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澎湖科技大學109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招生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109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招生簡章已於日前公佈於該校網站,預計招收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服務業經營管理碩士班一般生5名、水產養殖系水產資源與養殖碩士班一般生4名及在職生2名、觀光休閒系碩士班一般生6名、電機工程系電資碩士班一般生5名與在職生1名及食品科學系碩士班一般生6名。本次考試全部預計錄取一般生26名及在職生3名,並將自9月19日起受理報名。
教務長黃國光教授表示,109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報考資格為國內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畢業或應屆畢業,或具備報考碩士同等學力認定標準者;又或者符合教育部採認之國外大學、獨立學院畢業或應屆畢業者。報名日期自108年9月19日起至10月15日止(一律網路報名,各項報名表件資料於期限內郵寄或親送至該校教務處)。甄試項目分為書面資料審查及面試。有意報考者,請至學校網站(http://www.npu.edu.tw/)「招生訊息」中下載招生簡章,詳情請洽該校教務處註冊組顏先生,電話:(06)9264115轉分機1153。
澎科大莊嚴的升旗典禮-國旗、縣旗與校旗一同升起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今天舉行新學期的升旗典禮,將國旗、縣旗及校旗冉冉升起,高掛在校門口的新置旗桿上,使學校更顯生氣盎然,也期望喚起青年學子愛國愛鄉及愛校的情操。
據澎湖科技大學學務長方祥權表示,該校暑期在校門口新設置一座升旗台,升旗台共有三支旗桿,中間較高是國旗,兩邊較低分別是縣旗及校旗,今天是學校本學期擴大行政會議,在翁進坪校長帶領下,全校1、2級主管進行新學期的升旗典禮及升旗台落成啟用,這也是澎科大近幾年來第一次升旗,讓學校校門口有孑然一新的新氣象。
張弘志主秘也表示,國旗、縣旗及校旗代表國家、縣及學校,但很多學生除國旗外完全不知縣旗及校旗。澎湖科大翁進坪校長有感幾次參訪國外學校,尤其是在美國,不管小學、中學或大學,校園常升起巨幅國旗、州旗及校旗,甚至學校的體育館及各館場也高掛大幅國旗、州旗及校旗,但台灣學校很少看到國旗在顯眼區域,也很少有升校旗及縣旗,去年翁校長參加一個國外會議,看到國外學者及校長,在他們本國國旗出現時,除行舉胸禮外也大聲高唱該國國歌,令人動容,但唱中華民國國歌時大家只是默默立正,讓翁校長有感而發,希望將我們的國旗、縣旗及學校校旗,更進一步融入學生的生活中,以喚起學生愛國、愛家鄉及愛校的觀念,同時也讓校門口更顯莊嚴。除此之外,澎科大也新置校門口電子看板、校名粉刷及交通動線的改善規劃,使校門口煥然一新展現新氣象。
澎科大樂齡大學開學囉!歡迎55歲以上民眾報名
自即日起至9月23止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樂齡大學計畫-背書包!上學趣」,該執行團隊由通識教育中心鐘怡慧主任、蔡明惠教授、李佩芳專案助理教授及進修推廣部共同推動。該校竭誠歡迎年齡55歲以上之民眾,加入澎科大樂齡學堂,希望參與學員能由課程多多利用學校各項資源,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由於招收名額有限,請各位鄉親把握機會儘早完成報名,以免向隅。
