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孝行獎首度移師澎湖舉行 賴清德親臨表達祝賀與敬意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
擁有43年歷史的「全國孝行獎」表揚活動,今年首度移師世界最美麗海灣「澎湖」舉行,10/28日下午於縣演藝廳盛大登場。來自全國17個縣市的孝行楷模與親屬等百餘人跨海齊聚,共同見證這溫馨感人的榮耀時刻。總統賴清德、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縣長陳光復等人出席盛會,共同向30位孝行楷模表達最誠摯的祝賀與敬意。
陳光復表示,孝道是中華傳統的美德,內政部每年辦理全國孝行獎選拔活動,經由地方政府初選推薦及內政部複選等嚴謹程序,從全國各地發掘動人事蹟,讓更多人看見平凡生活中的偉大孝心。透過公開表揚,不僅弘揚孝道精神,也提醒社會大眾「百善孝為先」、「行孝要及時」,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讓孝順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幸福家園。
賴清德表示,「全國孝行獎」不僅是表揚每位楷模的孝心,更希望透過分享他們的故事,讓社會更加和諧溫暖。今年的孝行楷模中,有20位年過花甲、3位孝順對象更是超過百歲,充分展現代代傳承、親情長存的美德。他也祝福所有長輩「呷到二百歲」,並感謝所有孝行楷模以身作則,成為社會最動人的榜樣。
典禮中,賴總統特別肯定南投縣陳雅涵同學的孝行事蹟。她不因家境艱辛而放棄,反而勇於承擔家庭責任,並努力學習爭取獎學金減輕負擔,展現難能可貴的孝心與毅力。賴總統勉勵她持續努力求學,未來回饋社會,並表示若有任何需要,政府都會全力協助。
董建宏表示,這次「全國孝行獎」主視覺設計以澎湖七美「雙心石滬」為靈感結合海浪曲線,象徵長輩擁抱子女的溫暖與守護,也代表世代傳承與親情的綿延不斷。他提及,光復鄉「鏟子超人」的善行正如同在場每位楷模的孝行事蹟,皆為社會注入正向力量。未來,內政部會持續攜手各界,讓孝道精神在社會中廣為傳揚。
今年代表澎湖縣榮獲孝行楷模的林玉彩女士,長年悉心照顧年邁失智的母親。為了給母親最貼心的陪伴,她毅然搬回家中同住,無論工作再忙,都親力親為照料母親的起居飲食。即使母親因病情影響情緒,時有波動,林女士仍以極大耐心與包容相待,始終不離不棄,陪伴母親走過每一段艱難與溫馨的歲月。她的孝行事蹟感人至深,也讓社會大眾看見最真摯的親情力量。
114年全國孝行獎得獎名單:
長期陪護組-江明專、羅文發、葉潘玉英、俞明正、姜禮鴻、楊忠蓮、張橄祿、邱英提、林玉彩、李南山、韓永桂、謝金蓮。
同心協力組-邱龍翔與邱麗娟、陳雪敏、王梅東、陳茂盛、李瑞鑫、陳雅涵。
顯親傳孝組-許清閔、詹秀英、陳俊良、許進儒。
善用資源組-李惠美、邱宣蓉、余素卿、呂帝君、曾淑環。
扶助實現組-孫丙津、石淑芬、包綉月。

 

澎湖縣114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任家長會長授證 陳光復感謝家長共同為教育打拚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114學年度澎湖縣各級學校新任家長會會長授證典禮」於今(20)日晚間在福朋喜來登酒店舉行,縣長陳光復親自出席,頒發49位新任及連任會長當選證書,並感謝各校家長會長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奉獻,共同為澎湖教育注入穩定而持續的力量。
陳光復表示,教育是一項百年樹人的工作,學校教育的推動除了仰賴師長的努力及學生的學習熱忱,更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與支持。為使家長會協助校務推動,縣府自114學年度起,提供本縣各國中小學家長會經費補助,12班以下學校每年補助3萬元、12班以上則補助5萬元,並規劃於115學年度進一步提高補助金額。此外,今年在縣府積極奔走下,也成功募集經費,將用於補助各國中小學校3萬元作為校務運用,期盼為學校教育發展注入更多資源。
議長陳毓仁表示,離島澎湖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辦學相當不容易,而正因深知地方對教育的需求,對於教育資源的投入,議會與縣府均全力支持。他並透露,已為澎湖爭取到一筆教育基金,將用於地方教育與下一代的培育,讓澎湖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授證典禮上,也特別邀請文澳擊樂飛魔力帶來氣勢磅礡的打擊樂演出,以及馬公國小舞蹈班充滿活力與童趣的舞蹈表演,為活動增添精彩與歡樂氣氛。
議員許國政、議員胡松榮助理胡正仁、教育處長陳晶卉、社會處長周柏雅、家長協會理事長吳國寶,以及各級學校校長等皆出席活動,展現對教育發展的支持。

