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試所放流10萬沙蟹苗海陸大復育 增裕澎湖蟹類資源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響應世界海洋日(68)及增裕漁業資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104年起辦理「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其中由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執行的「魚介貝類增養殖技術開發計畫」近3年來已在澎湖各海域放流超過百萬隻沙蟹苗。

 

(107)年第4次已成功培育10萬多隻遠海梭子蟹 (藍鑽蟹) (1及圖2),並邀請澎湖各界貴賓及小朋友於612進行沙灘(陸上)放流及海上利用海安試驗船與膠筏共同作業模式,利用自製研發放流管(3)採潛水作業方式放流於澎湖縣白沙鄉後寮海域;海洋是我們的母親,並推廣愛護、保育及復育海洋的重要課題往下紮根工作。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成功突破遠海梭子蟹繁養殖技術,透過改進水質管理技術、調整餌料生物投飼方式、設置蟹苗附著網框,以及精準掌握著苗時間點,已可大幅降低因人工飼育環境密度過高所造成残食狀況,並建立稚蟹量產模式。例如105年該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也曾在澎湖內海的重光潮間帶海域,將10萬尾平均甲殼寬在0.5cm的沙蟹種苗進行中間育成,經約1.5個月後,平均甲殼寬已達2.5cm以上,活存率維持在22%左右,並於6月初進行放流,同年的中秋節前後,許多漁民朋友或照海的民眾在重光及西衛潮間帶海域捕捉到大量甲殼寬近8-9cm的沙蟹,顯見沙蟹種苗的放流對資源確有挹注之效。

 

政府於103年發布實施「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禁止捕撈甲殼寬小於8公分之幼蟹及抱卵的「開花母蟹」。希望漁民能確實遵守上述管制措施,俾利放流的稚蟹在大海中順利成長。在進行沙蟹種苗放流的同時,也呼籲漁民朋友和喜歡去潮間帶「照海」的民眾,合理的利用漁業資源,如體型過小(10公分以下)的沙蟹和抱卵的雌蟹(最好是連雌蟹)都不要採捕,使其有機會能夠在自然的環境下大量的繁衍下一代,才能使蟹類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並藉由水試所與澎湖縣農漁局合作「遠海梭子蟹量產及放流評估」計畫之執行,將逐步建立資料蒐集及放流苗適當體型、放流前中間育成、放流評估模式、放流效益評估等相關技術,共增裕澎湖近海蟹類資源。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