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航港局推「愛在三貂角拍出幸福的視角」活動
有機會登主燈室遠眺壯闊海洋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11)月21日表示,三貂角燈塔旁的幸福教堂從11月23日起開放「愛在三貂角數位留影機」體驗,讓民眾不但美照可拍好拍滿,完成體驗小任務還能拿禮物,更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登上燈塔頂端的主燈室,享受登高望遠、遠眺壯闊海洋的與眾不同旅遊樂趣。
航港局表示,台灣四周環海、為推廣民眾近海、愛海風氣,體驗不同旅遊風情,今年6-7月首度試辦藝術家進駐東莒島燈塔活動,讓藝術家盧芛、段沐夫妻體驗「燈塔守」生活並進行藝術創作,頗受各界好評;駐塔完成後,特地邀請駐塔藝術家到三貂角燈塔佈展,展期自11月22日至12月22日,以《水晶體-燈塔與船的距離》為主題,延伸東莒島駐村期間的體驗及情懷,透過玻璃罩、屏風、投影錄像、冊頁、水墨畫等五件主要作品的展示,傳遞從燈塔守護船舶,船舶依賴燈塔的共生互惠意境,期望吸引更多人以不同的視角認識燈塔。
航港局指出,座落於三貂角燈塔旁的幸福教堂,民國54年興建完成後,一直是新人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近期重新整修完成,從11月23日起開放體驗,其中「愛在三貂角數位留影機」設施,設計多款拍照效果供體驗民眾選擇,享受多樣拍照樂趣;特別的是,拍照中如通過浪漫告白挑戰,還可獲得隱藏版的拍照特效。航港局特別邀請到帥氣巨人孟澔與網紅女神薛蓓蓓於本〈11〉月22日在三貂角搶先為大家開箱體驗,傳授一日網美攻略,教你美照拍好拍滿。更多資訊請上交通部航港局-航港風情話粉絲專業網址https://zh-tw.facebook.com/motcmpb.gov.tw/。
而為鼓勵民眾走出戶外到燈塔逛逛、走走,三貂角燈塔11月23日至12月15日期間更推出限時體驗活動,凡民眾於活動期間透過臉書打卡並分享體驗成果照片,即可領取精美小禮物。另外只要將打卡畫面上傳至該局航港風情話粉絲專頁,還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登上燈塔頂端-主燈室,遠眺大海的機會難得,千萬別錯過!有關活動詳細內容請參閱航港局公告訊息,或致電詢問(02)8978-8098。
聯 絡 人:航安組 劉正善科長
聯絡電話: 02-8978-8098/0972-820100
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衛星地面接收站通過審查
有助未來急難搜救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本(11)月22日表示,我國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衛星地面接收站(下稱MEOLUT),於今年11月19-22日在加拿大所舉辦的國際衛星輔助搜救組織(下稱Cospas-Sarsat)理事會議中順利通過審查,為我國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的正式啟用、有效縮短急難事件搜救時間及提升搜救效率,向前邁進一大步。
臺灣在1992年以「國際電信開發股份有限公司(ITDC)」名義加入Cospas-Sarsat,本次於加拿大召開第62次理事會議,我國由ITDC、航港局、外交部、運安會、漁業署等組團與會,航港局由劉副局長志鴻率員與會,經審查後我國衛星地面接收站(MEOLUT)啟用驗測報告已獲得通過。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10分鐘內即可接收遇險信號,定位誤差5公里以內,大幅縮短目前使用的低軌衛星系統平均約1.5小時接收遇險時間;且中軌定位可依信標發射頻率(約每分鐘1次)更新,也優於低軌約1.5小時更新頻率,若搭配新一代信標,可以在5分鐘內定位誤差範圍在1公里以內。
未來,中軌衛星輔助搜救系統完成後可提供我國獲得更快速、精確的遇險船舶定位資料,大幅縮短搜救時間及強化搜救效率。
航港局表示,配合Cospas-Sarsat所發展新一代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航港局已於107年底完成衛星地面接收站及臺北任務管制中心(下稱TAMCC)軟硬體建置,目前正進行試運轉階段,系統已可正常穩定接收涵蓋區域內遇險信標告警訊息,但要正式上線提供服務,需經過Cospas-Sarsat MEOLUT及TAMCC兩項審查通過。
