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復登彩虹勇士號 感謝對生態環境的奉獻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綠色和平基金會所屬的彩虹勇士號17日上午抵達馬公港,推廣海洋保育理念,藉由巡迴各國城市,呼籲民眾減少使用塑膠用品,重視海洋環境永續發展。縣長陳光復專程到場表達支持之意,並感謝綠色和平基金會對地球生態環境保護的努力與貢獻。

 

  「彩虹勇士號」在2011年建造完成啟航,為響應環保,「彩虹勇士號」以風力推進為動力,也可視天氣情況隨時選擇轉以柴油和電力發動引擎,船身以環保塗料繪製,並利用生物處理技術,處理污水、穢物和生活廢水,是艘通過環保品質認證船隻,17日抵達馬公港,陳縣長由環保局長馬金足、副局長許佳佩陪同登船,參觀船上設備,暸解綠色和平基金會環保理念。

 

  陳光復表示,10月間行政院長賴清德蒞臨澎湖時,宣示2025年前,將在澎湖投入450億元,澎湖電力100%使用再生能源為目標,縣府將朝此方向努力發展,規劃離岸及無人島設置5000瓦風力發電機組,逐步減少火力發電,使用風能及太陽能發電,期盼未來家庭用電及路上交通等能100%使用綠色能源。

 

  陳光復表示,減塑不只是對生態,對地球也是相當重要,對於綠色和平基金會為地球生態、綠能及後代子孫生活環境永續發展努力,他表示感謝之意。

 

  綠色和平基金會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彩虹勇士號抵達澎湖目的在宣揚民眾從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用品,尤其是拋棄式一次性使用餐具、瓶裝水、塑膠袋等,從源頭減少使用,才能保護海洋,讓海洋生生不息。他也建議在公共場所廣設飲水機、並先在望安、七美等離島發展「無塑」旅遊,重複使用餐具,減少塑膠垃圾產生,達成減塑目標。

 

  對此,陳光復責成環保局研議編列預算鼓勵離島餐廳購買重複使用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機率。

因應國際保育趨勢確保大象族群永續生存,拒絕象牙買賣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非洲象(學名:Elephas maximus)、亞洲象(學名:Loxodonta africana)係屬保育類野生動物,其產製品如象牙、象牙雕刻品、象皮等,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6條、第24條規定,原則禁止輸出入,除經提出申請,並檢附相關文件經核准後,始得例外同意輸入。

 

為因應國際保育趨勢並確保大象族群永續生存,目前我國政策原則禁止商業交易目的之國際輸出入。僅得核准以「個人物品」或「巡迴展覽」等為目的之申請案件。爰為維護我國保育形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加強宣導,國人出國應拒絕購買象牙等大象產製品。惟倘以「個人物品」為目的申請輸入,應檢附與輸入目的相符(P個人物品)之華盛頓公約(CITES)許可證,並檢附物品輸入後僅供個人物品收藏之切結書,俾憑辦理。

 

未符合者經查獲,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0條規定: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再次呼籲民眾,出國旅遊切勿任意購買來源不明的象牙製品,以免觸法。通報專線 農漁局:9262620-113

 

海底垃圾情況攝影 邀大家一同守護海洋環境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近年來澎湖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由澎南青灣、井垵延伸至菜園、前寮等馬公內灣海域,成為箱網養殖、遊憩平台及牡蠣養殖密集區,但因內灣海域地形特殊,僅有單一潮口,所以流速較弱且水體交換率較差,對此,在面臨觀光客及其所帶動的附屬產業影響下,較容易出現垃圾沉積及海面垃圾漂流造成海洋生物誤食等問題。

 

