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泉媽祖起駕返澎 市區繞境踩街祈福畫下圓滿句點
〈記者陳猛、哈奇、呂水上、吳清池/澎湖-泉州連線報導〉澎湖天后宮媽祖6日自泉州啟程返回澎湖,由澎湖縣長賴峰偉親自護駕回鑾,泉州天后宮媽祖回訪隨行澎湖作客,21頂武轎大陣仗市區繞境祈福,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為第二次宗教直航畫下圓滿句點。
開臺澎湖天后宮2019年泉州媽祖會香活動,6日啟程返航,結束4天3夜宗教會香祈福之旅,上午9點半賴峰偉、天后宮主委蔡光明等人步行至泉州天后宮,請令恭請澎湖媽祖及泉州媽暨諸神聖起駕返回澎湖,泉州天后宮也以盛大鑼鼓隊歡送媽祖出巡澎湖,泉州市政協副主席洪川夫、泉州天后宮董事長黃澤陽和媽祖信徒51人一同前往澎湖會香,雲豹輪滿載各界祝福鳴笛回程。
下午5時30分雲豹輪抵達澎湖馬公港,山水國小舞獅及武轎在岸上熱烈歡迎媽祖回鑾,駐駕於海靈殿,晚間鑾車啟駕和21頂武轎遊行市區祈福,熱鬧非凡,最後舉行入宮安座儀式。
賴峰偉表示,泉州宗教直航順利圓滿成功,ㄧ路上受到媽祖保佑,從惡劣天氣航行平安,泉州市區遶境天氣轉晴,今天返程陽光普照,顯示媽祖神威顯赫,也祈願媽祖保佑澎湖闔家平安,縣運昌隆,風調雨順。
黃澤陽表示,媽祖為澎湖和泉州搭起一座友誼橋樑,兩地通過媽祖交流親如一家,希望時隔17年宗教直航,澎泉兩地友誼增進,文化、經貿交流互動頻繁,彼此感情越來越深厚。
賴峰偉與福建協商 陸允聯合打擊非法捕魚及抽砂
〈記者陳猛、哈奇、呂水上、吳清池/澎湖-泉州連線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5日於泉州市與福建省官方代表召開座談會,針對陸船進入澎湖限制海域捕魚以及於台灣淺堆抽海砂,雙方將共組查緝平台,互相通報違規船籍,並發動海上聯合打擊行動,斷絕非法捕魚、抽砂行為,共同維護漁場秩序。
賴峰偉6日上午指示隨團訪問的澎湖縣農漁局長陳晶卉與海巡署金馬澎分署長廖德成聯絡,告知希望啟動兩岸聯合查緝行動。對此廖德成表示,願意配合澎湖縣府需求,適時啟動海上聯合打擊行動,維護海洋資源。
澎湖縣政府與馬公天后宮3日至泉州「宗教直航」,期間賴峰偉密集拜會福建漁政、海防、交通等單位商討陸船越界捕魚、抽砂事宜。
賴峰偉嚴正表示,澎湖、福建同宗同源,情同一家,但近來大陸滾輪式拖網漁船頻繁進入澎湖海域捕魚,所經之處,珊瑚礁破壞殆盡。此外,陸船長期在澎湖海洋生態最豐富的「台灣淺堆」抽砂,造成海床變動,澎湖的漁業命脈危機重重。
福建省海洋執法單位強調,陸方不斷漁民宣導避免進入澎湖限制海域捕魚,但因多種因素,仍有部分漁船違規。未來,雙方可建立通報機制,即時提供違規漁船資料,陸方將追究相關責任。
針對陸船抽砂,福建省海洋執法單位指出,大陸為保護海洋資源嚴格禁止抽砂,但海砂利潤可觀,仍有一些船主盜取海砂。大陸面臨的執法困境是當前往查緝時,抽砂船就跨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海域,礙於大陸公務船無法跨越中線執法,造成漏洞。
雙方經研議後,認為可比照運作多年的金門、廈門、泉州共同打擊海上非法行為機制,由兩岸共同發起查緝行動,聯手取締在「台灣淺堆」抽砂的船舶,讓抽砂船無所遁逃。
媽祖回娘家 澎泉媽祖聯合遶境祈福 綿延長達1公里
〈記者陳猛、哈奇、呂水上/澎湖-泉州連線報導〉澎湖、泉州天后宮兩岸會香活動4日進入高潮,澎泉兩地媽祖一早於泉州繞境祈福,從文廟會面啟程帶領澎湖友廟聖尊及會香團,浩浩蕩蕩前往泉州天后宮安座駐駕。一路旗鼓喧天,鞭炮聲響徹雲霄,賴峰偉祈願媽祖庇佑兩岸和平,闔家平安,風調雨順。
繞境隊伍由泉州天后宮、霞州媽祖宮、玉溥壽昌宮等諸多廟宇信眾,報馬仔、舞龍、舞獅、號角鑼鼓隊虔誠參與,陣容龐大,綿延長達1公里。所到之處萬人空巷,沿途家戶設香案,信眾跪地誠心祝禱,迎轎祈平安,顯見民眾對媽祖信仰虔敬之心表露無遺,路過民眾駐足觀賞,紛紛拿起手機見證兩岸宗教交流難得景象。
上午10時,隊伍抵達泉州天后宮,由賴峰偉自神轎恭請澎湖天后宮媽祖,安座駐駕於泉州天后宮。澎湖廟方一行人在天后宮行三跪九叩、敬獻花果、誦祝文,完成參拜,泉州廟方也特別循古禮,由身著古裝的舞生獻跳八佾舞,場面肅穆隆重。
賴峰偉表示,17年前是兩岸宗教直航破冰之旅,此次二度宗教直航象徵兩岸和平契機,也希望媽祖保佑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賴峰偉說,澎湖很多先民都從泉州、漳州跨越黑水溝移民而來,澎湖、泉州同宗同源,可謂是兩岸一家親,唯有透過日積月累的交流互動,才能建立彼此的互信。
泉州市政協副主席洪川夫表示,重啟澎泉直航媽祖會香,意義重大而深遠,讓兩岸一家關係更加牢固,民間交流合作必將更加牢固,媽祖造福鄉梓,施惠民眾,祥瑞之氣充盈兩岸,福蔭兩地。
賴峰偉表示,澎湖到泉州必須走金門小三通費時費力,只有直航,有一條快速的路,才能便捷兩岸人員交流,很多澎湖鄉親都希望能透過直航來泉州尋根,目前縣府正與福建省洽談晉江機場與澎湖直航事宜,希望明年上半年能順利啟航。
除了宗教文化交流之外,針對很多漁民反映大陸漁船越界捕魚及陸船至七美南淺漁場抽砂,破壞海洋生態。賴峰偉表示,他5日將和陸方開會調擬定具體規範,約束陸船進入澎湖海域違法捕魚。
澎泉宗教直航二度啟航 牽起兩地情誼
由「金面二媽」領軍眾神明登船搭乘雲豹輪前往泉州會香
〈記者陳猛、哈奇、呂水上/澎湖-泉州連線報導〉中斷17年,兩岸媽祖直航會香3日重新啟航,再牽澎湖、泉州兩地宗教情緣,澎湖縣長賴峰偉期盼宗教直航交流,有助兩岸良性互動,讓彼此情感交流更加緊密。
澎湖天后宮天上聖母暨9間友廟聖尊及會香團3日上午7時,在主委蔡光明及澎湖縣長賴峰偉帶領下,循傳統祀典科儀後,由「金面二媽」領軍眾神明登船,搭乘雲豹輪前往泉州會香。
