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倉媽祖重啟議題 社區發展協會召開座談會盼取得共識

 

〈本報綜合報導〉停建4年的「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賴峰偉上任後又重啟議題,社區發展協會昨天上午特別召開座談會,期盼能先取得共識再作後續處理;由於現場正、反意見都有,討論頗熱絡,社區理事長鄭尊伶表示,將再進一步協調,未來不排除交由村民大會作最後決定。

 也是大倉居民的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陳猛語重心長的指出:大倉人未來有機會可以不要永遠再當「伸手牌」,該是樹立應有尊嚴的時候囉!將來社區一旦開發後,社區將會有回饋金及清潔費等基本收入,每位居民並可享有導覽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再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因此,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為讓大家更明白自身權益,他不吝彙整列出共計10大項回饋機制,讓社區發展協會作參考;然而一旦如果失去了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機會,這些「居民權益」都終將歸零,所以敬請大家務必要深思!

 鄭備福村民在座談會中指出:他是看到報紙,大倉有多少人信仰媽祖,他不知道,但他肯定不是每個人都信仰媽祖,他一直不解,為什麼要把媽祖蓋在大倉,破壞了他們的山頭;回顧去在大倉離島求學相當的辛苦,他也很認同能夠再持續發展,只是擔心會不會4年後再來一次因政治因素而停擺,所以他認為必須要有背書才算數。

 前村長鄭尊任指出:擔任12年的村長,公聽會曾舉辦多次,也曾帶領發展協會理監事前往鄉公所請求支援,在整個籌建過程,都很公開透明;所以未來如果要重啟,也必須承先啟後,等建立共識後再進行相關事宜,以免再橫生枝節。他做3屆的村長,王乾發要建大倉,他當時只是配合,村民也大都贊成。後來停建了,把工程拖成這樣,成一片廢墟,讓大倉村民心思變,對大倉媽祖這麼大的希望,逐漸退燒。如今要重啟也沒關係,我們社區要成立共識。媽祖如果在天上往下看,也不願意看到村民為了她的像在爭議。

 呂清武的太太指出:要蓋大倉媽祖可以,但要考量會不會影響村民的生活,未來港口能不能容納那麼多觀光客,會不會影響村民漁船要出港的方便性,觀光船會不會和漁船爭道;她認為要建設之前,尤其要先把現有環境整理好,再繼續做,因為在近4年來居民們實在忍受了不少不便,所以她建議相關配套措施一定要先做好。

 歐曉萍小姐表示:以前沒有人知道大倉,現在就因為要蓋媽祖,大家都知道有大倉這個地方。但她想知道,蓋了對大倉人有什麼好處。未來不管決定要蓋或不蓋,都要講清楚,要蓋就要寫保證書保證蓋好,不蓋的話,也要把現在蓋一半的廢墟整理好。要讓錢進得來,需要先有配套措施,大家都瞭解,她認為只追求觀光人數增加,如果沒有實質的效益,到最後恐怕會失望,所以她比較認同觀研會所提意見,期盼縣府能簽立契約,加以背書保障,以建立對政府的信心,讓居民的生活能因此而獲得改善!

 陳東和村民表示:有建設才能讓人口回流,增加就業機會,讓錢進來,大倉才有機會發大財。

 陳萬論村民表示:他認為大倉各項建設,都不如其他島嶼,所以他歡迎進行開發,讓大倉村民看到自己的未來。

 陳惠莉總幹事則指出:她站在中立的立場看待此事,希望一切能秉持公平、公正及公開之原則進行,如果要盡快回復啟動的話,必須先開會讓大家都週知比較理想。

 陳文章村長認為有建設才能讓人口回流,增加就業機會;否則,連航道及港灣濬深都沒辦法順利進行,每當看到海洋公民基金會為此事反對,讓各項建設遠不如其他離島,他就火冒三丈,所以呼籲全體村民要團結才不會被分化。

 鄭備福補充說明表示:有一些從西德國前來大倉旅遊的朋友,都會喜歡這座島嶼,所以他認為不一定要有媽祖;但如果大家形成重啟共識需求後,就必須要有配套措施。

 昨日由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的村民座談會,澎湖縣政府秘書陳泰銘、白沙鄉長宋萬富、社區理事長鄭尊伶、村長陳文章、海洋公民基金會吳雙澤、巫佳容等人都出席,與會村民約70人。

 最後,觀研會陳理事長私下應允表示,將會向澎縣府充分反映上述事項,俾建立彼此互信基礎,讓該項建設能真正落實照顧弱勢族群,進而翻轉大倉的未來!

大倉媽祖重啟議題 社區發展協會召開座談會盼取得共識

 

〈本報綜合報導〉停建4年的「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賴峰偉上任後又重啟議題,社區發展協會昨天上午特別召開座談會,期盼能先取得共識再作後續處理;由於現場正、反意見都有,討論頗熱絡,社區理事長鄭尊伶表示,將再進一步協調,未來不排除交由村民大會作最後決定。

也是大倉居民的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陳猛語重心長的指出:大倉人未來有機會可以不要永遠再當「伸手牌」,該是樹立應有尊嚴的時候囉!將來社區一旦開發後,社區將會有回饋金及清潔費等基本收入,每位居民並可享有導覽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再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因此,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為讓大家更明白自身權益,他不吝彙整列出共計10大項回饋機制,讓社區發展協會作參考;然而一旦如果失去了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機會,這些「居民權益」都終將歸零,所以敬請大家務必要深思!

大倉媽祖重啟議題 社區發展協會召開座談會盼取得共識

 

〈本報綜合報導〉停建4年的「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賴峰偉上任後又重啟議題,社區發展協會昨天上午特別召開座談會,期盼能先取得共識再作後續處理;由於現場正、反意見都有,討論頗熱絡,社區理事長鄭尊伶表示,將再進一步協調,未來不排除交由村民大會作最後決定。

 

 也是大倉居民的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陳猛語重心長的指出:大倉人未來有機會可以不要永遠再當「伸手牌」,該是樹立應有尊嚴的時候囉!將來社區一旦開發後,社區將會有回饋金及清潔費等基本收入,每位居民並可享有導覽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再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因此,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為讓大家更明白自身權益,他不吝彙整列出共計10大項回饋機制,讓社區發展協會作參考;然而一旦如果失去了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機會,這些「居民權益」都終將歸零,所以敬請大家務必要深思!

