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林皆興化身健康年菜小當家 教你聰明吃
健康迎龍年!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農曆春節將至,根據傳統習俗,家家戶戶的團圓飯,往往都是山珍海味、澎湃豐盛的精緻菜餚,但根據國健署調查發現,春節過後有近4成的民眾體重會增加,因此,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攜手澎湖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共同改造傳統年菜,於本(1)月30日上午辦理「健康年菜推廣成果發表記者會」,副縣長林皆興出席共同倡議,並於現場體驗高麗菜毛豆水餃DIY,期縣民在年節也能吃出好健康。
衛生局長陳淑娟表示,傳統年菜大多有著高油、高鹽、膳食纖維不足等問題,衛生局社區營養師運用「全榖雜糧當主食」、「低脂少炸少沾醬」,以及「新鮮蔬果少加工」等技巧,與澎湖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楊錦騰老師共同推出10道健康年菜(高麗菜毛豆水餃、芋香栗子炊飯、高麗菜酸蒸石斑、醉雞、無錫排骨、鹽焗大蝦、蘆筍炒百合、白玉瑤柱、蛤蠣芥菜雞湯、銀耳紅棗露),料理中使用高麗菜、毛豆及各式海鮮等低飽和脂肪酸的優質蛋白質,還加入全榖雜糧及當季蔬果來增加膳食纖維!
黃柏榮營養師提供避免長年菜苦味的料理秘訣,可先汆燙後迅速冰鎮,本次推出之年菜以10人份計算,每人平均熱量攝取量為700大卡,比傳統年菜少40%,膳食纖維增加5倍以上,有助於維持健康、改變細菌叢生態及維持消化道機能!
本次活動林皆興副縣長為感謝澎湖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楊錦騰老師率領3名學生,與衛生局社區營養師共同研發製作,會中一一頒發感謝狀並呼籲縣民重視自己的健康,運用當季新鮮食材來減少碳足跡,並選擇高纖、低鹽及低油的烹調方式製備年菜,讓滿滿的營養成為家庭幸福最穩固的後盾,亦強調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日常飲食與營養的攝取為往後生活品質的關鍵,吃的營養才會健康!
澎湖醫院執行春安專案檢查工作 落實機關安全維護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為落實春安期間整體機關安全,由澎湖醫院副院長蔡文祥及秘書許蕥顯率隊,結合政風室、總務室、職安室、資訊室等權責單位於農曆春節前預先執行專案檢查總體檢,先期發掘潛存危安風險即早因應,迅謀改善。
該院為行政院核定之醫療類關鍵基礎設施,為強化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工作,就維持核心業務營運的重要設施設備進行抽檢。本年度實施專案檢查工作包括機關安全狀況檢查、落實資訊安全查核、加強公務機密宣導工作、用電安全、消防設備及作業環境安全等。藉由實地檢核工作,確保機關重要設施功能正常運作,同步宣導同仁機關安全之認知、警覺及通報機制。
澎湖醫院院長匡勝捷呼籲該院單位同仁在歲末及春節期間提高安全防護意識,共同預防危害或破壞事件發生,春節期間持續守護澎湖鄉親的就醫安全。
衛福部澎湖醫院辦理「112年醫療品質改善成果發表競賽」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12/22日舉辦「112年醫療品質改善成果發表競賽」,此次競賽的目的為促使各團隊品質交流,持續進行品質改善,改善成果互相分享與學習,進一步促進並加強病人照護品質,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這次成果發表醫院內各科室的醫護人員積極參與,共有11個團隊發表了他們所共同努力醫療品質改善的成果。
本次競賽邀請台中慈濟醫院品管中心-張心怡副主任、台灣醫療品質協會-高佳霙副祕書長擔任評審委員,評審團對參賽成果進行了嚴格的評估與評分。在競賽的結果中,幾個優秀的團隊脫穎而出,第一名由急診室團隊所組成變形金剛圈,主題:提昇急診急性缺血性中風抵達急診60分鐘(含)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IV-tPA)治療比率,改善品質成效良好,具有創意性對策方法,獲得委員一致認同。另外加護病房救生圈、醫事檢驗科洋蔥圈分別獲得第二名及第三名的殊榮,放射科團隊珍eye(愛)、精神科團隊安心圈及復健科團隊動動手腳圈獲得佳作,這些團隊的成果呈現了醫療品質改善的潛力和成效,並將激勵其他醫護人員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匡勝捷院長表示,這次競賽是醫療團隊長期致力於提高醫療品質的一部分,也是進一步推動醫護專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後將繼續進行類似的活動,並致力於建立更完善的醫療品質改善體系,讓澎湖醫院成為病人及家屬信任和選擇的首選醫院。