本課程以高齡者身心靈健康課程規劃為主軸,校方聘請學有專精之師資,分別開設「老化及高齡化」、「健康休閒」、「學校特色」、「生活新知」、「其他課程」等5類課程。本學年樂齡大學課程規劃最大特點是融入該校專業素養,結合本縣在地特色,開設觀光遊憩暨餐飲食品、海洋及地景及低碳生活發展等特色課程;並搭配安排校外參訪及與大學生共同參與活動,達到世代間互動的效益。
本課程係招收年齡55歲以上之民眾,提供退而不休的進修管道,給予參與之學員新穎而實用的知識與體驗,以達到國人終身學習的教育目標。報名期限自即日起至本(9)月23日止,請洽該校電話06-9264115轉5202、1405,或至該校進修推廣部網站查詢(澎科大官網→行政單位→進修推廣部→樂齡大學→最新消息)。
離島雙語教育結合海洋保育 在地特色與國際連結
賴峰偉樂觀其成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與菲律賓州立大學姊妹校合作,在澎湖縣馬公、中正、嵵裡、石泉、風櫃、龍門、文光、中山等8所小學進行海洋教育雙語教學實習,澎湖縣長賴峰偉16日接見澎科大校長翁進坪時表示,藉由外師教學,擴大學生視野,培養在地具有雙語能力的國際海洋保育小尖兵,他樂觀其成。
澎科大為加速推動澎湖地區雙語教學,提出「深耕離島雙語教育-結合在地特色之國際海洋保育小尖兵養成計畫」,將引進菲律賓州立大學(Cavite State University,CvSU)英文系與教育系學生前來澎湖實習,以雙語教導澎湖地區8所國小學生海洋教育。
賴峰偉表示,英語是全世界公認的通用語言,應從小透過正式、非正式或潛在課程,以及各項活動,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提昇英語能力,進而涵養英語學習興趣,使英語自然而然成為生活中的語言。
賴峰偉指出,他感謝澎科大團隊在翁進坪帶領下,投入協助澎湖地區國小的雙語教學工作,期望透過計畫的推動,達成共創澎湖縣、澎科大、CvSU的三贏。
翁進坪表示,該計畫是把CvSU與澎科大的學生採配對方式組成小老師教學小組,並由澎科大學生搭配菲籍小老師至國小端協助教學,課程內容以「海洋教育」為主軸,除強化雙語學習外,也結合澎湖在地特色。
交通導護志工守護學童上學安全 賴峰偉頒獎表揚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11日出席「國民中小學導護志工交通服務隊輔導研習」,表揚189位導護志工,肯定她們長期為澎湖學童上下學交通安全的付出與奉獻。
賴峰偉表示,「馬路如虎口」,學童上下學途中充滿危險,學生安全有賴導護志工媽媽把關,他感謝各校導護志工及導護教師的奉獻與付出,讓學生能在平安快樂的環境中成長。
賴峰偉表示,他上任後大力整頓市區交通,強力取締路邊違規停車,規劃出租車租賃專區,清除違規佔用人行道,阻礙行人交通車輛,市區蛋黃區24家租車業者已全數進駐,市區道路恢復順暢,有效改善交通秩序,變得井然有序。
賴峰偉頒發感謝狀及獎品給導護志工,並合影留念;隨後進行導護志工交通服務隊輔導研習課程,邀請到社會處志工督導員劉嘉珍、交通隊王太平、葉連定、消防局黃天祥等擔任講師,分別講授「志願服務經驗分享」、「交通指揮、事故聯繫通報、緊急處置、事故處理」、「真實肇事案例分享」、「交通安全觀念認知」、「事故急救常識」。
澎湖縣政府為增進導護志工交通服務安全知能,特別於11日、12日一連兩天在特殊教育綜合館舉辦「108年度國民中小學導護志工交通服務隊輔導研習」,由東衛國小承辦,透過一系列志工執勤知能研習課程,以及交通安全公共設施實地參觀,加強導護志工執勤知能與促進實務經驗交流,二天的研習活動,讓導護志工個個滿載而歸。
澎湖縣龍門國小教師團隊自編「品德聯絡簿」
