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不用藥的心靈自癒力,開啟~幸福免疫力」,心覺醒文教基金會將於9月20日舉辦心靈講座,邀請光流整合醫學診所院長楊紹民蒞縣演講。縣長陳光復鼓勵鄉親踴躍前往參加,了解如何善用心靈自癒力,並體驗健康的人生,也希望主辦單位加強宣傳讓更多民眾可以前往參與。
心覺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寶圓17日下午前往縣府拜會,特別致贈楊紹民醫師專業心靈療癒著作給陳縣長,她歡迎縣府員工屆時前往參加講座,藉此難得機會,與專家面對面,聆聽楊醫師分享揭開自我照護的秘密,也盼讓患有頭痛、失眠或憂鬱的患者,都能不藥而癒。
楊紹民是專業精神科醫師,具有相當專業的學經歷及豐富的問診經驗,陳寶圓表示,楊醫師是澎湖女婿,在國內身心醫療領域貢獻良多,也曾到過澎湖演講不用藥的心靈自癒課程,頗受好評,這次再度蒞澎開講,機會非常難得,請鄉親多多把握,儘早報名,以免向隅。
「不用藥的心靈自癒力」心靈講座時間訂於9月20日上午9至11時,地點在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報名專線9268115,歡迎鄉親把握機會,踴躍報名參加。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中秋佳節將近,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為維護中秋節應節食品衛生,針對轄內糕餅製造業進行環境衛生、製造過程、食材保存、食材來源、包裝標示等規定進行重點查核,並抽驗中秋節應景產品共5件,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特別加強各烘焙業製作場所環境清潔,截至9月14日前共稽查21家次,不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的項目,有食材或原物料未離牆離地、場所的牆面地面潮濕長黴未清理、未設置防制病媒蚊設施及器具不潔等現象,均將責請業者立即改善,以維護食品安全,衛生局將持續加強稽查。
衛生局提醒烘焙製造業者,不可使用添加未經許可添加物於食品中,並應確實保留進出貨憑證,包括原料或成品,落實自主管理,以維護食用安全及自身商譽,並呼籲民眾,選購食品時應注意商家環境衛生及包裝是否完整標示,充分揭露食品相關資訊,並於有效日期內食用完畢。提醒民眾注意適時選購高纖食物做搭配,健康過好節。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有關鄉親關心本縣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問題,尤其是接生能量部份,目前本縣衛生局管理之轄內相關婦產科醫療資源分別為: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2位、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2位、李子林婦產科診所1位、胡迪文婦產科診所1位、建銘診所1位及慈輝家醫科診所1位,共計6家醫療院所、8位醫師提供婦產科醫療服務,並非民眾誤解本縣僅1名婦產科醫師人力,縣衛生局特此說明。
目前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肩負本縣孕婦生產服務之負責醫院,該院常態婦產科人力為2位,查因其中1位婦產科醫師8月起產假,以致接生醫事能量較為吃緊,為有效解決該院婦產科人力問題,據三總澎湖分院陳錫洲院長表示目前替代方案為週五、六、日之例假日期間,由三軍總醫院機動性支援4位婦產科醫師,以確保本縣每月約40位新生兒之醫療照護。
衛生局代理局長蕭靜蓉強調,對於強化本縣各項醫療業務之推動責無旁貸,同時亦表示衛生局自99年起為提昇本縣在地化醫療資源整合,已輔導兩院建立相互支援模式,且縣內醫師公會也配合提供開業專科醫師支援機制,在此良好合作基礎下,期盼能賡續為鄉親提供更適切及可近性之醫療服務。
為充實本縣急重症醫事人力,衛生局將持續爭取衛生福利部引進醫學中心醫師支援本縣三總澎湖分院及部立澎湖醫院,特別強化婦產科及兒科,由三總澎湖分院負責「外傷」與「高危險妊娠及新生兒照護」,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負責「心血管」與「腦中風」照護,藉由兩家醫院互相合作、共同成長,以提供本縣鄉親更完善之醫療品質。