有關TAMCC啟用驗測送審,航港局表示,因TAMCC屬於西北太平洋資料配送區(North West Pacific Data Distribution Region,NWPDDR),此節點為日本任務管制中心(下稱JAMCC),TAMCC啟用驗測需與上層節點JAMCC進行連線測試,而JAMCC預計2020年始提送審查,俟其獲通過後才能與TAMCC進行連線測試,航港局將持續掌握JAMCC的進度,儘速與日本完成測試後提送COSPAS-SARSAT審查,期能早日正式全面啟用我國的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俾提供我國獲得更快速、精確之船舶、航空器或個人在遇險時所發出之警訊定位資料,有效縮短搜救時間及提升搜救效率,透過國際合作模式,確保海空運輸的安全。
聯 絡 人:航安組 劉至得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563 0958-913567
●航港局108年11處燈塔技工招考 加分鼓勵在地人回鄉工作
良好待遇 11/22~12/2日開放線上報名 澎湖漁翁島、東吉嶼都有缺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20日表示,擬增補11名燈塔技工充實燈塔維護人力,自108年11月22日下午2時起至12月2日下午5時止開放線上報名,技工除基本薪資外,還享有年終工作獎金、考績獎金、勞健保、退休金及福利互助等福利,由於燈塔所在處多屬較偏遠地區,為鼓勵在地人回鄉工作,符合條件者還可獲得筆試加分10%優惠。
航港局表示,燈塔技工每月薪資32,195元起,並享許多福利,工作地點為離島偏遠地區者,依規定另給予地域加給,由於待遇良好,往年報考人數不少;但以往技工招考是錄取後才分發至有缺額的燈塔,經常發生錄取者因工作地點過於偏遠而不願到職,或到職後無法適應而離職。為提高錄取人員到職意願,本次甄試將11名燈塔技工未來工作地點明確列出,包括新北市富貴角、屏東縣鵝鑾鼻、彰化縣芳苑、臺東縣蘭嶼、新港、花蓮縣奇萊鼻、連江縣東莒島、金門縣東北椗島、澎湖縣漁翁島、東吉嶼等,應考人報名時即須選定某一燈塔(工作地點)報考,希望藉此提高錄取人員的到職意願。
航港局強調,為響應政府勞動政策,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本次甄試訂定設籍加分條件,應考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血親尊親屬的戶籍地設籍符合加分條件者,可加計筆試總分10%,希望藉此鼓勵在地人返鄉工作。
另外,本次招募一律採線上報名,為免網路壅塞,請有意報考者儘早上網報名,除正取11名外、備取53名;甄試簡章將於11月21日下午2時公告於航港局甄試網站(http://motcmpb108.twrecruit.com.tw),預計108年12月22日進行筆試測驗,109年2月8日進行體能測驗及口試,109年2月21日放榜。
交通部航港局全球資訊網首頁/徵才資訊:
https://www.motcmpb.gov.tw/Information?siteId=1&nodeId=90
108年燈塔技工公開甄試網站:
http://motcmpb108.twrecruit.com.tw
聯 絡 人:航安組科長 呂學鳳
聯絡電話:02-8978-6801、0939-467-122
交通部航港局公告109年舉辦4次航海人員測驗計畫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公告109年航海人員測驗期日計畫暨參測須知,預計於3、5、8及11月辦理4次測驗,該測驗分一等船副、一等管輪(含加註)、二等船副、二等管輪(含加註)及電技員等類別。
航港局表示,有關參測資格、應測科目、試題題型、成績計算與及格方式,依照「船員訓練檢覈及申請核發證書辦法」規定辦理,並已載明於參測須知。
另外,航海人員測驗亦將於今(108)年第4次測驗起不再需要攜帶入場證,並於每節測驗開始後15分鐘內均得入場應試。航港局特別提醒,雖然應考不再需要入場證,但測驗通知書上所載各項測驗訊息如測驗時間及教室座位等資訊皆與應考人切身相關,仍請應考人多加參閱。另應考人如需到考證明,請務必攜帶測驗通知書到考,在測驗最後一節時交由監場人員據以核章作為到考證明。
航運業亟需優秀人才加入,歡迎有志青年及早投入海事職場。本測驗詳細資訊,可至交通部航港局「航海人員測驗專區」(https://sdtportal.mtnet.gov.tw/MPBSDT/Portal/frame.htm)查詢。
聯 絡 人:船員組 邱劍中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642 0972-762921
宜蘭大溪漁港外擱淺無主貨船 22日起進行就地拆解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表示,9月28日擱淺於宜蘭縣大溪漁港外大陸無名貨船,按照作業計畫進度於10月21日完成船體移除前置整備作業後,已順利接續於22日起進行船體就地拆解施工。
