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猛/大倉報導)澎湖地區首座「媽祖故事館」,將可望在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設立,將座落於媽祖巨神像基座內,藉此將可塑造澎金馬地區獨一無二,令人非看不可之觀光景點,而且僅有澎湖擁有,其他兩個離島縣都沒有的媽祖故事展示館。

由於澎湖係以擁有全台灣最古老的天后宮供奉「媽祖」而聞名,在國內有絕對優先地位興建具文化創意及代表性之「媽祖故事館」,並以新加坡花柏山頂(Faber Point)浮雕公園描述新加坡歷史作法,以具體連續圖像,深刻表達媽祖娘娘48項具體事蹟。

如此,除可藉此令人瞭解「媽祖娘娘」,學習「媽祖娘娘」的孝道精神,體驗「媽祖娘娘」偉大的情操,以及認識媽祖海洋文化之外,亦可將澎湖建立為聞名中外之宗教觀光景點,連帶之商機(如吸引世界億萬信徒來澎湖宗教旅遊參訪膜拜及週邊宗教紀念品販售等)將不可計數。

據了解,現今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媽祖神靈的故事頗多,以下從一份民間研究報告摘錄幾項,讓大家作為敬仰參據:

●一般臺灣民間媽祖抱接砲彈傳說中的觀音形象:雖然有人認為媽祖是道教神明,而觀音是佛教禮拜的對象,不應混為一談,學者張檉就指出:「以基本教義而言,道教相信感應,主張修心煉性;佛教主張慈悲,相信明心見性,……相傳媽祖是觀音的化身,這是沒有依據的傳說,……媽祖道成而在湄峰白日飛昇,飛昇是道者成道的終極目標。媽祖得道後,復以神功濟度世人,因而歷代帝封分別以夫人、天妃、天后、聖母為號,也都是道教的稱謂。媽祖的祠宇亦以道教名稱宮、廟為額,而不稱寺庵,法身不穿僧衣,均足證明媽祖是神非佛。

媽祖不是佛教的神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臺灣民間信仰裡「佛道雜揉」卻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特別是民間傳說中媽祖顯靈時所顯現的觀音形象,在在反映出民間信仰中對媽祖神靈的認知。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臺各地媽祖廟,由南到北皆有媽祖顯靈而以「白衣大士」之身姿抱接砲彈神蹟之傳說。《新港奉天宮志》載:「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

近尾聲,……五架B24轟炸機,飛臨新港古民村上空,丟下六顆炸彈,想炸古民國小,每顆炸彈重達五百公斤,眼看古民村就要成為灰燼,村民驚恐萬分,紛紛下跪,祈求媽祖顯靈保佑。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村民親眼看見媽祖出現了,媽祖全身穿著白色的衣服,她用大加沙衣裙接住從空中丟下來的炸彈,方才離去,結果,六顆炸彈都沒有爆炸,村民發現,其中五顆丟在古民村水池裡,另一顆丟在一位人家的廚房大灶裡。

●位於彰化縣二水鄉二水村員集路121號的「安德宮」,建於光緒元年(1875 年),主祀媽祖。「二八水文史工作室」的網站有一「阿公說故事」單元,是當地國小退休校長賴宗寶主述。他說1945年初夏的某一個星期六(一說是4月15日),盟軍飛機突然空襲二水,除了用機關槍掃射外,也投下了數十顆炸彈,都沒有爆炸。當時對於美國飛機投下之炸彈,有數十顆沒有爆炸一節,大家都感覺非常訝異。鄉人議論紛紛,傳說係二水「安德宮」天上聖母顯靈,以聖袍將炸彈攬兜下來,挽救了這場空前之浩劫,使吾鄉親免受災難。也有人傳說:當時奉派到二水投擲炸彈之美軍飛行員事後說,曾經看到有位身穿白衣之婦人,將他們投下來之一顆顆炸彈,用衣角兜下來,並誇獎臺灣女人真厲害 。這位攬下炸彈的白衣婦女,大家都認為是二水安德宮媽祖婆顯靈,拯救了二水鄉民。

●大甲鎮瀾宮信徒間流傳說美機轟炸時,有人看到一位白衣女子,用衣裙接住從飛機掉下來的炸彈,才使得大甲地區沒有受到嚴重的災害,居民紛紛感念媽祖德澤,因此每年大甲媽進香活動,居民縱使再忙碌,至少也會做到「送出城」的儀式,以表達對媽祖庇佑地方的一份謝意。