(記者洪疇雲/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社會處委辦國立臺南大學承辦的「視覺障礙者生活重建服務中心」於九月五日下午辦理視障宣導課程-「在黑暗中找到光的方向」。課程於澎湖縣身心障者福利服務中心一樓隆重舉行,特別邀請國立臺南大學林慶仁教授擔任講座,期許視覺障礙者能突破困境,走出一片天。
身兼此計畫主持人的林慶仁教授,在校內亦兼任具特色的視障教育與重建中心主任的行政職務,此次為一系列相關視障課程之第一個。課程內容相當多元,認識視覺障礙、一般人對視障的誤解、視障輔具、強化健康的心靈,而且林慶仁教授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以視障者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自16歲以前視力正常就讀台中一中,因視神經萎縮而走入視障的視界,歷經請假、休學兩年、醫眼睛南北奔波,在醫藥無效後更轉學至啟明學校之辛苦學習路。不過,林慶仁教授仍然不放棄學習,一路由彰化師大而負笈美國取得特殊教育博士學位與美國的德州駕照。林慶仁教授說;「視障者沒有它(視力),仍然可以看見全世界」。
與會者對於這次的課程回饋,皆表達獲益良多,驚覺有這麼棒的視障輔具(眼鏡型放大鏡、雙鏡片眼鏡型望遠鏡…)、相關視障資源服務、及振奮人心的新思維,希望日後可以再多辦這樣子的活動。林教授最後提及視障者的重建路並不孤單,除了自我開創,社會大眾能以健康心態對待視障者更為重要,請勿再把視障當做無能者而加深凡事皆要人協助之印象。
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主辦單位:澎湖縣政府,承辦單位:國立臺南大學(澎湖視障中心),經費來源: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及縣府配合款。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每年4到9月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期,現正值開學季,腸病毒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應隨時留意學童之個人衛生,正確落實勤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常見腸病毒之症狀為手足口病、?疹性咽峽炎、有些時候則會有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另提醒準媽媽們應注意自身及嬰幼兒的健康狀況,並正確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及避免接觸腸病毒病患;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以降低嬰幼兒感染風險。
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若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留意是否出現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病徵,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黃金時期。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歡迎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南部地區巡防局第七二岸巡大隊,於9月12日響應「清除孑孓行動日」活動,所屬同仁全員出動,與村里鄉民攜手清除防蚊工作,防杜絕登革熱疫情,營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第七二岸巡大隊為響應環保署「清除孑孓行動日」活動政策,所屬同仁出動123人次,充分展現出岸巡單位軍民同心、為民服務之精神,針對轄屬湖西、白沙及西嶼地區的廳舍、港區、空屋及其周邊環境…等,實施打掃整理及清潔消毒,徹底清除病媒蚊孳生環境,並協助村里社區鄉民清淨家園攜手防蚊的為民服務工作,防杜疫情於澎湖地區爆發,營造舒適與安全的生活環境。