陳光復出席「七美鄉多功能長照服務館」落成啟用

澎湖長照服務邁向新里程碑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澎湖縣七美鄉多功能長照服務館28日上午揭牌啟用,澎湖縣長陳光復、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議員張仁和、鄉長呂啟俊、代表會主席陳吉富率多位代表、村長及社區理事長共同揭牌啟用。陳光復表示,七美首間「多功能長照服務館」落成啟用,澎湖長照服務將邁向新的里程碑,滿足離島高齡長者多元照顧需求。
陳光復表示,七美是澎湖二級離島,醫療資源較缺乏,多功能長照服務館的設立,不僅減輕家庭負擔、更可大幅提升離島醫療品質及資源,也讓長照服務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內容,提供鄉親完善的健康照顧。
陳光復說,澎湖約有1,400人有長照需求,為建構澎湖完整長照服務,縣府持續推動長期照顧計畫,以小規模、多機能的服務項目,讓高齡長者享有妥善的社區照顧及多面向的社會支持。
吳希文表示,澎湖縣在長照的涵蓋率超過全國平均,在縣府團隊及地方的努力下,以嶄新設施及專業團隊,提供在地長者優質照顧環境,期盼長照充分發揮功能,讓高齡長者快樂生活、在地安老。
社會處表示,「七美鄉多功能長照服務館」提供身障日間布建、實物銀行、輔具服務站及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其中可提供30名混合型失能、失智長輩及2床臨時住宿服務,也將不定期舉辦失能長者外展服務,讓社區長輩和其看護人員也有機會參加衛教、健康促進活動,提高社會參與感。
七美鄕首間多功能長照服務館,28日在縣府社會處及委託單位林淑惠職能治療所合作圓滿啟用,歡迎有需求的長輩善加利用,地址為澎湖縣七美鄉中和村埔內60號,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08:00~16:30,電話(06) 997-1900或可向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電話:9267242)提出申請。
從心開始 嶄新服務-澎醫「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揭牌啟用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心導管室全面更新設備,升級為「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12/27日在立法委員楊曜、醫福會林慶豐執行長及縣長陳光復等嘉賓到場祝賀下重新啟用。這次重要的改進將提供更高品質的心臟血管醫療服務,並推動澎湖地區新精準醫學的實現。
為了提高澎湖離島地區的心血管病患之醫療水準和安全性,澎湖醫院於今年09月04日展開心導管室環境工程改建,同時引進了「高階西門子心血管攝影用X光機」和「血管內超音波儀(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經過醫療團隊及工程單位兩個月以來日以繼夜的施工,依計畫期程於11月上旬完工。本次設備升級提供先進的診療服務含冠心病(心臟血管)、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等之介入微創治療及引進全國最新的多頻道血流動力學監測分析系統,功能用於監測心肌梗塞病患,在執行手術過程,更有高品質安全監測下,提昇病人安全。
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陳賢生主任說明,現代醫療的目標是新精準醫學,這次引進的單向數位平板心導管X光機,可提供高效率的單向心臟血管攝影,這項技術運用最新的影像處理技術,使血管病變處更清晰可見,有助於提供高品質的影像檢查服務,並協助醫師進行更精確的診斷,提高心血管檢查與介入手術之品質。
澎湖醫院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原心導管室)自民國102年12月04日成立以來,已經為澎湖地區數千名患者提供專業醫療服務,包括心臟衰竭、周邊或冠狀動脈阻塞等急重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跨科室共同合作的成果,包括專業急診團隊、檢驗科數據分析、放射科影像診斷、心導管室手術,以及一般和加護病房的照護。澎湖醫院一直以來致力於保護澎湖居民的心臟健康,未曾間斷。