澎湖長青學苑結業典禮登場 陳光復肯定終身學習精神

社會處表示,本期長青學苑自4月21日開課,歷時半年,在全縣五鄉一市共開設50個班級,方便長者就近學習。課程內容豐富多元,涵蓋動態休閒、靜態藝文、科學新知與休閒運動等,總計參與651人,達1,215人次,其中最年長的是93歲的曾陳月女士。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10/25日上午隆重舉辦「第34期長青學苑結業典禮」,長者們身穿畢業服,頭戴方帽,精神抖擻地參與這場屬於他們的榮耀時刻,並開心拍攝畢業大合照,為這半年的學習劃下圓滿句點。
縣長陳光復親臨會場向所有結業學員表達誠摯祝賀,他表示,「終身學習」是豐富生命、建立自信、保持活力的關鍵。縣府每年開辦長青學苑,就是希望鼓勵長輩走出家門,接觸新的人事物,透過多元課程拓展視野、增進生活情趣,並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創精彩的人生下半場。
陳光復指出,看到長者們勇於接受新挑戰,積極參與各類課程與互動活動,不僅充實了生活,更展現了活力與學習熱情。他鼓勵長輩持續勇敢追夢,讓晚年生活更加多采多姿。
議長陳毓仁恭喜所有畢業的長者,他勉勵長者們「活到老,學到老」,肯定他們是社會的榜樣。社會變化快速,大家應抱持學習的精神,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共同學習與努力的機會。
社會處表示,本期長青學苑自4月21日開課,歷時半年,在全縣五鄉一市共開設50個班級,方便長者就近學習。課程內容豐富多元,涵蓋動態休閒、靜態藝文、科學新知與休閒運動等,總計參與651人,達1,215人次,其中最年長的是93歲的曾陳月女士。
結業典禮上,學員們齊聚一堂表演才藝,包括卡拉OK歡唱、社交舞表演、陶笛演奏等精彩節目,現場掌聲不斷;活動進行中還有一個小彩蛋,由於陳光復是光復節出生,承辦單位(澎湖縣照顧服務協會)特地準備生日蛋糕帶來驚喜,陳光復與10月壽星在生日快樂歌聲中切下蛋糕,並許下「祝大家身體健康、幸福」的心願,為活動增添喜慶、愉悅氛圍。
典禮中特別頒發結業證書,由學員林長源代表接受,並致贈講師感謝狀,感謝老師們的辛勤指導。
縣府同步於文化局中興畫廊舉辦「114年長青學苑成果聯展-孜孜不倦、樂此不疲~舞動長青」,展出國畫、書法、剪紙、素描、休閒繪畫、手工編織、手作DIY等約150件作品,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9日止。歡迎鄉親前往觀賞,給予長者們支持與鼓勵。