有鑑於此,環保局於今年度106112日針對馬公內灣海域挑選2處進行海底垃圾情況攝影,一處介於風櫃及馬公港中間海域處,一處介於風櫃及內垵中間處海域。攝影結果顯示並無發現垃圾(如塑膠袋、寶特瓶)及漁業廢棄物(漁網)沉積,海底狀況尚屬良好。藉由攝影來瞭解測點附近之海底情況,不僅能有效了解目前海底情況,同時也能監控是否有海底垃圾沉積,避免海洋生物誤食影響海洋生態等效益。

 

環保局表示,海洋環境需要您我他來共同維護,期待馬公內灣海域能持續保有良好的海洋環境品質,進而達到永續經營。

 

風櫃東港區受傷海龜 海巡緊急救援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1061121255時,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風櫃東安檢所安檢人員實施港區巡查時於漁港內紅燈塔港嘴處,發現一隻活海龜受傷,眼觀評估該海龜處虛弱狀況,率領守望人員、備勤支援等4員,至港嘴處將該海龜救起,且立即回報留守主管,並通報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經初步觀察該海龜嘴巴處勾住魚鉤,有流血情形,為避免其再次受到驚嚇將海龜先行安置於風櫃東安檢所浴廁以利保濕,並將其嘴部魚鉤先行移除,測量其重約24公斤、長約85公分、寬約60公分1348澎湖縣農漁局保護科科長等2員抵達現場協處,判定該受傷海龜為綠蠵龜品種,將帶回青灣水試所治療,待傷口癒合後再行野放回歸大海,並感謝該署人員為保育工作盡一份心力,共同維護海洋生態資源工作。

 

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表示:海洋生態保育工作是海巡署工作核心之一,各類海龜逐年減少多列為保育類動物,海龜保育與海洋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呼籲漁民朋友不得獵捕,更請民眾愛惜海洋資源,共同為生態保育儘一份心力,以維護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如民眾發現保育類動物或其他需要海巡人員協助,請撥打海巡「118」服務專線,海巡人員將竭誠為民眾服務,另若民眾發現貪瀆不法情事,請撥打廉政署廉政檢舉專線0800-286-586或海巡署廉政專線02-22399241檢舉。

 

農漁局野放救護收容海龜 回歸大海懷抱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縣府12日下午在馬公市嵵裡沙灘野放9隻受傷痊癒綠蠵龜回歸大海,縣長陳光復與在場嵵裡國小五德國小及澎水師生,一起為一步一步爬向大海的海龜加油,也期盼未來再回到世界最美麗海灣沙灘讓澎湖成為綠蠵龜家鄉。

 

  陳光復表示今日野放9隻綠蠵龜其中6隻小海龜是在104年在望安孵化但因體力不足無法自然爬出經由救護收容後透過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近2年的悉心照顧現已經超過30公分長3公斤重另外3隻則由漁民岸巡人員發現擱淺通報救傷經水試所專業評估後可以健康回到大海,他希望海龜未來能攜帶夥伴再回到澎湖讓澎湖真正成為綠蠵龜家鄉。

 

  陳光復表示很開心看到嵵裡國小、五德國小等師生,一同歡送海龜重回大海懷抱他強調海洋生態保育與復育的重要性,期盼生態保育的觀念從小就深植在孩子心中。

 

  這次總共野放9隻綠蠵龜中,有4隻於望安網垵口,2隻於馬公嵵裡出生後就被收容的小綠蠵龜,均為無法自行爬出卵窩之發育不全個體;另3隻是來自湖西、白沙及西嶼擱淺的綠蠵龜。

 

參與活動的除了嵵裡國小、五德國小及澎水師生外,還包括陳縣長、議員陳慧玲呂黃春金蘇陳綉色、農漁局長陳高樑、澎管處處長方正光、馬公市代表會主席陳永澎、農委會林務局屏東管理處處長張偉顗、水試所海洋生物研究主任林金榮以及多位社區居民等,也都到場歡送海龜重回大海的懷抱,回到蘊育生命的搖籃。

 