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說明,本次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 的設備更新和改建工程,要感謝立法院楊曜委員的積極爭取和中央相關部會支持,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這次的升級反映了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並提醒我們保持與時俱進,提供更優質的醫療環境,以致力於提高澎湖醫療水準和健康福祉。
澎湖醫療量能再提升

陳光復出席部澎「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揭牌啟用典禮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縣長陳光復12/27日上午出席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心血管照護10週年暨「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揭牌啟用典禮,同時感謝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用他們的辛勞與愛心守護著縣民朋友們。與會人員有立法委員楊曜、醫福會林慶豐執行長及眾多嘉賓等。
陳光復說,部澎引進高階醫療設備「西門子心血管攝影用X光機」和「血管內超音波儀」,上個月成功搶救一名參加菊島盃國際桌球錦標賽突發急性心肌梗塞選手。比賽當天,有多位善心天使及時對患者施以救助並送醫,加上澎湖醫院優秀的醫療團隊救治下,手術過程不僅成功且患者也已康復出院。
陳光復表示,醫療在地化是縣民朋友所期盼,也是縣府努力推進的重要施政方針。「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的啟用是澎湖醫療發展新的里程碑,未來縣府將持續與本縣醫院協力合作,健全本縣醫療量能,讓民眾生活更安心。
澎湖醫院院長匡勝捷表示,心血管診療中心(原心導管室)從102年啟用至今,總共執行約1,700人次手術並提供24小時心臟血管照護,其成果不輸臺灣醫學中心。此外,院長感謝澎湖鄉親心臟血管的守護神陳賢生主任及其所率領的菁英團隊、楊曜委員的大力支持,以及縣府消防局訓練有素的緊急救護同仁,在第一線提供及時寶貴的資訊予心臟救護團隊,讓病患得以獲得最妥適的治療。同時,也感謝縣府衛生局的協調,和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幫助,在澎湖醫院心導管室設備更新期間,提供民眾不間斷的心血管照護。
5位優秀醫師的加持 醫療救護更精實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縣長陳光復12/26日上午頒發5位優秀醫師醫療指導證書,肯定他們對離島醫療的貢獻,協助縣府消防局同仁緊急醫療處置技術的提升,增加重症患者到院前的存活率。
陳光復表示,縣府消防局同仁非常辛苦,時常在第一線與死神拔河搶救患者生命,及時治療至關重要。在醫療知識與技術不斷與時俱進的情況下,感謝這5位醫師到澎湖來給予消防同仁必要的教育訓練,精進緊急醫療救護的能力,讓同仁能夠於當下做最妥適的判斷並給予及時治療,為每位患者生命做把關,用專業與愛心守護每位縣民。
醫療指導醫師簡介:
一、潘師典醫師(柳營奇美急診部緊急醫療科主任)於2016台南地震維冠大樓、2018花蓮地震雲門翠堤大樓,擔任特搜醫療組工作)。
二、陳伯銓醫師(國軍高雄總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於八仙塵爆將病人分流做最有效的救治)。
三、王子義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於高雄城中城火警中努力救治傷病患)。
四、蔡文祥醫師(部立澎湖醫院副院長)曾任奇美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虎井、花嶼衛生室及部澎醫院急診專科醫師。
五、江文莒醫師(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 現為臺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曾任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台中市政府消防局、雲林縣政府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
澎湖醫院家醫科王稟荃主任榮獲112年度社福貢獻獎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醫院家醫科王稟荃主任榮獲112年度「社會福利貢獻獎」,獎項是為了表彰在社會福利領域做出優良貢獻的各界人員,今年度特別邀請蔡英文總統擔任頒獎嘉賓,將獎項頒發給「在宅醫療醫師」,感謝醫師對弱勢族群的付出與照顧。