航港局並表示,由於擱淺地點離岸約達80公尺,為讓重型機具能安全、順利地進場作業,避免施工期間有油污產生,開工前的整備作業顯得格外重要,得標廠商亞太港灣工程有限公司在完成「船體移除工程計畫書」審查,取得各單位及民眾的認同與共識後,隨即展開整備作業,如:加強船體繫固、佈設攔油索、岸際路面鋪設防火棉及防護鋼板、劃設施工管制區、安裝監視器、設置防污收受設施,並調用大型吊車、剪刀怪手等,各項均於21日進場就定位。另為避免於施工期間造成二次污染,特別責成廠商進行水質抽樣檢測,以監控水質是否因施工而造成汚染,確保施工海域環境無遭受破壞之疑慮。
其次為降低對當地交通及民眾起居作息的影響,在週休期間除請施工廠商暫停作業外,亦要求船體移除工程能如期如質在30個工作天內完成(迄10月25日之工程進度約為15%),以盡速恢復當地海岸原有景觀與風貌。
聯絡人:北部航務中心 趙榮坤 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3515 ,0937-506-572
水利署推動企業認養水岸維護 民間參與再進一程
〈記者陳顗安/澎湖報導〉經濟部水利署昨(24) 日於臺中逢甲大學人言大樓第六國際會議廳舉辦「水岸土地營造成果宣導暨企業認養媒合說明會」,總工程司陳肇成主持,有28家企業代表共襄盛舉。陳總工程司表示,為提供國人親水環境,鼓勵關心水環境的法人、機關及團體認養水岸土地,近年已獲得廣大回響,民間參與認養面積逾200公頃,本次說明會,期望有更多企業一起加入水岸土地認養行列,會中計有北、中、南6家企業表達認養意願,共同打造永續優質水環境。
水利署指出,自民國92年起推動水岸土地認養工作以來,累積認養面積已超過200公頃,及有超過500位熱心義工定期協助清潔維護。現並有部分水岸土地已成為熱門觀光新景點,例如宜蘭縣安農溪秘境以及擁有「康橋」美名之稱的台中旱溪排水等。
水利署說明,為持續維持優質水岸環境供民眾休閒遊憩,需投入大量人力及資源,然而政府的資源有限,仍需要民間力量的支持。因此,針對企業研擬捐款贊助、媒合認養以及直接認養等三大方案,透過認養,企業不僅可以節稅、提升企業形象、增加品牌曝光,同時落實社會企業責任,對環境的永續發展多有貢獻。
今日說明會,多家知名中大型企業踴躍出席,包括金車股份有限公司、名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興農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及日商日亞高野景觀規劃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等,針對水岸土地認養願景及認養方案皆表達贊同與肯定,現場互動十分熱絡。
水利署表示,為落實親水環境政策目標,將持續辦理水岸環境安全與景觀改善計畫、水岸土地認養維護並推動水環境教育宣導;期盼透過本次說明會,結合政府及民間、企業之資源,讓更多關心水環境的先進一起加入,提升企業、在地居民對於周遭環境的重視、強化民眾愛水意識,進而形塑美好的水環境文化,透過公私協力一同建構水岸生態永續的幸福家園。
有興趣加入認養行列的企業,歡迎關注水岸土地認養資訊媒合平台:http://marketing.geo.com.tw/wlam/
木瓜防災添智慧,專家就在你身邊!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針對經常造成木瓜果農鉅額損失的連續降雨天然災害,提出新穎的防減災對策,以綜合性的防減災策略,搭配客製化智慧農業警報系統,有效減少農友在雨季期間的損失,穩定生產獲利。為推廣該新技術,特於108年10月25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辦「因應氣候變遷木瓜防減災技術成果發表會」,本發表會為農委會108年度「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發表會」13項系列活動中之亮點活動,活動內容新穎,值得農友到場聆聽與交流應用。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氣候變遷問題日趨嚴重,從事木瓜生產的農友感受最為深刻,尤其是今年連續性的降雨,造成長時間低光照與高土壤含水量的環境,導致木瓜因光合作用碳源供應不足,樹體迅速衰弱,果實品質降低,病害嚴重,甚至引發植株死亡(俗稱敗欉)。高雄場針對歷年經常發生天然災害的木瓜,開發出創新木瓜整合式的防減災技術,以智慧農業系統監控環境變化,按照木瓜不同生長階段,設定智慧化簡訊通知系統,讓農友隨時掌握氣象資訊並即時進行田間操作策略,實際上就像改良場的專家在身邊一樣,藉此減少因夏季豪雨及霪雨造成的鉅額損失,以穩定生產及獲利。
