台、行政空間等。
(一)媽祖神像外部構想:以發揚媽祖神聖領航意象為基礎,打造世界紀錄48公尺高媽祖神像,使澎湖內海航行的船隻或島上的遊客可360°觀賞各個角度的媽祖巨神像,並寓意所有澎湖的居民與來訪遊客,均能在媽祖保佑下平安幸福。
另外,透過燈光造景藝術或尋覓最佳觀賞落日之處,讓媽祖神像除護佑大地外,柔和的光芒或落日餘暉之景。
(二)科技化媽祖影院:透過3D全像或立體影像劇場,定期播映3D立體動畫、實景等方式介紹媽祖的文化、傳說與故事,吸引遊客並了解澎湖與媽祖文化。
(三)媽祖文化故事館:媽祖文化故事館以媽祖文化、海洋資源、航海文化…等為主題設計多媒體教學輪展。
(四)媽祖文創大道聚落文創區:大倉原有聚落內之街道建議以媽祖神蹟與澎湖文化聚落故事彩繪為其特色,規劃為媽祖文創市集與大倉媽祖民宿區,建構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傳統特色市集,讓遊客體驗澎湖傳統聚落之美。
(五)其他趣味活動構想:
1.以祈福詩籤搭配主題蓋章打卡、以漁網架設祈福支架讓遊客將心願、祝福存留大倉。
2.搭配媽祖文化故事解說於以媽祖48個不同的民間神蹟傳說,透過建立不同型式的石雕藝術方式分布於大倉嶼各個角落,各個讓遊客體驗尋寶的動態活動設計。
規劃書中指出,整體園區動線與對外交通構想為:
(一)整體園區動線規劃:
1.園區動線定位為環保、慢活與虔敬:建立低碳排放的環保島,全島以步行為主,緩慢體驗島上的景緻,建置近350公尺的參拜步道。
2.園區道路系統規劃:
(1)外環道路系統:8m道路,由碼頭至媽祖神像前埕廣場(世界廣場)之間。6m道路,以媽祖神像前埕廣場(世界廣場)北繞東南角碼頭區之間。
(2)園區內部道路系統:4m新設遊園道路系統及服務動線,配合既有社區巷道拓寬為4m道路。
(3)道路系統以步行為主,電動車為輔,並配合緊急救災使用必要車輛。
(二)整體園區對外交通:
(1)大倉島南側漁港碼頭目前與馬公市重光港碼頭間有固定船班往返,將來可增加遊艇,乘載遊客提供交通運輸。
(2)配合內海藍色公路系統,增加通樑、大菓葉等處對口碼頭之遊艇或娛樂漁船駁接。
(3)大倉漁港轉型計畫,利用漁港東碼頭淺水域興建浮動碼頭區,計畫可配置8席遊艇及交通船席位。
2.未來發展計劃:
(1)大倉島屬澎湖內海範圍,風浪相對平靜,海上以遊艇或快艇自各方前來已十分方便,又可增加海上行舟登島之情境樂趣。建議配合澎湖觀光發展,提升快艇品質,以海上交通為主。
前縣長王乾發表示,大倉籌建觀光文化園區,可以帶動內海開發繁榮馬公、白沙、西嶼,而草席尾未來也是發展據點,當初選擇媽祖是天后宮擁有開台的特殊意義,代表海神站立大倉島中來維護全區,對本縣有其意義,未來在經費上朝向募款來減輕縣府預算負擔。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本縣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澎湖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104年度基本頻道收視費用,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決議為新臺幣540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費率委員會審核澎湖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104年度收視費用時,考量節目頻道數目、客戶數、經營成本及營運現況、系統業者的數位化進程等等因素,並自1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實施,核准之收視費用及相關事項如下:
一、104年度本縣每月每戶基本頻道收視費用上限價格為新臺幣540元。系統經營者不得對同戶分機另收基本頻道收視費用。
二、裝機之收費上限價格:
(一)主機裝機費:1,500元。
(二)單一分機裝機費:於主機裝機時設置者為500元;於主機裝機後設置者為800元。