王稟荃主任畢業後返鄉服務,擔任澎湖醫院家醫科主任,帶領院內居家團隊及居護所投入本縣居家在宅醫療工作已有多年,結合了安寧療護、遠距醫療等專業服務病人,奉獻良多,服務範圍涵蓋全澎湖本島各地,最遠的西嶼鄉外垵村、馬公市風櫃里。他的工作不僅僅是提供醫學治療,更重要的是為病患和家屬提供人性化的關懷和支持。
回顧王主任在宅醫療的歷程,其中馬公市郊區陳阿嬤跟外傭同住,子女皆在台灣工作,因王醫師跟居護所團隊的照顧,從重度居家醫療照顧服務到善終,讓陳阿嬤免於來回奔波就醫,也使用類在宅住院模式,選擇不到醫院住院醫療,安靜地在家善終,在宅醫療對阿嬤的照護不止在生理上,更是給阿嬤及家屬在心理上的支持。
澎湖醫院說明王稟荃主任及居家團隊的貢獻,均深獲專業機構與病患家屬的肯定讚揚,其專業精神、卓越能力和對病患的關心,使得澎湖醫院醫療團隊可以堅定持續在偏鄉醫療照顧的行列,翼希團隊的努力和貢獻能夠給予更多病患和家庭帶來希望和溫暖。
義大醫院與澎縣府攜手根除C型肝炎
二、三級離島篩檢率超過九成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義大醫院與澎湖縣政府衛生局今(112)年初攜手進行大規模C型肝炎篩檢及治療計畫,歷時近1年,成功篩檢3,396位二、三級離島居民,篩檢率超過九成。12/9日的成果發表記者會中,澎湖縣長陳光復感謝義大醫療團隊的專業協助,盼透過計畫有效根治C型肝炎,使澎湖成為健康、安居的幸福城市。
肝病是臺灣的國病,C型肝炎屬病毒性肝炎,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慢性C型肝炎在澎湖地區約有2%~4%的人口感染。為降低患者的風險,澎湖縣與義大醫療團隊共同進行篩檢及治療計畫。
陳光復表示,感染C肝通常沒有症狀,但病毒會在肝臟內持續造成發炎,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二、三級離島醫療不足,他感謝義大醫療團隊讓醫療無距離,深耕菊島,讓感染C肝的鄉親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受益於這項重要的健康計畫。
陳光復說,C型肝炎是可以治癒的,只要病人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及定期追蹤,治癒率可達九成以上,成效顯著。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指出,「澎湖人的健康,每分每秒都在義大醫院的心中」,他很感謝澎湖縣政府全力支持C肝根除計畫,尤其在地衛生所、鄉長、村里鄰長動員協助,才能讓義大團隊順利達成篩檢率超過9成的目標,如此良好的合作模式,可說是全台的模範。
此計畫是結合離島衛生所、駐診與支援醫事人員及每年度巡迴義診等資源,從七美鄉開始,跨足5個二級離島和8個三級離島,協助篩檢民眾進行衛教、篩檢與後續的治療事宜,為離島居民提供完整性的照護服務;21個村(里)中,已有15個村(里)篩檢率超過九成,其中水垵村、中社村、東坪村、西坪村、東吉村及大倉村更達100%的篩檢率。
義大醫院內科部長戴啟明表示,目前澎湖二、三級離島的篩檢率持續提升中,期盼2024年能達到95%、追蹤C肝病毒量檢測率及C肝治療率能到達100%,未來也希望期盼能與縣府持續合作,將這樣的經驗擴及馬公、湖西、白沙、西嶼本島,為澎湖創造更多福祉。
部澎神經內科朱庭瑩醫師淺談惱人的頭痛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神經內科朱庭瑩醫師表示頭痛是神經內科門診中常見的主訴,幾乎每個人都在生活中經歷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大約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有一次頭痛發作。但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了解頭痛的分類、警示標誌以及頭痛的預防和管理方法,使其不再成為我們的困擾。
頭痛可以分為兩大類:原發型頭痛(Primary Headache)和次發型頭痛(Secondary Headache)。原發型頭痛(Primary Headache):這種頭痛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不是由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約九成的頭痛屬於此類。常見的原發型頭痛類型包括:張力型頭痛(Tension-Type Headache):是最常見的頭痛類型,盛行率超過70%,通常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其機轉與生活壓力、焦慮或肌肉緊張相關,常見表現為頭部輕度到中度的緊縮感,有時擴散到頸部或來自頸部。陣發性張力型頭痛的發作通常持續數小時,但有時可能持續數天,而慢性張力型頭痛可能是持續性的,比陣發性張力型頭痛更為嚴重。