高雄場王仁晃副研究員進一步說明,木瓜在連續性降雨時是否會衰敗,與日照強度和時數、掛果數目、樹體強弱有關,所以每個果園的狀態並不相同,因此要有客製化的防減災策略與通報系統以為因應。這次提供給果農「木瓜綜合防減災五大招」,分別是「加強型網室保護」、「打破犁底層」、「肥灌管理」、「調整著果量」與「客製化防災預警系統」,這個套裝防災技術強調從源頭做好木瓜的管理,加上導入智慧農業系統,擴大改良場專家為農民服務的範疇,也讓未來的防減災更有效率,協助農友克服因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損害,穩定獲利。
交通部航港局與關貿網路公司聯手
打造「交通部自由貿易港區服務網(FTZNet)」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於106年起與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打造「交通部自由貿易港區服務網(FTZNet) 」,並於10月16日假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大夏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成果發表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約百餘人蒞臨見證,會中除由關貿網路公司為現場來賓就系統平台進行詳盡的解說外,也安排了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秦玉玲理事長及工業研究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陳慧娟組長2位主講人,分別從大數據分析及整合性資訊系統角度分享FTZNet未來發展方向及內容,最後也與與會業界代表及專家學者進行座談交流,希望能激盪出更多的構想與創見,作為航港局下個階段推動方向之參考。
航港局表示自101年航港體制改革後,航港局肩負海港自由港區管理機關工作,為掌握自由港區內貨物進出之種類及起迄點等相關資料,爰於105年底規劃建置「FTZNet平臺」構想,並於106年起委請關貿網路公司進行相關盤點、規劃及建置工作,協助將散落於其他系統之資料整合,以大數據應用概念打造一資料庫的雛型。FTZNet平臺透過「權限管理」及「去識別化」兩種機制,提供使用者查詢自由港區業者之營運資訊、自由港區內之貨物、數量、價值及相關流向資料,以及自由港區內各類營運模式的現況及產值資料等,大大改變過去取得自由港區內相關營運資料的不便性,透過FTZNet平臺資料可幫助自由港區主管機關、管理機關、營運機構及業者解讀自由港區的經營現況與趨勢,並提供相關策略研擬的重要參考依據。
航港局最後表示平臺內除相關統計功能外,亦可就使用者需求自行撈取相關原始資料,以「去識別化」方式提供使用者自行加值應用,未來將透過權限控管作法提供產、官、學、研各界申請本系統帳號,進而利用本系統資料庫數據做為研究及產業報告之用,歡迎產、官、學、研各界後續多加利用後,回饋相關使用經驗及需求,作為未來發展內容之參考。
聯 絡 人:港務組 翁美娟科長 02-89786832 0928-177-598
可可有機栽培暨雜草綜合管理觀摩會 農友滿載而歸
〈記者吳金里/澎湖報導〉為提倡有機友善耕作及推廣果園雜草綜合管理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10月15日於萬巒鄉張東明農友「趣訪農園」果園辦理「可可有機栽培暨雜草綜合管理觀摩會」。該果園利用ㄇ字型錏管進行可可樹整枝,有助於防範風災,並以樹葉覆蓋及人工割草方式管理果園雜草,再配合使用有機防治資材,可可園展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觀摩會由高雄場戴順發場長主持開場後,該場李文豪助理研究員以簡報解說「可可友善栽培及雜草防治技術」,包含配合錏管抗風支架的可可樹整枝模式、修剪要領、草生栽培及覆蓋抑制蓆的優缺點;接著由陳明吟助理研究員介紹應用非農藥防治資材管理可可園常見病蟲害;再由園主張東明先生分享果園有機栽培心得與經營理念,並說明該果園如何與周邊廠商及研究單位跨域合作,開發可可殼的循環利用產品。最後,由張東明農友帶領農友於果園觀摩,現場解說可可有機栽培管理及雜草綜合管理要領,與會農友討論熱烈,意猶未盡久久不捨離去。
戴場長表示,臺灣可可果莢生產的收益有限,需透過後續特色化的加工加值,始能創造倍數經濟效益,如能配合觀光休閒體驗或農場莊園等多角化經營模式,更有助於增加獲利。此外,高雄場開發可可果莢剖殼機,可協助農友以更省力的方式剖果取豆,觀摩會現場也展示了業者開發的乾豆碾碎及去皮等適合小規模農場的機械裝置。本次觀摩的「趣訪農園」目前已進入有機轉型期第3年,所生產的可可豆相較於一般傳統農法更具市場區別性,加上園主有食品加工業的經驗,熟稔發酵加工,且對於風味也較敏感,開發的可可產品讓品嘗過的消費者讚不絕口。