三、復機之收費上限價格:
(一)原訂戶在契約終止3個月後申請復機者,每戶收復機費1,500元。原訂戶在契約終止3個月內(含3個月)申請復機者,免收復機費。但停機係因原訂戶違反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有線播送系統)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12條第3項規定者,不在此限。
(二)原訂戶在契約有效期間內暫停收視未逾3個月而申請復機者,免收復機費。逾3個月,再申請復機者,每戶收復機費200元;暫停收視期間不得收取基本頻道收視費用。
四、移機之收費上限價格:室內者,每機新臺幣500元;室外者,每機新臺幣800元。
另外,縣府行政處表示,澎湖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為回饋弱勢團體,對取得澎湖縣政府社會處核定低收入戶一款者,提供每月每戶基本頻道收視費用為半價(270元)及免收主機安裝費1,500元之優惠方案,104年仍繼續維持辦理。
(記者洪疇雲/澎湖報導)空軍馬公基地勤務隊於2日1300時接獲消防署澎湖縣消防指揮中心通報,請求支援撲滅馬公市山水及鎖港里碼頭間林地之野火。基地戰情中心獲報後即刻調派消防班待命人員及「STRIKE 3000」消防車乙輛,由設施分隊長吳少校帶領趕赴現場協助執行滅火作業。經澎湖縣政府消防局判斷火勢已滅,確定無後續危安後,於1430時撤離返回基地待命,圓滿達成任務。
空軍馬公基地勤務隊隊長胡春林上校表示,秉持「救災視同作戰」指導及「愛民助民、苦民所苦」精神,該隊全力投入此次支援工作,除配合澎湖縣消防局指揮外,亦要求現場執行滅火作業官兵應注意個人之安全維護,終能圓滿達成任務,協助地方政府及民眾將危害降至最低,確保生命財產之安全。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按戶籍法第民法1059條第1項規定:「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上開規定並未排除父母姓氏相同之情形,故縱父母姓氏相同,仍應於子女出生登記前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以避免將來父母姓氏變更時產生爭議。
縣府民政處提醒鄉親,按民法第1059條第2項至第4項規定:「子女經出生登記後,於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或母姓。(第2項)子女已成年者,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第3項)前二項之變更,各以一次為限。(第4項)」,惟子女已從父(母)姓,而父(母)姓有所變更時,子女及從該姓之直系血親卑親屬之姓氏亦應隨父(母)姓而變動,不列入民法第1059條第4項次數之計算。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和昇休閒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基於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及配合政府振興澎湖觀光並響應愛心公益等經營理念,特於歲末年初之際,舉辦「2015跨年不打烊.擁抱澎湖閒雲迎曙光活動」,力邀澎湖家扶中心扶助之家庭一同揮別2014年,迎接嶄新的年度!
本次跨年迎曙光活動自12月31日晚間七點開始,和昇會館不僅準備了美味的餐飲,還有各類團康挑戰、交換禮物及煙火釋放的精彩活動等著家庭成員參與,內容極富趣味,熱鬧非凡。對於能參與這樣經心安排的節慶活動,澎湖家扶中心扶助之家庭感受特別深刻,其中一個孩子小意便主動表示:「以前的跨年夜晚不是早早入睡,就是與電視一同倒數,這是我第一次能和這麼多人一起跨年,而且和昇會館這邊童話風格的布置好漂亮,我今天真的超級開心的!」阿雲媽媽則是既感嘆又感動的說:「身為一個單親媽媽,平常光是煩惱養家活口都來不及了,哪有辦法規劃親子活動?真得很感謝和昇會館和家扶中心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和孩子們一起渡過了特別的夜晚。」