  「綠蠵龜,再見!綠蠵龜,要再回來喔!」陳縣長貴賓及在場學童一起將海龜野放,為海龜加油也為海龜能再次健康遨遊於寬廣無際的大海感到高興當海龜一到海灘,大家看著9隻健康的海龜游向大海,都齊聲祝福海龜們一路順風,場面熱鬧且溫馨。

綠蠵龜遭網纏繞擱淺 海巡通報農漁局協處

 

〈記者洪疇雲/澎湖報導〉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沙港安檢所今(11)0815時,安檢人員巡邏港區時,於沙港安檢所沙港中執檢站港區發現一隻海龜擱淺,遂即帶回安檢所安置,並同時通知澎湖縣農漁局到場協助處理。

 

10610110815時,沙港安檢所沙港中執檢站安檢人員巡邏港區時,發現沙港中執檢站港區有一隻海龜遭漁網纏繞擱淺受困,立即率所內同仁趕往現場協助處理,並將受傷海龜救援上岸,避免海龜過於乾燥,由同仁先行使用濕毛巾鋪蓋,保持濕潤維持身體機能,並同時通報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澎湖縣農漁局陳技士於0920時抵達沙港中執檢站到場協處,初步丈量長35公分、寬30公分,並判定該受傷海龜為綠蠵龜品種,將帶回青灣水試所治療,待傷口癒合後再行野放回歸大海,並感謝該署人員為保育工作盡一份心力,共同維護海洋生態資源工作。

 

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表示:海洋生態保育工作是海巡署工作核心之一,各類海龜逐年減少多列為保育類動物,海龜保育與海洋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呼籲漁民朋友不得獵捕,更請民眾愛惜海洋資源,共同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以維護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如民眾發現保育類動物或其他需要海巡人員協助,請撥打海巡「118」服務專線,海巡人員將竭誠為民眾服務,另若民眾發現貪瀆不法情事,請撥打廉政署廉政檢舉專線0800-286-586或海巡署廉政專線02-22399241檢舉。

1012嵵裡有9頭海龜將野放 盼望民眾踴躍參與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預訂1012(四)下午320分在馬公市嵵裡里海水浴場沙灘處,舉辦「海龜野放暨保育宣導活動」,本活動係順應潮汐野放海龜,救傷復原之海龜計9頭,屆時歡迎民眾踴躍參與共襄盛舉。

 

海龜野放活動中,同時邀請嵵裡國小、五德國小及澎湖水產職業學校師生,更歡迎民眾參與國家級瀕臨絶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海龜野放實景,此次野放保育類綠蠵龜9頭,其中6頭是104年自望安鄉境沙灘所救傷,然因體質較弱無法自行爬出沙灘的小綠蠵龜,經保育人員救護出沙灘並送往「海龜救傷中心」收容,經水試所海洋生物研究中心2年的悉心照護,體長已逾30公分,體重亦達2公斤,另3頭則是野外所救傷,經看護評估能執行野放之綠蠵龜。

 

澎湖是海龜的故鄉,需要大家共同來守護保護類的海龜,從小學生到高中職的學子,到熱愛海龜的民眾與漁民,遇有海龜救傷的需求,務必連繫我們,更感謝協助我們的海巡弟兄、水試所專業人員,一起來守護保育之珍稀動物。

 

2017 國際海龜保育工作坊 歡迎民眾參加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主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承辦「2017國際海龜保育工作坊」活動,於1011在澎湖生活博物館地下室多媒體簡報室舉辦,邀請來自夏威夷和日本的海龜專家共4名,並結合國內海龜研究學者3名,共同探討海龜保育問題,為國內海龜保育的困境提出解決的方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為保育海龜族群,探討海龜生存的危機,研擬海龜保育行動,主辦單位特聘請來自夏威夷的George Balazs是國際海龜協會研究組的副主席,已有45年研究海龜的經驗,是非常資深的海龜研究專家。對臺灣非常的友好也深深的喜歡臺灣,幾乎每年都會拜訪臺灣,在澎湖有非常多的朋友。他也是虔誠的媽祖信徒,常見他在每年元宵節遠從夏威夷遠渡重洋到澎湖,和大家一起共度元宵乞龜的節慶活動。其言這輩子最喜愛的動物是海龜,媽姐也愛海龜,所以他也愛媽祖信仰媽祖。