岸巡第七二大隊鄭大隊長呼籲,近期全台登革熱疫情升溫不斷,病例逐日攀升,居家周圍易產生積水處、容器等,嚴然成為病媒蚊的溫床,請民眾需多加注意,並加強居家環境清潔;另如有關救生救難或查緝不法等海洋事務,請撥打海巡「118」報案專線通報,海巡署24小時為您服務;另為推動廉政效能,執行反貪、防貪、肅貪工作,若民眾發現貪瀆情事,請撥打海巡署廉政專線02-22399241檢舉。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有關媒體報導本縣僅有一位婦產科醫師負責全縣接生業務一事,澎湖縣衛生局曾於今年7月間促請三總澎湖分院評估該院婦產科醫療需求,研議規劃適當配套措施;有關近日婦產科發生緊急事件能獲圓滿處理,特別感謝三總澎湖分院、部立澎湖醫院及醫師公會全力合作;另澎湖縣衛生局將針對本縣部分專科醫師人力運用支援問題,於近期內再度邀集相關單位進行檢討,俾利建立更完善之機制。
另,為充實本縣急重症醫事人力,衛生福利部將於105年度起賡續獎助引進醫學中心醫師支援本縣三總澎湖分院及部立澎湖醫院,特別強化婦產科及兒科,由三總澎湖分院負責「外傷」與「高危險妊娠及新生兒照護」,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負責「心血管」與「腦中風」照護,兩家醫院互相合作、共同成長,以提供本縣鄉親更完善之醫療品質。
澎湖縣政府為強化澎湖地區在地醫療能量,多年來不斷向中央爭取高精密儀器、醫療人力、硬體設施及各項醫療品質提昇計畫,對本縣就醫環境已有顯著改善,且本縣兩家醫院亦積極強化服務能量,已於102年陸續通過衛生福利部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之認證,有效降低本縣急重症空中轉診赴台就醫率達25%,另部立澎湖醫院成立心血管照護中心,102年底成立迄今已完成227例心導管手術,提供本縣民眾更適切之醫療服務。
為提昇本縣醫療品質,澎湖縣衛生局自99年起不定期召開「提昇本縣在地化醫療資源整合協調會議」,已建立兩院相互支援模式,同時亦商請縣內醫師公會提供開業專科醫師支援機制,以落實在地化醫療。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湖西鄉衛生所母乳哺育支持團體為協助哺乳媽媽及職場媽媽能更得心應手的哺餵母乳,將於9月18日及11月13日假湖西鄉衛生所,下午2點舉行工作職場與哺乳及擠奶和母奶收集方法衛教宣導,歡迎產前產後的媽媽共襄盛舉,有意參與者可洽詢電話:06-9921271。
母乳是大自然專為人類寶寶所設計的,它提供寶寶成長過程中所有需要的營養素,哺餵母乳不是只有單純餵食母乳而已,由於寶寶直接吸允媽媽乳房喝奶,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哺乳這個行為,對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心智乃至於人格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除了對寶寶的影響外,對授乳的媽媽也因為提供自己寶寶珍貴的乳汁,相對的獲得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益處與回饋。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民國78年產後1個月純母乳率僅5.8%(總母乳率26.6%),99年度提昇58.5%(總母乳率85.4%),顯示有愈來愈多媽媽認同母乳哺育對於嬰兒成長與營養之重要性。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實證研究顯示,母乳是嬰兒能量供給的最重要來源,不僅能增進嬰兒腦部發育、幫助鈣吸收,並可抑制腸胃道中病菌滋生,湖西鄉衛生所呼籲產後的媽媽支持純母乳哺育六個月,其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持續母乳哺育至兒童兩歲或兩歲以上。
