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開花,欣欣向榮
離島海域多物種豐育放流系列活動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於5月28日11時,在虎井海域放流5000尾條石鯛種苗,揭開離島多物種豐育序曲;虎井里長陳大川全程陪同參與,讓全體參加放流人員感到非常鼓舞。
本年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針對多種澎湖在地生態功能物種及經濟物種進行種苗生產,期收「生態功能修復」及「棲地資源豐育」之效。目前已經完成培育可供放流的物種有條石鯛、銀塔鐘螺、白棘三列海膽等。有別於以往因為交通運輸考量、或是配合舉辦放流活動所需,大多選在本島周邊海域進行,本年度特別選定虎井嶼、七美嶼以及南方四島進行多場系列放流工作,將於6月中旬之前視天候許可的狀況進行。
本年度受惠於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尖山電廠為了強化敦親睦鄰、社區服務品質與內容,今年特別委請該中心協助執行「109-110海洋豐育與環境教育紮根工作」計劃,已於日前(5月15日)在湖西鄉菓葉海域先行放流10000尾條石鯛。條石鯛是澎湖週邊海域高價的經濟性物種,為了能確保達成與台電計畫當中規範交付數量,本中心必須生產較多的種苗,這些多出來的部份,我們將其視為臺電為澎湖海域環境資源豐育付出的「滿溢紅利」,這樣的成果將在5月27日首先嘉惠虎井嶼,在虎井社區巡守的協助下,看護祝福這些即將放流的種苗,希望透過臺電-虎井社區-水試所這樣的共好操作,很快地顯現虎井社區資源豐育的成效。
白棘三列海膽的部份,該中心有別於以往放流小體型個體,本年度將嘗試放流超過1000顆已達成熟體型(殼徑超過6公分)的個體,目前初步選定放流在七美的漁業資源保護區,期待透過在地志工團體的妥善保護之下,這些成熟個體可以與野生個體搭配,立即投入種苗增產的行列,這樣的嚐試可已可已可以在今年度
銀塔鐘螺在海洋生態系統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化的齒舌會針對附著性藻類進行啃食,可有效地控制藻類過量生長。由於銀塔鐘螺也是美味地海鮮食材,遭逢漁捕的壓力高,今年本中心仍舊持續進行銀塔鐘螺種苗放流,搭配放流輔具三歧管的使用,提升銀塔鐘螺種苗存活率。
多點開花,欣欣向榮
離島海域多物種豐育放流系列活動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於5月27日11時,在虎井海域放流5000尾條石鯛種苗,揭開離島多物種豐育序曲。
本年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針對多種澎湖在地生態功能物種及經濟物種進行種苗生產,期收「生態功能修復」及「棲地資源豐育」之效。目前已經完成培育可供放流的物種有條石鯛、銀塔鐘螺、白棘三列海膽等。有別於以往因為交通運輸考量、或是配合舉辦放流活動所需,大多選在本島周邊海域進行,本年度特別選定虎井嶼、七美嶼以及南方四島進行多場系列放流工作,將於6月中旬之前視天候許可的狀況進行。
本年度受惠於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尖山電廠為了強化敦親睦鄰、社區服務品質與內容,今年特別委請該中心協助執行「109-110海洋豐育與環境教育紮根工作」計劃,已於日前(5月15日)在湖西鄉菓葉海域先行放流10000尾條石鯛。條石鯛是澎湖週邊海域高價的經濟性物種,為了能確保達成與台電計畫當中規範交付數量,本中心必須生產較多的種苗,這些多出來的部份,我們將其視為臺電為澎湖海域環境資源豐育付出的「滿溢紅利」,這樣的成果將在5月27日首先嘉惠虎井嶼,在虎井社區巡守的協助下,看護祝福這些即將放流的種苗,希望透過臺電-虎井社區-水試所這樣的共好操作,很快地顯現虎井社區資源豐育的成效。