將品德觀念向下扎根 落實教育年「心靈提升化」政策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龍門國小推動生命教育、品德教育多年,曾以「文樂品德.龍門魚躍」方案獲得教育部102年度品德教育特色學校,103學年度澎湖教育111典範學校之肯定,更是澎湖縣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校長鄭文健表示,龍門國小品德教育之推動,主要是由學校親、師、生共同票選出的品德核心價值,透過學校教師團隊自編的「品德聯絡簿」,蒐羅相關品德小故事來引導孩子省思並寫下感受的短文;再者以學校特色團隊-國樂團進行服務學習,如養護中心為長者義演、台電歲末義演...等,運用國樂特色來進行社區服務,以短文產出品德省思,再配合6E的品德學習特色活動,企圖以學校本位為出發,永續品德教育之深耕,讓每個龍門國小的孩子能習慣感動、習慣自省,並習慣回饋。
教育處蘇啓昌處長表示,品德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多年來龍門國小在歷任校長與教學團隊的努力下,將生命教育的品德觀念向下扎根,從學校結合「大小龍眼看世界」—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將生命、品德教育推廣至社區;「三好校園」的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的素養實踐,期勉龍小學子在心靈中能種下一顆品德種子,當種子逐漸發芽、成長茁壯,學生未來也能在這社會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並感謝龍門國小校長與教師團隊的付出與努力,為本縣推動教育年「心靈提升化」之典範。
「走/虎桶新情‧讀/望安舊事」漁村生活體驗活動成果分享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文化局為強化澎湖海洋文化之推展,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瞭解與接觸本縣漁村發展歷程中豐富與多樣化的特色,特以所屬海洋資源館推廣海洋科教為主,將場館靜態展示功能延伸為戶外的實境踏查,並結合在地漁村生活體驗,藉以拉近學員認知海洋文化及深耕海洋資源永續觀念之傳遞。
本活動辦理時間為108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並邀請本縣文史工作老師洪國雄擔任講師,課程內容包括有「南向看島嶼」-海洋文化專題講座、「繚繞踅桶盤」-海洋文化生活導覽、「登高眺虎井」-漁村生態人文導覽、「魚灶炊煙起」-魚灶漁業導覽、「耆老伴漁唱」-耆老說故事暨特色漁唱演出、「手編草鞋趣」-草鞋編織導覽暨DIY體驗等精彩內容,並於活動結束時讓每位學員帶回自己親手編織的草鞋成品。
感謝來自於臺灣本島及本縣熱愛海洋文化的學員報名參加,活動過程中彼此交流熱絡,學員稱讚連連,直呼本營隊活動真的能深入瞭解澎湖的海洋文化內涵,更期許文化局有機會能再多舉辦些相關類似的活動,讓大家更有機會認識澎湖的海洋文化之美。
賴峰偉頒贈彰化女中校長陳香妘榮譽縣民證
盼其協助澎湖教育創新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6日頒發彰化女中校長陳香妘榮譽縣民證,肯定她長期在教育領域耕耘、春風化雨,用心培育優秀的學校領導人才,提升澎湖學生成就及國際競爭力。
馬公高中校長丁志昱與澎湖縣海事職業水產學校校長謝旻淵曾是陳香妘校長的部屬,陳香妘在104年、108年間分別協助謝旻淵、丁志昱報考校長培訓班,並傳授領導及學校實務經驗。後來,謝旻淵與丁志昱都順利考上校長,完成培訓取得校長資格。
賴峰偉表示,國立馬公高中及澎湖海事職業水產學校是澎湖唯二的高中職學校,對於人才的養成與培育、提升學生升學率及就業競爭力,扮演重要角色。他期盼陳香妘能多參與澎湖教育座談,提供教育環境的諮詢與建議,讓城鄉零差距、澎湖的教育政策更有遠見。
陳香妘表示,她非常開心能為澎湖縣的教育付出心力,未來將秉持協助澎湖多元教育文化及人才育成等理念,積極提供澎湖校務諮詢及經驗分享。
「澎坊」送書車到學校,閱讀動起來!