戴場長進一步強調,隨著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無論有機或是產銷履歷都有助提升可可豆的市場鑑別度,目前政策鼓勵農友申請產銷履歷驗證,並有多項補助可申請,高雄場已配合農糧署完成可可良好農業規範(TGAP),傾力協助農友提升產品安全性,將有助於協助可可產業穩定發展。
聯絡人:李文豪、陳思如 助理研究員
電 話:08-7389158轉740、743
北澎同鄉會慶祝重陽節 特舉辦重陽敬老餐敘
●「北澎同鄉會慶祝重陽節,特舉辦重陽敬老餐敘,席開20桌,大家齊聚一堂,和樂融融,場面頗溫馨」【圖與文:北澎同鄉會理事長陳三家提供】:
https://wp.me/pa7pIp-14B
天漸秋涼雨水減少 高雄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棗白粉病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近日天氣漸轉涼、日夜溫差大,且天候漸乾燥,是棗白粉病好發的條件。高屏地區棗樹已進入開花或小果期,若罹染白粉病將造成日後果皮褐化粗糙,大幅降低商品價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棗白粉病,確保果實品質與收益。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棗白粉病是由真菌病原所引起,好發於涼冷乾燥的環境,通風不良的網室環境更易發生,病菌可由棗葉片、花器及果實表面直接侵入感染,並產生白色菌絲及分生孢子,外觀猶如在患部撒上一層薄薄的麵粉般,嚴重時造成葉片及果實褐化乾枯,造成直接損失。受害部位的分生孢子,可輕易隨風飄散而快速傳播,造成大面積之傳播及危害。果實在幼果期即便僅受到輕微的感染,也會造成日後果皮粗糙而大幅降低商品價值,因此,特別籲請農友在棗盛花期應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只要葉片發生白粉病便立即防治,以免果實受害。
為預防棗白粉病危害,應有良好且具計畫性的進行枝葉修剪,改善果園通風。開花盛期時一旦發現白粉病,便立即防治,防治時可輪流選用不同作用機制藥劑,如 34.5%貝芬菲克利水懸劑4,000倍、40%克熱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38 %白列克敏水分散性粒劑1,500倍、35.15%銅合硫磺水懸劑600倍等,或參照植物保護手冊上的核准用藥,且務必依照核准之稀釋倍數施用,以降低產生抗藥性風險。也可選用其他安全無殘留疑慮的資材,如乳化葵花油200倍及窄域油500倍等資材,惟施用時應盡量於黃昏時,避開烈日高溫的時間,以免藥害發生。農友如有用藥或防治上的問題,可直接與高雄場聯繫,技術人員將竭誠提供協助。
108年度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榜示
薪資10萬起跳 e世代樂當行船人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108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於本(9)月20日上午在交通部航港局辦理榜示,本次測驗到考人數495人,一、二等船副、管輪等4個類科總合格人數計99人,整體合格率為20%,一等船副、管輪的榜首分別來自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船員福利待遇好,相對陸地存錢快,吸引許多不少就業青年投入,就連公務員也來搶當船員!今年年初臺灣海洋大學學士後商船學程畢業班,就出現警察和公務員身分的考生來挑戰一等船副測驗,船上工作的薪資也讓其他科系的畢業生羨慕不已。
大學讀運輸系的蔡則緯,在班上同學中相對年輕,他在服完役後便決心報考學士後學程,他坦言薪資和未來工作發展是主要考量。大四時,他透過甄選方式進入海運承攬業實習,半年的實習期間,發現與期待有落差,且就業出路多以業務性質為主,便考量轉往海上發展。
在學士後學程1年半的課程中,大部分學生是帶職念書,全職學生反而比例不高,雖然同學們來自各行各業,但共同特色都是上課認真聽講,力拼航海人員測驗一次通過,讓蔡則緯最印象深刻的,有一名同學是警察人員,受到家中親人的影響,捨棄待遇好的鐵飯碗轉而上船工作。學士後學程著重於專業實務課程,因此課程相當精實,蔡則緯說老師們為了讓班上能獲得更多專業知識,常於假日時主動幫大家加強課業輔導,他把握時間好好學習,勤做考古題,終於在航海人員測驗拼出第2名的好成績。已經在陽明海運實習1個月,對於船上工作相當滿意,確定這是一條自己不後悔的選擇,只要船上實習滿1年,將正式成為一名船副,一步步地往大副、船長踏實前進!