人氣:77
小小峰 - 文化教育 | 2025-10-16 | 人氣:77

冬遊澎湖「媽宮城區文旅走讀」

即日起開放報名  導覽時間為每週五、六、日及115年元旦,每日分為上午9時與下午2時兩場次,每場約3小時,限額30人。導覽路線涵蓋銅山館、中央老街、開台澎湖天后宮、洪根深美術館(總兵協鎮署)、順承門及篤行十村等經典景點,由專業導覽員帶領旅客循著歷史足跡,深入了解媽宮城區的發展故事。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為推廣冬季旅遊,澎湖縣政府於114年11月1日至115年1月31日推出「2025冬遊澎湖消費券」方案,並規劃多項精彩活動。其中,縣府特別與澎湖縣旅遊解說協會攜手推出「媽宮城區文旅走讀」,帶領旅客深入媽宮城區巷弄,探索澎湖最具歷史與人文底蘊的地區。活動現已開放預約報名,誠摯邀請旅人一同走入時光,感受媽宮的歷史風華與文化魅力。
媽宮,即今日的澎湖馬公,是澎湖最早開發的聚落與軍事重鎮。其發展可追溯至清領時期,當時因澎湖的戰略位置與商業貿易興盛,清廷於清法戰爭後興建媽宮城,作為軍事與行政中心,帶動了地方政經與人文聚落的蓬勃發展,形成昔日「一市七街」的繁華景象。
為讓旅客更深入認識媽宮聚落的歷史脈絡,澎湖縣政府與澎湖縣旅遊解說協會自 114年11月1日至115年1月31日 辦理「媽宮城區文旅走讀」活動。導覽時間為每週五、六、日及115年元旦,每日分為上午9時與下午2時兩場次,每場約3小時,限額30人。導覽路線涵蓋銅山館、中央老街、開台澎湖天后宮、洪根深美術館(總兵協鎮署)、順承門及篤行十村等經典景點,由專業導覽員帶領旅客循著歷史足跡,深入了解媽宮城區的發展故事。
本活動限非澎湖籍旅客參加,即日起開放報名。相關資訊可至「澎湖Travel」官方網站查詢與報名,或洽詢澎湖縣旅遊解說協會(電話:06-9265242)。
此外,為推廣「媽宮城區文旅走讀」遊程,並協助業者深入了解媽宮人文聚落的發展起源,主辦單位將於 10月28日與29日在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舉辦「媽宮城區文旅走讀」說明會及「媽宮城區人文聚落發展起源」講座。屆時將由澎湖縣旅遊解說協會說明活動報名流程,並邀請文史專家王文良老師與蔡光庭老師 擔任講師,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媽宮的歷史文化脈絡。歡迎本縣觀光業者與從業人員踴躍參加,共同推動澎湖冬季文化觀光。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84GLcyqQZHScob5n6,詳情請洽澎湖縣旅遊解說協會(電話:06-9265242)。

希望培育基金會資助隘門、馬公國小 黃健忠市長感謝善舉點亮教育之光 

馬公市長黃健忠表示,隘門與馬公國小是培育在地人才的重要校園,基金會的補助,讓孩子在運動與學習的道路上多一份助力,也讓學校在資源不足時能夠安心推展訓練。他特別感謝基金會長期關心澎湖教育,以實際行動照顧孩子的需求,市公所也將持續與各界攜手,讓更多校園受惠。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馬公市長黃健忠10/13日下午陪同「希望培育基金會」執行長葉萬教、副執行長陳福國,一同前往隘門國小與馬公國小,關懷在地校園發展,並致贈補助經費。基金會此次資助隘門國小桌球隊「點心費」,由校長朱劍忠代表接受;並補助馬公國小「外聘教練鐘點費」,由校長王文瑞代表接受,協助籃球隊與田徑隊的課後訓練,為學童學習與運動注入動能。
馬公市長黃健忠表示,隘門與馬公國小是培育在地人才的重要校園,基金會的補助,讓孩子在運動與學習的道路上多一份助力,也讓學校在資源不足時能夠安心推展訓練。他特別感謝基金會長期關心澎湖教育,以實際行動照顧孩子的需求,市公所也將持續與各界攜手,讓更多校園受惠。
執行長葉萬教指出,基金會始終堅持「用最少經費,幫助最需要的孩子」,這份理念將不斷延續,讓教育希望能在澎湖持續發光發熱。副執行長陳福國則表示,基金會的補助雖然有限,卻希望能在關鍵時刻提供最合宜的支持,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後盾。
隘門國小校長朱劍忠與馬公國小校長王文瑞,均對基金會的善舉表達誠摯感謝,並指出這份適時的協助,讓學校在推動體育訓練與學生活動時更具信心,也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希望培育基金會長年攜手教育夥伴與社會各界,補足公部門經費不足之處,點亮校園的希望之光,為澎湖的下一代開啟更寬廣的未來。

