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哈奇/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於昨(10)日上午11點10分假第二漁港舉辦「澎湖科大海洋一號」重型帆船進水典禮,一時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造成本就狹窄的道路,交通為之打結,雖有派學生指揮,奈因經驗不足,無法掌控交通,且於擲吉(炸棗)時更是一陣混亂,人車爭道,險象環生,並有多數炸棗似因力道不足落入海中,形成浪費,造成觀感不佳,綜觀此次辦理之活動似有過於倉促,流於草率之嫌,不然以澎湖最高學府辦理活動不應如此吧!而進水的澎科大海洋一號重型帆船,未來將加強人才培育,今年將更計畫引進動力遊艇,建構完整重型帆船和遊艇產業服務人才規範,來打造藍色公路重型帆船與人才培育。
「澎科大海洋一號重型帆船」進水典禮由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澎管處處長方正光、縣政府參議張瑞棟、副議長陳雙全、議員陳慧玲、前澎科大校長蕭錫錡、澎科大校長王瑩瑋、立委楊曜服務處助理段湘玲、澎湖海事水產學校校長謝旻淵等貴賓一同參與。
海洋一號重型帆船是教育部力挺澎科大展現海洋特色,通過海洋遊憩系所申請的再造技優「藍色公路之重型帆船與遊艇產業技優人才培育計畫」,補助經費1650萬元,計畫為了強化人才培育,特地遠從法國訂購了市價700多萬元的豪華重型帆船,新帆船命名「海洋一號」,全長11.5公尺,船寬3.99公尺,最大馬力21千瓦,總噸位13.88噸,結構以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材質打造,乘載量8人,而 106年將再採購動力小艇一艘,以協助該系落實重型帆船及遊艇人才培育。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於5月10日上午10點20分舉行「食品加工實習場」揭牌儀式,由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教育部技職司楊玉惠司長、澎科大王瑩瑋校長、前澎科大蕭錫錡校長、縣政府參議張瑞棟、澎管處方正光處長、立委楊曜服務處段湘玲助理、馬公高中黃肇國校長及澎湖海事水產學校謝旻淵校長等貴賓一同蒞臨會場。貴賓們對於「食品加工實習場」的成立都予以肯定,並且期勉未來能促進地方產業升級。
王校長表示,食品加工實習場是食品科學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食品科學系自104年至106年向教育部申請「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食品加工實習工廠建置計畫」,並從學校取得1600萬元支持以及教育部1500萬補助款,建立新的食品加工實習工廠。一方面建立加工實習空間,另一方面增購現代化加工機具,將可大幅提升教學品質及研發能量,並可對澎湖當地農漁產品創造更高的市場價值。
隨後一行人於上午11點10分前往第二漁港參加「澎湖科大海洋一號」重型帆船下水典禮,此艘重型帆船是教育部為協助澎科大展現海洋特色,通過海洋遊憩系所申請的再造技優「藍色公路之重型帆船與遊艇產業技優人才培育計畫」,除由該系自籌170萬元外,自105年至106年止共獲得教育部1650萬元的經費補助,分別於105年由該系採購38呎重型帆船一艘,106年再採購動力小艇一艘,以協助該系落實重型帆船及遊艇人才培育。
教育部林次長等貴賓一同見證「澎湖科大海洋一號」,林次長並期勉未來能替產業培育優秀人才。身兼澎湖縣帆船協會理事長的澎湖縣議會副議長陳雙全也到場致意,他表示人才培育方面軟硬體都相當重要,澎湖舉辦多次國際帆船賽顯示出得天獨厚的環境,並希望未來教育部能持續重視澎湖以促進當地發展。
王校長也表示,藍色公路產業技優人才培育計畫除能落實海洋遊憩系的教學滿足產業人才需求外,更能讓該系藉由設備更新強化與產業互動,積極輔導業者改善營運模式,並善用澎湖獨具特色的島嶼風光,進行海洋遊憩的價值創新,為澎湖的海洋觀光建立新的里程碑。更重要的是,未來也將肩負海洋教育向下扎根的工作,藉由邀請國中小及高中職師生的共同參與,達到指導澎湖子弟親海、愛海、知海的目標。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小朋友,您知道澎湖生活博物館被縮小了嗎?
這是真的嗎!是怎麼辦到的呢?
