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水試所為復育海洋漁業資源,多年來積極推動「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今(106)年6月13日,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將本年度第2次人工育成的10萬尾遠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稚蟹,將於澎湖縣湖西鄉沙港海域和白沙鄉歧頭海域實施放流,期能豐裕澎湖海域的蟹類資源。

 

為增裕臺灣沿近海漁業資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104年起辦理「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其中由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執行的「魚介貝類增養殖技術開發計畫」,業已陸續在104年度放流遠海梭子蟹21萬隻稚蟹、105年度放流33.4萬隻遠海梭子蟹稚蟹。今年度5月3日於馬公市重光海域已執行第1次遠海梭子蟹苗放流,放流約15萬隻;本第2次放流將於6月13日於湖西鄉沙港海域和白沙鄉歧頭海域實施,放流數量約10萬隻。

 

遠海梭子蟹俗稱沙蟹、花市仔、蠘子。雄蟹體表具棕藍色雲斑、具有較大的螯腳,雌蟹為青綠色,雌雄指間皆為紅棕色,常棲息於沙泥或岩礁區,包括礁岩、紅樹林、海草及海藻床等地。是所有螃蟹中最鮮甜美味,經常一蟹難求,且市場需求大,因而導致近年來野生族群數量日益減少,價格每公斤達700元以上。

 

該所澎湖中心利用建立的遠海梭子蟹的人工繁殖技術,於室外2個200噸圓形培育池執行蟹苗生產(圖2),蟹苗自孵化後經40天的培育,過程經眼幼蟲期、大眼幼蟲期,並完成變態成為沉底的稚蟹,蟹苗平均甲殼寬約為0.7~2公分(圖3),數量約10萬尾。此大小之稚蟹已具有潛砂能力,晝伏夜出,有發達的螯,稍具防禦能力,已經適合放流。

 

澎湖海域有適合蟹類棲息生長的沙質海底,同時具有廣大的潮間帶,是非常適合蟹類放流的海域,放流的稚蟹在海中經7-8個月後可成長至可捕捉的成蟹。呼籲大家不要捕捉甲殼寬小於8公分之幼蟹,讓牠們長大後再捕捉利用,不僅可增加收入,也不會觸犯政府於103年發布實施的「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而遭到處罰。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