 

 

多數居民認同觀研會所提意見 紛期盼縣府能簽立契約保障

 

●3月8日上午「大倉社區座談會」,多數與會居民贊同觀研會所提意見,紛期盼縣府能簽立契約,加以背書保障,以建立對政府的信心,讓居民的生活能因此而獲得改善!

●觀研會應允將向澎縣府充分反映,俾建立彼此互信基礎,讓該項建設能真正落實照顧弱勢族群,進而翻轉大倉的未來!

 

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保障居民權益」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陳 猛

●前      言

大倉人有機會可以不要永遠再當「伸手牌」,該是樹立應有尊嚴的時候囉!將來社區一旦開發後,社區將會有回饋金及清潔費等基本收入,每位居民並有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因此,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為讓大家更明白自身權益,在此不吝彙整列出以下10大項作參考,然而一旦如果失去了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機會,這些「居民權益」都終將歸零,所以敬請大家務必要深思!

●可利用「社區回饋金」帶動在地居民及青年參與機制

一、「社區回饋金」帶動在地居民及青年參與機制

        1.凡設籍在大倉之在地居民及青年,皆可優先免費報名參加未來「青年村落

          行動計畫」所舉辦之各項培訓活動,以便學有專精,為奉獻社區發展盡

          一份心力。

         2.持續舉辦縣外觀摩活動,讓設籍在大倉之在地居民及青年免費報名參加  

         「赴台觀摩學習之旅」,前往桃米生態村、車埕社區發展協會、、、等等

           社區營造開發成功之案例參觀學習取經。

●可利用「社區回饋金」回饋在地居民及青年機制

二、「社區回饋金」回饋在地機制

1.讓大倉本地青年優先參與,並且免費開放讓大倉旅外子弟亦能同享免費報名參加解說等各項培訓,以便擴大真正落實嘉惠社區居民。

2.訂定「擴充大倉社區福利辦法」,使所有爭取到的福利能讓本地社區居民真正受惠,並以達到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

●利用「社區回饋金」持續舉辦研討會、讀書會、社區參訪

持續不斷舉辦研討會、讀書會、社區參訪、人才培訓、終身學習等為主要形式之社區營造策略,學習內容以社區營造、節能減碳、營造永續社區等議題為主,並用以從事社區營造工作,進而讓社區居民生活真正獲得改善。

●利用「社區回饋金」成立「大倉子女就學獎助金」

 可仿傚相關單位成立「大倉子女就學獎助金」,輔導協助本地子弟克服學費困境,將有助培育地方優秀人才。

●利用「社區回饋金」成立「大倉居民急難救助金」

 可仿傚相關單位成立「大倉居民急難救助金」,輔導協助本地居民,在有急難時能獲得急時雨的資助,以解燃眉之急。

●可徵收「清潔費基本收入」充實社區基金來源

 比照南方四島向遊客收取「登島清潔費」,以增加社區基本收入,充實基金來源。

●擔任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增加勞務收入

(1)對象:針對村中居民進行培訓,讓外流人口能夠因此逐漸回流。

 (2)內容:訂定「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訓練班預定課程表」;製作「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儲訓班報名表」;並製作 「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儲訓班招生簡章」

(3)預計舉辦時間:預計民國1087-8月。

(4)透過社區發展協會會員大會,提出相關課程確認活動後,讓更多居民了解社區的文化資產,並掀起一陣報名參與熱潮。

(5)其他:依實際情況作修改

●發展休閒漁業活動〈限定大倉子弟擔任〉增加勞務收入

1)本社區以漁業為重,為主要經濟產業區;大倉島西南方則是形成了平緩的坡度入海,整座島嶼被潮間帶和海蝕平台所環抱著,退潮時周圍也有眾多的石滬,因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

2)島的面積0.1905k㎡,退潮0.418k㎡,地勢北高南

低呈不規則的三角形,東、北有高峻海崖,西有堆積的陸連島,西南有片沙洲,全島標高2000公分,村落位於島南。小島四周淺坪發達,孕育豐多的海洋資源,大倉雖小,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漁倉」。所以自古以來鏢魚就是大倉的重要產業,作業漁船有多艘,是澎湖最熱絡的鏢魚產業。

3)有人潮就有錢潮,只要大家肯建立品牌的話,相信必定人人都有賺錢的機會。

●未來「文創街」可增加個人文創商店營業收入可雙贏

大倉嶼的生活簡單,所有島民需要的民生用品都得從馬公本島帶過去,未來「文創街」將可增加個人文創商店營業收入,不但利人也利己

●尤其可爭取更多政府建設平均每5年增加1項新設施

  有了文化園區的設立後,港灣濬深及整治當不在話下,

同時還可以透過管道爭取更多政府建設,至少平均每5年可望增加1項新設施;因此,何樂而不為?

 綜上所述,地方皆因改變而獲得改善,如果前述10大目標皆能一一實現的話,未來將可望形成人口回流現象,期盼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有夢最美」!何況是百分之百可望實現的夢想,請大家一起加油再加油!

 

多數居民認同觀研會所提意見 紛期盼縣府能簽立契約保障

 

●3月8日上午「大倉社區座談會」,多數與會居民贊同觀研會所提意見,紛期盼縣府能簽立契約,加以背書保障,以建立對政府的信心,讓居民的生活能因此而獲得改善!

●觀研會應允將向澎縣府充分反映,俾建立彼此互信基礎,讓該項建設能真正落實照顧弱勢族群,進而翻轉大倉的未來!

 

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保障居民權益」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陳 猛

●前      言

大倉人有機會可以不要永遠再當「伸手牌」,該是樹立應有尊嚴的時候囉!將來社區一旦開發後,社區將會有回饋金及清潔費等基本收入,每位居民並有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因此,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為讓大家更明白自身權益,在此不吝彙整列出以下10大項作參考,然而一旦如果失去了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機會,這些「居民權益」都終將歸零,所以敬請大家務必要深思!