會香團在上午12時抵達泉州石井港,這是賴峰偉繼2002年兩岸宗教首航後,再度以直航方式踏上泉州土地。泉州台辦副主任林娜、南安市台辦副主任鄭青年、石井鎮長黃育奇、泉州天后宮董事長黃澤陽等人親自在碼頭迎接。石井口岸服務中心外,由石井社區文體隊、營慶村福慶宮文藝隊組成的迎賓鼓樂,讓團員賓至如歸。
賴峰偉表示,繼2002年兩岸首次宗教直航的破冰之旅後,時隔17年,澎湖泉州直航再次啟動,期望此次活動有助兩岸和平。媽祖是海上的守護神,我們以虔誠的心祈求媽祖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媽祖是漁民出海的守護神,其信仰文化散佈中國大陸沿海,是早年移民最重要的精神寄託。澎湖天后宮的媽祖文化從明代隨著移民引入到現在超過400多年,顯示兩岸宗教信仰一脈相承,密不可分,此次宗教直航,促使兩岸各領域交流與互信更向前邁進。
此次交流活動自3日起展開為期4天3夜宗教交流之旅,4日將至泉州天后宮進香踩街。此行亦將造訪閩台緣博物館、南少林寺、霞州天后宮、石獅市玉浦壽昌宮、胡裏山砲台、老院子景區等地。6日返台時,泉州天后宮信眾50人亦將隨團回訪澎湖作客。
3日受低壓帶影響,天候與浪況均不佳。澎湖的海上交通大都停航,但宗教直航的專船,在風雨中出航,媽祖的庇佑下團員均表示乘坐舒適。
澎湖、泉州天后宮宗教直航一行520人7月3日重啟會香
〈記者陳猛、哈奇、呂水上/澎湖-泉州連線報導〉澎湖天后宮一行520人,在澎湖縣長賴峰偉暨天后宮主任委員蔡光明的率領下,3日早上08:30搭乘「雲豹輪」乘風破浪航向泉州石井港,約11:30可抵達泉州會香;預定於7月6日泉州天后宮再陪同澎湖天后宮「二媽」神尊回訪澎湖3天2夜。
賴峰偉在出發前指出,澎湖與泉州血緣、文化、宗教相近,宗教直航可為兩岸搭起友善的橋樑,開啟和平交流,希望明年澎湖能進一步與媽祖出生地湄洲島建立宗教直航。
賴峰偉表示,2002年,他帶領3百餘位鄉親經海路,護送澎湖天后宮媽祖至泉州天后宮會香,那場「宗教直航」重啟澎湖與泉州中斷53年的航線,帶來和平契機。
賴峰偉說,媽祖不只是兩岸和平的交集,在福禍難測的大海上,媽祖更是澎湖漁民仰賴的心靈燈塔,護佑平安。
賴峰偉強調,澎湖天后宮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建立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比歷史次久的台南鹿耳門天后宮早64年,顯示先民渡海開拓的足跡,先澎湖、後台灣,因此澎湖在兩岸交流上扮演特殊地位。
澎湖天后宮一行人在泉州展開4天3夜的參訪行程如下:
新港開臺媽祖首次跳島環台記者會 首站就從澎湖出發
〈記者陳猛、哈奇、呂水上/澎湖連線報導〉為慶祝媽祖蒞台400週年,嘉義新港奉天宮辦理「馨護台灣 騎島平安」單車繞境環台活動,28日下午於澎湖天后宮前廣場舉辦記者會。澎湖縣長賴峰偉表示,此次宗教文化活動從澎湖出發,結合運動休閒單車型態,讓台灣廟宇、媽祖文化透過車輪轉動,轉出宗教文化新思維。
賴峰偉表示,「馨護台灣騎島平安」結合傳統宮廟文化、單車綠能環保及健康樂活的休閒模式,讓台灣媽祖的信仰文化,散播幸福與平安,活絡地方產業與觀光,也賦予媽祖信仰不同的文化意涵。
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表示,新港奉天宮開台媽祖慶祝活動,首場以騎車賜福台灣方式,繞行台、澎、金、馬、綠島一周,從首站澎湖輪動出發,進行台灣媽祖廟的交流,讓媽祖的愛與慈悲灑播。
新港奉天宮「馨護臺灣騎島平安」活動,將從108年6月29-30日,首站澎湖出發;7月20-21日在金門;9月21-22日在台東綠島;10月11-12在馬祖;最後從108年12月28日起到109年1月5日,共九天八夜的時間繞行台灣本島跨年祈福腳踏車行,完成「馨護臺灣 騎島平安」活動,這是台灣首次有媽祖遶行台、澎、金、馬、綠島,由新港奉天宮開始,開啟台灣媽祖信仰文化的風潮。
新港奉天宮「馨護臺灣 祈禱平安」天上聖母聖駕抵達澎湖
〈記者陳猛、哈奇、呂水上/嘉義/澎湖連線報導〉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聖駕與馨護臺灣工作團隊人員近百人,於28日上午搭乘雲豹輪抵達澎湖,由澎湖天后宮、南甲海靈殿、竹灣大義宮、東衛天后宮等宮廟一同於碼頭接駕,隨即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登上為此次活動特別訂製的鳳尾鑾車,前往澎湖天后宮駐駕,下午兩點由澎湖縣政府率各單位,於澎湖天后宮前舉行媽祖蒞澎賜福巡安祈福典禮,並由澎湖縣長賴峰偉於龍頭車上的匾額舉行揭匾的儀式,表示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賜福列車已經來到首站澎湖縣。
此次活動,東衛天后宮的媽祖將陪同新港媽與300多位的騎士一同賜福澎湖,28日晚間將駐駕竹灣大義宮,接受信眾的膜拜,29日上午8點於大義宮鳴笛出發騎島賜福活動,中午駐駕湖西天后宮,預計下午抵達澎湖縣政府,以徒步的方式賜福馬公市區,分送媽祖平安符與紀念香火袋,讓新港媽的祝福傳播到全台各個角落。晚上駐駕澎湖天后宮,奉天宮將會在天后宮舉行有百年歷史「媽祖洗塵」儀式,與澎湖各宮廟做一場信仰儀式的文化交流。
30日上午七點再次於澎湖天后宮前鳴笛出發,經南甲海靈殿,前往澎南地區賜福,將經過蒔裡水仙宮、鎖港北極殿、鎖港紫微宮,中午回到澎湖天后宮前廣場完成澎湖地區的賜福活動。
奉天宮舉辦馨護臺灣騎島平安,是為慶祝媽祖蒞台400周年,以騎腳踏車方式繞行台、澎、金、馬、綠島等離島地區,可說是台灣前所未有的創舉,更藉機和離島的媽祖廟作交流,祈求天佑台灣、遠離災害。