澎管處辦理「永續 x 菊島:海洋永續旅遊對話與綠遊市

匯聚產官學界共同推展海洋永續旅遊藉由論壇與市集雙主軸,除邀請國內產官學界講者及在地業者分享經驗,戶外並設有近30攤力行綠色永續理念的特色攤位,共計吸引近700人次民眾參與,展現澎湖在地對於海洋保育與永續旅遊的重視。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10月12日舉辦「永續 x 菊島:海洋永續旅遊對話與綠遊市集」,藉由論壇與市集雙主軸,除邀請國內產官學界講者及在地業者分享經驗,戶外並設有近30攤力行綠色永續理念的特色攤位,共計吸引近700人次民眾參與,展現澎湖在地對於海洋保育與永續旅遊的重視。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陸曉筠署長以「海洋保育與棲地復育」為題,揭示我國海洋資源守護作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胡俊傑教授則分享「望安海洋生態旅遊區成果」,展現今年度於望安生態旅遊區的推動經驗與成果;澎湖縣共生藻協會洪國雄老師以「島嶼智慧與永續觀光」探討地方智慧及旅遊轉型趨勢。在案例交流方面,望安海洋生態旅遊區的合作業者分享其實踐經驗,包括東福海上育樂有限公司陳雅玲負責人、島澳七七有限公司陳滿鍠教練,以及豐穗國際娛樂有限公司徐華穗負責人,以三種不同角度分享帶領遊客參與「望安海洋生態旅遊」的案例,展現業者如何將海洋教育、珊瑚復育與生態旅遊融入遊程。
此外,大慶旅遊李桂棻執行長以「從旅者到守護者-解讀海洋文化DNA以創造永續觀光新契機」為題,倡導旅客從消費者轉變為守護者;原森旅行社林純如執行長則分享「永續旅遊設計思維」,透過支持在地小農與友善農產,打造結合生態教育的旅遊模式,讓更多旅人看見臺灣自然之美。
同場舉辦的「綠遊市集」更成為民眾體驗永續生活的亮點,現場導入永續友善店家與團體設攤,提供在地特色美食、手作工藝與環境教育推廣,也規劃銀合歡製作的永續幣取代餐券,可在市集兌換商品,讓民眾依照需求自由選購,有效減少餐券廢紙及剩食問題。
澎管處表示,期許透過本次活動讓永續理念落實在民眾日常消費與旅遊體驗中。未來將賡續推動澎湖永續旅遊,邀請更多在地業者與旅客共同響應,攜手打造友善環境、守護海洋、永續發展的澎湖。

縣府團隊參訪臺中港區藝術中心 交流借鏡推動澎湖藝文場館優化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澎湖縣長陳光復10/11日下午率縣府團隊參訪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由中心導覽人員詳細介紹中心的歷史沿革、發展目標與空間規劃等內容。透過現場導覽與經驗交流,借鏡臺中在藝文設施營運管理上的成功經驗,作為未來優化澎湖藝文場館與展演空間的重要參考,進一步提升本縣藝文能量與文化軟實力。
陳光復說,澎湖雖地處離島,但文化底蘊深厚,從傳統技藝、音樂表演到現代藝術創作,皆展現在地風采。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藝文場館的現代化與活化,讓藝術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港區藝術中心位於臺中市清水區,自89年3月正式營運,以社區為起點,結合地方學術單位與藝文資源,推廣各項展演活動。中心包含展覽廳、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美術工坊、演藝廳、戶外劇場休閒區及清風樓等多元空間,提供民眾多層次的藝文體驗,是臺中地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

信仰結合食農,文化融合教育—湖西鄉「王公賜好籤(蕃薯籤)–抽好籤呷好簽」10月5日登場! 

除了祈求王公賜下的好籤帶來平安與順利,進行蕃薯削皮與拋絲、曬蕃薯籤體驗,現場更邀請蔡月滿老師教導蕃薯籤古早味手作-「籤杯(謙卑)」及品嘗點心佳餚,推廣在地食材,實踐食農教育精神,並結合母語教學講述「謝安王公-東山再起」典故、文化導覽與互動體驗,讓參與者從吃的、說的、聽的全方位感受尖山社區的文化底蘊與活力。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在地文化創意再升級!湖西鄉公所114年度推動社區營造計畫,輔導尖山、菓葉、成功3處村/社區陸續展現社造碩美果實!
本次輔導該鄉尖山村、尖山社區發展協會與尖山顯濟殿共同舉辦的「王公賜好籤(蕃薯籤)–抽好籤呷好簽」活動,於114年10月5日(星期日)在尖山顯濟殿廟埕及老人活動中心熱鬧登場。
這場活動巧妙結合尖山社區深厚的信仰文化與傳統飲食特色,透過「抽籤」祈福與「呷簽」(吃蕃薯籤)的創意雙關,呈現一場寓教於樂、充滿人情味的文化盛宴。
除了祈求王公賜下的好籤帶來平安與順利,進行蕃薯削皮與拋絲、曬蕃薯籤體驗,現場更邀請蔡月滿老師教導蕃薯籤古早味手作-「籤杯(謙卑)」及品嘗點心佳餚,推廣在地食材,實踐食農教育精神,並結合母語教學講述「謝安王公-東山再起」典故、文化導覽與互動體驗,讓參與者從吃的、說的、聽的全方位感受尖山社區的文化底蘊與活力。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地方創生的文化實踐,更希望透過傳統信仰與飲食的連結,重新喚起人們對「社區」的認同與參與,活絡社區,也讓年輕一代透過親身體驗,了解地方語言與歷史的重要性。
鄉親與親子同樂共襄盛舉,一起來「抽好籤、呷好簽」,尋找屬於湖西鄉尖山社區的夢想家園!

