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多雨 水稻留意白葉枯病及瘤野螟危害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高屏地區二期稻作多已進入分蘗盛期,早植田區將進入抽穗期,近日午後偶有強降雨,田間濕度高,水稻受白葉枯病危害風險提高。近日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研究人員於田區巡查時,發現在高雄市美濃區及屏東縣長治鄉等地有零星瘤野螟現蹤,為避免疫情蔓延,高雄場籲請農友留意田間情況,即早防範水稻病蟲害。
水稻白葉枯病為細菌引起之水稻流行性病害,在強風、高濕的條件下,病菌可由傷口或葉緣水孔侵入稻葉,受感染後通常在葉片末端葉緣出現水浸狀斑點,並隨葉脈往下蔓延,嚴重時產生典型的波浪狀灰白色條斑,於高溫高濕環境下可能於病斑處分泌出病原菌菌泥,若再遇風雨吹打,則病菌可隨風雨飛濺傳播,造成大面積發生。
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常在二期稻作分蘗期開始陸續出現,幼蟲會啃食葉片,並在二齡後將葉片兩邊綴成縱苞,藏身其中啃食葉肉,僅留白色表皮,若未適時防治,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間可能大量發生,造成滿田白葉的現象。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提醒農友,水稻白葉枯病屬細菌性病害,施藥時應選用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baphiq.gov.tw/web/Insecticides_MenuItem5_5.aspx)推薦藥劑,例如10%鏈四環黴素水溶性粉劑1,000倍或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惟克枯爛建議單劑使用,以免產生藥害。此外,露水未乾前應避免進入田區,減少人為傳播機會。瘤野螟應於抽穗期前加強防治,於孕穗期至抽穗期若發現平均每稻欉有1隻幼蟲以上時,應立即施藥防治,如19%矽護芬水基乳劑2,000倍或40%撲滅松可濕性粉劑800倍。氮肥施用過量將增加病蟲害發生機會,籲請農友勿過度偏施氮肥,以降低防治成本。施用藥劑時務必依照推薦方法,並留意安全採收期,農友在病害鑑定與防治上若有任何問題,可多加利用病蟲害診斷服務專線08-7389060洽高雄場植物保護研究室,研究人員將全力提供協助。
發表者 | 樹狀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