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指出,這次活動橫跨全台,範圍廣闊,加上信徒們相當熱情的參與騎乘腳踏車;在活動舉辦之前,由以擲茭杯方式、取得媽祖的同意後,開始執行整個祈福活動,新港奉天宮將走出一條保留傳統精神、以及創新文化的風格的「媽祖路」。
新港開臺媽祖首次跳島環台 6/21正式啟動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駐台四百年「馨護臺灣騎島平安」腳踏車遶境環台,在6月21日(五)早上9:30於廟前廣場,由百年北管舞鳳軒熱鬧開場,嘉義縣翁章梁縣長、奉天宮何達煌董事長、新港鄉鄉長林茂盛、澎湖天后宮主委蔡光明、金門天后宮主委林長獻、金門料羅順濟宮副總幹事吳明鴻、台東天后宮公關組長林振裕、新港奉天宮顧問馮印樂、捷安特鄭秋菊總經理為龍頭車、鳳尾車及四百年紀念款腳踏車揭幕,也象徵四百年紀念暖身活動正式啟動。
為慶祝新港媽祖蒞台四百年,新港奉天宮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首場活動便以騎腳踏車的方式繞行台、澎、金、馬、綠島,這是台灣前所未有的創舉,來做一次台灣媽祖廟的交流。
「馨護臺灣 騎島平安」,馨,香之遠聞者也。意指媽祖馨香遠播遍及臺灣。藉此次騎福臺灣的活動,讓媽祖的愛與慈悲灑播在臺灣的每一寸土地上,「馨護台灣」與「幸福台灣」同音;「騎島」平安與「祈禱」諧音,希望藉由此活動帶來台灣的幸福與平安。
新港奉天宮為祈求活動順利,日前舉行隆重的「擲杯」典禮,並由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擲杯,以新港奉天宮「
「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電子書」獲迴響 廣告贊助踴躍
感謝澎縣府等8單位率先應允贊助 廣告頁面贊助持續受理中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澎湖觀光發展史電子書總編撰
陳 猛
各位尊敬的群友先進長輩:大家好!
自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披露編寫「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電子書(50年來首版)」訊息以來,持續獲得各界肯定與支持;由於編寫工作將需時一年完成,為能專心於撰述工作,歡迎各界贊助廣告經費,期使這本(50年來首版)的觀光著作能在無後顧之憂的環境下,如期編寫完成奉獻地方。
這本書將分上、下2冊,約30萬字,未來將放置在「每天電子報系(2家電子報)專屬網站」,免費提供讓大家點閱瀏覽,因此廣告效果很不錯,期盼 各界能共襄盛舉,每贊助一頁廣告費僅酌收3千元。
據了解,目前已獲得澎湖縣政府旅遊處、澎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澎湖縣公教退休人員協會、台北市澎湖同鄉會、台灣產消共益經濟商務協會、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發展協會、大倉村辦公處、澎湖順成會館、嘉義漢典教育基金會等8單位,應允贊助該電子書廣告經費。
「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電子書(50年來首版)」總編撰陳猛表示:縣觀研會近18年來努力編寫著作,截至目前為止,已陸續完成11本50萬字,未來將再接續完成「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澎湖地方新聞史」+「澎湖離島之子奮鬥史」等三本重要歷史著作,合計14本電子書,百萬字增添觀光內涵,並將永續傳承下去。
●贊助廣告洽詢電話:0977-312101或0977-103322
00□: 各贊助單位形象廣告【每頁收費以3000元起計算】
00□: 序文。
00□: 作者簡介。
第一篇:觀光行政與教育篇
01章□: 觀光單位。
02章□: 觀光建設。
03章□: 觀光教育。
第二篇:對外交通篇。
01章□:空中交通
02章□:海運交通
第三篇:觀光人與事篇。
01章□: 觀光人物。
02章□: 觀光社團。
03章□: 觀光書籍。
04章□: 觀光活動。
05章□: 偉大貢獻特寫。
第四篇:觀光產業篇
01章□: 休閒漁業。
02章□: 特產業。
03章□: 博物館業。
04章□: 餐廳美食業。
05章□: 旅行業。
06章□: 遊艇業。
07章□: 飯店業。
08章□: 民宿業。
09章□: 租車業。
10章□: 免稅店業。
11章□: 遊覽車業。
12章□:海上平台業。
13章□:水上活動業。
第五篇:旅遊景點篇。
01章□:澎湖本島遊憩系統
02章□:南海遊憩系統
03章□:北海遊憩系統
04章□:東海遊憩系統
05章□:內海遊憩系統
第六篇:旅遊型態篇。
01章□: 團體旅行。
02章□:自由行。
03章□: 觀光護照自由行。
04章□:博物館護照自由行。
第七篇:國際化歷程篇。
01章□:長榮投資案
02章□: 大倉園區案。
03章□: 爭取博弈案。
04章□: 博弈公投案。
第八篇:未來願景篇。
01章□:發展低碳島
02章□:發展綠能島。
03章□:發展休閒島。
04章□:發展國際島。
05章□:發展美食島。
05章□:發展醫美島。
00□: 編後語。
縣府局處長壓倒性認為 媽祖銅像應建在大倉島
(轉載澎湖時報/記者高鳴澎報導)針對已鑄好的大倉媽祖銅像,究竟應該建立在哪個地點,縣長賴峰偉29日召集縣府所有的21位局處長研議,並請局處長自由發表意見。與會局處長當中,有15位認為還是應該建立在大倉島,其他的局處長則選擇湖西鄉龍門及金龍頭。賴縣長說,他至遲在今年年底前,就會決定建立的地點。