風櫃國小「海學力」課程 入圍國際教育獎 馬公市長黃健忠到校致意 

風櫃國小校長林妍伶指出,「海學力課程讓孩子透過實際行動,從在地海洋出發,理解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也凝聚了社區的力量,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澎湖縣馬公市風櫃國小以「海學力:從澎湖出發的做中學行動課程」榮獲 2025 IASE教育影響力獎(IASE Award)教學創新組入圍肯定,展現偏鄉小校從在地出發、連結世界的教育力量。10/1日馬公市長黃健忠特別前往風櫃國小,向全校師生表達祝賀,並以清涼豆花慰勞,與大家共享這份榮耀與喜悅。
風櫃國小的「海學力」課程,把澎湖的海洋與社區化為學習場域,引導孩子進行潮間帶觀察、每月淨灘、海漂垃圾調查、海草復育、訪談漁村耆老等多元行動,再將成果轉化為繪本、短片與展演。課程強調知識與實踐結合,讓學習不侷限於課本,而是生活態度與環境責任的養成。成果豐碩,從海廢時裝秀登上國際研討會舞台,到雙語繪本《細說風櫃》遠赴捷克交流,甚至與韓國、泰國、美國等地師生跨國對話,逐步展現小島教育走向世界的能量。
為了迎接市長蒞校,學生自編自演短劇《細說風櫃》,以童趣演繹地方故事,讓觀眾看見孩子對家鄉文化的理解與創意。同時,師生也策劃海廢創作美展,將海漂垃圾化為裝置藝術,傳遞海洋教育與保育的重要理念,展現「做中學」的具體實踐。
黃健忠市長讚許風櫃國小的深耕努力,認為孩子的學習歷程不僅讓世界看見澎湖教育的亮點,更讓在地學童在與海洋的互動中建立自信,拓展國際連結。他強調,教育的價值不只在於知識傳授,更在於培養態度與責任感;特別是在偏鄉環境中,孩子透過海洋課程學會守護環境、珍惜資源,這份意義格外深刻。市公所將持續支持各校教育創新,讓更多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家鄉的美與力量。
風櫃國小校長林妍伶指出,「海學力課程讓孩子透過實際行動,從在地海洋出發,理解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也凝聚了社區的力量,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我們珍惜這份榮耀,也期許孩子帶著海洋精神,走得更遠。」
據悉,「海學力」課程亦將於今年10月亮相 Education Innovation Taiwan(臺灣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完整呈現風櫃國小的學習成果與澎湖海洋文化。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課程模組化,結合跨校共學與國際合作,期盼成為偏鄉教育的典範。

 

馬公市長黃健忠親赴賀陳婉忻榮獲「教育大愛菁師獎」與「卓越特殊教育人員」雙殊榮

陳婉忻表示,能同時獲得兩項獎項,心中滿懷感恩。這份榮耀不僅屬於自己,更屬於所有支持與陪伴的同事、家長與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只要給予陪伴與適當支持,就能展現潛能。」她強調,未來將繼續秉持初心,持續深耕特教現場,陪伴更多需要的家庭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馬公國小特殊教育教師陳婉忻,今年榮獲教育部「114年度卓越特殊教育人員」及「114年度教育大愛菁師獎」兩項全國性榮譽,充分肯定其十五年來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深耕與奉獻。9/26日傍晚,馬公市長黃健忠特別前往陳老師府上道賀,親自張貼賀榜並致贈象徵榮耀與祝福的「金飯碗」,表達對地方教育工作者的高度敬意。
黃市長強調,陳婉忻多年來默默耕耘,足跡遍及偏鄉與離島,始終秉持「需要在哪裡,老師就在那裡」的信念。她不僅具備專業知能,也懷抱教育熱忱,能夠結合資源、帶動團隊,實際改善孩子與家庭的生活。這份堅持與行動力,不僅是教育部給予雙重肯定的原因,更是馬公市的驕傲。
馬公國小校長王文瑞指出,陳老師對每一位特殊需求的孩子都投注極大耐心與專業,並能從學生及家庭的需求出發,規劃合宜的教學方案。她的努力使學校的特殊教育服務更加完善,也為同仁樹立了學習典範,榮獲獎項可謂實至名歸。
陳婉忻表示,能同時獲得兩項獎項,心中滿懷感恩。這份榮耀不僅屬於自己,更屬於所有支持與陪伴的同事、家長與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只要給予陪伴與適當支持,就能展現潛能。」她強調,未來將繼續秉持初心,持續深耕特教現場,陪伴更多需要的家庭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馬公市公所指出,市政團隊將在地方層面持續推動對教育的支持,特別是特殊教育資源的挹注與師資的培育。期盼透過陳老師的典範事蹟,鼓舞更多教育人員投身共融教育,讓馬公市逐步形塑成為友善與支持兼具的教育環境。