航港局表示,為響應環保政策,自今(108)年起不再寄送紙本成績單,應考人可利用航海人員測驗專區查詢榜單並自行下載成績結果通知書。應考人如欲複查成績,應在榜示之次日起10日(108年9月21日起至9月30日),登入交通部航港局「航海人員測驗專區」內之「試題疑義/複查申請項下」點選「成績複查申請」,依序填具資料並送出網路申請即可。
108年度第四次測驗將於108年9月21日至30日受理報名,詳情請至交通部航港局「航海人員測驗專區」(網址為:https://sdtportal.mtnet.gov.tw/MPBSDT/Portal/frame.htm)查詢。
聯 絡 人:船員組 邱劍中科長
聯絡電話:02-89782642 0972-762-921
國海院24日舉辦海洋文化公民論壇 傾聽各方意見
〈本報訊〉國家海洋研究院(國海院)於8月24日(六)在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前瞻廳(福華文教會館、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舉辦「海洋文化政策概念形成」公民論壇,感謝各界人士參加。
國海院甫於今(108)年4月成立,是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委會)轄下國家級的重要研究機構,主要職掌在海洋政策研擬、海洋基礎研究與調查,以及海洋相關教育與訓練。首任首長邱永芳代理院長指出,文化是千年之事,教育則是百年之基。2002年「地球高峰會議」將文化納為「人類永續發展的第四根支柱」,倡議各國應加重視與保存。「海洋文化」是包羅廣泛和重要的議題,包括海洋資源、海洋保育、海洋文學、海洋法政、海洋管理等,呈現人與海長期互動產生的行為模式、態度或價值觀。然而,什麼是「海洋文化」?各界看法、概念或定義容有不同。尤其,過往政策多由政府機關或社會菁英「由上而下」形成,較少由下而上、傾聽民意,共同形塑重要政策。因此,國海院委託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執行「海洋文化政策概念形成研究委託專業服務案」之研究計畫,共同策劃本次公民論壇,期待傾聽各方意見。
在此之前,研究團隊曾於高雄、基隆、台東、桃園、金山、澎湖、台北等地共舉辦過7場地區說明會,同時開放報名與進行直播,參加者發言踴躍。受託協會並從聯合國對於文化的重視和倡議著手,繼以紐西蘭、日本、韓國、中國、美國、荷蘭等國外案例進行研究,期望在政策論述、意識普及、生活融入、科技發展、文史研究等方面提出配套建議,作為我國未來研擬海洋文化政策之參考。
邱院長表示,本次公民論壇,將延續各地區說明會的基礎,規劃主題和邀請引言的重量級專家學者,包括:海洋文化基本概念(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黃麗生教授、安嘉芳教授)、漁業文化(海洋大學胡興華講座教授、台北市立大學張政亮教授)、南島文化(名作家夏曼·藍波安、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蔣斌主任)、臺灣海神信仰與民俗(台中教育大學林茂賢教授)、海客文化(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葉玉珍執行祕書)、海洋文創設計(海洋大學顏智英教授)、地方創生(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發展協會呂華苑理事長)等,內容豐富,精彩可期。邱院長指出,論壇目的在產出海洋文化具體可貴的共識概念與形成過程,併徵求各界對於我國新成立的海委會和國海院,在海洋文化政策方面之建議或期待。研討最終成果,將作為海委會與國海院後續研擬海洋文化政策之重要參據。
颱風天,風雨無阻,呂華苑理事長代表《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發展協會》 出席[ 2019 海洋文化政策概念形成 公民論壇],希望能夠和學者專家們學習,共創海洋文化推廣地方創生經濟發展的實現。
美國科學研究船莎莉萊德號來臺進行學術合作
