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106年博物館任意門計畫-鳥嶼國小活動剪影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106年博物館任意門計畫奠基著「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希冀博物館進入校園空間,能啟動以在地知識為主體的地方學。
「行動博物館」及「行動美術館」,這類將博物館知識及展品帶著走的移動展示車(基地),在臺灣已行之有年,而與展品伴隨的教育推廣活動,往往加深觀眾對於館舍的認識。這類的形式,在澎湖被廣為認知的即是「行動圖書館」、「行動餐車」及「行動菜市場」,它們能解決在地居民的交通不便性,同時也增加服務的主動性。但是受限於離島的航運交通,交通船及碼頭設施大多不具備載送客車及餐車的功能。
有鑒於此,該局於102年以數位媒體先進行「行動美術館」計畫,104年則針對澎湖生活博物館內容依照主題設計「博物館教具箱」,期許以更靈活的方式,為離島的學童帶來文化衝擊。本計畫首辦地點便選定鳥嶼國小,在鄭文健校長的支持下,本縣文化局所屬澎湖開拓館、澎湖生活博物館、澎湖化石館及二呆藝館,於9月27日、10月11日、11月18日及10月25日,進行博物館分齡教育推廣活動。
澎湖開拓館與本縣深耕文化工作坊合作,並邀請鳥嶼社區發展協會涂況淨前理事長,帶領學童現地解說。讓孩子了解鳥嶼知識外,透過「文化地圖繪製」實務操作,從個人經驗為起點,融合書寫、口訪與繪畫。關鍵性的學習,在於如何判讀地圖,將空間所在與生活事件連結起來。在課程的最後,分享學童在鳥嶼的文化經驗,與他人共同摸索與建構環境價值觀。藉由文化地圖找回土地的記憶,並順著圖面上的線條去尋找真實空間中的軌跡,一張地圖改變了我們對於鳥嶼社區的刻板印象或是聚落保存,看到真實與熟悉不過的生活空間,卻以另一種面貌呈現出來,讓學童能開拓學習視野,記憶也因此可以被傳達與再現。文化地圖上,呈現的內容重視的是在地人生活的經驗及認知,經驗是不斷的累積,許多事物雖然會經過長時間轉變而消長,但仍舊可以透過地圖去傳達出特殊的文化訊息及看到地方的歷史脈絡與文化背景。
二呆藝館以4周時間,針對低年級學童辦理水墨體驗課程。低年級階段,美術課程主要在激發孩童的多元嘗試、創意發想及自主能力,因此以線條、塗色最為主要授課內容。並在墨汁中,加入不同的媒材,讓學童了解藝術不是侷限現有的材料,而可以多方試驗,例如墨汁加入洗碗精、鹽巴、壓克力顏料、廣告顏料…等,都會有不同的趣味。
博物館的展示除了可以藉由導覽解說認識之外,還能將展示內容縮小成教具箱,透過「戲劇性」的演繹方式,帶領小朋友重新探索與發現博物館的樂趣。澎湖生活博物館在鳥嶼國小的活動規劃為「探索透西船奧秘之旅」課程,以「透西船」之展示主題搭配該館自行研製之教具箱,透過介紹澎湖早期出海貿易的透西船,沿伸至船上成員角色以及船上設備等,讓學員發想如何從這些現有資料中分析及思索出更多的可能性。教學中除了可以引出學童對於教具箱物件的好奇外,再以戲劇策略的技巧,融入整個活動課程之進行,引領學童透過互動有趣的學習方式探索與認知透西船之奧秘。
澎湖化石館邀請到臺南市自然史暨化石研究協會理事長-王良傑老師。王老師以行動博物館的概念,將化石整理成一格一格的展示板,透過實際觀察及觸摸,認識化石的質地。這次他從臺南帶來鯊魚牙齒的化石標本及貝類化石,透過牙齒的特徵來分辨各種生物,進而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足跡,認識土地的美好。課程的最後,澎湖化石館以有趣的手做活動-模鑄仿化石DIY,加深孩子對於化石成形的方式之一有所認識:利用加水的石膏泥來模擬地質,再放上校園常見的植物,拓印出植物形狀,塗上顏色就完成好看的吊飾,在手做的過程小朋友也學習到這些萬年前的化石是如何形成。
「博物館任意門計畫」根基在知識的傳遞上,更希望能為參與者帶來「質」的活動,挑戰一般大眾對於博物館、美術館,只要去一次的觀點。透過與學校合作課程,讓孩童們期待去博物館探索知識、去美術館體驗美感,是本計畫從社會教育媒合到學校教育最原始的初衷。
發表者 | 樹狀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