澎湖縣行動圖書館重新啟用典禮在中山國小盛大舉行
〈本報綜合報導〉澎湖縣行動圖書館本館啟用儀式於108年8月30日上午於中山國小盛大舉行。賴峰偉縣長表示,閱讀不只是個人能力,同時也是縣力、國力之基礎,今年特別定位為本縣「教育年」,教育五化目標其中一項即是「閱讀深耕化」,縣府希望透過行動圖書館之建置,提升本縣學子閱讀風氣,實施班級共讀,讓閱讀向下紮根。
澎湖縣行動圖書館於民國95年成立,於中山國小設置本館,並於西嶼鄉池東國小、湖西鄉湖西國小、白沙鄉赤崁國小、澎南區五德國小成立分館,提供各校就近借閱。今年,中山國小校舍改建後,學校以原有廢棄空間整理成行動圖書館,教育處再補助學校20萬元購買新書,並將新舊書籍整併,提供學校更多借閱選擇。
今日上午9時,教育處蘇啟昌處長、文化局王國裕局長以及關心教育的陳慧玲議員、呂黃春金議員、呂光宇議員、歐中慨議員等人出席行動圖書館啟用典禮,澎坊股份有限公司曹惠鈞經理、楊智超經理以及澎坊團隊也特地從臺北搭機前來共襄盛舉。由蘇處長代表致贈每位新生一本繪本及「閱讀起步走」書袋,期勉學生在新學習階段能多多閱讀、豐富知識、提升心靈。
行動圖書館本館所在地中山國小,在張素紋校長領導下,推動閱讀教育有成,學校閱讀風氣盛行,近日學生借閱書籍數量7,000本達標。中山國小學生現場發表創作繪本《學校搬搬搬》,並與現場來賓共讀。《學校搬搬搬》內容敘述學校由成立作為海軍子弟學校一直到搬至現址的歷程,落花水面皆文章,推動閱讀從關心生活做起,孩子們的文字記錄了學校的歷史,也對學校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現場來賓讚譽有加。
此外,澎坊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103年開始,即專車協助行動圖書館本館載運書籍至借閱學校,有了澎坊公司「送書到學校」的服務,提升各校借書的便利性,也讓身處離島偏鄉的每位澎湖學子,都有機會享受閱讀、接觸新知。教育處蘇處長特別頒贈感謝狀,感謝澎坊公司為澎湖教育的付出,最後在長官與來賓的祝福、勉勵後,進行剪綵儀式,並由各位來賓將書籍送上澎坊的送書車,讓書車送書到學校,希冀播送閱讀的種子到每位孩子的心中,共同營造「書香樹茂草芬芳」的書香社會。
中正國小陳彥妤獲「第十屆廣達游藝獎導覽達人競賽」佳作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中正國小六年美班陳彥妤同學參加第十屆導覽達人競賽,在全台22縣市與海外3台校的菁英選手激烈競爭下,入圍了25人複賽名單,之後在複賽中獲得了佳作的獎項,實屬不易,值得嘉許。
廣達文教基金會長期深耕藝術教育,秉持廣達集團總裁林百里先生「知識分享、文化均富」之理想,著重推廣多元文化視野以及跨領域的教育學習,積極培養尊重與寬容的生命態度,倡導更自主、開放、彈性的全方位人文素養內涵,讓學子從中學習感動進而懂得尊重。
陳同學就讀美術班,從四年級就接觸導覽員的活動,一直有傑出的表現,尤其此次的劉奇偉展,她以學姐的身分,自編劇本,帶領同儕及學弟妹們演出開幕戲劇,讓整個活動更有活力;並能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尋找相關資料,在同學及老師的協助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順利晉級導覽達人複賽,並在家長的陪同下前往台北進行複賽,最終雖未能晉級決賽,但已創造自己的一項新紀錄,獲得全國佳作的佳績。
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表示,本縣中正國小自民國97年起持續辦理「廣達游於藝」校園巡迴展,期間將古今中外的藝術展品帶入校園,促使學校師生能以輕鬆自然的方式接觸藝術;並培訓了許多小小藝術導覽員,藉由導覽員的解說,讓參觀者能更快進入藝術的學習,讓身心均衡發展,值得肯定,並期許雖然本縣教育資源有限,但在熱心老師指導下,與相關人士支持下使本縣選手能繼續在全國賽中發光發熱。
「適性揚才 追求卓越」賴峰偉表揚澎湖績優學校師生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2019年為澎湖教育年,澎湖縣政府教育處27日舉辦「適性揚才 追求卓越」績優學校師生表揚活動,澎湖縣長賴峰偉頒贈親筆書寫的墨寶獎牌,肯定學生及學校卓越表現。
賴峰偉表示,澎湖的孩子們表現,真的很棒,適性揚才、成就每位孩子,是縣府努力推動的目標,提供學習環境,讓孩子適性發展,更能開發潛能與獨特。