在縣府局處首長的意見調查中,縣長賴峰偉、副縣長許智富、秘書長胡流宗等縣府三首長,在大倉島、龍門及金龍頭的三選一場址當中,也都一致認為大倉島還是最適合建立媽祖銅像的地點。
據了解,議員陳振中29日在議會總質詢時,就縣府工務處將把媽祖上半身銅像,從彰化搬回澎湖,暫放國際廣場一事,詢問縣長賴峰偉,究竟準備把媽祖銅像建立在何處。
陳振中認為,這尊媽祖銅像當初決定蓋在大倉,鑄好之後,因為接任縣長的陳光復,突然宣佈停建,而讓這尊銅像,一直建不起來。他指出,這尊即將從彰化接回來的媽祖上半身銅像,當年曾經開光過,已經是神像,絕對不可能融掉,而搬回來澎湖,半身放在國際廣場也不妥,他希望賴峰偉能儘快決定建立的地點。
賴峰偉為此,29日下午立即召集縣府局處長開會研議,並請工務處長洪慶鷲提出相關的報告。洪慶鷲說,這尊媽祖銅像本身就有48公尺高,約16層樓房那麼高,如果加上基座,約66公尺。
洪慶鷲說,4年前陳光復宣佈停建時,這尊銅像就鑄好了,其中肩部以上的頭像都組合起來,放在彰化的工廠,而且媽祖銅像的雙眼、兩隻鳳的眼睛,都經由儀式開光了。他們要先將媽祖銅像退神之後,再予運回。預計整個運回的作業,包括暫放在國際廣場,至少要花3個月的時間。
他在報告中說,這尊肩部以上的媽祖頭像,大約是整尊銅像的5分之1,過去4年一直放在彰化約6百坪的工廠倉庫區,縣府每月必須支付約20萬元的租金,扣掉尚未付的租金,縣府已經支付了約5百萬元,因此,他才向縣長報告,把銅像移回澎湖,節省租金支出。
另外,洪慶鷲也表示,這尊肩部以上的媽祖頭像,經由4年的日曬雨淋,目前已經變黑了。但很奇特的是,開光的雙眼,沒有變黑。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會造成這樣旳現象。
洪處長說,運回之後,銅像放在國際廣場面對漁市場及第三漁港一側,可以讓民眾往來觀看,實際體會這尊寶相莊嚴慈悲的媽祖銅像之後,形成更好的意見,以決定未來整尊銅像應該建立在何處。
就媽祖銅像適不適合以上半身像暫放在國際廣場,以及整尊媽祖銅像未來應建立在何處,賴峰偉縣長當場請縣府各局處長,表達他們的意見。與會局處長有的認為不宜以半身像暫放,但多數認為,既然是暫放,維持肩部以上的銅像就可以。
而就整尊銅像最後的建立地點,少數局處長選擇龍門,也有人主張在金龍頭、蛇頭山,但有15位局處長主張還是以大倉島為宜。主張在大倉的理由是,大倉島是澎湖內海的中心點,可以連帶的開發澎湖內海旅遊,這對澎湖未來的觀光發展相當重要。
對於局處長的意見,賴峰偉相當重視,當場表示將就這一選址意見,進一步考量相關可行性之後,儘快做成決定,讓媽祖銅像建立起來。
媽祖銅像為何選大倉島?且看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規劃報告
計規劃5大區將串連海上藍色公路
(本報綜合報導)媽祖銅像為何選在大倉島?且看民國101年「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規劃報告」,初期計規劃為5大區,將串連海上藍色公路,並強化內海的觀光遊憩活動;未來將可以帶動內海開發,繁榮馬公、白沙、西嶼,而草席尾未來也是發展據點,預料將可望將澎湖觀光發展推向國際化,並可平衡目前淡旺季之落差。
為發展觀光旅遊,澎縣府民國101年委託規劃公司規劃出內海遊憩系統,將串連海上藍色公路,並強化內海的觀光遊憩活動。當年澎湖縣議會特別邀請王縣長及縣府相關主管至議會五樓做專案報告,並聽取議員意見。
時任工務處林耀根處長表示,長期以來民間信仰保佑海上平安的神祇「媽祖」為大家最為普遍的信仰。縣府為結合現在與傳統,發展觀光旅遊,故計畫在大倉島上設置「大倉島媽祖文化園區」,建構世界最高的「媽祖」神像(神像高48公尺,基座高18公尺,總高度66公尺)環繞俯視澎湖群島海域,庇佑所有民眾平安,形塑成為國際級的觀光景點,促進澎湖內海及整個澎湖群島的觀光產業發展,造福澎湖鄉親。
該規劃報告書中依現況說明如下:
(一)大倉島面積約18.5公頃,平常居住人口約80人,多以老人與小孩居多。
(二)島上居民以漁業為主,捕魷魚、螃蟹、釣石斑等,屋後有菜宅;部分居民牧養羊隻。
(三)南側漁港設施完善,漁船、快艇出入停泊方便,利於與馬公本島之海上交通。
(四)島上水仙宮一座,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居民信仰中心。配合五營設置,祭祀圈系統完整。
(五)聚落集中於大倉島之南端,以1至2F新建透天厝居多,後排傳統三合院,大部分已拆除或荒廢。
(六)本島水電直接由白沙鄉接海底管線供應。
(七)本島位區澎湖群島內海之中心位置,四周可環顧馬公、西嶼、白沙、湖西……。
(八)島上植栽成長不易,現有植栽以澎湖鹹水煙下常見的植物為主,較缺大型喬木,尤以島之北端東北季風吹襲,更不易成長,而以島北端高地阻擋避風處較易種植,目前以銀合歡居多。
(九)經踏勘基地媽祖巨神像適宜座落位置為本島北側最高點,原始海拔20M高。
該規劃報告書中再於整體發展計畫構想,基地發展定位與規劃構想方面說明如下:
(一)基地發展定位:
1.為本縣內海遊憩系統之著力點,將大倉島具有之天然景觀資源,及人文資產做整體考量,發展與強化內海觀光遊憩功能。
2.以全世界最具特色之媽祖文化園區為主題,建立國際級大倉島觀光遊憩新據點。
3.大倉發展居內海之樞紐位置,配合內海藍色公路 網路,提供多樣的遊憩體驗與遊憩機會,以增加遊客量,並提昇就業機會。
4.結合島上媽祖文化園區特色之遊憩空間及設施規則,兼顧城鄉發展風貌,提供社區永續經營機會。
5.為實現澎湖低碳示範島的理念,全島以徒步系統為主,輔以電動交通工具,俾供應行動不便者需求亦予兼顧,並考慮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之運用。