白棘三列海膽的部份,該中心有別於以往放流小體型個體,本年度將嘗試放流超過1000顆已達成熟體型(殼徑超過6公分)的個體,目前初步選定放流在七美的漁業資源保護區,期待透過在地志工團體的妥善保護之下,這些成熟個體可以與野生個體搭配,立即投入種苗增產的行列,這樣的嚐試可已可已可以在今年度
銀塔鐘螺在海洋生態系統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化的齒舌會針對附著性藻類進行啃食,可有效地控制藻類過量生長。由於銀塔鐘螺也是美味地海鮮食材,遭逢漁捕的壓力高,今年本中心仍舊持續進行銀塔鐘螺種苗放流,搭配放流輔具三歧管的使用,提升銀塔鐘螺種苗存活率。
台電有心 環境有能 菓葉海域條石鯛放流活動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尖山電廠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訂於109年5月15日15時,在菓葉海域放流條石鯛種苗。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尖山電廠為了強化敦親睦鄰、社區服務品質與內容,今年特別委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協助執行「109-110海洋豐育與環境教育紮根工作」計劃。本計劃以湖西鄉各社區為計劃施行範圍,並考慮各社區不同的生態條件進行海域資源復育或棲地改善的工作,也希望透過社區環境教育與公民科學的導入,讓社區除了利用海域之外,也能了解海域資源變動情形,並進一步建立合理利用與管理的觀念。
第一場資源復育活動,規劃配合菓葉海域附近岩岸的生態特徵,與菓葉社區民眾放流一萬尾適合於岩岸棲息的條石鯛種苗,希望能增裕菓葉附近海域的漁業資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在進行條石鯛種苗繁殖養殖過程中,發現了一尾斑紋特殊的條石鯛,一側為心型,另一側為閃電型。似乎呼應了本計劃的宗旨,尖山電廠希望能為澎湖海域盡一份「心」意,而與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共同合作,為澎湖海域環境生態充「電」。我們將本著「台電有心,環境有能」的心意,持續邀請湖西鄉各社區參與,一起為我們的海洋的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本計劃未來一年,我們預定於湖西鄉海域或社區進行4個物種8場放流保育推廣活動、珊瑚和海藻各一處的棲地改善工作,以及27場次以上的環境教育與公民科學活動,以更全面的角度推動湖西鄉的保育工作。
附件:條石鯛照片、海洋豐育與環境教育紮根工作—條石鯛放流活動流程表
海洋豐育與環境教育紮根工作—條石鯛放流活動流程表
時間:109年5月15日(五)15:00-17:00
放流地點:湖西鄉菓葉村海域
時間 |
工作項目 |
15:00-15:30 |
涼亭報到 |
15:30-15:35 |
台電長官致詞 |
15:35-15:40 |
鄉長致詞 |
15:40-15:45 |
中心主任致詞 |
15:45-16:00 |
放流環境教育 |
16:00-17:00 |
放流活動 |
17:00~ |
合影留念、領餐盒 |