●可利用「社區回饋金」帶動在地居民及青年參與機制

一、「社區回饋金」帶動在地居民及青年參與機制

        1.凡設籍在大倉之在地居民及青年,皆可優先免費報名參加未來「青年村落

          行動計畫」所舉辦之各項培訓活動,以便學有專精,為奉獻社區發展盡

          一份心力。

         2.持續舉辦縣外觀摩活動,讓設籍在大倉之在地居民及青年免費報名參加  

         「赴台觀摩學習之旅」,前往桃米生態村、車埕社區發展協會、、、等等

           社區營造開發成功之案例參觀學習取經。

●可利用「社區回饋金」回饋在地居民及青年機制

二、「社區回饋金」回饋在地機制

1.讓大倉本地青年優先參與,並且免費開放讓大倉旅外子弟亦能同享免費報名參加解說等各項培訓,以便擴大真正落實嘉惠社區居民。

2.訂定「擴充大倉社區福利辦法」,使所有爭取到的福利能讓本地社區居民真正受惠,並以達到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

●利用「社區回饋金」持續舉辦研討會、讀書會、社區參訪

持續不斷舉辦研討會、讀書會、社區參訪、人才培訓、終身學習等為主要形式之社區營造策略,學習內容以社區營造、節能減碳、營造永續社區等議題為主,並用以從事社區營造工作,進而讓社區居民生活真正獲得改善。

●利用「社區回饋金」成立「大倉子女就學獎助金」

 可仿傚相關單位成立「大倉子女就學獎助金」,輔導協助本地子弟克服學費困境,將有助培育地方優秀人才。

●利用「社區回饋金」成立「大倉居民急難救助金」

 可仿傚相關單位成立「大倉居民急難救助金」,輔導協助本地居民,在有急難時能獲得急時雨的資助,以解燃眉之急。

●可徵收「清潔費基本收入」充實社區基金來源

 比照南方四島向遊客收取「登島清潔費」,以增加社區基本收入,充實基金來源。

●擔任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增加勞務收入

(1)對象:針對村中居民進行培訓,讓外流人口能夠因此逐漸回流。

 (2)內容:訂定「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訓練班預定課程表」;製作「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儲訓班報名表」;並製作 「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儲訓班招生簡章」

(3)預計舉辦時間:預計民國1087-8月。

(4)透過社區發展協會會員大會,提出相關課程確認活動後,讓更多居民了解社區的文化資產,並掀起一陣報名參與熱潮。

(5)其他:依實際情況作修改

●發展休閒漁業活動〈限定大倉子弟擔任〉增加勞務收入

1)本社區以漁業為重,為主要經濟產業區;大倉島西南方則是形成了平緩的坡度入海,整座島嶼被潮間帶和海蝕平台所環抱著,退潮時周圍也有眾多的石滬,因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

2)島的面積0.1905k㎡,退潮0.418k㎡,地勢北高南

低呈不規則的三角形,東、北有高峻海崖,西有堆積的陸連島,西南有片沙洲,全島標高2000公分,村落位於島南。小島四周淺坪發達,孕育豐多的海洋資源,大倉雖小,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漁倉」。所以自古以來鏢魚就是大倉的重要產業,作業漁船有多艘,是澎湖最熱絡的鏢魚產業。

3)有人潮就有錢潮,只要大家肯建立品牌的話,相信必定人人都有賺錢的機會。

●未來「文創街」可增加個人文創商店營業收入可雙贏

大倉嶼的生活簡單,所有島民需要的民生用品都得從馬公本島帶過去,未來「文創街」將可增加個人文創商店營業收入,不但利人也利己

●尤其可爭取更多政府建設平均每5年增加1項新設施

  有了文化園區的設立後,港灣濬深及整治當不在話下,

同時還可以透過管道爭取更多政府建設,至少平均每5年可望增加1項新設施;因此,何樂而不為?

 綜上所述,地方皆因改變而獲得改善,如果前述10大目標皆能一一實現的話,未來將可望形成人口回流現象,期盼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有夢最美」!何況是百分之百可望實現的夢想,請大家一起加油再加油!

針對「大倉開發案」大倉社區今舉辦座談會凝聚共識

 

每天電子報03080600今日新聞快報:

●本報寫於大倉座談會的前夕,「敬請鄉友踴躍集思廣益,讓外界對大倉刮目相看,加油再加油!」

●本報很感謝鄭理事長訂於今天(3月8日早上09:30)假大倉居民共同的家?「大倉社區活動中心」,舉辦108年首次社區座談會,敬請各位鄉友屆時踴躍出席參與。

●此次為了社區永續發展,本報不吝提供了自己經營的2家電子報+40餘個群組+「大倉文化觀光園區粉絲專頁」+「4個大網聚」,每天有將近10萬人,可透過上述管道,一起在關心及鼓勵大倉居民,讓大家一起共同為家鄉的永續發展而打拼。

●雖然外面的風雨很大,但本報認為只要大倉的子民能勇敢站出來向世界說「Y E S」,大倉就可望成為全澎湖第一個「世界島嶼」,請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向前行!

●本報敬請鄭理事長拿出勇氣與魄力,帶領大倉走上澎湖第一座「富裕島嶼」的遠大目標 ,徹底走出「伸手牌」的陰影,大家一起團結拼出大倉的未來,讓世人對大倉刮目相看,一起拾回「大倉人的尊嚴」,加油再加油!

◎「每天電子報,擁抱澎湖每一天」係本電子報系的創立宗旨,歡迎大家踴躍點閱!

◎詳細內容請點閱「澎湖每天電子報」及「大倉每天電子報」!