 

Balazs先生將和大家分享夏威夷海龜成功的經驗,由1974年以前夏威夷的海龜大量被屠殺食用,做為海龜湯和海龜排的食物,使海龜的族群在夏威夷大量減少。之後經過政府嚴格的保護,加以明確的執法行動,地方民眾的配合,使海龜得到保護數量逐漸上升。目前夏威夷的海龜是世界上少有的能上陸地休息,不必害怕人類的出現且能與人類和平相處。

 

Balazs先生的海龜經驗相呼應的是陳添喜教授報告25年來台灣的海龜保育過程與歷史回顧。陳教授是台灣海龜研究的第一人,也是台灣第一個海龜保護區—望安綠蠵龜繁殖保護區的重要推動者,目前除了關注海龜的保育工作外,也著力於保育類動物—食蛇龜的保育。陳教授長年在野外進行龜類動物的調查工作,除了有豐碩的保育成果,更有令人感動的保育經驗,將和與會者分享。

 

本次工作坊也邀請2位日本海龜研究的學者,將報告和台灣距離最近的琉球群島的八重山島綠蠵龜族群現況,此與台灣海龜族群量,將有很高的連動性,對於瞭解西太平洋地區海龜的遷徏將有很大的助益,也將為未來兩地之間海龜保育合作,有更明確的方式。

 

工作坊也請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與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兩個主管單位,報告轄區範圍內海龜的保育管理現況和未來海龜保育的願景,將使民眾對政府保育海龜的具體作為,有更深切的認識,也願意更加支持政府的海龜保育管理政策。最後的綜合討論時間,將提供機會給與會者、學者專家和主管機關進行對話討論,希經過意見和腦力激盪後產生對海龜保育最佳的策略及方式,促進國際合作,共同為海龜的保育來努力。

 

歡迎愛好環境生態,尤其是海龜生態資源的民眾踴躍報名,即日起開始受理報名,名額有限,詳情請洽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聯絡人邵小姐,電話請撥:07~7173522分機3628,或報名網站:http//nknurow@gmail.com,。

 

人氣:585
記者陳猛 - 生態保育 | 2017-09-25 | 人氣:585

港區受傷海龜 海巡緊急救援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外垵安檢所昨(23)日晚間22時許,民眾於港區釣魚時,發現一隻海龜被釣鉤鉤傷,以致右前肢有受傷情事,遂通報外垵安檢所協處。

 

民眾於外垵漁港港區釣魚時,發現港區左前方防波堤有隻海龜遭釣鉤鉤傷,導致右前肢有受傷情事,隨即通報外垵安檢所派員協處,海巡同仁旋即抵達現場,將受傷海龜救援上岸,同時通報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該海龜初步丈量長55公分38公分,為避免海龜過於乾燥,由同仁先行使用濕毛巾鋪蓋,保持濕潤增加身體機能。農漁局保育課藍技士表示隔日一早將派員前往將海龜移至望安綠蠵龜保育中心治療,待傷口癒合後再行野放,並感謝該署人員協助。

 

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表示:海洋生態保育工作是海巡署工作核心之一,各類海龜逐年減少多列為保育類動物,海龜保育與海洋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呼籲漁民朋友不得獵捕,更請民眾愛惜海洋資源,共同為生態保育儘一份心力,以維護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如民眾發現保育類動物或其他需要海巡人員協助,請撥打海巡「118」服務專線,海巡人員將竭誠為民眾服務,另若民眾發現貪瀆不法情事,請撥打廉政署廉政檢舉專線0800-286-586或海巡署廉政專線02-22399241檢舉。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本縣水產種苗繁殖場不斷致力於珊瑚棲地復育,在海域種植珊瑚礁,就如同在陸地種樹一樣,陸地上的森林面積越大,可以棲息的生物量越多,生物相越豐富,生態系越完整,海裡面的珊瑚礁生態系也是一樣的道理。