湖西鄉衛生所指出母乳是寶寶最佳的食物,會隨著寶寶的年紀需求不同而變動,母乳中的抗體及其他抗感染因子也是一直存在著,哺育的過程不僅提供嬰兒需要的營養,對媽媽的健康也極有幫助。對於新生兒來說,母乳是最自然也最適合的食物,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是配方奶無法取代的,母乳還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嬰兒的抵抗力;對於母親來說,哺乳可以幫助子宮以及身材的恢復,更可以降低日後罹患卵巢癌以及乳癌的危險。
然而大部分的媽媽於產假結束後即從容返回職場挑戰,又因工作壓力大導致媽媽的母乳量減少,以至於無法提供足夠的奶量給寶寶喝,甚至許多媽媽改採配方奶取代母奶哺餵寶寶,殊不知配方奶的營養成分遠不及母奶好。
綜合以上結論,湖西鄉衛生所母乳哺育支持團體為協助哺乳媽媽及職場媽媽能更得心應手的哺餵母乳,將於9月18日及11月13日假湖西鄉衛生所,下午2點舉行工作職場與哺乳及擠奶和母奶收集方法衛教宣導,歡迎產前產後的媽媽共襄盛舉,有意參與者可洽詢電話:06-9921271。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近日因受颱風及對流雲系旺盛作用帶來了豐沛的雨水,民眾除了慎防大雨造成淹水災情外,於大雨過後更應加強居家周邊環境整頓工作,包括:室內外承接雨水備用之容器、盆栽內及承接澆花之花盆底盤、花圃菜園內未加蓋之容器、置放於戶外之手推車、施工工地場所置放之破損紐澤西護攔及低窪地、空調冷氣水塔及承接冷氣水之水桶或容器、電冰箱底部水盤、樹穴等,環保局籲請民眾務必做到「清除再清除、檢查再檢查」,以降低病媒密度杜絕登革熱疫情爆發,並達到維護民眾自身健康之目標。
環保局表示,防治登革熱人人有責,防治工作應以「巡」、「倒」、「刷」、「清」四合一方式進行居家周圍環境整頓,以積水容器、廢棄瓶罐、廢輪胎及其他易積水的廢棄物品為首要的對象,請當地民眾務必加強預防,落實清理家戶周邊五十公尺積水容器,避免因近日來的連日降雨變成孳生源的孳生溫床。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本縣於昨日(9月4日)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該病患住白沙鄉赤崁村,經治療後返家休息,縣府衛生局獲報後已聯繫保局及白沙鄉公所,加強該村的戶外噴藥及社區環境孳生源清除工作,請鄉親安心,但亦呼籲鄉親做好病媒蚊防治工作。
確診的登革熱病例經疫調結果顯示,該個案日前有台南旅遊史,研判應是在外地感染,回澎湖後發病就醫,經通報檢驗確認。衛生局已完成個案住家及工作地的化學防治,並聯繫環保局及白沙鄉公所加強該村的戶外噴藥及社區環境孳生源清除工作。因登革熱可傳染期為發病日前一天至發病後第五天,只要在這期間有被斑蚊叮咬,極有可能會造成疾病的傳播。
衛生局提醒,落實孳生源清除是預防登革熱傳播最好的方法,蚊子的幼蟲(孑孓)是從積水容器孳生的,沒有積水容器就不會孳生病媒蚊,沒有病媒蚊就不會傳播登革熱。衛生局籲請各村里發動村里民眾落實居家內外社區環境的孳生源清除工作,以避免登革熱疫情發生。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衛生局持續針對澎湖的名產伴手禮「黑糖糕」的防腐劑、食品添加物、原物料展開標示及製造場所環境衛生品質進行專案稽查,同時進行市售黑糖糕第二波抽驗7件,檢驗結果與規定相符。
黑糖糕餅業是在地傳統的烘焙食品,應落實自主管理,努力提升食品的品質衛生,除研發令人回味的在地風味之外,更要贏得消費者的安心和信任。呼籲業者應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管理,如原物料採先進先出注意有效期限、環境設備的清潔、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檢查、食品產品責任保險及食品業者登錄等基本規定,食品添加物使用的注意事項及專人、專冊、專櫃管理等,使用之原料及食品添加物應誠實標示。
