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試所澎湖中心培育沙蟹幼苗放流至海草床新家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為復育澎湖海域遠海梭子蟹(俗稱沙蟹)的野外資源,721在「大倉北海草移植復育區」放流10萬隻殼寬1公分左右的沙蟹稚蟹,讓海洋生態資源生生不息。

 

遠海梭子蟹因個體大且肉量多,為重要食用蟹類,深受民眾喜愛,又因經濟價值高,漁法簡易,作業成本低,成為漁民漁獲對象之一。正因如此,遠海梭子蟹於各地均受到極大的採捕壓力,澎湖海域亦不例外。據澎湖漁民表示近幾年遠海梭子蟹資源縮減程度極為明顯。有鑒於此,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連續幾年在澎湖海域已放流數十萬隻遠海梭子蟹稚蟹,配合棲地營造及棲地改善等作為,積極復育澎湖海域遠海梭子蟹資源。

 

澎湖中心謝恆毅主任表示,海洋的藻場及海草床提供海洋生物隱蔽及覓食,是非常重要的棲地類型。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近年在澎湖大倉灣北端海域設置「海草移植復育試驗區」,以人工方式移植單脈二藥草、甘草、卵葉鹽草等海草種類,歷經數年後,移植復育的海草植株在有原來的100平方公尺已增加至500平方公尺以上。生長茂密的海草葉片能夠讓放流的蟹苗躲藏其中,不會輕易地被中大型掠食者捕食;海草床中豐富的有機碎屑以及生長於葉片上的附生藻類孕育了許多小型生物如扁跳蝦、麥稈蟲、稚貝與稚螺等,恰可提供稚蟹的食物來源,海草床儼然已成為遠海梭子蟹稚蟹的中途之家,能蟹苗有機會長大而能順利入添到周遭沿岸淺海域。

 

澎湖中心已掌握沙蟹繁衍的技術,透過水質管理、調整餌料生物投飼方式、設置蟹苗附著網框以及精準掌握著苗時間點,建立了稚蟹量產模式,每年可培育數十萬尾沙蟹苗。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歷年來多次的放流行動,澎湖海域沙蟹資源量增加效果相當顯著,深受當地漁民肯定。澎湖中心在今年已進行嘉鱲、黑水晶鳳凰螺的放流,未來將培育及放流更多種類及數量的魚、介、貝苗,增加澎湖漁業資源量。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