 

今天有這個機會,讓我們大家一起攜手來守護這片海中森林,邀請您一起來水產種苗繁殖場親手栽種石珊瑚,一起培育珊瑚礁區共同生活物種。

 

您想知道鐘螺吃什麼食物?牠們的食物如何培養?有看過最珍貴的海膽產卵畫面嗎?想一窺長得像外星人的海膽幼苗,快來報名參加,讓你體驗成為一日海洋生物育苗達人!

 

該活動費用全額由財團法人蔡衍明愛心基金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補助,活動時間訂於106826(星期六)828(星期一),每場次錄取20人,歡迎社會大眾踴躍報名參加,活動報名詳洽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網站-便民服務-珊瑚礁體驗活動。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馬糞海膽禁捕期於16日零時開放採捕,仍有民眾於解禁前冒險採捕海膽。15日晚間該總隊分別於湖西鄉尖山觀海亭岸際及赤崁海域龍頭淺灘查獲馬糞海膽共計221公斤。

 

15日夜間21時許發現尖山安檢所守望人員發現疑似民眾於觀海亭岸際採捕海膽,並立即通報環保案件稽查小組(第七岸巡總隊、澎湖縣政府警察局、農漁局)及線上巡邏組前往查察,發現一名男性民眾違法採捕馬糞海膽,經查隨身1袋物品為馬糞海膽共計51顆約15公斤,並於同日夜間23時許講美機動巡邏站於赤崁海域龍頭淺灘執行巡邏勤務時,又發現4箱保麗龍箱裝可疑物品,經查為馬糞海膽共計1030顆約206公斤,全案將違反漁業法函送地檢署,並沒入之海膽將送往水產試驗所種苗繁殖場保管。

 

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海岸巡防總隊表示:早年遍佈澎湖海域的海膽族群,近年來因受人為大量採捕數量年年銳減,澎湖縣政府為讓海洋資源永續,訂定馬糞海膽於6月16日零時至8月31日二十四時為開放期,准予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之體型,其餘時間一律禁捕,違者處台幣3萬至15萬元罰鍰,請民眾配合共同維護海洋資源,另民眾若發現違規者可向澎湖縣政府農漁局06-9261145或撥海巡118服務專線檢舉。為推動廉政效能,執行反貪腐、防貪、肅貪工作,若有發現貪瀆情事,請撥打海巡署廉政專線02-22399241檢舉。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響應6月8日「世界海洋日」,喚醒國人對海洋的保育意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聯合澎湖縣政府,8日在烏崁海域舉辦2017世界海洋日-海洋棲地復育水中造林活動,透過復育造礁珊瑚、多物種放流行動,展現政府在珊瑚礁生態上「棲地復育」的決心。

 

副總統陳建仁8日上午在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漁業署長陳添壽及縣長陳光復等人陪同下前往與會。活動在嵵裡國小醒獅隊熱鬧表演中揭開序幕,現場並邀請風櫃國小、嵵裡國小、興仁國小學童觀禮,透過棲地復育成果影片欣賞及觀看多物種放流,啟發小朋友生態保育的觀念。

 