(二)整體規劃構想發展計畫:將以媽祖文化園區作為遊客主要活動中心,劃分為媽祖文化園區、漁村聚落生活圈、農業生活體驗區、沙灘踏浪區及堤岸賞海區五個區域。
(1)媽祖文化園區:建置媽祖神像參拜步道,大殿、媽祖展示空間、咖啡輕食、戶外觀景平台等,媽祖神像高48公尺,基座18公尺。
(2)漁村聚落生活園區:體驗漁村聚落生活與空間,地方特色商品販賣,聚落建物外觀改善。
(3)農業生活體驗區:認識菜宅、花生、山羊放牧等。
(4)沙灘踏浪區(零碳水上活動):享受本島乾淨無汙染的沙灘景色及水上獨木舟、衝浪板、風帆船及浮潛等水上活動。
(5)自然護岸賞海區:現有人工堤岸建議改為自然護岸方式,並增設觀景涼亭,形成景點,並可體驗潮間帶多樣性之澎湖沿岸海中生物。
規劃報告書中表示,媽祖文化園區規劃構想:規劃有媽祖神像、戶外祭祀廣場、大殿、主展廳、展示室、文創商品賣店、輕食咖啡區、半戶外景觀平台、行政空間等。
(一)媽祖神像外部構想:以發揚媽祖神聖領航意象為基礎,打造世界紀錄48公尺高媽祖神像,使澎湖內海航行的船隻或島上的遊客可360°觀賞各個角度的媽祖巨神像,並寓意所有澎湖的居民與來訪遊客,均能在媽祖保佑下平安幸福。
另外,透過燈光造景藝術或尋覓最佳觀賞落日之處,讓媽祖神像除護佑大地外,柔和的光芒或落日餘暉之景。
(二)科技化媽祖影院:透過3D全像或立體影像劇場,定期播映3D立體動畫、實景等方式介紹媽祖的文化、傳說與故事,吸引遊客並了解澎湖與媽祖文化。
(三)媽祖文化故事館:媽祖文化故事館以媽祖文化、海洋資源、航海文化…等為主題設計多媒體教學輪展。
(四)媽祖文創大道聚落文創區:大倉原有聚落內之街道建議以媽祖神蹟與澎湖文化聚落故事彩繪為其特色,規劃為媽祖文創市集與大倉媽祖民宿區,建構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傳統特色市集,讓遊客體驗澎湖傳統聚落之美。
(五)其他趣味活動構想:
1.以祈福詩籤搭配主題蓋章打卡、以漁網架設祈福支架讓遊客將心願、祝福存留大倉。
2.搭配媽祖文化故事解說於以媽祖48個不同的民間神蹟傳說,透過建立不同型式的石雕藝術方式分布於大倉嶼各個角落,各個讓遊客體驗尋寶的動態活動設計。
規劃書中指出,整體園區動線與對外交通構想為:
(一)整體園區動線規劃:
1.園區動線定位為環保、慢活與虔敬:建立低碳排放的環保島,全島以步行為主,緩慢體驗島上的景緻,建置近350公尺的參拜步道。
2.園區道路系統規劃:
(1)外環道路系統:8m道路,由碼頭至媽祖神像前埕廣場(世界廣場)之間。6m道路,以媽祖神像前埕廣場(世界廣場)北繞東南角碼頭區之間。
(2)園區內部道路系統:4m新設遊園道路系統及服務動線,配合既有社區巷道拓寬為4m道路。
(3)道路系統以步行為主,電動車為輔,並配合緊急救災使用必要車輛。
(二)整體園區對外交通:
(1)大倉島南側漁港碼頭目前與馬公市重光港碼頭間有固定船班往返,將來可增加遊艇,乘載遊客提供交通運輸。
(2)配合內海藍色公路系統,增加通樑、大菓葉等處對口碼頭之遊艇或娛樂漁船駁接。
(3)大倉漁港轉型計畫,利用漁港東碼頭淺水域興建浮動碼頭區,計畫可配置8席遊艇及交通船席位。
2.未來發展計劃:
(1)大倉島屬澎湖內海範圍,風浪相對平靜,海上以遊艇或快艇自各方前來已十分方便,又可增加海上行舟登島之情境樂趣。建議配合澎湖觀光發展,提升快艇品質,以海上交通為主。
前縣長王乾發表示,大倉籌建媽祖文化園區,可以帶動內海開發繁榮馬公、白沙、西嶼,而草席尾未來也是發展據點,當初選擇媽祖是天后宮擁有開台的特殊意義,代表海神站立大倉島中來維護全區,對本縣有其意義,這也就是當初為何選「它」的真正原因。
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駐台四百年 馨護台灣 騎島平安
通告新港媽祖馨護澎湖路線澎湖場準備就緒張貼【香條】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廟,為紀念開台媽祖駐台400年,舉辦「相信,百年心香路~默娘徒步環台祈福」活動,為了慶祝媽祖蒞台400週年,期待以騎腳踏車的方式繞行台、澎、金、馬、綠島,這是台灣前所未有的創舉,來做一次台灣媽祖廟的交流,更以媽祖慈悲母愛的精神來安撫這動盪的人心。此活動路線將包含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綠島等22個縣市環台灣疆域一圈,以祈求「天祐台灣」遠離災難,走出一條開台媽祖駐台400年來的新香路。
此次活動橫跨全台,範圍相當廣闊,加上信徒們相當熱情的參與騎乘腳踏車活動,在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擲杯開臺媽祖同意下,於25日開始「張貼香條」,也以此公告媽祖~馨護台灣 騎島平安~環台祈福活動正式展開。新港奉天宮此次香條更配合此次主題,遵守原有傳統的風格,來突顯出媽祖四百年來的薪火相傳,正合乎此次活動的主題,走出一條保留傳統的精神,又有創新文化的風格有別以往的「媽祖香路」。
「貼香條」是整個媽祖環台的一個序幕,在稟告媽祖整個活動行程後,「香條」於媽祖要經過的路口張貼,並且張貼還有一個規矩,如果媽祖會在這個地方休息時,香條要貼直的,如果是從此地經過香條要斜著貼,而且傾斜的方向為神轎前進。
在這報名時間裡,澎湖場可說是三個小時內全程組搶購一空,其他各場也受此趨勢在開放報名迅速被搶報一空,深受全國所有信眾的肯定與支持,後面還有7月到金門;9月台東綠島,10月馬祖,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場環台灣本島9天8夜,騎腳踏車活動,將陪同媽祖一起繞行台灣一圈祈福,到現今還有許多人一直詢問活動相關訊息,相信,此活動皆會造成一股新的廟會風潮。