○「大倉每天電子報」:
http://dachang.eztour.net.tw/

○「澎湖每天電子報」:
http://069279788.eztour.net.tw/

○本報系創辦人簡介: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836

●「愛大倉的心.永遠沒改變」,雖然已停擺近4年,然而全体村民仍企盼未來能勉力完成,大家一起加油!請大家不吝進入「大倉觀光文化園區粉絲專頁按讚」,惠予支持衝高相關的民調,感謝再感謝!
https://goo.gl/dgrmnp

●「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影片簡介,敬請踴躍點閱,進一步給予支持與鼓勵!
https://youtu.be/C780GENFdaU



 

針對「大倉開發案」大倉社區今舉辦座談會凝聚共識

 

每天電子報03080600今日新聞快報:

 

●本報寫於大倉座談會的前夕,「敬請鄉友踴躍集思廣益,讓外界對大倉刮目相看,加油再加油!」

 

針對「大倉開發案」大倉社區今舉辦座談會凝聚共識

 

每天電子報03080600今日新聞快報:

●本報寫於大倉座談會的前夕,「敬請鄉友踴躍集思廣益,讓外界對大倉刮目相看,加油再加油!」

 

寫於3月8日「社區座談會」前夕

談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保障居民權益」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陳 猛

 

●前      言

大倉人有機會可以不要永遠再當「伸手牌」,該是樹立應有尊嚴的時候囉!將來社區一旦開發後,社區將會有回饋金及清潔費等基本收入,每位居民並有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因此,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為讓大家更明白自身權益,在此不吝彙整列出以下10大項作參考,然而一旦如果失去了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機會,這些「居民權益」都終將歸零,所以敬請大家務必要深思!

 

●可利用「社區回饋金」帶動在地居民及青年參與機制

     一、「社區回饋金」帶動在地居民及青年參與機制

 1.凡設籍在大倉之在地居民及青年,皆可優先免費報名參加未來「青年村落行動計畫」所舉辦之各項培訓活動,以便學有專精,為奉獻社區發展盡一份心力。

2.持續舉辦縣外觀摩活動,讓設籍在大倉之在地居民及青年免費報名參加「赴台觀摩學習之旅」,前往桃米生態村、車埕社區發展協會、、、等等社區營造開發成功之案例參觀學習取經。

●可利用「社區回饋金」回饋在地居民及青年機制

      二、「社區回饋金」回饋在地機制

1.讓大倉本地青年優先參與,並且免費開放讓大倉旅外子弟亦能同享免費報名參加解說等各項培訓,以便擴大真正落實嘉惠社區居民。

2.訂定「擴充大倉社區福利辦法」,使所有爭取到的福利能讓本地社區居民真正受惠,並以達到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

 

●利用「社區回饋金」持續舉辦研討會、讀書會、社區參訪

持續不斷舉辦研討會、讀書會、社區參訪、人才培訓、終身學習等為主要形式之社區營造策略,學習內容以社區營造、節能減碳、營造永續社區等議題為主,並用以從事社區營造工作,進而讓社區居民生活真正獲得改善。

 

●利用「社區回饋金」成立「大倉子女就學獎助金」

   可仿傚相關單位成立「大倉子女就學獎助金」,輔導協助本地子弟克服學費困境,將有助培育地方優秀人才。

 

●利用「社區回饋金」成立「大倉居民急難救助金」

可仿傚相關單位成立「大倉居民急難救助金」,輔導協助本地居民,在有急難時能獲得急時雨的資助,以解燃眉之急。

 

●可徵收「清潔費基本收入」充實社區基金來源

比照南方四島向遊客收取「登島清潔費」,以增加社區基本收入,充實基金來源。

 

●擔任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增加勞務收入

 (1)對象:針對村中居民進行培訓,讓外流人口能夠因此逐漸回流。

 (2)內容:訂定「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訓練班預定課程表」;製作「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儲訓班報名表」;並製作 「捷足先登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導覽、解說及文創產業人員專業儲訓班招生簡章」

           (3)預計舉辦時間:預計民國1087-8月。

(4)透過社區發展協會會員大會,提出相關課程確認活動後,讓更多居民了解社區的文化資產,並掀起一陣報名參與熱潮。

           (5)其他:依實際情況作修改

 

●發展休閒漁業活動〈限定大倉子弟擔任〉增加勞務收入

1)本社區以漁業為重,為主要經濟產業區;大倉島西南方則是形成了平緩的坡度入海,整座島嶼被潮間帶和海蝕平台所環抱著,退潮時周圍也有眾多的石滬,因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

2)島的面積0.1905k㎡,退潮0.418k㎡,地勢北高南低呈不規則的三角形,東、北有高峻海崖,西有堆積的陸連島,西南有片沙洲,全島標高2000公分,村落位於島南。小島四周淺坪發達,孕育豐多的海洋資源,大倉雖小,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漁倉」。所以自古以來鏢魚就是大倉的重要產業,作業漁船有多艘,是澎湖最熱絡的鏢魚產業。

3)有人潮就有錢潮,只要大家肯建立品牌的話,相信必定人人都有賺錢的機會。

 

●未來「文創街」可增加個人文創商店營業收入可雙贏

大倉嶼的生活簡單,所有島民需要的民生用品都得從馬公本島帶過去,未來「文創街」將可增加個人文創商店營業收入,不但利人也利己

 

●尤其可爭取更多政府建設 平均每5年增加1項新設施

  有了文化園區的設立後,港灣濬深及整治當不在話下,同時還可以透過管 

    道爭取更多政府建設,至少平均每5年可望增加1項新設施;因此,何樂而不

     為?

 綜上所述,地方皆因改變而獲得改善,如果前述10大目標皆能一一實現的話,未來將可望形成人口回流現象,期盼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有夢最美」!何況是百分之百可望實現的夢想,請大家一起加油再加油!

一位在外漂泊長達55年離島之子的心聲!

「澎湖大倉觀光文化園區系列報導」已完成11則約2萬字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陳 猛

 

●每天電子報03080600今日專題「大倉觀光文化園區」新聞快報:

 

 因有鑑於「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將間接帶動澎湖整體觀光發展之重要性,自即日起筆者將為大倉發表4060篇相關系列報導〈目前已完成「澎湖離島之子奮鬥史電子書」第一階段下列11則系列報導,約有2萬字之多,懇請各位先進能大力協助推播,感謝再感謝!〉,讓更多國人瞭解「澎湖內海之珠大倉島」之魅力,全數報導約7.59萬字,未來將彙集成冊,傳承給後代子孫,期許再發揚光大!並期盼有助衝高1084月底之民調!