陳建仁表示,對於海洋,我們應抱持感恩及疼惜的心,海洋是孕育地球生命的起源,不但有豐富的資源,對於氣候調節、生態循環都非常重要。而如何保護海洋,確保其健康,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責任。他提醒大家,要關心全球所面臨的危機,並指出,海洋的未來需要中央、地方、民間團體,產官學員一起努力。並感謝漁業署選擇澎湖海域作為全國栽培漁業示範區,期勉大家共同努力復育海洋棲地,把臺灣變成一個健康、美麗的、年年有「魚」的海洋國家。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呼籲大家正視海洋危機,他說,由於氣候變遷、汙染、過漁等因素,致使海洋棲地遭到破壞,豐饒的漁業資源不再。大家應落實3浬棲地保育、遵循各項禁漁規定,才能建構「生活、生態、生產」三生共構的富麗海洋生態,並將澎湖打造成為最熱門的海洋生態體驗的好地方。

 

縣長陳光復首先感謝陳副總統對澎湖醫療、長照及海洋保育的關心。他指出,澎湖四面環海,海洋如同母親般,孕育豐富的漁業資源,讓澎湖成為臺灣的海洋大縣。縣府近年推動沿近海域棲地復育,在珊瑚礁棲地復育已有局部的成效,未來將持續在本縣合適之海域繼續進行人工造礁工作。另在瀕臨絕種物種復育上,已成功培育馬蹄鐘螺、硨磲貝等珊瑚礁生態系重要物種,並進行海域復育工作,期能增加該生態系之韌性,進而達成漁業資源永續利用。

 

對於中央關心澎湖海洋的發展與保護,陳光復一再表示感謝,同時籲請大家正視海洋的重要性,共同負起保育責任,讓生態永續。

 

隨後,與會來賓於現場植栽珊瑚,期藉由復育珊瑚礁讓海域生態復甦。同時也在烏崁碼頭旁,將馬蹄鐘螺、硨磲貝等物種轉交給潛水人員,於烏崁栽培漁業區放流。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水試所為復育海洋漁業資源,多年來積極推動「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今(106)年6月13日,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將本年度第2次人工育成的10萬尾遠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稚蟹,將於澎湖縣湖西鄉沙港海域和白沙鄉歧頭海域實施放流,期能豐裕澎湖海域的蟹類資源。

 

為增裕臺灣沿近海漁業資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104年起辦理「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其中由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執行的「魚介貝類增養殖技術開發計畫」,業已陸續在104年度放流遠海梭子蟹21萬隻稚蟹、105年度放流33.4萬隻遠海梭子蟹稚蟹。今年度5月3日於馬公市重光海域已執行第1次遠海梭子蟹苗放流,放流約15萬隻;本第2次放流將於6月13日於湖西鄉沙港海域和白沙鄉歧頭海域實施,放流數量約10萬隻。

 

遠海梭子蟹俗稱沙蟹、花市仔、蠘子。雄蟹體表具棕藍色雲斑、具有較大的螯腳,雌蟹為青綠色,雌雄指間皆為紅棕色,常棲息於沙泥或岩礁區,包括礁岩、紅樹林、海草及海藻床等地。是所有螃蟹中最鮮甜美味,經常一蟹難求,且市場需求大,因而導致近年來野生族群數量日益減少,價格每公斤達700元以上。

 

該所澎湖中心利用建立的遠海梭子蟹的人工繁殖技術,於室外2個200噸圓形培育池執行蟹苗生產(圖2),蟹苗自孵化後經40天的培育,過程經眼幼蟲期、大眼幼蟲期,並完成變態成為沉底的稚蟹,蟹苗平均甲殼寬約為0.7~2公分(圖3),數量約10萬尾。此大小之稚蟹已具有潛砂能力,晝伏夜出,有發達的螯,稍具防禦能力,已經適合放流。

 

澎湖海域有適合蟹類棲息生長的沙質海底,同時具有廣大的潮間帶,是非常適合蟹類放流的海域,放流的稚蟹在海中經7-8個月後可成長至可捕捉的成蟹。呼籲大家不要捕捉甲殼寬小於8公分之幼蟹,讓牠們長大後再捕捉利用,不僅可增加收入,也不會觸犯政府於103年發布實施的「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而遭到處罰。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保護澎湖海洋資源,善盡社會服務責任,國際獅子會19日上午於馬公市烏崁里海洋保護區進行海洋魚苗放流社會服務活動,縣長陳光復專程參與,肯定且感謝獅子會長期為澎湖的海洋資源保育盡心盡力。此次共放流55,000尾黃錫鯛與黑鯛,期望藉由國際獅子會拋磚引玉的魚苗放流活動,喚起國人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育,共同維護海洋資源生生不息的活力。