【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電子書(總計8大篇41章)】
觀研會計畫編寫「澎湖觀光發展史」奉獻澎湖並永續傳承
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
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澎湖觀光發展史電子書總編撰
陳 猛
●前 言
發展澎湖地方觀光,過去的歷史過程必須有所記錄,才能發揮鑑古知今的效益;澎湖迄今一直無法走上國際化,確實與沒有擁有一本完整的「地方觀光發展史」息息相關,因為沒有正式記錄澎湖的國際化歷程,便不知地方推動國際化的艱辛與瓶頸。
尤其身為地方主政者更加應該去瞭解澎湖近50年來之觀光發展史,否則便失去應當努力目標與方向感;因為澎湖如果一天不走上國際化的話,便永遠無法對抗無情冬季的摧殘;回想過去的日本在開發北海道時費盡了多少心思,才將北海道形塑成目前四季皆可旅遊的觀光景點;然而既然北海道可以,為何澎湖就不行,關鍵就在於北海道早就邁向國際化,而咱們澎湖卻一直停頓在國民旅遊階段中,以致造成我們數十年陷入始終無法突破之困境。
●計畫編寫三本地方歷史著作奉獻澎湖並永續傳承
然而因為個人財力有限,加上筆者已逾屆退休年齡,因此,亟思能交棒給下一代;讓本組織能永續傳承經營下去,未來工作將著重在如何傳承與發揚光大,同時請各位鄉親繼續不吝給予賜教與支持。
有鑑於地方歷史傳承之重要性,除了之前編寫「澎時在地週論專輯」及「澎湖為何爭取博弈業專輯」兩本澎湖地方時事著作外,未來將再著手編寫「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澎湖地方新聞史」及「澎湖離島之子奮鬥史」等三本著作,奉獻給澎湖地方並永續傳承。
●編寫「澎湖地方觀光發展史」之重要性與必要性
向世界說YES是當今最主要的行銷策略,但是在說之後必須要先從觀光教育著手,才可望逐步邁向國際化;而反觀我們的政府雖然選前往往曾提出「向世界說YES」口號,但選後卻又忘得一乾二淨,如今歷經多少任的地方主政者,究竟作了多少相關配套措施,實讓民眾感到質疑,一個口口聲聲喊發展觀光的縣份,卻未將觀光教育列入發展重點,難怪會讓民眾失去信心與期待;尤其是截至目前為止,澎湖已不知不覺平白喪失了寶貴的五次國際化機會,而且都是落得功敗垂成。
尤其是民國98年及105年澎湖兩次公投未過,數千億資金就被迫擋在門外,從此這些資金就一下子轉到鄰近的澳門與新加坡,當一一轉向之後,澎湖住民只好再度繼續伴演「伸手牌」角色,地方任何建設與福利,都必須苦苦再等待中央來施捨;如此不堪的日子必須全體住民共同承受,因此頗令有識之士感到扼腕不已。
號稱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澎湖博弈公投,曾於民國98年9月26日在平順中落幕,結果是出乎意料的不同意票超過近4千票而沒過關,隨後民國105年第二次的澎湖博弈公投,再以8比2懸殊比率落敗;從此澎湖地區與博弈政策可說緣盡,數千億資金就這樣硬生生被擋在門外絕緣,全體住民繼續再過「伸手牌」的日子,實在讓地方有識之士感到不解。
筆者走過不少國內、外旅遊據點,每次出遠門後在返回澎湖之際,對家鄉這塊土地總會有「恨鐵不成鋼」之感;因為這裡有太多年輕子弟必須寄人籬下往外面去發展,其中有多數人因資源不足,往往在就業中便摔得頭破血流,在不如意中跌跌撞撞,最後只好返回這悲情的故鄉,靠父母親的公教退休金勉強生活度日,真是苦不堪言。
試問這麼艱苦的日子還要繼續多久,難道無法從落實觀光教育做起嗎?以澎湖在民國59年起發展觀光以來,迄今已即將屆滿50年歷史,但是我們的政府在觀光教育做了那些政策實在寥寥可數;最多大概就是所謂要與國際接軌,提昇服務品質、解說水準、語文能力,為了提昇語文能力,近些年來,縣府也只有朝公務人員、學童、旅遊解說等三個方向努力,其中就是以公務界的表現略為顯著,目前縣府及所屬機關公務員,已有為數百餘人通過英檢,比例高達四分之一,在全國各縣市評比中約名列第2;此外,縣府也爭取經費,在中興國小設置英語實際體驗教室,希望孩子們早一步為未來做好準備。
而在觀光方面,縣府也花了一些心思,近些年來縣府不僅開班培育英語解說員、編製澎湖特色景點英文解說手冊、頒獎金鼓勵全民學英文,並遴選縣籍觀光科系學子前往新加坡,參與新加坡旅館及觀光教育中心SHATEC專業的觀光研習營課程,開啟國際視野,成效當然不無小補。
但是澎湖的觀光教育政策就僅能止於此嗎?實在是讓人感到十分膚淺,筆者綜觀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有其輝煌的歷史,然而澎湖坊間有這麼多菁英,但可惜歷任主政者卻忽視他們的存在,以現今的執政資源要編著一本「澎湖觀光發展史」有這麼困難嗎?為何歷屆主事者都未加以重視,而任其荒廢至今;難怪多數鄉親無法瞭解澎湖地方爭取國際化的艱辛歷程,以致無法珍惜5次關鍵機會。
為了不讓地方下一次任何國際化機會再度消失,筆者誠懇呼籲我們的主事者要從基本的觀光教育著手,因為惟有透過教育子民對國際化的基本需求與認識,才能讓各界瞭解澎湖下一步要如何走下去?否則每樣事務都以急救章方式運作,要想目睹澎湖邁向國際化,可能4年級生(40年次以後出生)的鄉親,很可能與此絕緣。
如果地方能編印一本「澎湖觀光發展史」專書,讓多數海內、外鄉親瞭解到澎湖自古以來已喪失5次國際化的大好機會,而且其中前兩次機會竟然間隔了23個寒暑;因此,澎湖何時再有第5次國際化機會?本聯盟正加緊努力之中!因為大家都知道任何機會一失去要想再重新再來往往要等到下一輩子;未來也許要想有所突破,可能必須尋求對岸再助一臂之力囉!