 

談爭取「大倉園區開發計畫保障居民權益」: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125

 

◎我為何堅決支持大倉興建「媽祖觀光文化園區」?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117

 

◎一分鐘「大倉園區開發計畫關鍵問答」: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112

 

◎轉載「大倉村長陳文章語重心長(內心話)臉書全文內容」: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109

 

◎請大家共同為內海開發計畫重啟,讓澎湖邁向國際化祝褔: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104

 

◎我們踏浪而去大倉,也該讓村民有機會從大倉踏浪走向世界: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100

 

◎推動聯盟建請白沙鄉所研擬召開「全鄉共是會議」: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096

 

◎自助人助天助的案例由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出發: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091

 

◎大倉媽祖協調會,縣府邀正反方討論達初步共識: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088

 

◎大倉村長陳文章出席協調會,痛陳環保團體不食人間煙火: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087

 

◎大倉村長陳文章遞交「同意重啟大倉觀光文化園區連署書」: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9081

 

●每天電子報將協助弱勢族群,力推「大倉文化觀光園區開發案」民調順利過關!

 

●每天電子報系點閱率持續成長,歷經近14年耕耘及努力,目前總累計點閱率已逼近3500萬人次。

 

●每天一早提供最新地方第一手資訊,沒有廣告畫面等圖檔或影片干擾,服務品質頗佳!

 

2018年感謝您的照顧與提攜,2019年將持續奉獻旅遊資訊與各項正能量訊息,為各位爭取更高權益與獲利!

 

※在此敬祝各位發財,身體更健康!

 

2019年自我期許:

 

一位在外漂泊長達55年離島之子的心聲!

「澎湖大倉離島之子奮鬥史電子書」已完成10則2萬字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陳 猛

 

●每天電子報03060600今日專題「大倉觀光文化園區」新聞快報:


 因有鑑於「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將間接帶動澎湖整體觀光發展之重要性,自即日起筆者將為大倉發表4060篇相關系列報導〈目前已完成「澎湖離島之子奮鬥史電子書」第一階段下列10則系列報導,約有2萬字之多,懇請各位先進能大力協助推播,感謝再感謝!〉,讓更多國人瞭解「澎湖內海之珠大倉島」之魅力,全數報導約7.59萬字,未來將彙集成冊,傳承給後代子孫,期許再發揚光大!並期盼有助衝高108年4月底之民調!

一位在外漂泊長達55年離島之子的心聲!

我為何堅決支持大倉興建「媽祖觀光文化園區」?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陳 猛

      

●回應陳文章村長暨陳萬順、陳明捷、陳建龍等鄉友的貼文:

 最近連續看了前述鄉友的臉書及群組貼文,讓我的內心有無限的感慨,因此,特別放下手邊的工作,每天大書特書,預定將提前寫下近10萬字的「澎湖離島之子奮鬥史電子書」,用力喚起各界的重視與關注,期盼大倉的鄉親要勇敢團結站在一起,向世界說「YES」!

 陳文章村長臉書貼文表示:「大倉島不一定要蓋媽祖園區,但一定要條永續的路!再錯過了這次,大倉的未來在那裡?」
陳萬順鄉友群組貼文表示:希望最美麗的澎湖環島海上明珠,大倉島媽祖建設為最壯觀的澎湖地標,帶動所有的觀光,希望大家能為此建設多多支持,感恩!
陳明捷鄉友群組貼文表示:「現在大倉人的親人都不知道我們祖先的土地叫做「大倉島」,這樣是正確的傾聽大倉村民的每個人的意見,依少數服從多數的意見作為優先考量!」
陳建龍鄉友群組貼文表示:「主要要通知大倉的每户人家說大倉要開會,讓每位村民知道要開會討論大倉媽祖的事情才好!」
陳萬順鄉友群組貼文表示:「希望各位群组兄弟姊妹為我們美麗的大倉明珠付出我們最大的努力爭取建設媽祖佛像為澎湖爭取觀光也為大倉我們的血点所在讓下-代的子子孫、孫知道大倉所在歷史」

 看完了以上的貼文,讓我百感交集;因此,決定勇敢站出來力挺支持大倉興建「媽祖觀光文化園區」,除了積極表達認同與支持外,並將親自出席38上午0930的「社區座談會」。

 

10歲被迫離開大倉 回憶過去那一幕難免會再哽咽不已

●筆者回應黃展先生的臉書貼文:

 感謝邇來各界的支持及鼓勵,尤其是白沙所、會團隊的全力相挺,讓筆者及多數村民都很感動;筆者自民國41年出生於大倉,67年來從未遷移過戶籍;平時不但出錢也出力,大倉第一座民宿及第一艘46人座遊艇,皆是由筆者募資建造;目前能在媒體界及旅遊界屹立不搖逾40載,在澎湖也算第一人;因此之故,我願意在餘生中為大倉寫下近10萬字首版的「大倉發展系列報導〈澎湖離島之子奮鬥史電子書〉」及近30萬字首版的「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請大家共襄盛舉一起來分享!未來我們不謾罵,也不攻擊反方,大家平心靜氣一起來探討大倉及澎湖的未來!感謝再感謝!

 

為讓「澎湖內海之珠-大倉嶼」名符其實曾爭取逾30

●筆者回應洪正男先生的臉書貼文:

 謝謝洪先生的提醒,這也是大家多年來的心願,期盼屆時能真正帶動澎湖地方整體經濟發展,讓多數縣民都能受惠!大家一起加油!

 筆者自民國75年間募資創建大倉第一座民宿及第一艘46人座遊艇以來;曾持續爭取逾30年,才出現興建「媽祖觀光文化園區」的契機,可見此一機會是如何艱辛與困難才獲得,期盼大家要一起好好把握!