馬公市立幼兒園舉辦「114年馬公市愛護環境珊瑚植栽活動」 近八百人熱情參與 共護海洋生態

馬公市民代表會主席歐銀花、副主席莊國輝、市民代表黃旭輝與吳武宗,嵵裡里長林來續、海巡署第十三巡防區指揮部主任甘禮維、澎湖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周宇鳴、民進黨澎湖縣黨部主委顏家康,以及前馬公市長葉竹林等人皆親臨參與,與親師生一同投入守護環境的行列。

(記者李源報導)為提升幼兒環境保護意識,並凝聚親師生與社區共同守護海洋的力量,馬公市立幼兒園9/27日在嵵裡沙灘及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舉辦「114年馬公市愛護環境珊瑚植栽活動」,吸引近800位親師生熱情參與,顯示家長與社區對環境教育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在嵵裡沙灘安排親子淨灘,讓孩子在家長陪伴下,以實際行動維護潔淨海岸;並設計以「愛護環境、你我一起來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有獎徵答及闖關遊戲,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深幼兒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在水產種苗繁殖場,專業人員帶領親子參與珊瑚植栽,讓孩子親手體驗並認識珊瑚礁對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另安排海藻寵物瓶DIY,以及海底生物影片與圖片欣賞等活動,啟發幼兒對自然生態的好奇與關懷。
活動現場嘉賓雲集,展現對環境教育的高度支持。馬公市民代表會主席歐銀花、副主席莊國輝、市民代表黃旭輝與吳武宗,嵵裡里長林來續、海巡署第十三巡防區指揮部主任甘禮維、澎湖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周宇鳴、民進黨澎湖縣黨部主委顏家康,以及前馬公市長葉竹林等人皆親臨參與,與親師生一同投入守護環境的行列。
馬公市長黃健忠表示,看到馬公市的孩子在家長陪伴下踴躍參與淨灘、珊瑚植栽及多元教育體驗,從中展現對自然的珍惜與好奇,令人深感欣慰。他肯定幼兒園團隊的用心規劃,使活動兼具教育意義與參與感,同時對家長的熱情支持表達謝意,讓孩子能在社區的陪伴下健康成長。黃市長強調,環境保護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更需要家庭、學校與社區齊心協力。馬公市公所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推動更多寓教於樂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在快樂學習中養成環境意識,共同守護馬公市及澎湖珍貴的自然環境。

孔子誕辰2575周年 澎湖隆重舉行祭孔典禮 弘揚尊師重道
 

今年祭孔儀典,由中興國小學生擔任佾生,以六佾舞執籥、翟尾展

演,展現古禮莊重之美;文光國中學生擔任禮生,恪守典儀;龍門國

小國樂團與馬公國中國樂社則擔綱樂生,現場演奏傳統禮樂,增添儀

式莊嚴氛圍。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澎湖縣各界紀念至聖先師2575周年誕辰釋奠典禮,9/28日上午在孔廟隆重舉行,由縣長陳光復擔任正獻官。大典全程依循古禮進行,在莊嚴肅穆的禮樂聲中,展現對孔子至高的崇敬與對尊師重道精神的傳承。

今年祭孔儀典,由中興國小學生擔任佾生,以六佾舞執籥、翟尾展演,展現古禮莊重之美;文光國中學生擔任禮生,恪守典儀;龍門國小國樂團與馬公國中國樂社則擔綱樂生,現場演奏傳統禮樂,增添儀式莊嚴氛圍。

陳光復表示,孔子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千百年來影響深遠,是華人文化中重要的典範。他強調,老師如春風化雨,以知識陪伴學生成長,為孩子們指引方向、點亮人生明燈。他也藉此機會,向所有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致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