防止澎湖特有種章魚滅絕 賴峰偉指示研議保護方案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27日縣務會議討論澎湖特有種章魚復育、禁捕期保育成效。澎湖縣長賴峰偉表示,澎湖章魚為澎湖特殊物種,近年受到人為濫捕、棲地破壞因素,數量逐年稀少,他指示農漁局研議增加澎湖特有種章魚量的可行性方案,防止章魚滅絕,讓生態資源永續。
澎湖縣政府表示,縣府公告每年3月29日至4月12日為澎湖特有種章魚的禁漁期,但今年禁漁期結束後,漁民反映解禁後數量更少,不見章魚蹤跡,建議更改禁漁日期和調查減少原因。
農漁局表示,對於近年章魚資源量未能如預期逐漸復甦,農漁局與澎科大李孟芳教授合作,針對不同時期所採捕到的章魚進行解剖,評估產卵期是否有變化,發現禁漁期間雌性比例逐漸減少,顯示完成交配後即往深海裡游,所以此階段仍屬交配產卵高峰期,禁漁期的訂定仍屬適宜,惟可再拉長禁採期間,以增加保育強度。
農漁局說,禁漁期實施多年未見資源增加,另一個原因是章魚最主要食物為光手滑面蟹(俗稱大狗),因漁民競相捕抓,以致章魚食物來源不足、能量不夠,影響章魚資源增生,未來可考慮訂定光手滑面蟹禁捕期(每年2-5月),增加章魚食物來源。
農漁局表示,早年因「照海」活動盛行,加上颱風侵襲,破壞章魚棲息地,加上長年過度捕撈,繁衍能力低等因素,造成章魚量銳減,由於章魚產季短(僅約2個月)、產卵數少,為在交配期間減少人為干擾,禁漁期訂於每年清明節前後7日。
農漁局指出,禁漁期間為徹底遏止少數不肖漁友下海採捕「澎湖章魚」,農漁局與刑警隊及海岸巡防署查緝人員連續15日於夜間執勤巡守,針對每位「照海」漁友進行漁獲盤查攔檢,因查緝及宣導力度極高,近年皆無查獲違規盜採情形。
活絡海洋經濟產業 縣府聯手浮潛業者放流燕魚
〈本報訊〉本縣鎖港海域杭灣近年來已發展成為重要的海洋遊憩景點,當中又以縣府農漁局種苗繁殖場打造的海底珊瑚礁花園最為受歡迎,為強化海底花園生物多樣性,創造多元遊憩體驗,種苗繁殖場於4月11日上午9點聯手當地浮潛業者放流燕魚,期望具有定棲特性的燕魚能成為嶄新的海底花園嬌客。
目前鎖港航灣約有12家浮潛業者,每年參與浮潛體驗活動人次上看4萬5,000人以上,初估產值至少2,250萬元,今年雖然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導致澎湖觀光人潮銳減,但是在縣府「防疫優先,超前部屬」原則下,持續進行發放電解水消毒液、強化外籍漁工防疫宣導、掌握境外移入人口名單及設置防疫旅館等,目前澎湖縣仍然維持零確診病例,而在除了防疫作為,縣府也加強活絡經濟推動策略,本次燕魚放流即是希望為本縣海洋產業注入活力,藉由多元的海洋生物亮點吸引觀光人潮,達到刺激經濟目的。
燕魚又稱富貴魚,幼魚因體型體色優美,在觀賞魚產業中的應用較為普遍。背鰭、臀鰭及腹鰭軟條會延長,體型優美、泳姿優雅,且體色為帶點金的褐黃色,會擬態成枯葉,漂在水面的漂浮物之下躲藏,常獨自在內灣遨遊。屬日行性之雜食性魚類,主要是以藻類、砥棲無脊椎動物或小魚為食。
海龜過年導航失衡 岸巡弟兄協助返家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七岸巡隊竹灣安檢所於昨(19)日7時許由灘岸搜索人員於簡易碼頭岸際發現乙隻活體海龜,因不明原因動彈不得;安檢所同仁本著海洋保育的職責,又心疼不忍這麼可愛的動物受困於岸際,無法自行投入大海的懷抱,立即以濕布敷蓋避免其脫水,同時通報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並先行帶回安檢所安置。
經農漁局鄭技士於9時許到場判定該活體海龜為綠蠵龜,無明顯外傷,故請安檢所同仁協助搬運載回青灣水產試驗所安置及檢驗,經測量該海龜長50公分、寬55公分。