 

從小就立志要讓大倉人過好日子 唯遲遲無法實現

筆者回應顏華嵐小姐的臉書貼文:

 謝謝大家的支持及鼓勵,其實爭取每一項建設都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也不能從此洩氣,只有持之以恆才有成功的機會;由於從小生長在弱勢族群的環境中,所以養成堅毅不拔的個性,雖然未來要走的路還很艱辛,但一直相信皇天不負苦心人!凡事只要真誠、勇敢、據理力爭;即使最後失敗,但內心還是會很坦然,因為畢竟我們曾經努力過;其實開發大倉的夢想已逾30年,已超出一般人的容忍度,如果不是異於常人的話,早就被打敗囉!由於此役算是短暫人生中最後一次戰役,當然很期盼能有成功的機會,所以很需要各界持續支持與鼓勵,如果萬一有接獲相關民調的話,請各位別忘記幫忙按讚,俾使弱勢族群的夢想也有實現的機會,感謝再感謝!一起加油再加油!

 

大倉人要團結一致 一起拒絕再當弱勢族群才能看到前景

筆者感謝鄭尊伶理事長的邀約:

 「各位鄉親序大:最近媽祖議題重啟,這是屬於所有大倉人的大事!訂於3/8(五)9:30假大倉社區活動中心召開座談會,透過公開透明化的方式,讓大家做意見的交流,竭誠歡迎關心這議題的鄉親能踴躍參與,提供您寶貴的看法,讓大倉的未來更好!

期盼讓大倉人可以不要再當「伸手牌」,樹立應有尊嚴!

 俟將來社區經過興建「媽祖觀光文化園區」開發後,我們將會努力爭取回饋金及清潔費基本收入,並有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期盼讓大倉人可以不要再當「伸手牌」,樹立應有尊嚴!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大倉子民要緊緊團結在一起避免被分化

●「愛大倉的心.永遠沒改變」,雖然已停擺近4年,然而多數村民仍企盼未來能勉力完成,大家一起加油!請大家不吝進入「大倉觀光文化園區粉絲專頁按讚」,惠予支持衝高相關的民調,感謝再感謝!
https://goo.gl/dgrmnp

●「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影片簡介,敬請踴躍點閱,進一步給予支持與鼓勵!
https://youtu.be/C780GENFdaU

●「每天電子報,擁抱澎湖每一天」係本電子報系的創立宗旨,歡迎大家踴躍點閱!
●詳細內容請點閱「澎湖每天電子報」及「大倉每天電子報」!

○「大倉每天電子報」:
http://dachang.eztour.net.tw/

○「澎湖每天電子報」:
http://069279788.eztour.net.tw/
○本報系創辦人簡介:
http://dachang.eztour.net.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836
 

 身為大倉一份子,我們必須勇敢拒絕被分化,好好把握此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讓貨能出去,人能進來,大倉人人發大財!


​​

一分鐘「大倉園區開發計畫關鍵問答」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陳 猛

 

如果您或您的朋友對「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認識有限,但您願意支持澎湖發展信仰歷史與觀光經濟,那麼請給我們1分鐘時間閱讀下面幾點Q&A,您將會發現「大倉之夢」值得打拼:

 

Q1:大倉島設置媽祖觀光文化園區,未來對外交通如何因應?

A1:大倉島目前與馬公市重光港之間有固定船班往返,海上遊艇運輸便利,南側有完善之漁港碼頭,未來因應整體園區對外交通需求,縣府將規劃大倉漁港轉型為觀光休閒漁港,東碼頭淺水域將興建浮動碼頭區,配合交通船及遊艇中繼停靠,利用港區東側土地增設服務設施,提供售票候船等基本服務,未來將輔導民間業者增購遊艇,以因應遊客登島承載需求。並將規劃對外交通對口港通梁、重光、大菓葉、赤馬、觀音亭等,串連內海交通動線。

 

Q2: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未來是由縣府還是委託民間企業團體來經營管理?

A2:為達永續經營並維護園區整體旅遊品質,初期大廳、步道、園區等將以公辦公營之方式,由縣府各單位分工編組進行經營管理;而3D電影、展示空間、餐飲、賣店等採委外經營管理;長期之經營管理將研議全部委託民間負責經營管理。

 

Q3: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建設經費相當龐大,是否會排擠本縣其他建設經費?又未來維護費用,縣府如何因應?

A3:一、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預估經費5億5千萬,目前已花去近2.6億工程款+賠償廠商4千萬元;經過縣府初估,再花1.2億元即可完工啟用,何樂而不為?未來將申請中央專案補助、離島建設基金、免稅商店特許費及民間自發性贊助與企業認養等多管道進行籌措,務使縣府財政支出降至最低,將不至排擠到其他必要之建設及社會福利經費。

二、媽祖觀光文化園區未來建設完成後,雕像部份預估約每10年進行一次維護,每次約500萬元。園區基座建物及設施之維護,預估每年50萬元。初期如由縣府經營將由縣府負責維護管理,未來如委託民間團隊經營則由受託單位負責維護管理。

 

Q4:「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開發計畫會不會破壞生態?

A4:未來包含施工前後與遊憩航道將避開大倉主要珊瑚生態區,以保護澎湖內海主要珊瑚步道,其間將邀請專家提供保護區建議,並將建構島上生態池,將廢水集中以高規格處理後再利用。另對於潮間帶與離岸海域以禁止開發為基本原則,並教育輔導村民養成在地生態保育解說,提供遊客潮間帶暨漁業體驗,以總量管制避免生態破壞。沙灘遊憩發展將以獨木舟、風帆等無動力零碳活動為主,以確保海洋生態不受污染。

 

Q5:大倉園區除了媽祖觀光文化園區外,還有哪些豐富的旅遊資源與觀光產業規劃?

A5:大倉園區開發計畫結合媽祖信仰、文創產業、零碳水上活動、農漁文化聚落特色、文創聚落與高級度假村建置等多面向發展,未來縣府各單位將陸續推出發展計畫,整體開發完成將使大倉兼具信仰、觀光、文創、生態、零碳水上運動與度假村等多元內涵,徹底成為澎湖深度度假島嶼示範區。

 

         Q6:大倉人可以不要再當「伸手牌」,樹立應有尊嚴!