典禮結束後,現場並發放象徵智慧與福氣的「智慧糕」及「智慧筆」紀念套組,寓意學子智慧增長、學業精進,延續祭孔典禮的文化意涵。


 

「菊島春風起—師情萬里行」教師節表揚大會 陳光復感謝教育耕耘者春風化雨 

由縣長陳光復親自公開表彰全縣107位卓越教育人員,向每位默默耕耘、奉獻教育的老師們致上最高敬意與感謝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教師節前夕,澎湖縣政府9/24日上午於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舉辦「菊島春風起—師情萬里行」教師節表揚大會,由縣長陳光復親自主持,公開表彰全縣107位卓越教育人員,向每位默默耕耘、奉獻教育的老師們致上最高敬意與感謝。
會中,陳光復也特別頒發感謝狀予秧米國際食品有限公司,肯定其捐贈精美禮品給澎湖每位教師,展現企業對地方教育的支持。
陳光復表示,教育工作是一項神聖而偉大的使命,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人生旅途上的引路人。他強調,澎湖雖地處離島,教育資源相對有限,但憑藉一代代教育者的堅持與熱情,讓孩子們在這片海洋之島同樣能擁有璀璨的學習成果與人生希望。
陳光復說,感謝每位教師多年如一日的堅守崗位,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成為學生心靈上的支持與陪伴。你們的辛勞與用心,是澎湖教育最穩固的根基,更是孩子們築夢踏實的力量。
澎湖縣114年度教師節表揚名單:
一、教育部師鐸獎:馬公國中章世然、文澳國小謝宜蓉。
二、教育部教育奉獻獎:馬公高中謝聰明。
三、澎湖縣教育奉獻獎:澎湖縣體育會賴德溪。
四、澎湖縣特殊優良教師:白沙國中陳冠全、龍門國小陳玉珍、鳥嶼國小王雅嫺、湖西國中盧宗星、馬公國中金聖穎、馬公國中陳玉燕、馬公國小陳雅青、石泉國小李燕芬、中興國小許彩虹、文澳國小洪秀緣、將軍國小呂岱倫、馬公國小林鈺珅、東衛國小呂聖景、五德國小何健興、龍門國小蔡明珊、馬公國小周明賢。
五、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人員:馬公國小陳婉忻。
六、澎湖縣卓越特殊教育人員:文光國中陳彥豪。
七、服務滿40年資深優良教師:東衛國小陳生步、山水國小葉子超。
八、服務滿30年資深優良教師:馬公國中陳逸鈴、文光國中王麗娟、文光國中黃文松、白沙國中鄭雅鈴、白沙國中謝美娟、中正國小王國賓、中正國小宋艷秋、中正國小陳順隆、中正國小陳穎峯、中正國小王玉薰、文光國小謝秀卿、中山國小陳曉萍、興仁國小蔡月英、五德國小翁清課、山水國小許麗鈞、山水國小王淑娟、湖西國小朱佳珍、隘門國小黃玉惠、中屯國小陳鴻賢、赤崁國小張功亭、合橫國小葉萬全、合橫國小陳名賢、後寮國小李建章、七美國小林秀芳。
九、服務滿20年資深優良教師:馬公國中伍志斌、馬公國中李玉堂、馬公國中眉惠菁、馬公國中胡雁翊、馬公國中許文維、馬公國中陳坤傑、馬公國中陳若晶、馬公國中葉藍靖、馬公國中詹雅婷、馬公國中蔡郁梅、馬公國中鮑威任、文光國中歐振國、文光國中黃祥豪、湖西國中陳超群、澎南國中許言誠、白沙國中陳裕傑、白沙國中蔡麗妍、西嶼國中鄭順祥、馬公國小柯逸凡、馬公國小馬淑敏、馬公國小張涵婷、中興國小孫珮勻、文澳國小呂建瑤、文澳國小歐采欣、文澳國小陳沫言、文澳國小陳盈秀、文光國小黃上臻、石泉國小李慶生、石泉國小曾珮媛、石泉國小吳鈺婷、石泉國小林煥智、五德國小林佳仕、西溪國小李雅倩、山水國小陳寧翔、湖西國小李宜鈴、龍門國小辛柏緯、中屯國小楊文啟、中屯國小王心怡、池東國小王慧倩、池東國小蔡秀滿、合橫國小呂淑華。
十、服務滿10年資深優良教師:文光國中許靜玫、湖西國中蔡松玫、澎南國中林雅婷、西嶼國中王惠君、中正國小黃可珍、中正國小郭玟琪、中興國小許雅偵、中興國小王逸伶、文澳國小曾心怡、文澳國小黃昱凱、文澳國小陳姵宇、文澳國小黃群航、西溪國小金玉芳、赤崁國小楊詠靜、望安國小陳曉雯、雙湖國小陳瑀希、七美國小蔡書文、風櫃國小莊仲昕。