澎湖家扶中心陳乘斌主任表示因澎湖地處偏鄉、資源較為不足,許多家庭的家長及孩子們逢年過節多只能待在家中、平淡的渡過,因此澎湖家扶中心萬分感謝和昇會館舉辦這別出心裁的跨年活動,讓中心扶助的家長及孩子們嘗試到不同以往的生活體驗,未來也期待能夠與更多的單位合作,為這些家庭開創更多學習、體驗的機會!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歡喜迎接2015跨年晚會,31日晚間7時起在縣政府廣場熱鬧登場。縣長陳光復特地到場與鄉親一同倒數,迎接嶄新、幸福的一年,並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首度與民眾共度跨年夜的陳縣長表示,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歡送2014年,共同迎接2015年,2014年我們承受很多的挑戰,也期待改變,相信改變帶來希望,也將得到更多的幸福。
晚會現場由陳縣長帶領滾動幸福彩球,也施放了幸福氣球,企盼大家幸福飛揚、美夢成真,為活動掀起一波波高潮。包括副議長陳雙全、議員陳慧玲、呂黃春金、副縣長鄭長芳、秘書長鄭明源、縣府一級主管,以及馬公市長葉竹林也都到場同歡,與民眾倒數計時,全場齊聲喊著「5、4、3、2、1!新年快樂!」璀璨的煙火點亮澎湖的星空,象徵新的一年,轉動菊島,澎湖起飛。

今年跨年晚會除邀請本縣各團體表演外,也邀請到熱門樂團及知名歌手攜手活力演出,包括星光幫的吳忠明、超偶歌手楊蒨時、林吟蔚、黎卉淇、王雅婷,以及實力派歌手王埁等藝人,還有饒舌團體謬克/米原康森、愛樂門樂團等,合力打造一場充滿音樂與舞蹈震撼的跨年之夜。
主辦單位同時也邀請各機關團體於會場周邊設攤,提供政令宣導與精緻小禮物。整個縣府廣場滿滿的人潮,大家齊聚一堂,感受跨年熱力,並一同為澎湖和自己許下新年新願望。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迎接2015年元旦,新科縣長陳光復與千餘名鄉親昨日清晨在縣政府廣場,以高唱國歌、慢跑等方式,為新的一年揭開序幕,首度以縣長身份主持升旗典禮的他也宣示,將盡全力為鄉親服務,和鄉親一起跑向進步、跑向未來、邁向澎湖的幸福繁榮。
元旦升旗典禮暨慢跑活動昨日上午7時舉行,升旗典禮由陳縣長主持,包括副縣長鄭長芳、秘書長鄭明源、議長劉陳昭玲、副議長陳雙全、議員顏嘉弘、陳慧玲、馬公市長葉竹林、澎防部指揮官姜振中、縣府各局處主管、各級學校校長及機關代表與民眾,在菊之音小型表演歌劇坊團員領唱下,全體肅敬引吭高唱國歌,歌聲響徹雲霄,展現出高昂的愛國氣勢。國旗冉冉升起飄揚在天空,大家無不充滿信心、懷抱希望,迎接2015年的第一天。
陳光復致詞時表示,在2015年的第一個早晨,大家聚集在這裡,參加第一個升旗典禮,期盼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除祈求國運昌隆外,也期許澎湖起飛、進步,鄉親幸福快樂,生活免於苦楚。他指出,新的一年,縣府團隊會貢獻所有的力量,全力以赴為鄉親服務,讓鄉親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感。
議長劉陳昭玲昨日也參加慶祝活動,她祝福中華民國國運昌隆,期盼澎湖縣政永續發展,希望大家心手相連,共同努力,讓澎湖的明天比今天更好。
升旗典禮結束後,參加民眾在縣長陳光復、議長劉陳昭玲、副議長陳雙全、議員陳慧玲、馬公市長葉竹林及社會處長蘇啟昌等人鳴槍聲中,展開慢跑活動,慢跑路線自縣府出發,沿途經介壽路、順承門、中山路,最後由中正路回到縣府,全長2.6公里,參與民眾輕鬆愉快跑完全程,運動過後紅光滿面,透出最健康的笑臉,迎接2015年的新希望。