第七岸巡隊隊長王寶庭表示,海巡人員平常執行公務勤務外,對於為民服務以及各項海洋生態保育工作均格外重視,籲請民眾愛惜海洋資源,共同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以維護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
該隊呼籲如民眾發現保育類動物或其他需要海巡人員協助,請撥打澎湖縣農漁局或海巡「118」服務專線,海巡人員將竭誠為您服務。
【圖說:海龜過年導航失衡,岸巡弟兄協助返家。】
綠蠵龜遭漁網纏繞 海巡員協助脫困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海巡艦隊分署第八(澎湖)海巡隊技工許榮評今(4)日清晨5時許於龍門後灣沙灘撿海廢時,發現1隻綠蠵龜全身被漁網纏繞受困;許員立即至車上取小刀割斷漁網幫助綠蠵龜脫困,並在旁戒護。
綠蠵龜脫困後活動力良好,自行爬行返回大海;經目視測量綠蠵龜體長約90公分、體寬約60公分,且狀況良好。
該隊技工許榮評居住龍門,每天一早會至龍門後灣撿海廢,恰巧發現受困的綠蠵龜,據許員推測綠蠵龜疑似在海上被漁網纏繞,在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下漂至龍門後灣沙灘上,被發現時已過半的身體被沙堆覆蓋,所幸被許員及時發現,儘早協助脫困,免於被沙子埋沒。
澎湖海巡隊表示,綠蠵龜外型與一般海龜相似,最明顯特徵為背甲兩側棕黑色、略有斑駁花紋的盾板四片,眼睛上方具鱗片一對,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的海洋生物。另該隊平時積極海洋生態保育,並投入海洋事務相關工作,若民眾於岸際發現鯨豚或海龜等其他海洋生物有受傷需救護情事,請立即撥打118海巡報案專線,海巡署將立即派員馳赴救援,以共同維護海洋生態。
【圖說:綠蠵龜遭漁網纏繞,海巡員及時協助脫困。】
望安野放2傷癒海龜 賴峰偉盼海洋資源永續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12日在望安野放2隻傷癒海龜重回大海,縣長賴峰偉出席活動時表示,澎湖是海龜的故鄉,它們會回家繁育後代,期望大家保持沙灘乾淨,一起守護海洋、保育海龜。
縣府12日上午在望安鄕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前舉辦「海龜野放暨保育宣導活動」,為宣導海洋生態保育,野放活動特別邀請望安國中小師生一同參加。賴峰偉、行政院海洋保育署主任秘書林天賞、海洋公園管理處長徐韶良與望安國中小師生25人都到場歡送海龜重回大海的懷抱,回到蘊育生命的搖籃。
賴峰偉表示,此次放流2隻傷癒海龜回大海,是澎湖縣政府與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積極守護來到澎湖的海龜及其後代,並攜手合作海龜救護收容,提高存活率,讓澎湖的海洋、漁業資源永續發展。
農漁局表示,本次野放是106年於望安鄉沙灘救起2隻孵化後但無法自行爬出沙堆的保育類野生小綠蠵龜,因其體質較弱,送至海龜救傷中心經過2年的悉心照養,體長已逾30公分,體重亦達2公斤以上,經評估已能執行野放的綠蠵龜。
此外,望安國小力行減塑,公開首映海洋保育電影,描述學校減塑措施,利用海飄浮球做成「護龜栽」,研發海洋保育課程,平時用餐也使用環保餐具,讓環保觀念向下札根。
縣府感謝財團法人旺旺文教基金會贊助本縣海洋教育基金
並辦理淺蜊量產成果發表會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為感謝企業對本縣海洋教育及海洋產業活化之投入,縣府農漁局於108年11月14日於水產種苗繁殖場舉行海洋教育基金捐贈儀式暨淺蜊(大蛤)成果發表會,並邀請風櫃國小師生共同參與「大蛤包飯」,希藉由本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淺蜊海域放流及傳統美食製作以活化本縣海洋產業。