未來在「澎湖觀光發展史」專書中,可記錄澎湖地區第一次出現國際化機會,係在民國75年間由長榮海運張榮發所主導的30億元投資案,最後由於既得利益者強烈反對而胎死腹中;不料苦等了23年,經過大家不斷的努力爭取下,又再度於民國98年及民國105年獲得數千億資金挹注的第二次及第三次國際化機會,然而不料民國98年當年走到半路卻殺出一些程咬金,其中有許多成員根本沒在冬季期間住過澎湖,無法真正體會澎湖人之困境,便大肆施展極盡抹黑與醜化功力,雖然最後如彼等所願,但不知已對澎湖的前景造成空前傷害;如今這些反方神聖已不知銷聲匿跡何方?然而所有苦果卻須澎湖全體住民默默承受。
這對長期關注澎湖發展的筆者來說,雖然心中很難平復下來,但仍然期待為地方趕快尋找第5次國際化機會;未來除了透過媒體持續提出批判外,也將提出一些有關「向世界說YES」的資訊,來和澎湖近百萬鄉親分享;由於筆者7年前曾經前往美國及加拿大東部八大城市參訪,所以在歷經逾40年的各國實際體驗之後,不覺中帶回有關「島嶼經濟學」的看法,因此在此特別提出相關資訊,讓大家共同思考澎湖的未來究竟要何去何從?發展澎湖未來匹夫有責,但願我們的地方主事者要趕快劍及履及,否則四年一到的歷史定位可能就是「誤我鄉親」徒留給地方一段發展空白,請主事者要好好省思;因為身為媒體人寫地方歷史,將會以客觀筆觸為地方發展留下痕跡,為了不讓後代子孫恥笑「庸碌」,請趕快加加油吧!讓澎湖盡速走上國際化才有美好的未來。
●編寫「地方新聞史」闡述新聞界與地方建設互動
「澎湖地方新聞史」發展迄今也有近60年之久,一些新聞前輩日益凋零,目前筆者也已成為地方新聞界資深媒體工作者,期間經過逾40載新聞粹鍊;有鑑於諸位新聞前輩對地方之奉獻,特別勾起筆者編寫「澎湖地方新聞史」之念頭。
由於有鑑於地方發展與新聞報導息息相關,尤其媒體又是第4權,具有監督地方發展之影響力,如果目前無法將前人的努力作一記錄,經過一段長遠時間之後將難以查考;因此,編寫該本專書實有其必要性。
而為了緊緊抓住此一美好時刻,筆者在行有餘力之下,願意奉獻自己之心力,來加以編撰,期盼能藉此鑑古知今,讓後代子孫能瞭解地方媒體發展過程之點點滴滴及其重要性。
●編寫「澎湖離島之子奮鬥史」瞭解弱勢族群處境
筆者身為離島中的離島原住民,在弱勢環境中如何成長?又如何力爭上游?期間所面對之困境,並非一般人可以想像;為讓更多離島子民瞭解自己的困境,在弱勢中又如何去助人?如何去突破?相信很多鄉親會想進一步去瞭解。
有鑑於此,筆者願意將個人奮鬥歷程與經驗,透過筆墨加以敘述,以作為後進者勵志參考;尤其一個人在一生中如何排除萬難,看得越遠越高,其發展過程一定有不少過人之處;回顧自己一生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雖然中間難免有屈服與妥協,但是其中的耐力與毅力,可能是一般人無法忍受的煎熬;否則很難在30年後或40年後仍然屹立不搖,為了不藏私,期盼能透過本書籍和地方各界來共同分享,藉此讓更多民眾去瞭解身為弱勢族群的無奈與無助,進而發奮圖強,這將是筆者預定出版本書籍之目的。
●先後架設兩網站保持與民意互動為弱勢族群發聲
自從民國95年創辦「澎湖每天電子報」媒體以來,迄今已歷13年之久,在這些日子裡除全年無休全天候報導澎湖地方大、小事之外,並一路宣揚澎湖國際化理念,讓更多鄉親共同響應,如今看到「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於民國102年順利成立並展開各項服務後,內心感到無比欣慰,並希望未來接任總召集人的社會賢達,能再繼續將此精神發揚光大。
另有鑑於大陸已開放個人自由行簽證,澎湖地區有不少飯店等旅遊業者正期待能分一杯羹;因此,本電子報目前正著手進行相關規劃,由於本電子報擁有高點閱率的「澎湖每天電子報」媒體【13年來總點閱率已累積超過3700萬人次,平均一年有285萬人次上網點閱瀏覽】,該電子報現任負責人也是本文筆者陳猛,目前仍經營旅行業務;因此,目前正籌辦「大陸人士自由行專屬部落格」,好讓有意來澎旅遊的大陸人士提前點閱,以協助所有在地旅行業者拓展相關業務,並促使澎湖旅遊服務水準提前走上國際化。
同時繼民國95年間創立「澎湖每天電子報」之後,接續又於民國103年12月1日首創澎湖社區刊物-全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倉社區每天電子報」網站,強力行銷澎湖內海之珠-大倉島之美。
本社區每天電子報設置的理念係以「擁抱大倉每一天」為宗旨的「大倉社區每天電子報」,期盼自103年12月1日起正式創辦後,能打出文化觀光行銷名號,成為國人參訪澎湖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及澎湖地區的最佳溝通橋樑,讓每天上網瀏覽人數能日益成長;該電子報創辦提案發起人也是現任澎湖國際化推動聯盟總召集人暨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陳猛(自民國41年在大倉出生,迄今63年來皆世居於大倉社區)表示,電子報是未來社區發展主流,尤其行銷功能遠勝於其他媒介。
為強化澎湖文化與觀光相結合網際網路資訊之提供,澎縣觀光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陳猛特於民國103年6月間提出編製大倉社區電子報之構想,以過去服務新聞媒體長達逾40年之經驗,終能如願以償於民國103年年底12月1日前完成電子報整體規劃,而於同年12月1日起正式成立發報。
陳發起人指出:為促進大倉觀光文化園區所創辦之新聞資訊網站經過不斷充實與更新,特訂名為「大倉社區每天電子報」,網址確定為http://www.dachang-c.d.r.a.net.tw,藉著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以全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地向全世界行銷推廣澎湖大倉觀光文化園區之特色,讓所有想到澎湖或想了解澎湖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內涵的人隨時可以得到最詳盡的參訪新聞資訊。