A5:將來社區開發後,將會有回饋金及清潔費基本收入,並有導遊解說〈限定大倉子弟擔任〉、休閒漁業活動、、、等等勞務收入;加上還有個人開店營業收入,將能獲得多贏目標,何樂而不為?

轉載「大倉村長陳文章語重心長〈內心話〉臉書全文內容」:

「大倉島不一定要蓋媽祖園區,但一定要條永續的路!再錯過了這次,大倉的未來在那裡?」
 

借鏡於澎湖南方四島,過往也曾是人口縝密的漁村,但除了東嶼坪這些年因其世外桃園般的自然景觀吸引了觀光人潮,讓這個島再現生機與春光外,而其他三個村落如今早已人去樓空成了荒島!反觀我們的大倉島與他們差別在那裡?要任其荒蕪成廢墟島嶼還是要走出一條永遠延續的路?!


 澎湖~資源匱乏的島嶼,撐起幾百年來島民生計的漁業資源已將被我們耗盡,唯有發展觀光產業才是未來,而我們原本美麗純靜的大倉島因配合媽祖園區興建,送走了所有庇佑我們的祖靈,剷平了千百年來為社區遮擋東北季風的山頭,只為了能讓後代子孫有發展的未來,無奈卻因政治因素中途停建,任其頽棄成了廢墟!


 如今;政治環境改變,主政者有鑑於前政府愧對大倉村民而有意再予重建,並以此期能帶動整體澎湖內海觀光產業鍊,身為大倉的子民們能再漠不關心嗎?能再讓那些對他們無關緊要的旁人酸言酸語來左右我們的未來嗎?再錯過了這回大倉島民們將何去何從?我們不一定要蓋媽祖,但一座公園也救不了大倉,試問誰會跋山涉水來參觀一座荒島公園?所以大倉需要的是創造一個可以讓世代子孫永續生根發展的路,所以請大倉子民們勇敢地站出來,如果不續建媽祖園區,那麼你有何更好的建言?不要光只是反對,這不是對後代子孫負責的應有態度!大倉子民們團結起來吧!我們要有共識一致向外界發聲:給我們最有力的開發建設,不然就還給我們原來的好山好水,再請回我們先靈來!

【愛澎湖請勿再害澎湖】

請大家共同為內海開發計劃重啟 讓澎湖邁向國際化祝福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陳 猛

 

前             言

針對內海開發計劃重啟-「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一事,目前澎湖縣府除了已決定3月中旬舉辦公聽會外,並將於4月底將舉辦全縣民調,本聯盟特籲請大家藉此共同為內海開發計劃重啟,讓澎湖邁向國際化祝福!

沉寂了21年的「澎湖內海開發計畫-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此次終於再度可望獲得敗部復活機會;這對身為澎湖一份子的本縣居民及產業界而言,看到縣府推動近21年的「澎湖內海開發計畫」,目前終於又出現一線曙光,讓澎湖可望因此邁向國際化後,都對各界的努力以赴深表肯定與支持;尤其是大倉島多數村民更是樂觀其成,大倉村長陳文章並將與多數村民以感恩的心來配合政府相關各項政策,共同疼惜這塊土地,讓澎湖內海之珠從此有機會再發光發熱,以便帶動全澎湖淡季觀光發展起飛。

 

澎湖終於再出現第五次國際化機會

澎湖自古以來已喪失了3次國際化的大好機會,而且兩次機會竟然間隔了23個寒暑;因此,澎湖何時再有第4次國際化機會?在此之前可說是茫茫然,即使是檯面上的地方政治人物對此一問題可能也僅止於搖頭歎息吧!因為大家都知道任何機會一失去要想再重新再來往往要等到下一輩子;也許要想有所突破,更可能必須再繼續無奈苦等下去!

 記得澎湖地區第一次出現國際化機會,係在民國75年間由長榮海運張榮發所主導的30億元投資案,最後由於既得利益者反對而胎死腹中;不料期間竟然苦等了23年,經過大家的努力爭取,民國98年間又再度獲得數千億資金挹注的第二次國際化機會,然而不料半路殺出一些程咬金,其中有許多成員根本沒在冬季期間住過澎湖,無法真正体會澎湖人之困境,便大肆施展極盡抹黑與醜化功力,雖然最後如彼等所願,但不知已對澎湖的前景造成空前傷害。

這對長期關注澎湖發展的多數民眾來說,雖然心中很難平復下來,但從民國100105年期間,仍然期待為地方趕快尋找第3及第4次國際化機會,但最後卻都未來如願成功;為此,澎湖觀光發展研究會在此特別提出一些「島嶼經濟學」的看法,讓大家共同思考澎湖的未來究竟要何去何從?

 

澎湖將因內海開發每五年可增加一項重大建設

澎湖觀光發展研究會經過研究觀察認為:每一處旅遊據點平均每五年就必須開發出新的活動項目,才能讓該旅遊據點歷久而彌新,不斷吸引更多遊客繼續回流;所以拿澎湖來說,從民國59年跨海大橋通車以來開始帶動澎湖觀光事業發展後,迄今已歷經近50年,期間澎湖地區除增加了水族館之外,就鮮少有重大建設;直到王乾發前縣長於民國100年間展現無比魄力,並獲得縣議會的大力支持,在當時無形中再讓澎湖觀光發展展現了新的生命力。

誠如王乾發前縣長所說縣府在大倉村民的配合下,辦理公墓遷移整理出面積約4.68公頃的土地,最後才規劃出「媽祖觀光文化園區」,園區初步規劃分別設置媽祖文化園區、漁村聚落生活園區、農業生活體驗區、沙灘踏浪區以及堤岸賞海區等。當時縣府團隊認為,全案完成後將成為澎湖旅遊的新指標,希望是每位遊客來澎必定造訪之處;最保守估計每年可為澎湖帶來近10億元的經濟效益。

現任白沙鄉長宋萬富最近說得好「重要據點不去開發,澎湖還能做什麼」?