旺旺集團蔡衍明董事長曾於105年至108年間,每年捐助100萬元予本縣,作為海洋復育基金,協助本縣於鎖港杭灣成功打造珊瑚海洋花園一座,目前遊客絡繹不絕,蔡董事長為繼續協助本縣辦理海洋教育及活化海洋產業,責由財團法人旺旺文教基金會自108年09月01日起 至111年8月31日止,每年捐助100萬元予本縣,共計300萬元。
另水產種苗繁殖場於淺蜊量產上已有重大突破,於108年11月14日進行全台首次放流(因貝類移動性小,容易被捕捉,故不公開放流地點),因其成長速度快及具高經濟價值(每台斤至少300元以上),本年度預計至少放流25萬顆於澎南地區的內灣海域,以活存率5成計,俟其成長至「15顆/台斤」體型採收,以每台斤300元計,可創造漁民250萬元以上之收益。
海洋教育基金捐贈儀式由財團法人旺旺文教基金會胡雪珠執行長代表蔡衍明董事長捐贈,澎湖縣長賴峰偉屆時將代表縣府團隊接受,賴縣長感謝財團法人旺旺文教基金會,為本縣海洋教育所做的貢獻,並以「大蛤包飯‧飲水思源」的典故,勉勵大家向先民看齊,守護澎湖這片美麗豐饒的海洋,為下一代留存一片珍貴的蔚藍淨土。
又見鯨豚擱淺身亡 澎縣府海巡合力處置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七岸巡隊竹灣安檢所於昨日16時許接獲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生態保育科通報,於合界左側沙灘發現兩尾死亡鯨豚,分別約1.8公尺及1.5公尺。
竹灣安檢所岸巡隊員隨即前往現場,因為鯨豚屍體已經嚴重腐爛;經保育科藍技士丈量記錄後,決定將這兩尾不幸死亡的鯨豚就地挖坑掩埋。
據竹灣安檢所張所長回報,兩隻死亡多時的鯨豚相距百餘公尺,且其中一隻位於高潮線內,擔心潮水的反覆沖刷會將鯨豚屍體再度沖離,現場即由安檢所同仁及藍技士就地使用簡易繩板,將鯨豚屍體固定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合力就地掩埋。
第七岸巡隊副隊長鄭文豪表示,安檢所同仁除平時執行公務勤務外,對於為民服務以及各項海洋生態保育工作均格外重視,籲請漁民朋友不得任意獵捕,更請民眾愛護海洋資源,共同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以維護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
【圖說:澎湖西嶼又見鯨豚擱淺身亡,澎縣府海巡合力處置。】
海洋活化不停歇 縣長帶領學童為小小魚兒造新家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縣府與本縣水產試驗所合作,於108年9月29日帶領風櫃國小及時裡國小師生,在時裡海域進行海草床人工植栽活動,透過親種種下一株株的海草,期許未來長成一片海草床,成為小小魚兒的新家。
縣長自上任至今推動海洋活化政策不遺餘力,繼日前宣示海洋活化12箭至今,在漁業資源復育及棲地環境改善等部分,已先後完成沙蟹種苗大量放流、種苗投放優先選擇具自主管理意識社區、珊瑚礁種植棲地復育及多場海洋教育宣導活動等,現在更進一步與水產試驗所合作,親自帶領學童種植海草,讓海洋教育向下紮根,也深化在地社區自主管理海域棲地意識,未來結合種苗繁殖場投放適當水產種苗,讓漁業資源能生生不息。