〈記者陳顗安/台北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海洋研究中心科學研究船莎莉萊德(SALLY RIDE)號為了與臺灣大學學術研究合作計畫來臺補給,預計於8月22日至9月2日,9月27日至10月1日期間二次停泊基隆港進行人員交換、儀器更換、資料運送及生活必需品補給等作業。
航港局指出,首次來臺的科學研究船「莎莉萊德」號與臺灣大學有學術合作計畫,進行海洋大氣科學研究,利用停靠基隆港的機會進行人員交換、儀器更換及相關補給後,即開航前往帛琉海域進行海洋大氣研究計畫。該船已於8月16日依商港法辦理基隆港進港預報申請,並獲航港局同意。
聯 絡 人:港務組 科長 蕭書周
聯絡電話:02-89782956、0972-762620
白鹿颱風直撲臺灣機率高 高雄場籲請農友加強防範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警特報,編號第11號颱風白鹿目前位於太平洋海面,預測路徑直撲臺灣機率高,暴風圈可能於本週六對臺灣陸地產生衝擊。目前白鹿颱風為輕度颱風,由於移動速度快,強度增強的幅度應有限,影響臺灣時間也不長,但仍需注意颱風帶來的強風及降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密切注意氣象局最新預報資訊,做好防災準備,加強作物植株及設施固定,並確保田間排水通暢,以降低強風及降雨可能帶來的損害;同時應注意風雨前後的作物病害防治,以免影響植株健康及作物收成。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提醒農友,颱風常造成農作物倒伏或折損,造成作物葉片、花及果實損傷,及田區浸水等情況,需於風雨來襲前做好防範措施,以降低損失。如香蕉等易倒伏作物,應加強立支柱固定;忌淹水的木瓜及鳳梨田區,應檢查園區排水溝是否需要重新挖深,以確保排水順暢,避免造成植株衰亡或腐爛;覆蓋黑網進入催花期之蓮霧果園,應隨時注意颱風動態,若果園所在位置即將受強風影響,須預先撤下黑網,待天氣回穩後再重新覆蓋;棗及木瓜簡易網室應加強固定,防範植株及設施設備的損壞;果園如有架設防風網,應確實綁縛穩固。果樹園區於強降雨前或果園浸水後應避免於土表灑施肥料,以免加重衰弱根系的負擔,若有補充肥料需要,宜暫時先以葉面施肥方式補充。蔬菜園除了應加強田區排水溝渠的疏通外,已達採收成熟度的各類蔬菜作物應儘快採收,減少災害的損失。水稻方面,目前高屏地區多屆曬田期,須維持排水系統暢通,避免積水情形。花卉方面,應加強設施維護及露地栽培排水。
颱風過後易造成作物傷口,增加病原菌侵染機率。紅龍果果實雨後易出現濕腐病,謝花後應清除花瓣,以降低發病率。此外,柑桔潰瘍病;番石榴炭疽病、黑星病、瘡痂病、疫病;木瓜根腐病、疫病等,也需加以防範。瓜果、豆菜類蔬果雨後易發生疫病(俗稱水傷)或細菌性病害,可以在風雨前、後施用廣效性的27.12%三元硫酸銅水懸劑,配合清園及田間衛生管理工作,預防各類真菌及細菌性病害蔓延。水稻颱風後易發生白葉枯病,應加強防治工作。有關各項作物保護藥劑可參考使用植物保護手冊上的推薦藥劑,或到高雄場網站植物保護資訊項下,查詢高屏地區主要作物的安全用藥資訊。特別要注意用藥安全,依規範使用核准藥劑,並遵照施用濃度、方法及安全採收期。
做好颱風前的預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農作物災損,高雄場已成立各項作物技術服務團,提供專業技術諮詢服務,農友若有任何預防措施及災後復耕等相關技術問題,可逕洽高雄場,技術人員將竭誠為您服務。
相關網路資源:
植物保護手冊 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
高雄場作物安全用藥資訊 https://www.kdais.gov.tw/ws.php?id=7665
高雄場技術服務團https://www.kdais.gov.tw/theme_data.ph ... =announcement&id=8959
作物防災及復育措施https://www.kdais.gov.tw/theme_data.ph ... =announcement&id=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