衛生局同時監測市售的泡麵(抗氧化劑)、干貝醬(防腐劑) 、菜脯(防腐劑) 、蔬菜(農藥殘留) 及海帶、麵腸、百頁豆腐等食品殘留殺菌劑(過氧化氫)共抽驗14件,食品若檢出過氧化氫殘留,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8條規定,依法可處以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豆製品為高蛋白質的食品易腐敗,購買時最好選擇有冷藏設備的店家,購買豆製品時,提醒不要購買顏色太白之豆干絲或顏色太黃太鮮豔之豆干產品,若為完整包裝的豆製品,則應注意產品包裝,標示是否完整、有效日期及貯存之過程,應特別注意溫度及時間上的控管,才是保鮮食物的不二法則。(檢驗結果公布於衛生局網站)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意外創傷好幫手,傷口癒合少煩惱」,現今醫療技術發達,民眾可自行至藥局諮詢藥師後購買傷口敷料,大家最常聽說就是「人工皮」,即「親水性膠體敷料」。
「親水性膠體敷料」俗稱「人工皮」,發生創傷時,因使用方便,廣為民眾喜愛,特別是創傷早期或後期癒合階段,其內層能吸收組織滲出液,外層則透氣防水,可保護傷口,促進傷口癒合。
要特別注意的是,人工皮適用於一般擦傷、撕裂傷、燙傷及割傷等無感染性傷口,不建議使用在大型、傷口很深、滲出液過多、感染性傷口、傷口周圍的皮膚脆弱或對敷料材質過敏等情況,民眾若出現以上狀況,應先向醫護人員尋求協助,如果不清楚傷口的處理方式,就要先諮詢醫護人員,再決定是否要自行處理,千萬不要因貪圖方便、省錢,錯誤使用人工皮,造成傷口惡化。
「人工皮」屬於需經政府許可列管的醫療器材,民眾在購買前可先檢視產品是否有衛生福利部核准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並應看清產品包裝是否有完整的標示內容,包括:廠商名稱、地址、品名,並確認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等資訊,以確保產品品質。欲查詢藥物許可證產品相關資料,可至食藥署網站藥物許可證資料庫查詢(連結:首頁http://www.fda.gov.tw>業務專區>醫療器材>資料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品許可證查詢)。使用後,如果發現品質不良,或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請立即通報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qms.fda.gov.tw。~~澎湖縣政府衛生局關心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從藝人Selina拍戲遭爆炸場面燒傷事件、高雄氣爆事件,一直到近日八仙樂園的粉塵爆炸事件,全國民眾都持續地關注燒燙傷時大愛(大體捐贈)皮膚的使用與供需問題。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分為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上帝給我們這麼多層皮膚,當然賦予它們對人類不同的任務,但總括來說,皮膚對人體最大的功用,不外乎是覆蓋全身以提供保護作用,並維持體溫與體內水分含量。燒燙傷病患因為燒燙傷範圍與深度不同而有差異,當受傷體表接觸到空氣時,非常容易被空氣中的細菌感染,再加上受傷的病患免疫力會降低,對細菌的抵抗力變弱,傷口很容易被感染。
為加強對燒燙傷病患傷口的保護作用,避免傷口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遭受細菌感染,醫師們在傷口處進行醫療處置後,會使用經消毒的大愛皮膚或化學合成的無菌人工皮作為敷料,覆蓋在傷口表面成為體表屏障,這樣病患的免疫細胞只要對抗敷料下方的發炎反應,不必再額外分心對付外來的細菌,可以加速傷口復原的速度。但是對燒燙傷病患來說,最佳的敷料其實是自己的皮膚,因為大愛皮膚及合成人工皮就如同「OK繃」,還是要定期更換的,只有自己的皮膚,身體才不會視為外來物,傷口會自然地與它們融合在一起,達到最好的療效。