本縣周邊海域早期隨處可見海草床,並具有豐富的生態系,多種生物包含扁跳蝦、麥稈重、青嘴龍占、奧奈鑽嘴魚、臭肚魚及各種螺貝類等,惟近年海洋環境劣化導致海草床生態系逐漸崩壞,海草床大量流失,尤以內海最為明顯與嚴重,為解決此問題,本次縣府與水產試驗所合作,選定時裡海域作為海草床生態復育基地,初期規劃種植面積100平方公尺以上,結合種苗繁殖場進行放流投入資源,未來將委託水產試驗所辦理資源調查及生態復育成效,同時導入社區居民自主管理,有望成為本縣首個海草床復育示範區,將來可推廣至本縣其他社區海域,逐年改善沿岸海域生態棲地,打造澎湖海洋活化的新契機。
澎湖縣礁區海底覆網清除成果展 賴峰偉拼海洋活化
恢復藍色珊瑚礁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致力海洋活化,今年已清除近9萬公尺海底覆網,澎湖縣長賴峰偉20日出席「澎湖縣礁區海底覆網清除成果展」時表示,縣府目標3年清除18萬公尺海底覆網,今年已完成近9萬公尺,未來將全力落實「海洋活化12箭」,復甦漁業資源,恢復藍色珊瑚礁榮景。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20日下午在水產種苗繁殖場舉辦「漁礁救援,一網打盡」成果展,展示108年度迄今,縣府清除海底覆網成效,讓民眾深入了解澎湖海域珊瑚礁健康情形、海底覆網成因、種類分析、熱點海域等,民眾可觀看海底覆網清除過程影片,一窺清除團隊水下作業情形及珊瑚礁美景。
賴峰偉表示,澎湖有豐富的珊瑚礁海洋生態,過去廢棄漁網覆蓋珊瑚礁,造成珊瑚嚴重白化,海底生物棲地受到破壞,海洋生物難以繁衍存續,澎湖海洋正面臨生態浩劫。
賴峰偉表示,縣府為拯救海洋生態,祭出「海洋活化12箭」,9個月來,已清除近9萬公尺覆網,未來三年希望達成18萬公尺的目標,定置魚網業者也全數完成網具實名制,清除5,394支立竿網,盼挽救海洋,再現新生機。
賴峰偉說,「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相信只要努力,魚會越來越多,澎湖漁業年產值將能恢復20年前47億元榮景。他感謝清除覆網的志工、農漁局同仁及澎科大,期許大家一步一腳印,為澎湖的海洋而努力,讓澎湖成為名符其實「海洋的故鄉」。
漁業署主秘繆自昌表示,過去2年漁業署補助澎湖3億2000萬,包括清除覆網、海洋生物復育、烏崁栽培漁業示範區等,未來漁業署將從刺網轉型、環保艦隊等源頭管制,復原珊瑚礁,讓魚類有良好生活環境。
賴峰偉頒發感謝狀感謝海洋志工認養海域,協助政府清除覆網,並調查珊瑚礁區狀態,肯定他們為澎湖海洋活化、漁業資源永續的努力。
澎湖定置網業者全數完成網具實名制
賴峰偉:違規棄置漁網者將處罰鍰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輔導定置網業者完成網具實名制,澎湖縣長賴峰偉12日前往鎖港視察時表示,未來網具都必須記名,違規者將依漁業法處以新臺幣3萬至15萬元罰鍰。
面對海洋資源日漸枯竭,內海生態環境惡化,漁獲量逐漸下滑,賴峰偉上任後積極執行活化海洋政策,祭出活化海洋12箭,實施網具實名制,對於隨意棄置漁網者,追查出使用者,要求負起網具管理責任。
賴峰偉表示,有些漁民遇到漁網撈不起來,便用利器割除丟棄海中,成為海底覆網,覆蓋珊瑚礁,造成珊瑚白化,破壞漁類棲息地,漁業產值逐年下降。
賴峰偉說,清理海底覆網如同大海撈針,過去他任內清理7萬4,000公尺海底覆網,今年清除6萬6,000公尺廢棄陳年漁網,為維護海洋資源,落實網具實名制,廢棄漁網絕不可隨意丟棄海洋,一定要通報政府清除,違規者依漁業法處以3萬至15萬元罰鍰。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長陳晶卉表示,為輔導業者落實定置網實名制,縣府已完成2場次定置網漁撈漁民座談會,向業者說明定置網網具實名制的目的及網具編號標示方法,目前澎湖5家定置網業者皆完成網具標示漁業權執照號碼。