而偏頭痛(Migraine):最常在青春期開始有症狀,主要影響35至45歲之間的人,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根據在頭痛發生前是否有預兆症狀,又可分為無預兆偏頭痛及預兆偏頭痛。其診斷是透過臨床診斷,診斷標準是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ICHD-3),如下:無預兆偏頭痛:A.至少有五次發作符合基準B-D,B.頭痛發作持續4-72小時(未經治療或治療無效) ,C.頭痛至少具下列四項特徵其中兩項: 1.單側 2.搏動性 3.疼痛程度中或重度 4. 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或避免此類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 ,D.當頭痛發作時至少有下列一項: 1.噁心及/或嘔吐、2.畏光及怕吵,E .沒有其他更合適的ICHD-3診斷。預兆偏頭痛A.至少有兩次發作符合基準B及C,B.包括下列一或多項完全可逆的預兆症狀:視覺、感覺、說話及/或語言、運動、腦幹、視網膜 ,C.至少具下列六項特徵其中三項: 1.至少一種預兆症狀在≥5分鐘逐漸發展、2.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預兆症狀接續發生、3.每一種個別的預兆症狀持續5-60分鐘、4.至少有一種預兆症狀是單側的、5.至少有一種預兆症狀是正向的、6.預兆會同時伴隨頭痛或於預兆後60分鐘內頭痛,D. 沒有其他更合適的ICHD-3診斷。
偏頭痛因其疼痛程度為中到重度,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叢發性頭痛(Cluster Headache):相對較不常見,影響不到1000名成年人,通常發生在20多歲或更年長的人身上,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比例為六比一。其特點是頻繁發作(每天多次),疼痛極為嚴重,通常集中在一隻眼或其周圍,伴隨流淚、紅眼、流鼻涕或鼻塞,以及可能出現眼瞼下垂。次發型頭痛(Secondary Headache):這種頭痛是由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如感染、創傷、腦腫瘤、其他腦部問題等。當有下列頭痛警訊(Red Flags)出現時,暗示有次發型頭痛的可能,此時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頭痛的警訊(Red Flags),這裡有一個口訣"SNOOP",用來幫助記憶,每一個字母分別代表一個警訊。S - Systemic Symptoms(全身症狀):高燒、體重減輕、其他感染症狀(例如愛滋病)、N - Neurologic Symptoms(神經症狀):如意識改變、手腳無力、感覺異常、語言困難、視覺改變等、O - Onset(發作特點):突然的、劇烈的頭痛("Thunderclap",一下子就到達最痛)、O - Older Age(年齡):50歲以上才出現的新頭痛、P - Previous headache history(過去頭痛病史):發作時間、特徵、強度不同於以往的頭痛,或過去有腦部手術、創傷經歷 、P - Papilledema(乳頭水腫):檢查視網膜後發現乳頭水腫,可能是由於腦壓升高引起的 、P - Positional(姿態性):頭痛發生或加劇於特定體位或活動時。躺下時頭痛加劇懷疑腦壓升高,相反時則需排除低腦壓所致。
原發型頭痛的預防和治療 ,張力型頭痛(Tension-Type Headache):減輕壓力:學習放鬆技巧、定期運動和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藥物治療:止痛藥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或普拿疼可以緩解症狀。偏頭痛(Migraine):識別誘發因子:記錄頭痛發作前的觸發因子,例如特定食物(起司、巧克力、柑橘類)、情緒壓力或光線、氣溫變化過大。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攝取足夠水分且維持運動習慣。飲食上,避免辛辣、煙燻食物及菸酒的使用,並增加含鎂食物的攝取(如堅果和疏食)。急性止痛:當偏頭痛發作時,可以使用特定的急性止痛藥物來緩解症狀,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服用不同的止痛藥,在症狀發生初期儘早使用止痛藥效果更好,且須避免過度服用止痛藥。偏頭痛有所謂的"特效藥",為翠普登藥物(triptan)及麥角胺藥物(ergotamine),建議要與醫師討論止痛藥物的使用。預防藥物:建議頭痛次數每月超過4次,就必須服用預防性藥物減少發作頻率。藥物包括抗癲癇藥(如topiramate)、乙型阻斷劑(如inderal)或鈣離子阻斷劑(如fluzine)等。除了懷孕婦女之外,這些藥物適當使用是安全的。除了口服藥,健保近幾年也開始有條件地給付肉毒桿菌注射及CGRP單株抗體。