(記者洪疇雲/澎湖報導)為慶祝中華民國104年元旦,空軍馬公基地勤務隊昨日在基地廣場隆重舉行元旦升旗典禮,由隊長胡春林上校主持,政戰處長方嘉祥中校及各配列屬單位一級主官(管)均到場參加,在2015年菊島第一道曙光陪伴下,與官兵高唱國歌,向國旗敬禮,迎接嶄新開始的一年,並揮舞手中國旗,會場一片旗海飄揚。
隊長胡上校致詞時以「傳承先烈志節,昂首未來發展」、「精進戰訓本務,強化救災效能」及「恪遵軍紀要求、深化部隊管理」等工作重點,勉勵全體官兵發揮空軍忠勇軍風與筧橋精神,全力以赴,提升戰備成效,並期勉在新的一年,持續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戮力推展各項工作,以堅實戰力、鋼鐵的意志及一顆衛國炙熱的心,建構成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精銳部隊。
隊長胡上校另表示,藉由舉行元旦升旗典禮活動,除凝聚國人的愛國心,另表達國軍官兵以實際行動慶祝元旦及迎接新年之喜悅,展現對國家的支持與熱愛。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和昇公司基於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及配合政府振興澎湖觀光並響應愛心公益等經營理念,特於歲末年初之際,舉辦「2015跨年不打烊.擁抱澎湖閒雲迎曙光活動」,邀請澎湖家扶中心、博幼基金會、伊甸基金會小朋友一同揮別2014年,迎接嶄新的年度!而縣長陳光復31日晚間應邀前往菜園里參加「閒雲童話館公益跨年活動」,與十多位來自澎湖家扶中心、伊甸及博幼基金會的孩童,一同度過熱鬧溫馨的跨年之夜。且親切地與在場的小朋友話家常,開心合影留念。同時,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相當重視孩童心靈成長、社會公益的陳縣長表示,揮別2014年、邁向2015年,對成年人來說,是迎向嶄新的開始,對小朋友來說,又多了一歲,有成長的喜悅,很開心能在元旦前夕與孩子們歡度跨年夜,期許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不但要學業進步,更要學習懂事,讓新的一年更有意義。
對於和昇公司閒雲會館邀請孩童共度跨年倒數活動,嘗試不同以往的生活體驗,其熱心公益的善行義舉,陳縣長也表達崇高的敬意。而家扶中心等相關團體長期以來對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與付出,同時表示感佩,並強調如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歡迎隨時提出,縣府一定會盡全力提供最大的協助,一起為社會貢獻心力。
主辦單位不僅準備美味的餐飲,還有各類團康挑戰、交換禮物及煙火釋放的精彩活動,內容極富趣味,現場熱鬧非凡。孩子們參與這樣精心安排的節慶活動,感受深刻,「以前完全沒機會和這麼多人一起倒數,感覺好特別」,感謝和昇會館提供這個機會,讓大家一起度過了非常特別、美好的夜晚。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為了推廣澎湖獨特魅力的石敢當文化,由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稱澎管處)所推出之「冬遊澎湖‧石在有意思」集章送好禮活動,於104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
澎管處張隆城處長表示:石敢當(石塔)主要功用在於驅邪、鎮風、避煞,保佑鄉里平安,居民健康等,常見於村里入口、風口、海邊、橋頭或路沖,甚至家門口。本次尋找石敢當等活動,意在推廣並賦予具有傳統歷史及海島生活不一樣的意義,創造不同一般旅遊路線的深度文化之旅,使民眾更加認識與澎湖常民生活息息相關、且具獨特魅力的石敢當(石塔)歷史與文化,感動體驗專屬於澎湖冬季的特有味道!