定置網業者吳再典表示,為恢復海洋漁業生機,實施網具實名制確實有必要,業者全力支持縣府政策,標誌漁業權執照號碼。
台澎金日港樂手攜手搖滾淨灘 邀請鄉親一同共襄盛舉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為推廣澎湖海廢議題,澎湖縣表演藝術推廣協會與海洋公民基金會將於9月22日 上午9時於白沙鄉岐頭沙灘舉行搖滾音樂節系列活動「搖滾淨灘」,本活動除邀請參與搖滾音樂節來自全國各地、澎湖、金門、香港及日本共22組樂團樂手外,更歡迎澎湖在地鄉親一同共襄盛舉。
今年邁入第八屆的澎湖搖滾音樂節,是澎湖每年秋季的音樂盛會,作為離島唯一的獨立音樂節,以澎湖腔的台語諧音「命待」作為活動名稱,以期藉由音樂節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澎湖的搖滾能量,系列活動將於9/20-9/22在篤行十村盛大展開,除了連續三天的雙舞台國際樂團音樂演出外,更有市集擺攤活動。
搖滾淨灘有別於一般的淨灘活動,海洋公民基金會將會針對淨灘的廢棄物進行ICC調查及寶特瓶國籍調查的統計工作,讓參與的樂手與民眾了解海廢的種類與組成,讓淨灘不只是單純的撿拾垃圾,更能成為海洋廢棄物調查大數據的一部分。今年度更邀請了紐西蘭品牌Subs創辦人一同共襄盛舉,Subs主打以海廢回收塑膠為原料製作夾腳拖鞋聞名全球之品牌,透過名人與樂手的加持與民眾的參與,搖滾音樂節希望透過「搖滾淨灘」,養成民眾自身減塑的習慣,提升民眾的環境素養,邀請關心海洋的大家一起參與,活動詳情請洽海洋公民基金會粉絲專頁或活動QR code。
賴峰偉發出減塑第一箭 公家機關改用環保餐具
避免使用塑膠品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澎湖縣9日召開縣務會議,研討減塑行動方針,賴峰偉祭出「減塑」第一箭,宣布即日起縣府公家機關開會改用環保餐具,以及避免瓶裝水,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愛護地球環境,讓生態永續發展。
澎湖縣政府縣務會議9日移師澎湖休憩園區水土保持教室,賴峰偉率領一級主管進行市區巡禮,通盤檢討目前施政進度及規劃方向,會中並由參議馬金足專題報告「減塑低碳施政」。
賴峰偉表示,「減塑」是縣府下一階段施政重點,減塑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一步一腳印,提昇民眾保護環境觀念,縣府發出「減塑」第一箭,宣布由縣府公家機關帶頭示範,以後縣府開會使用環保杯、環保餐盒,將減塑觀念逐步推展至民間單位。
賴峰偉表示,塑膠垃圾不但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塑膠微粒滲透進入人體器官,也對身體健康形成潛在危害,唯有源頭減塑,降低塑膠垃圾量,做好資源分類回收,才能減少塑膠產品對環境的衝擊。
針對打造健康無塑環境,馬金足提出輔導外燴業者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裝設飲水機設備及循環杯租借模式、建立民宿飯店業者環保減塑共識、借鏡金門,兩岸共組海漂垃圾管理平台等建議。
馬金足表示,一次性塑膠製品對人體健康及環境造成潛藏危機,其中塑膠原料成份聚乙烯、重金屬塗料、聚丙烯具罹患肺癌、慢性中毒及赫爾蒙失調影響生育功能,常吃塑膠包裝食物,人體糞便及血管殘留微膠粒,削弱腸道免疫力。
馬金足表示,澎湖受到洋流及海流影響,海漂垃圾容易聚集在澎湖海域,根據監測澎湖海洋廢棄物數據統計,寶特瓶佔最大宗,比例21.45%,其次是漁業浮球、浮筒、漁船防碰墊,佔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