朱庭瑩醫師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曾任職於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神經科總醫師及奇美醫學中心神經科住院醫師,專長為一般神經醫學、腦血管疾病及神經重症。門診時間為週一下午、周四上午、週五上午輪診。若您有不同類型頭痛、警訊及神經內科相關問題,歡迎來神經內科門診掛號諮詢,找出可能的病因對症下藥,獲得適當的建議與治療。
鄉親慨捐22臺AED 為本縣復康巴士增添生命守護力量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11/16日上午在縣府廣場舉行的捐贈儀式上,縣長陳光復代表接受了22臺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並對捐贈者代表劉小姐表示深深的謝意,頒發感謝狀和獎座以彰顯她對澎湖的貢獻。
陳光復強調,復康巴士的服務質量能持續提升,是澎湖鄉親默默奉獻的成果。他表示,許多人在背後默默支援,對澎湖這片土地抱有深厚的愛。
陳光復進一步指出,全面配置AED的復康巴士在全國尚屬首創。這批捐贈的AED由群惢整合服務有限公司協助安裝,不僅具有優質的CPR回饋機能,更能與縣府消防局的急救設備連線,有效提高救援成功率。
最後,陳光復再次對捐贈者劉小姐及其家人表達謝意,感謝他們對本縣身心障礙者的無私關懷和支持,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及時的照顧。
「衛生福利部醫院第10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

澎湖醫院共有2位醫師獲得殊榮,分別是「優良獎」內科葉
俊龍醫師與「閃亮新人獎」放射診斷科蔡尹宸醫師。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衛生福利部為感謝所有部立醫師全心全意守護全國人民之健康,於醫師節前夕11/10日舉辦「衛生福利部醫院第10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從27家公立醫院中,擇優遴選出60位卓越的醫師;由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親自表揚,並肯定他們在專業上的盡責認真與無私貢獻。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共有2位醫師獲得殊榮,分別是「優良獎」內科葉俊龍醫師與「閃亮新人獎」放射診斷科蔡尹宸醫師。
獲頒「優良獎」內科葉俊龍醫師,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擔任院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一職及院內感染控制與防疫醫師。於新冠肺炎期間,堅守著全院感染控制及防疫的崗位,為防疫貢獻心力,責無旁貸。再者,積極推動健檢業務,秉持「專業」的健康管理與「暖心」的服務態度,全方位守護澎湖居民的健康。
獲得「閃亮新人獎」放射診斷科蔡尹宸醫師,到任2年多,工作認真、克盡職守,引進介入性放射(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檢查與治療技術,不僅提升醫院醫療品質更造福澎湖居民免於後送與舟車勞頓之苦。另外,積極規劃放射診斷科藍圖,除了拓展放射診斷科服務量能,更引導放射師不斷精進專業技術能力,提供民眾「安心、放心」之醫療服務。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出席典禮表示,非常恭喜2位醫師獲獎,更感謝澎湖醫院每一位同仁的認真與盡責。澎湖醫院將持續提供澎湖居民所需之醫療服務,主動引進醫學中心資源,不斷為民眾的健康福祉努力。
「菊島守心鏈,網絡最關鍵!」
部澎介入心血管診療中心首例病患康復出院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日前本縣64歲陳姓男子,11月4日於體育館參加菊島盃國際桌球錦標賽,比賽途中出現身體不適情形,因心臟驟停後暈厥於比賽場地上,醫護人員趨前檢查,發現陳員生命徵象呈現無呼吸無心跳,瞳孔有放大情形,現場適逢澎湖醫院日照中心黃匯芳護理長、衛生局顏娟娟護理師,消防局指揮中心董晏羽小隊長等人參加比賽,合力替陳員執行高品質CPR及使用體育館AED設備進行電擊後,配合消防隊救護車接續救援,將病患於7分鐘內送達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急診室,11/9日澎湖醫院與緊急醫療網絡團隊齊聚,為陳姓男子共同慶祝康復出院。
