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響應世界海洋日及增進漁業資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2015年起辦理「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其中由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執行的「魚介貝類增養殖技術開發計畫」,近3年來已在澎湖各海域放流超過百萬隻沙蟹苗,昨(12)日再度於後寮三十人公廟前沙灘放流10萬尾沙蟹苗。
昨(12)日為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今年第4次放流的10萬餘隻遠海梭子蟹 (藍鑽蟹、俗稱沙蟹)苗,邀請了白沙鄉長莊美李、澎湖農業改良場分場長施純堅、澎湖家畜疾病防治所長郭仁政及後寮國小校長陳生步及師生們,共同在後寮三十人公廟前沙灘,進行陸上放流,另外在海上利用海安試驗船與膠筏共同作業模式,利用自製研發放流管採潛水作業方式放流。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成功突破遠海梭子蟹繁養殖技術,透過改進水質管理技術、調整餌料生物投飼方式、設置蟹苗附著網框,以及精準掌握著苗時間點,已可大幅降低因人工飼育環境密度過高所造成殘食狀況,並建立稚蟹量產模式。
此次放流除了在三十人公廟前的岸邊進行放流外,也利用海上放流技術同時於三十人公廟前離岸較遠的海域放流,藉此擴大放流範圍,增加稚蟹棲息空間及活存率,並增加族群數量,進而提升漁民的收益;此外,也進行生態教育及資源保育的宣導,期望能透過資源保育教育推廣及結合社區對海洋資源的自主管理模式,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的目的。
發表者 | 樹狀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