 

  國際獅子會於馬公市烏崁里海洋保護區進行海洋魚苗放流活動,陳縣長在農漁局副局長林宏城等人陪同下共同出席。包括獅子會300-D2總監鄭加明、獅子會300-D2總監議會議長鄭道檣、第7專區主席鄭玉鳳及來自高雄及屏東等各地國際獅子會獅友攜帶家眷,共計百餘人參與放流活動。

 

  陳光復表示,國際獅子會長期投入社會服務活動,致力於保護澎湖海洋資源,為生態、漁業資源保育及環境永續貢獻心力,本次魚苗放流活動,落實獅子會關懷社會、服務為先的精神。對於國際獅子會的愛心,他也表示敬意。

 

  鄭加明總監感謝獅友共襄盛舉與奉獻,才促成今日魚苗放流活動。他指出,海洋資源日益枯竭,希望藉由魚苗放流活動,一同為保護海洋資源盡份心力,讓自然生態恢復平衡。

 

  這次放流55,000尾的黃錫鯛與黑鯛魚苗,體型相當小,是由國際獅子會採購進行放流,經由簡單焚香祭拜儀式後,陳縣長與獅友們人手一桶以接力方式將一批批魚苗放流到大海,順利完成整個放流工作。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有關5月12日潛水漁民到縣議會陳情,認為中央漁業署今年3月15日發布「魚槍採捕水產動物禁漁區管制措施」禁止預告,本月15日預告期滿後萬一實施,將使他們無法用傳統方式捕魚維生,希望議會能為他們漁民發聲。另有特定媒體描述,指此一禁止預告是縣府提送中央,改由中央進行預告?縣府為此特予聲明如下:

 

(一) 縣府曾於105年9月21日預告「禁止以潛水方式採捕水產動植物相關限制事宜」,並預告至105年10月30日,預告期間受理不同意見,做為措施是否實施之參考。後有潛水漁民於10月13日集結至縣府陳情,10月20日亦有漁民意見領袖至縣長室與縣長當面溝通。

 

(二)該案經綜整各種意見後,縣府認為水下行為樣態甚多,一旦全面禁止恐有管理上困擾,甚至影響非漁民,故該案最終並未實施。

 

(三)由於本縣潛水漁民10月13日集結至縣府陳情,經全國媒體、電視新聞、網路報導披露,引發社會各界、保育團體廣泛的討論,而保育團體亦相繼於報章雜誌發表保育專論,議題均聚焦在漁槍是否適宜使用,致使行政院105年10月27日交辦農委會漁業署,針對持魚槍下海進行漁捕行為研議後續管理措施,農委會漁業署於105年11月28日召開「研商魚槍採捕水產動物管制措施會議」。縣府與會代表亦忠實將本縣潛水漁民之連署陳情書轉達漁業署參酌。

由上述時程可知,漁業署預告的「魚槍採捕水產動物禁漁區管制措施」並非特定媒體所描述係由縣府轉請漁業署預告,對此一不實報導,為個人錯誤推斷,縣府表示遺憾。

 

(四)縣府重申,任何法規或禁止措施的實施,均需經過一定程序,其中包括預告,預告期間漁民朋友提出的見解,縣府均完整記錄並忠實轉呈漁業署參考。保護漁業資源是禁止措施的大前提,亦為漁民朋友所認同,然實際面也有傳統漁法保存及輔導轉型之困難,縣府期待漁業署能納入漁民朋友意見,就措施實施與否審慎研議。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