病患陳先生於澎湖醫院急診進行相關初步醫療處置後,心電圖顯示ST段上升,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刻召集心臟科陳賢生醫師及心導管團隊,轉入心導管室進行心導管手術,並啟動該院新建置高階西門子心血管攝影用X光機執行第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手術,經X光透視攝影顯示左冠狀動脈主幹血管及左迴旋枝遠端皆有阻塞情形,運用新引進之血管內超音波(IVUS)輔助判斷下,兩段血管病兆處阻塞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血管幾乎呈現完全阻塞,手術過程中相當危急,又因病患本身患有糖尿病,左冠狀動脈主幹內皮相當脆弱,執行導管介入手術時,血管有斑塊剝離情形,因屬於複雜性手術,心跳一度呈現致命性心律不整(VT),立即再以血管內超音波(IVUS) 攝影輔助下,精準判斷出需置放心臟支架尺寸,使導管介入手術維持高標準高品質,降低病患手術致死風險及心肌受損情形,最終於左迴旋枝遠端及左冠狀動脈主幹開口近端處各置放塗藥支架1支,再心導管團隊合作努力搶救下,只花51分鐘打通血管,使心臟血流重新灌輸,順利完成手術,病患在加護病房觀察兩天轉普通病房照護,情況穩定順利出院。
除了感激立委楊曜去年底再次爭取衛福部補助「介入治療暨血管攝影X光機」4100萬元(含房間工程)設備更新,也謝謝澎湖衛生局長陳淑娟從中協調二院在這兩個月分工作業,確保鄉親在部澎更新儀器期間維持澎湖縣24小時心導管治療運作,該院也順利於11月竣工重啟,引進「高階西門子心血管攝影用X光機」及「血管內超音波儀」,並通過衛生局核備及核能安全委員會輻防審查,於本月立即服務回饋於澎湖鄉親,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也透過大尺寸平面偵測器、CBCT以及3D重組軟體,放射科醫師亦能將此血管攝影X光機拓展至更進一步介入以及血管內治療領域,一機多用,將醫學中心才擁有的急重症醫療技術帶入偏鄉離島,該院11月起由心臟內科陳賢生醫師所領軍心導管團隊與急診及加護病房團隊將合作無間24小時全年無休提供不間斷高品質醫療服務,努力守護澎湖鄉親民眾的健康。
澎湖醫院「介入治療暨血管攝影X光機」完工
全面升級心血管照護

(記者李復源報導)澎湖醫院的最新設備「介入治療暨血管攝影X光機」已經完成建置,並通過衛生局核備及核能安全委員會輻防審查,這一關鍵性的設備將重新啟動24小時介入心血管照護服務。這一重要的里程碑是在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獲得楊曜立委的支持和衛生局全力協助下實現的。整體設備及空間工程歷經2個月的時間,耗資4,100萬元,並在整修期間,心導管室技術人員接受專業培訓,以確保他們熟練掌握新設備的操作。為此,技術人員輪流前往台灣醫學中心,學習如何操作同款設備。
澎湖醫院心血管介入診療中心將於112年11月3日開始,再次提供24小時的心導管檢查及治療服務,以標誌這一關鍵性設施的全新開始。這一新的「介入治療暨血管攝影X光機」設備引進了德國研發的「高階西門子心血管攝影用X光機」和「血管內超音波儀(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這將不僅提高心導管醫療業務的水平,還通過引入大尺寸平面偵測器、CBCT和3D重組軟體,整合人工智能技術和超低輻射劑量設計,使放射科醫師能夠進行智慧型影像分析技術,從而實現血管精準醫療。這一設備的多功能性將極大地提升醫療品質,澎湖醫療領域將邁出重要的一步。
陳金松捐贈復康巴士 陳光復感謝慈善義舉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出生紅羅罩的陳金松先生3日在家屬陪同下捐贈澎湖縣政府復康巴士1部,由澎湖縣長陳光復代表受贈,陳光復感謝陳金松捐贈復康巴士慈善義舉,無私為社福奉獻,慷慨解囊造福澎湖縣民。
陳光復表示,澎湖復康巴士交通服務,從開辦時的2部車輛,到今年汰換後將達到22部車輛,因車輛陸續已屆汰舊換新必要,除了縣府爭取中央公益彩券回饋金專案補助外,也積極爭取各界捐贈,本次感謝陳金松先生慷慨解囊,捐贈1部身心障礙復康巴士,嘉惠本縣身心障礙者,提升對身心障礙者之服務品質。
陳金松表示,16歲初中畢業後至高雄打拼,從接木工零散工作起家至經營木材行。去年11月3日妻子辭世,感念妻子與他同甘共苦,乃至事業有所成就,洗腎期間妻子也曾搭乘復康巴士交通服務,有感受惠於社會資源協助,特捐贈復康巴士1部,延續對妻子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