目前在全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倉社區每天電子報」,未來將發展成為最新社區發展資訊網站,並與「澎湖風觀光入口網站」及「澎湖每天電子報網站」相聯結,目前正積極逐步建立完整文化電子資料庫,整合各項資源,內容包括有,大倉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與展望、如何來澎湖大倉觀光文化園區之交通資訊、澎湖大倉歷史、人文之意象簡介、大倉島嶼相關介紹、電子地圖導覽、相關文創產業資訊之完整提供(文化觀光產業與民宿等)、參訪行程推介、文化觀光交流,以及網站連結區;內容多樣且完整,除將詳盡介紹有關澎湖大倉社區特色、交通方式外,文化觀光產業介紹及電子地圖導覽亦為其中一大特色。
未來大倉社區每天電子報將與澎湖地區每天點閱率極高的兩大資訊網站「澎湖每天電子報」及「澎湖風觀光入口網站」相聯結,以增加曝光點閱率;其特色包括有:一、提供中文語言版本,強化國內外行銷。二、製作多媒體flash之檔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配合炫麗的畫面圖文容易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三、為服務國人及加強國內知名度,特提供來台灣及來澎湖之交通資訊及相關旅遊資訊,及澎湖大倉社區之地理位置與對外交通狀況。四、建置電子地圖導覽功能,結合觀光產業、住宿資訊、文化觀光景點之資料,提供更具體之印象。五、住宿資料之完整介紹及文化觀光產業之推介,能供給旅遊者所需交通、住宿、餐飲、娛樂等服務完整資訊。六、提供互動式查詢功能。七、參訪行程推介,介紹澎湖精緻遊程及各種海上、古蹟、生態保育之遊程。八、觀光活動交流園地,包括有文化觀光快報、網路意見調查、網路選舉、留言版,透過文化觀光交流方式,提供即時新聞並有相關旅遊問答。九、連結相關文化觀光網站並提供台灣文化觀光相關機構、團體電話及地址。
陳發起人希望大家未來能多多使用該網站,同時亦歡迎各網站作超連結,以共同推廣澎湖大倉社區總體營造之寶貴經驗;同時也希望各相關文化觀光產業之業者能有效利用該網站,提供資訊給該網站代為上網行銷宣傳,以加強推廣增加文化觀光熱潮。
陳猛表示:為兼顧國際文化觀光及國人旅遊之需求,特建置此一符合e時代需求的「澎湖大倉社區總體營造入口網站」,期成為世界著名文化觀光新聞資訊網站,透過網站二十四小時宣傳澎湖大倉觀光文化園區,推廣國內、外社區總體營造之成功經驗與理念,進而提昇文化觀光資訊服務品質。
讀陳明宗老師FB「知恥近乎勇!」一文有感
話說澎湖內海開發歷經21載 亟待魄力重整!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一早醒來,看完陳明宗老師「知恥近乎勇!」一文,對澎湖的各項建設緩慢,感觸特別深刻,在此特別寫下一些感想來加以呼應:
陳明宗老師在FB中指出:流落在外無家可歸的「大倉媽祖」終於要回到澎湖了,這原本是件讓人欣慰振奮的好消息,惟主政者的處事出發點竟不是真心誠意地要為大倉媽祖解套,為其設立一個可永續安身之處,而是為了節省現寄放在台中工廠的每年百萬租金,要將其移回快完工的“國際廣場”充當地景藝術 --“半身媽祖” (半身你以為是在照相哦?)主政者可能不是媽祖的信徒,孰不知“媽祖”在侍奉媽祖為精神寄託的信徒心中有著崇高不可冒瀆的神聖,除了虔誠更要謙卑起敬, 如此的“善後”--將半身媽祖赤裸地放在公共場所讓人論頭評足,不知是在突顯主政者自己的無能,還是在諷刺媽祖信徒的沒有同理情與羞愧心,今天若換成是穆斯林早就與你拼命殉道也不足惜!
陳明宗老師說:澎湖是我的故鄉,我一生都身以澎湖人為榮為傲! 惟二覺得丟臉可恥的事,一為“望將大橋”的停建—耗資6億歷經10年竟蓋不起短短440公尺的一座小橋,徒留兩座橋墩且讓望安島與將軍嶼永遠分離。
二、就是這座大倉媽祖,在澎湖造價上億的廟宇比比皆是,但拖這麼久集澎湖所有人的力量與智慧,竟豎立不起這座銅像!真是讓人鳴呼哀哉!
陳明宗老師最後語重心長的表示:依主政者的處事的態度,拍案後必勢在必行。我也將視這座銅像為“台灣民主藍綠惡鬥紀念碑” 就是藍綠惡鬥一位急得建一位急得拆,才害的媽祖落得今日的“囧境”,一切的羞辱就讓慈悲的媽祖一肩承擔,捨身取義以化劣民,如“吳鳳”般將其最後的價值與慈愛發揮最大的影響力,用自己的犧牲以喚醒自私無情的澎湖子民!
看完此篇內文之後,筆者特以「話說澎湖內海開發歷經21載 亟待魄力重整!」作為呼應:「澎湖內海開發計畫」歷經4位縣長、7屆任期、前後約21年(前縣長高植澎率先推動2年紙上談兵、縣長賴峰偉兩任8年無法突破招商、前縣長王乾發9年腳踏實地設置「澎湖大倉文化觀光園區」、前縣長陳光復4年停擺、現任縣長賴峰偉近5個月任期擬採「全民調」作定奪)籌建,前前後後約歷經21年的努力,未料迄今仍處於「民調階段」。
為喚起近百萬澎湖鄉親的重視,筆者將不辭辛勞排除萬難,繼日前甫完成「守護澎湖大倉觀光文化園區籌建8年一頁滄桑史〈4集〉」、近日將再完成「話說澎湖內海開發歷經21年亟待魄力重整〈4集〉」;除此之外,還要為澎湖逐步編撰近50年來首版30萬字的「澎湖觀光發展史電子書〈預定109年底出版〉」,好讓澎湖子民能藉此鑑古知今,奮發向上,期使大家早日邁開步伐,加速與世界接軌。
媽祖半身頭像將可望運回澎湖 縣觀研會甚表支持及肯定
(本報綜合報導)長期推動「大倉觀光文化園區」8年餘的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在獲悉澎縣府將主導「媽祖半身頭像從彰化運回,暫放國際廣場供參觀」一事,甚表支持及肯定;期盼藉此讓各界一睹暫放在彰化的媽祖上半身頭像,寶相莊嚴,未來從彰化運回後,先放在國際廣場上,供鄉親及觀光客參觀之外,也希望鄉親能在實際看到媽祖銅像後,對媽祖銅像的真正落腳處,有一個更精確的決定。
據了解,該建議案係由工務處長洪慶鷲建議,賴峰偉縣長認可所作的暫時性決定,未來將暫放於國際廣場供參觀;一來可增加國際廣場的亮點 二來也可節省每年存放彰化的近百萬租金,可說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