 

之前部分民眾接收不完整資訊造成有所誤解

但不料之前部分民眾接收不完整資訊對此案造成有所誤解;王前縣長曾於多次公開場合誠懇表示,縣府籌設「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開發案,已有一段時日,故特別就民眾疑慮,予以詳述說明。

 本縣四面環海,經濟活動向以漁業為主,近年來,則逐步由傳統漁業轉為結合觀光旅遊的休閒漁業,產業結構已由農林漁牧逐漸轉向觀光旅遊發展之服務業。有鑑於此,振興地方經濟、活絡觀光產業、帶動澎湖內海開發與提升觀光品質與內涵成為本縣「永續發展」之重要課題。

 大倉島地位適中,居於澎湖內海中心為「內海之珠」,四周由馬公、湖西、白沙、西嶼等各島嶼所圍繞,具有美麗海洋生態與環境,乃是最適宜推動澎湖內海觀光遊憩活動的地點,更是縣府規劃推動內海開發的核心島嶼。民國100年間,縣府籌思以具有澎湖數百年海洋文化歷史傳承代表性的民間信仰-海神媽祖為主題意像,加入現代化的建築景觀元素來結合傳統的漁鄉聚落,並融和地方人文、觀光、休閒、文創產業等建構成完整的澎湖內海漁鄉文化生活圈,全區開發完成後,除可促進澎湖內海及整個澎湖群島的觀光產業發展外,也可造福澎湖鄉親,將為本縣內海觀光發展創造最大經濟效益與附加價值。

 

內海開發擘劃發展藍圖具國際水準值得支持

 本研究會認為「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是縣府為突破困境,推動澎湖內海開發,擘劃內海觀光發展藍圖之重要開發案,園區除整合現代建築與傳統聚落,打造大倉為兼具天然景觀與人文資產之園區外,全區目前規劃作為遊客主要活動將分為媽祖文化園區、漁村聚落生活圈、農業生活體驗區、沙灘踏浪區、堤岸賞海區等五大發展區塊,媽祖神像則為其中連結澎湖海洋文化歷史傳承之一意象景點,該案俟規劃建設完成後,除可結合地方文創產業外,更兼活絡地方觀光旅遊,使澎湖內海觀光旅遊由點狀區塊連結成兼具文化深度之旅遊生活圈,建構成完整的內海觀光旅遊區。媽祖觀光文化園區興建各項重大工程建設本需有足夠之經費配合支應,本縣目前財政雖不充裕,然縣府一向妥適籌劃財務結構,積極審慎調度庫款,並進行多面向開源節流籌措自有財源,因此,截至民國100年度止,除金門馬祖外,縣府債務餘額及債務比率為全國最低,足見財政結構尚稱健全,反觀其他縣市債務餘額動輒百億元以上,對縣政及縣民有利之重大建設仍積極推動,縣府亦希望藉由健全之財政來支持所有對本縣有利且重要之建設,提升整體資源使用效益及達成施政預期效果。

 另為永續經營園區並確保整體旅遊品質,初期之經營管理,部分將以公辦公營之方式,由縣府各單位分工編組進行經營管理,展示空間、餐飲、賣店等則採委外經營或出租收取權利金或租金;長期經營管理部分則依實際營運情形獲取園區實質之經濟效益及市場資訊後,研議以全部委外經營或出租方式委託民間負責經營管理。綜觀全區完成後,預期將能推動澎湖內海特色觀光產業,建構澎湖內海漁鄉生活文化圈,永續觀光資源,並能活化白沙鄉大倉離島之土地資源,兼以明顯的主題意象,帶動澎湖整體觀光發展,實為澎湖未來觀光旅遊發展許下可長可久的願景。

 

白沙所會暨村長以行動歡迎並籲請給予祝福

大倉村長陳文章亦曾在多次受訪場合中感謝大家對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的重視,他說,反對者不了解大倉的心聲,其實目前多數大倉人仍贊成此案賡續完成,如今演變到如此也感到意外,民國60年時就有台大城鄉研究所展開調查認為大倉是海上明珠,這也是多數村民一直期待實現的夢想與願望;然而反對者不了解大倉人的痛苦,唯一也只有觀光一途,他認為王前縣長獨具慧眼,也超越黨派,縣長選舉大倉也不是全部支持他,但卻有如此魄力。而反對人士說新移民對信仰問題,他認為都是隨夫家,大家保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觀念,多數都表態贊成,也認為改變才能有未來,目前海的資源一天比一天少,討海不易,大倉村民也希望有所改變,否則大倉就像風中蠟燭一天一天熄滅,他們只爭一口飯。

大倉社區前任理事長陳木郡亦多次強烈表示,為了大倉園區王前縣長有意建設,就是希望大倉有發展,不拚怎會有觀光,那澎湖永遠也就是如此,大倉地方小設立媽祖到處可見,帶動澎湖觀光勢必有其前瞻性。

因此,身為大倉一份子且具有土生土長身份的本人來說:認為該開發案也是自己本身所積極推動,除了觀光博弈選項之外,近21年來所努力以赴推動的「澎湖內海開發計畫」終於又即將重啟後,對各界的努力協助深表肯定與支持,尤其對大倉多數村民一直都能秉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無畏精神深感敬佩,未來並將與多數村民站在一起,以感恩的心來配合政府各項相關政策,共同疼惜這塊土地,讓澎湖內海之珠展現應有的生機,進而帶動全澎湖的發展與繁榮。

本人認為民國100年間,全體大倉村民為了大倉開發,在一次協調會中一群幾乎年過半百的大倉村民割捨了風水地理的包袱,一致鼓掌通過把大倉的喪葬相關設施移除,未來的大倉將無任何墳墓與納骨塔設施,這樣的結局相當令縣府訝異與震撼,原本只期待村民同意納骨塔遷徙至比較不妨礙島嶼景觀的邊角之處;縣府要五毛,村民大方給了一元,縣長在場深受感動,也立刻責成主管處室未來大倉村民喪葬事宜由縣府全力支持,給予最佳協助。一場說明會成就了一件好事,一件大事,也看到了大倉村民心思的一些端倪;因此,本會希望大家能從此捐棄成見「愛大倉請勿害大倉,愛澎湖請勿害澎湖!」,讓大倉及全澎湖加速邁向國際市場,共同迎接澎湖更美好的未來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