而為了增加行銷推廣效果與活動的趣味性,此次「冬遊澎湖‧石在有意思」活動,特別推出摺頁集章兌換紀念品活動;凡於104年1月1日至104年3月31日間,可持來澎湖之機票(或船票)至澎管處馬公機場旅遊服務中心或澎湖遊客中心領取活動專屬摺頁及石敢當集章卡,並於活動期間內集滿指定之4枚以上(含4枚)石敢當(石塔)戳章即可兌換限量馬克杯壹個;共3,000個,送完為止。另外,集滿6個戳章還有機會參加〝臺灣喔!熊〞造型隨身碟之摸彩活動(共計100份)。除此之外,凡與二座以上(含二座)石敢當(石塔)合照照片上傳至澎管處菊島歡樂遊粉絲團,亦可獲得撲克牌乙份。詳細活動內容及辦法,請上網瀏覽澎管處網站或臉書菊島歡樂遊粉絲團活動訊息(http://www.penghu-nsa.gov.tw/)。
(本報綜合報導)跨越2014喜迎2015,澎湖縣跨年晚會,昨日晚間在縣府廣場前舉行,吸引許多民眾扶老攜幼前往參加,歷經五合一選舉後,澎湖藍天變綠地,新的一年菊島充滿無限想像空間,新任縣長陳光復也與民眾同樂,共同倒數迎接新的一年,展現出親民作風,在燦爛煙火中送舊迎新。
新任縣長陳光復在致詞中表示:跨越2014喜迎2015,在即將到來的一年,澎湖將以更開朗,互助,熱愛,幸福的姿態一起擁抱幸福,全世界都透過熱鬧的跨年活動告別過去並走向來年,澎湖當然也不例外,世界最美麗海灣的澎湖將以一場充滿愛,幸福的跨年晚會,讓菊島澎湖向2015年叩關。
昨天跨年晚會除熱鬧的歌舞表演外,同步於會場周邊邀請了諸多單位設攤,提供政令宣導與精緻小禮物分贈縣民,當晚活動內容邀請本縣各團體表演,也邀請熱門樂團及知名歌手攜手活力演出、並將邁入2015年之際施放煙火點亮澎湖星空。
昨天澎湖跨年晚會邀請的外地藝人包括:星光幫-吳忠明;超偶歌手-楊蒨時、林吟蔚、黎卉淇、王雅婷;實力歌手-王埁;饒舌團體-謬克/米原康森、愛樂門樂團等,合力打造一場充滿音樂與舞蹈震撼的跨年之夜,全體在場縣民一起倒數迎接新年擁抱新希望,將整個晚會氣氛帶到最高潮;大家共同渡過一個邁向羊年羊羊得意的跨年晚會。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縣長陳光復上任後第一項讓縣民有感的施政措施,就是元旦連續假期協調航空公司加開18班次加班機,確保鄉親不必再為候補機位而四處奔波。陳光復特於31日下午由旅遊處長陳美齡陪同,前往馬公機場關心旅客疏運情形,同時慰勉在機場執勤的旅遊處同仁的辛勞。
陳光復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今年元旦假期機場旅客疏運情形,是歷年來最為順暢的一次,感謝各航空公司的協助,也謝謝旅遊處同仁犧牲假日服務鄉親,讓鄉親看到縣府力拚有感施政的具體成效,縣府將全面動起來,希望為鄉親提供更好的服務。
陳光復進一步指出,澎湖鄉親長年為了返鄉候補機位奔波於各航空公司,甚至時常在機場苦候多時,因此,他在上任第一天,就特別指示旅遊處成立機位需求平台,讓鄉親提早連續假期登記機位需求,再由縣府協調航空公司加開加班機;另外,縣府也於元旦假期在馬公、松山、高雄等機場設立服務櫃檯,提供鄉親各項服務,有需要的民眾可多加利用。
除了元旦連續假期縣府於機場開設服務台之外,對於緊接而來的農曆年假,縣府同樣將提供服務,陳光復也籲請鄉親多加利用旅遊處的機位需求服務平台,可減少當天到機場候補的等候時間。
旅遊處表示,104年元旦連續假期疏運期間自103年12月31日起至104年1月5日,澎湖航線總計提供424架次,共35,716座位數,其中由立榮航空主動加班,增開台北、台中、高雄往返澎湖共14架次。縣府自12月25日起受理鄉親機位需求,經統計後高雄往返馬公航線,12月31日及1月4日運能仍不足,尖峰時段仍有需求,縣府協調復興航空加開高雄往返馬公航班。
旅遊處強調,,服務台與專線的開設,主要避免鄉親候補機位時久候不便,因此在陳縣長指示下,同仁們加班待命,但為避免資源浪費,呼籲鄉親養成訂位習慣,如訂位均已客滿,可再尋求縣府服務平台協助,避免重複訂位,也確保鄉親的需求能透過協助獲得滿足。