●位於桃園縣新屋鄉笨港村2 鄰10 號的天后宮,所奉祀媽祖神像係由南部北港朝天宮香火分來,因此稱為「笨港天后宮」。該宮有一尊高達100臺尺、重達120噸、當時是全臺第一高的青銅媽祖神像,矗立於永安漁港海域附近,守護著進港的船隻。青銅媽祖神像建造的源起是日治晚期,美軍曾經對新屋鄉笨港村附近進行密集的砲彈轟炸掃射,當時彈如雨下,然而,整個天后宮方圓幾里都相安無事,而美軍所投製的炸彈有六枚剛好落在寺廟後方的大榕樹,好像被接住般沒有爆炸。事後,有許多當地人士指出,當時曾經看到一位白衣女子飛上天空,拉起衣服撐起炸彈,不讓炸彈落地,於是,在地方民眾的協議下,才興建這座全臺最高、永遠守護著臺灣海峽海域的媽祖銅像。

以上神蹟傳說姑不論真實與否,歷來文獻所載神明顯靈助人而外現時,常是穿著紅色衣服。例如臨水夫人斬妖除魔之時,也是服「朱衣」以顯其靈力的:古田縣臨水鄉有白蛇洞,巨蛇吐氣為疫癘。一日鄉人見朱衣人仗劍索蛇斬之。這裡所傳古田縣臨水鄉鄉人所見到的「朱衣人」就是臨水夫人。

第二次大戰期間,臺灣民間所傳「抱接砲彈」的女子,除了彰化縣埤頭合興宮媽祖是「穿著紅色衫裙」顯靈接住砲彈之外,其餘各宮廟的媽祖顯靈接彈的第一項外顯性的特徵就是「白衣」妝扮。

為何是「白衣」身影?因為「白衣」正是民間對「觀音大士」的第一個意象,元、耶律楚材〈贊李俊英所藏觀音像〉言:白衣大士足威神,運智興悲詎可陳。金色界中垂萬臂,碧蓮花上露全身。鎮州鑄就金難似,天竺鐫來玉未真。不識觀音真面目,鶯吟燕語過殘春。

溫婉慈祥的白衣觀音,是中國民間最熟悉的觀音形象,觀音的代表,「抱接砲彈」雖是第二次大戰期間臺灣民間街頭巷尾的傳說,但民間傳說往往能反映出民間對媽祖神靈的認知,即媽祖本為觀音之應化,所以「媽祖」可以顯靈幻化而成為「白衣大士」的「觀音」。

媽祖與觀音如出一轍的「稱名救難」信仰:觀音女性化形象的產生大約是在唐宋之交的第十世紀時,中國唐代之前的觀音是以男人形象出現,唐代之後才以女像呈現,並透過小說、筆記、戲曲、寶卷等在中國民間傳播蔓延開來,而值得注意的是媽祖出生(960 年)、成神(987 年),也幾乎與女性化觀音的形成產生了「同時性」的現象,這應是一種「有意義的巧合」。換言之,媽祖誕生不僅與南海觀音賜花或賜藥丸的傳說有關,媽祖主要神職「鎮海安瀾」也與觀音信仰「稱名救難」的職能如出一轍。

因此綜上所述,澎湖縣觀光發展研究會指出:「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內擁有48米巨神像,未來當飛機起降在澎湖上空時,便能清楚看見澎湖的象徵~媽祖巨神像~這樣讓進出澎湖的國內、外遊客,都能從此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像;其實世界很多地方專門去做一些象徵性的建築,如:杜拜的帆船飯店.棕櫚島......這就是本會近些年來樂於積極推動該項觀光建設的主因。

而據了解,「大倉觀光文化園區」內除了擁有48米巨神像外,另外還將設置有前述「媽祖故事館」,將可因此增加園區參觀內涵,讓前往參觀民眾充分瞭解有關媽祖的善行故事,以便激發民眾平時養成向善的信念,進而讓社會更加和諧與安和樂利;我們期盼此一建設未來能真正落實,好讓「大倉觀光文化園區」更具有可看性與教育性。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