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猛/大倉報導)可望在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設立的20尊「媽祖事蹟石雕」,澎湖縣政府將開放給各界來認捐;據了解,媽祖的聖蹟在民間廣為流傳,為加深一般民眾對媽祖的崇拜與敬仰,澎湖縣政府特別將「媽祖事蹟石雕」開放給民間各界來認捐,以藉此發揚媽祖助人事蹟,鼓勵大家都能走上向善之路。
在一份民間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民間「媽祖抱接砲彈」傳說中,頗具有觀音佛祖形象;雖然有人認為媽祖是道教神明,而觀音是佛教禮拜的對象,不應混為一談,但學者張檉就指出:「以基本教義而言,道教相信感應,主張修心煉性;佛教主張慈悲,相信明心見性,……相傳媽祖是觀音的化身,這是沒有依據的傳說,……媽祖道成而在湄峰白日飛昇,飛昇是道者成道的終極目標。媽祖得道後,復以神功濟度世人,因而歷代帝封分別以夫人、天妃、天后、聖母為號,也都是道教的稱謂。媽祖的祠宇亦以道教名稱宮、廟為額,而不稱寺庵,法身不穿僧衣,均足證明媽祖是神非佛。
媽祖不是佛教的神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臺灣民間信仰裡「佛道雜揉」卻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特別是民間傳說中媽祖顯靈時所顯現的觀音形象,在在反映出民間信仰中對媽祖神靈的認知。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臺各地媽祖廟,由南到北皆有媽祖顯靈而以「白衣大士」之身姿抱接砲彈神蹟之傳說。據《新港奉天宮志》載:「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五架B24轟炸機,飛臨新港古民村上空,丟下六顆炸彈,想炸古民國小,每顆炸彈重達五百公斤,眼看古民村就要成為灰燼,村民驚恐萬分,紛紛下跪,祈求媽祖顯靈保佑。千鈞一髮之際,村民親眼看見媽祖出現了,媽祖全身穿著白色的衣服,她用大加沙衣裙接住從空中丟下來的炸彈,方才離去,結果,六顆炸彈都沒有爆炸,村民發現,其中五顆丟在古民村水池裡,另一顆丟在一位人家的廚房大灶裡。
從以上敘述便可瞭解媽祖神蹟顯靈,不但是其信徒所津津樂道,一般民眾也都對其有所敬仰;為此,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特委託地方文史工作者,蒐集了48幅有關媽祖神蹟圖像,從中挑出20幅與澎湖地方有關的圖像,好讓民間來認捐雕製。
據了解,有關設施認養點業已研訂完成,業已送縣務會議審議通過,惟仍有須修正之處;有關媽祖事蹟石雕 : 事蹟圖部分已委託許財勝先生繪製48幅,現擬成立審查小組,優先挑選出與本縣或海上救難、祈雨、防疫等相關之故事,並外聘專業文史工作者協助年代排列順序及內容之正確性,俟審查後作未來編印成冊及宣傳摺頁之依據,另從中挑選20幅作為園區內石雕意象圖,供民眾依認養要點主動認養。
該案縣府民政處已依縣府第839次縣務會議修正通過辦理。本案業於103年10月16日召開大倉媽祖48幅事蹟圖審查會議,為符合本縣風俗民情,決議將媽祖事蹟納入與本縣有關典故或海上救難、護船、祈雨、防疫、誕辰、昇天及受封等事蹟連結,及參考天津天后宮聖母事蹟圖將縣府版權事蹟圖名稱統一定為7字及依年代順序編排,並於11月19日邀集人員先行開會初步確定為49幅事蹟,包括原圖33幅,已請許財勝老師補繪,俟繪製完成及內文、年代編排確定後再擇期召開第2次審查會複審為48幅,擬先行從中挑選20幅作為摺頁雕刻之依據供民眾捐獻認養。
而經挑選其中20幅作為摺頁雕刻;計包括「祈觀音夢示得孕、誕默娘瑞靄凝香、正織機神馳救父、悉解要典悟得道、草化杉保全商舟、解旱象降雨濟民、施神咒收服二將、靖東海龍子臣服、登湄鋒重九證仙、躍巨浪浮舟脫險、澎荷初會碑最早、閤澎祠台島開基、澎島戰晉封天后、平海蔻褒封聖母、海路佑功庇斯文、勅賜寶與天同功、修古廟文資法成、君臣宴澎湖再現、海巡西瀛庇黎庶、泉澎航媽祖會香」等共計20幅。
據了解,目前民眾捐款濟助大倉觀光文化園區興設部分,截至目前為止已有百餘名鄉親響應,將捐贈款項繳入台灣銀行澎湖分行澎湖縣政府024038000019公庫帳戶,捐款金額已逾550萬元,並持續有熱心之鄉親詢問捐款之相關事宜,希望早日促成此案,進而帶動澎湖整體觀光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增進民眾收益,達到藏富於民的經濟效益。
發表者 | 樹狀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