「希望種子課輔班」結業日,昨日在孩子們的笑聲中完美落幕,為期三個月的日子裡,每週三都可以聽到孩子們歡樂的笑聲。澎湖家扶中心表示透過課後陪伴的方式,提供妥善、和樂的照顧環境,使孩子能夠在志工媽媽們愛的陪伴下順利的完成作業,並透過同儕的課後活動,達到自信與自我價值觀念的健全。
澎湖家扶中心「希望種子課輔班」透過和安麗慈善基金會合作,針對中心扶助家庭的國小學童,提供每週三下午的課後輔導及籃球育樂活動,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學到了更多的籃球技巧,也有許多的機會和小伙伴們互動,每個孩子都有十分優秀的表現。在結業式這一天,孩子們拿著自己認真表現兌換而來的禮物,充滿自信且滿足的笑容,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每一次的過程中都可以大聲的歡笑。

在課輔班中年紀最小的小志,生活在隔代教養的家庭,平時阿嬤忙於生計,對於作業上的完成無法提供協助,自從課輔班開課後,小志每週三放學後早早就到中心報到,小志的作業有熱心的志工媽媽們細心的教學,寫完作業後還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打籃球。小志表示每週都十分的期待參加課輔班,厲害的替代役哥哥教了我們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籃球技巧,在學校我們一定是最厲害的!孩子們的家長也非常認同課後照顧計畫的實施,確實能夠讓孩子免於課後的孤獨,將孩子的精力引導到正向的發洩。
澎湖家扶中心陳乘斌主任表示,非常感謝安麗慈善基金會持續的贊助與支持,中心才能夠舉辦如此對孩子有益的活動,也感謝志工人力的投入,透過課後陪伴的方式給予孩子們關懷,我們都可以看到孩子在過程中的成長與進步,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本報綜合報導)澎湖縣長陳光復上任第一要務解決元旦班機,要讓澎湖鄉親有感,目前已協調各航空公司提供424架次、釋出3萬5716座位數,還將親自坐鎮機場督軍。
陳光復縣長在記者會中指出:交通運輸是澎湖經濟的命脈,夏天旅遊旺季航班多卻一票難求,冬天旅遊淡季班次減少還是一票難求,尤其遇上連續假期更是人滿為患,機位問題一直是澎湖人最大的痛。
旅遊處長陳美齡表示,縣府積極與民航局及各航空公司協調,元旦假期12月31日起至明年1月5日澎湖各航線將提供424架次、釋出3萬5716個座位數;目前高馬線12月31日及1月4日尖峰時段仍有需求,縣府已協調復興航空加開高馬航線班機,昨天已通知民眾開票。
陳光復競選政見強調一定努力解決澎湖機位的窘境,務必提供澎湖鄉親一條平安舒適回家的路,於是上任第一要務首先整頓元旦航班輸運問題。
而為了隨時掌握機場後補機位民眾的現況,澎湖縣政府將於12月31日下午及1月1日全天在台北松山機場、高雄機場;1月3日下午及4日全天在馬公機場設立服務櫃檯,同時設置電話專線069276675、069269970服務鄉親。
另有關春節連續假期疏運部份,各航空班公司已於103年12月16日開放第一波春節加班機訂票作業,尚未訂到機票之鄉親,目前民航局刻正協調各航空公司於104年1月21日晚間6點~8點開放第二波加班機訂位,也請鄉親把握機會預先訂票。而縣府旅遊處亦將於1月24日8時起至28日17時止,開放鄉親機位需求上網申請登錄資訊系統(於澎湖縣政府全球資訊網),也可於縣政府警衛室受理鄉親春節機位書面填寫申請。並訂於1月29日於民航局召開「加班機協調作業」,協調各航加開班機服務鄉親返鄉過年。後續於除夕期間(2/17、2/18)縣府將派員至台北、高雄航空站;初五、六(2/23、2/24)則於馬公航空站設立「春節聯合候補櫃台」,協助現場鄉親返鄉(工作地)機位需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