國內各皮膚保存庫所保存的大愛皮膚,是緊急醫療處置的好幫手,平時各個皮膚庫在大愛捐贈下都盡力地維持既定的庫存量以供不時之需,如果庫存量真的不敷使用,醫師們也會於專業的考量下為傷患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敷料做傷口處置。所以,無論是大愛皮膚或合成人工皮,只要是經滅菌,確認覆蓋處沒有細菌汙染的疑慮,都是醫師會考量使用的好敷料,民眾不必過於擔心大愛皮膚安全性的問題。~~澎湖縣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西嶼鄉衛生所於日前辦理母乳支持團體,主題是母嬰分開時的哺乳,許多哺乳媽媽帶著家人及寶寶參加,交流哺乳經驗、了解手擠乳技巧及奶水儲存方法與使用,以及協助母親放鬆的技巧,現場專心聽講並熱烈提問討論,足見哺育母乳已是共識。
2 0 1 5 國際哺乳週(2015年8月1--7日)國際母乳哺育行動聯盟( W A B A )主張平衡工作以及家庭生活,包括母乳哺育,對於婦女的權利、強壯健康以及有活力的勞動力、以及更好的社會都是日益重要。現今全球經濟及勞動狀況變化快速,對於婦女的健康及生計,以及孩子和家庭,有一些正面但卻更多負面的影響。經由適當的整合女性及男性的生產和生育的工作及生活,整個社會都可得到好處。好處包括:生產力,家庭收入及工作安全,婦幼健康及福祉,僱主的長期利益以及國家的社會經濟健康及穩定。今年哺乳週的主題是“讓其順利可行”,因此每個人都有關,我們一起可以讓其順利可行。
在配方奶充斥的環境裡,許多人早已被誤導,以為配方奶可以取代母乳。但事實上母乳的許多天然抗體和適合寶寶的營養素,是配方奶無法取代的,而且在由母親親餵時,寶寶使盡吃奶的力氣的過程,也促進寶寶口腔肌肉及腦部的發育成長。母乳哺餵時間愈長,對母嬰的好處就愈多,身為職業婦女如何兼顧職場及母乳哺餵,有時是一個難題,使母親想要放棄,但其實職場婦女有哺乳的權利,台灣現行法令也有保障職業婦女的哺乳權利。媽媽仍可以持續的哺乳,千萬別就此放棄了。
哺育母乳需有家人的參與及支持,媽媽的哺乳工作才能順利可行,而共同孕育幸福的母乳寶寶。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財政處表示,高酒精度之乙醇,易造成食用者口腔、舌頭、食道或胃臟之脫水受傷,甚而產生急性酒精中毒等生命、身體、健康之危害,該處呼籲民眾注意,酒精度超過70度的高酒精度酒類,不適宜直接飲用;另以酒液填裝於膠囊內之酒膠囊,屬於劣酒,不得產製、輸入及販賣,切勿食用,以免危害自身健康及安全。
財政處進一步表示,依消費者保護法第4條及第7條第2項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於其提供之商品,具有危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財產之可能者,應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及緊急處理危險之方法。為維護消費者飲酒安全,就產製或輸入酒精度超過70%酒品之業者,財政部規定應依上述方式於此類酒品瓶身或包裝上加註「本酒品酒精度過高,不宜直接飲用」之相關警語,以提醒消費者注意。
另針對以膠囊盛裝酒液之酒膠囊,除因酒精度過高,易導致上述生命、健康之危害外,其用於盛裝酒品之膠囊體積小,難以明顯標示警示圖文,消費者不易瞭解其實際內含物,無法有效控管食用量,且易淪為不法工具,進而對治安及民眾安全造成危害,財政部認屬不符合「酒類衛生標準」之劣酒,不得產製、輸入及販賣,違反規定者,將依菸酒管理法相關規定處罰。爰依菸酒管理法第47條第1項規定,產製或輸入劣酒者,處新臺幣(下同)3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但查獲物查獲時現值超過300萬元者,處查獲物查獲時現值1倍以上5倍以下罰鍰,最高以6,000萬元為限;至於販賣、運輸、轉讓或意圖販賣、運輸、轉讓而陳列或貯放劣酒者,依該法第48條第1項規定,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但查獲物查獲時現值超過新臺幣200萬元者,處查獲物查獲時現值1倍以上5倍以下罰鍰,最高以新臺幣2,000萬元為限。
財政處再次呼籲民眾特別注意,飲酒過量有害健康,短時間內大量灌酒更可能會使人立即喪命,如於夜店、KTV等場所發現此類高酒精度之酒品或膠囊,切勿因好奇、好玩而飲(食)用,以免危及身體健康,甚至人身安全。另亦請酒製造業者、進口業者及販售業者配合依規定標示酒品,善盡企業責任,共同維護國人消費安全。若民眾對上述規定仍有任何疑義,請電洽06-9263818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