 

 

「望安,一蕊上媠的雲」油畫聯展  馬公市公所藝文走廊9月8日登場

馬公市長黃健忠表示,市公所藝文走廊就是一個「城市的小客廳」,讓藝術不再只是專屬展館,而是能在市政大樓裡與市民相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次聯展不僅展現藝術家的情感厚度,也讓市民透過畫布,看見望安的雲與海,感受到離島最動人的風景。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馬公市公所持續推動藝文展演,提供多元藝術創作空間。由呂建勳、洪筱玲夫妻共同創作的「望安,一蕊上媠的雲」油畫聯展,將於9月8日(星期一)上午10時起在市公所藝文走廊展出,展期至10月9日止,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及藝文愛好者蒞臨欣賞。
此次聯展以「望安白雲」為核心意象,展現藝術家對離島的深厚情感。呂建勳、洪筱玲因公職駐點於望安,閒暇時常走訪聚落,深受自然景致與人文氛圍觸動。對他們而言,望安的雲如同蘊含靈魂般的存在,即使離開多年,仍舊牽動心神。他們以畫筆將思念化為作品,帶領觀者走入一段關於島嶼的記憶與情感。
兩人在藝術風格上各具特色:呂建勳偏向具象寫實,專注描繪海景與岩石肌理,筆觸細膩沉著;洪筱玲則介於自然寫實與植物肖像畫之間,善於從田園間汲取靈感,作品中流露對自然生活的嚮往。她更期盼未來能結合畫作與詩文,延伸畫境的韻味與想像。
馬公市長黃健忠表示,市公所藝文走廊就是一個「城市的小客廳」,讓藝術不再只是專屬展館,而是能在市政大樓裡與市民相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次聯展不僅展現藝術家的情感厚度,也讓市民透過畫布,看見望安的雲與海,感受到離島最動人的風景。

陳光復出席「保護沉船日」開幕式 感謝各界守護澎湖珍貴水下文化資


 

2025保護沉船日」系列活動內容多元豐富,除了以「將軍一號」為

主題的觀覽營,還包括四場專題講座,邀請臧振華教授等重量級學者

主講。此外,「將軍一號」沉船特展也將同步展出圖文影像、考古成

果及保護現況,期望藉此喚起社會大眾對水下文化價值與保存意義的

重視。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攜手國立清華大學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於8/15日起至17日假澎湖舉辦「2025保護沉船日水下文化資產」系列活動。澎湖縣長陳光復親自出席開幕式,強調澎湖縣政府將持續與中央、學界合作,共同推動水下文資的保存與永續發展。

陳光復表示,澎湖位於歷史上重要的臺灣海峽航道,海域內富含珍貴的水下文化資產,每一艘沉船都代表著一段歷史記憶。他承諾縣府未來將持續配合中央,建立推廣網絡,確保這些水下瑰寶得以妥善保存,讓澎湖的文化底蘊更加豐富多元。

陳光復同時感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清華大學及所有專家學者的長期投入,並肯定此次活動不僅讓縣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水下文資,更將澎湖推向國際文化舞台。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指出,自2015年《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實施以來,已為我國水下考古與文資保存奠定重要基礎。今年特別選在列冊沉船數量最多的澎湖舉辦活動,並以臺灣官方首次水下考古挖掘的「將軍一號」作為觀覽營主題,別具深遠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張祥光則表示,澎湖長年積極投入水下文化資產的調查與研究,這些發現不只是單純的沉船殘骸,更是承載人類文明與歷史的真實場景。他期盼透過此次系列活動,能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再僅限於學術研究,而是能轉化為大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並得以長久傳承。

2025保護沉船日」系列活動內容多元豐富,除了以「將軍一號」為主題的觀覽營,還包括四場專題講座,邀請臧振華教授等重量級學者主講。此外,「將軍一號」沉船特展也將同步展出圖文影像、考古成果及保護現況,期望藉此喚起社會大眾對水下文化價值與保存意義的重視。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