澎湖縣教育處27日下午舉辦澎湖縣績優學校師生表揚活動,白沙國中、文澳國小、虎井國小、馬公國小及澎南國中教師王姿翔,以學生為中心,發展學校各項特色,帶給學生多元學習經驗與創意,榮獲澎湖「107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落實本土教育績優學校評選」特優佳績。
此外,外垵國小師生本著教育初心,落實行動,讓平日的訓練、團隊合作的信任,在今年7月23日凌晨率領7位學生,耗費3天時間,克服高山稀薄空氣及艱難環境,成功攀登玉山主峯。
講美國小少棒隊今年參加菊島盃國際少年棒球錦標賽,憑藉平日刻苦練習,在國內外67支勁旅中脫穎而出,在冠亞軍決賽,面對強敵,全隊奮戰不懈,抱回亞軍,實屬不易,賴峰偉給予肯定及鼓勵。
史前巨獸澎湖站摺紙課程活動 8/31就在澎湖生博館!!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史前巨獸-古生物特展由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合作策劃,讓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的大型史前生物及臺澎區域古生物化石,來到澎湖展出。藉此難得的展出機會,促進澎湖在地民眾與學子對於恐龍等古生物的專業知識及相關學習資源,增進對地球生命演化史及臺灣的自然史的理解。
「史前巨獸—古生物特展」看過了嗎?想不想自己動手做出恐龍?摺紙就可以辦得到喔!在8月31日(六),特別邀請紙雕藝術家來教大家用紙摺出史前生物,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報名參加。
摺紙可以說是千變萬化,可塑性高,是三維空間的具體化事物。通過摺紙發展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在動手過程,孩子會思考怎麼做才會做的好,以及下一步怎麼做。簡單的摺疊,孩子產生疑問就會主動與外界交流,不僅增進親子間的情感,而且發展孩子的表達能力。摺紙益處多多,讓你與孩子一起在摺紙的陪伴下一起成長!
活動時間於8月31日(六)共三場次,活動地點在澎湖生活博物館2樓。每場限50人,需自備剪刀。小學三年級以下,需家長陪同,課程費用每人100元(陪同家長若不使用教材則免繳費)。現場報名:澎湖生活博物館填寫報名表並繳費參加,網路報名:回傳報名表格至mippi@mrfossil.com.tw信箱,有專人回覆,如報名成功再轉帳繳費。活動詳情請查閱澎湖生活博物館FB(www.facebook.com/phlm0405/)或生博館官方網站(www.phlm.nat.gov.tw),或洽詢文化局博物館科葉先生9210405轉6410。
澎湖英語村將再增西嶼及湖西兩處,駐島、駐校、遊學~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現有三座英語村,分別設立在中興國小、文澳國小、白沙國中。108學年度即將在西嶼鄉新設立西嶼英語村,主要以駐島、駐校、遊學為主之沈浸式雙語教學,藉以提升本縣學生與國際連結的英語溝通能力,落實108教育年五化運動-在地國際化。
因應澎湖英語村陸續成立,教育部為提升偏鄉離島的英語師資,編列七位外師進駐各英語村,增進與學生接觸與對話的機會,藉以形塑英語情境,強化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
這幾年,英語村的教學以各校申請遊學為主,經成效評估,發現以各校申請,帶學生從原校搭車至英語村做一次短時的體驗活動,對語言的學習成效仍是有限的。為此,教育處為提昇英語村營運之學習成效,以「外師動,學生不動」的原則,逐將七位外師分至澎湖七座離島,一人負責一島,每學期一週駐島,親身進入英語教學資源匱乏的離島,讓離島的孩子也能接觸到外師,擴展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澎湖本島學校,以外師駐校為主,中興與文澳兩座英語村有較多的主題式教學情境設備,主要供全澎湖國中小申請遊學。外師駐校採本島學校自由申請,每學期可申請一週駐校,讓外師進入校園,與本地英語教師做雙語協同教學,藉以活化各校英語情境式教學,影響學校對英語教學的重視與興趣。
教育處長蘇啟昌表示,107學年度設立的白沙英語村,以目前設立英語村的主流概念-「英語數位教學資源中心」來發展,以白沙鄉各國中小每週外師巡迴駐校教學為主,經試行一年,成效顯著。未來西嶼英語村也將循白沙英語村的數位教學模式來運作。賴峰偉縣長是留美博士,非常重視英語能力的培育,希冀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打造澎湖真正成為雙語友善國際化城巿,讓全世界都能看見澎湖的美,菊島的好。目前教育處正規劃在湖西鄉設立湖西英語村,是澎湖第五座,以國際禮儀雙語為教學重點,至此英語村將澎湖一巿五鄉全涵蓋,縮短城鄉國中小英語資源的差距,對全面提升澎湖學生英語能力將有很大的助益。
嗨海!澎湖暑期環境營隊 創造青年友善海洋生活的行動力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青年應該了解澎湖在地環境,對家鄉要有深度的認同與愛護之心,環保局於今年夏天辦理了兩天一夜的「嗨海!澎湖暑期環境營隊」,兩梯次的活動共帶領了80位青年進行了一系列豐富的課程與體驗,目前第二梯次已於8月14日圓滿落幕。
環保局以「友善海洋生活方針」為核心推出澎湖暑期環境營隊,帶領學員透過遊戲的方式認識澎湖地方館舍,包含生活博物館展區中與海洋生活相關的常民文化,水產種苗繁殖場以及今年開幕的澎湖水族館裡所展示的海洋生物知識而課程方面則邀請了O2lab海漂實驗室的唐采伶與大家分享長駐在澎湖對海廢問題的觀察並提倡生活減塑,帶領學員享受無包裝的浪花野餐之外,更教大家如何將海廢轉化成藝術,體驗創意手作等精彩課程。而最後一天至湖西鄉白坑沙灘的潮間帶觀察,更加入公民科學家的元素,結合Coralwatch的珊瑚健康監測,提供了學員一項友善海洋生活的方法。
兩天一夜的活動除提供豐富的課程內容,全程更是以無塑膠包裝為理念提供餐食,除此之外,活動也要求學員需全程備有個人的環保餐具、水壺,因此大幅減少了活動辦理所產出的垃圾,而這份用心的安排,更是令許多學員讚嘆不已。
環保局表示,「嗨海」營隊關心海洋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以海洋生活、海洋汙染、海洋生態作為課程規劃主題,期望透過一系列的學習與體驗,使青年們能夠更深刻的認識澎湖的海洋生活環境,並從過程中建構對澎湖的認同感及友善海洋生活的行動力。舉辦心得分享時,更有不少學員表示,過去求學的過程中,其實沒有太多機會真正認識澎湖,自己
雖然是澎湖人,但卻一直覺得不夠了解澎湖,透過這個營隊,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也希望能夠為這裡的環境盡一份心力。
將軍國小改造成海洋風的校門牌樓成為將軍全新地景亮點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將軍國小結合本縣海洋保育政策與學校校本課程,並融入將軍在地特色與社區共同合作,透過藝術創作將海廢賦予新生命,改造成海洋風的校門牌樓,成為將軍全新地景亮點,落實賴峰偉縣長推動教育年之環保生活化及打造藝術之島。
教育處指出,學校透過藝術家吳成夫(小花)帶領學校孩子淨灘、撿海廢,將海廢化腐朽為神奇,經由共同創作與再利用,海廢新生展特色,漁業用廢棄保麗龍浮球目前是澎湖三大海廢中最嚴重的一種,希望透過使用海廢保麗龍製作珊瑚礁景觀,浮球彩繪成魚群,呈現海洋風情,用海廢浮球,展現將軍島文石天使之眼,能讓參觀的人感受到將軍自然環境與海洋生物的美,並且意識到海廢問題的嚴重。學校希望透過大型的藝術規劃活動,結合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元素與學校校本珊瑚課程特色,促進學生學習成效,讓將軍的孩子能更進一步認識家鄉,從而激發保育的觀念,再創將軍島嶼特色。
將軍國小張宏宇校長表示,這次活動非常感謝賴縣長及陳佩真議員對海洋保育教育的重視與協助,讓將軍的孩子們除了能夠很開心且愉悅地創作著屬於自己學校的門牌造景外,更能從遊學活動中進一步認識到自己家鄉海中珊瑚的美,也正視到海廢對海洋的危害問題,學習到海洋資源保育的重要性。小花老師更期勉孩子們一起為海洋保育做努力,讓我們將軍的珊瑚越來越繽紛美麗。
教育處蘇啟昌處長表示,感謝將軍國小師生及藝術家對藝術教育投入心血,尤其此次該校將海灘廢棄物變成藝術品,不只透過藝術實踐了環保再利用的意識,拯救了我們的海洋,也讓我們看到學校在推動美感教育及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的豐碩成果,卓然有成。
此次遊學課程內容除了讓孩子們瞭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更希望讓孩子們以身作則,由愛家護海出發,培養親海愛海護海的觀念,從生活中的海洋議題觸發更多元的反思,一起合作把海洋教育議題翻轉,落實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