博物館的展示除了可以藉由導覽解說認識之外,我們把澎湖生活博物館的展示內容縮小成教具箱,透過「戲劇性」的演繹方式,帶領小朋友重新探索與發現博物館的樂趣。
「縮小吧!澎湖生活博物館-探索透西船奧秘之旅」活動,將於5月27及28日上午9時至12時10分辦理2場次,以「透西船」之展示主題搭配生活博物館自行研製之教具箱,透過介紹澎湖早期出海貿易的透西船,沿伸至船上成員以及船上設備等,讓學員發想如何從這些現有資料中分析及思索出更多延伸的可能性。教學中除了可以引出學童對於教具箱物件的好奇外,再以戲劇策略的技巧,融入整個活動課程之進行,引領學童透過互動有趣的學習方式探索與認知透西船之奧秘。
本活動受理報名之學員為國小三年級至國小六年級學童,每場次將依現場報名先後次序各錄取學員21名(合計2場次共計42名),額滿提前截止,報名時每人酌收活動費新臺幣100元;為回饋民眾對於文化局所屬館舍的支持與喜愛,凡持有該局發行之『博物館護照』報名者,即可享活動費8折($80元)優惠;每本護照限1位學員使用。另為積極推廣教育扎根,落實資源互利共享原則,本活動凡持有低收入證明文件(影本)之學童,得免收活動費。活動名額有限,歡迎家長鼓勵學童踴躍報名參加。
該活動報名時間自106年5月6日(週六)上午9時起至5月21日(週日)下午4時止,於行政上班時間(中午12時至13時30分暫停受理)採現場受理報名,額滿提前截止,請親洽澎湖生活博物館賣店(馬公市新生路327號)處報名;洽詢電話:9210405轉6111;或轉6411蔡先生。活動詳細辦法請上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www.phhcc.gov.tw)最新消息點閱下載。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帶動台韓兩國國際教育交流,藉由行銷台灣,促進外國學生來台教育旅行,達成國際交流目的。韓國教育旅行協會及推動教育旅行人員,預計於106年7月24日至28日抵澎參訪學校與歷史古蹟文物。為推動韓國參訪行程,臺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總會長薛光豐5日上午前往縣府拜會縣長陳光復,向陳縣長說明韓國教育旅行協會參訪團目的及效益。對此,陳光復表示樂觀其成,期盼經由台韓交流,將澎湖之美行銷至國際。
薛光豐表示,此次參訪的韓國教育旅行協會人員皆是第一次到澎湖,除了安排到國立馬公高級中學及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進行兩國高中職學生國際教育交流外,藉由參訪行程,介紹澎湖古蹟歷史文物、生態景觀、飲食文化特色,希望增進兩國國際理解,回國後協助宣傳澎湖之美,讓更多韓國學生來澎湖教育旅行。
陳光復表示,澎湖空氣品質佳,海鮮肥美,鄉親熱情,基礎建設完善,歡迎韓國朋友到澎湖旅遊。他指出,2018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年會將在澎湖舉行,將有38個地區、25個國家以上貴賓來澎湖,配合世界最美麗海灣會議,將舉辦世界遊艇展、國際美食展、國際鐵人三項、澎湖馬拉松、國際慈善佳麗選美比賽、國際港灣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屆時歡迎韓國朋友共襄盛舉,協助宣傳澎湖之美。
韓國教育旅行協會於2009年即邀請我國教育人員赴韓濟州島進行教育旅行參訪,迄今已達8年。臺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應教育部委託辦理國際教育旅行推廣活動,為讓韓方瞭解台灣離島辦理教育旅行情形,於今年起邀請韓國人士來台參訪中加入離島行程,期望有助於台韓離島教育旅行交流成效。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本市市立幼兒園106學年度新生入學開始報名囉!本次招生依據澎湖縣106學年度公立幼兒園招生注意事項暨澎湖縣公立幼兒園招收不利條件幼兒優先入園實施辦法辦理,歡迎家有學齡前幼兒至所屬學區之部所報名。
園本部、東衛分班及澎南分班同步自106年5月8日至106年5月18日於上班時間登記報名,收招對象以二足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
有關招收名額及資格,詳細內容可至馬公市公所或馬公市立幼兒園官網查詢。報名時請持戶口名簿至園本部、東衛分班或澎南分班擇一處報名。
如對於招生入學有相關問題,歡迎去電洽詢。
洽詢電話:園本部-9274645
東衛分班-9213082
澎南分班-9952095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教育處葉子超處長106年3月14日上任之後,即以「扎根基礎、多元學習、追求卓越」為各級學校辦學的願景,在前任許處長建立厚實的基礎上,螺旋式的持續滾動成長,於是各級學校在多項的全國競賽中表現亮眼,在驗收學習的成果同時也為澎湖師生帶來另一項學習的體驗,共同朝向「澎湖起飛」的政策目標前進,也打造一個「你我幸福」快樂教育環境的島嶼,讓澎湖學子能符應下一波108年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本縣近來參與各項全國性競賽,屢獲佳績,澎湖之子多元展能,耀眼全國。
榮獲獎項大致分藝術與體育二類,分述如下。
●在藝術類方面:
文澳國小榮獲「106年全國音樂比賽打擊樂合奏國小團體組南區特優」與「106年度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特優;中興國小榮獲「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國小組東南亞語系組特優全國第一名」;馬公國中參與「105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南區團體決賽」榮獲「音樂班打擊樂團特優第二名」與「普通班絲竹樂團第四名」、湖西國中榮獲「106年全國音樂比賽國中管樂合奏組優等」;合橫國小榮獲「教育部106年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聯盟標竿獎」與「第3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等等,獲獎很多,學生表現優異傑出,老師們非常認真指導。
●在體育類方面:
講美國小榮獲「嘉義市今年第十九屆諸羅山盃國際少棒邀請賽亞軍」、湖西國中榮獲「106年度全國中等學校法式滾球錦標賽國女個人射擊賽第三名」、西溪國小榮獲「木球隊全國賽冠軍」、外垵國小榮獲「競速舞龍男生組、女生組雙料冠軍和競技舞龍第三名」,馬公國中在106年全中運比賽多名學生榮獲全國前幾名次……等等。
澎湖的地理位置特殊,在許多全國競賽中,交通費的籌措是一大挑戰,於是在陳縣長大大支持下,各項比賽均能順利出帆,歡喜豐收,葉處長表示懷著謙卑感恩的心,非常感謝陳縣長及議會、各級長官、家長協會對各項競賽活動熱情支持與鼓勵,教育處也會引領著學校共同成長與進步,塑造一個人人樂學,處處幸福的澎湖教育。
本縣學子躋身全國性比賽,眾多精英角力中脫穎而出,此教育成效的展現,均須整合行政資源、教師人力運用、學生學習動機激發,缺一不可。未來本縣教育事務之推展,有賴跨域資源整合、人員合力共作,在既有共識下協力發展,為「澎湖教育起飛,你我孩子幸福」願景努力。期望未來教育工作人員能再接再厲,發揮教育專業與熱忱,為身處偏鄉的澎湖孩子們,開創無限發展的可能。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馬公湖西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為落實「兒少為重、家庭為核心、社區為基礎」之宗旨,推展「家。有你真好」的服務理念,5月份幸福方程式系列活動開始報名。
5月幸福方程式系列活動內容:「親子有約」訂於5月10日、5月24日下午14:30舉辦「創意紙捲」親子DIY、「家庭電影院」訂於5月20日上午10點播映「太陽的孩子」、「愛的陪伴 幸福時光?小魚兒愛聽故事」訂於5月20日下午15:30舉辦「小貓咪第一次看滿月」活動,歡迎兒少家庭、社區民眾踴躍報名,馬公湖西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期待透過多元的活動內容,提供社區家庭、兒少一個優質的休閒場所,藉由活動參與增廣家庭生活的寬度,豐富親子共享假日休閒美好時光。
澎湖縣政府社會處表示,馬公湖西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提供親子、社區民眾休閒育樂的好所在,也提醒參加幸福方程式系列活動之「親子有約」、「愛的陪伴 幸福時光~小魚兒愛聽故事」採「親洽報名」,「家庭電影院」則可「電洽或親洽」,報名時間訂於5月2日上午9點起開放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最新活動消息,請搜尋「澎湖縣馬公湖西家庭福利服務中心」facebook粉絲專頁、洽詢專線9274-167 王社工、服務地址:馬公市貿商街60號(兒少館),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本該活動係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及縣府公彩盈餘補助辦理。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澎湖縣長陳光復29日前往望安,參加「百年古厝,戀戀花宅」展暨111號、132號展示館揭牌,恭賀古厝展現新風華,再現新的生命力。
「百年古厝,戀戀花宅」特展和花宅聚落111和132號2戶展示館,29日下午由縣長陳光復等人揭牌啟用,陳光復感謝文化部與議會的經費挹注與支持,讓國家級的花宅聚落,可以保存、修復活化、再利用,一棟一棟的保存下來,一步一腳印,逐步取得豐碩的成果,讓花宅成為全國聚落保存的先驅。
隨後,陳縣長等一行人參觀展示館,館內展示影相展、藝術工藝作品(如漂流木做成的桌椅),和在場民眾大玩猜燈謎,並聆聽在地82歲耆老葉成仁唱褒歌及樂團演奏。他並感謝許鄉長對花宅聚落的重視,對於「花宅聚落古厝保存協會」的曾連宗理事長、顏神靠校長、曾敬信老師、曾文明老師及花宅鄉親們的默默付出和奉獻,也致上誠摯的謝意。
文化局表示,花宅目前完成修復的古厝有8棟,已經完成規劃設計、準備發包的有17棟,相信日後定能成為傳統聚落保存與再發展的最佳典範。
今日參與揭牌的有,縣長陳光復、議員陳佩真、蔡清續、文化局長曾慧香、旅遊處長王馨珮、教育處長葉子超、望安鄉長許賢德、代表會主席俞寶貴。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歷時將近三年時間修復,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天南鎖鑰)再現昔日風華於鄉親面前,26日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同安‧潮 新媒體藝術展-澎湖遊」共同舉行聯合開幕典禮,縣長陳光復與議長劉陳昭玲連袂出席開幕典禮,為活動進行剪綵。陳縣長期盼未來金龜頭礮臺結合觀音亭、篤行十村、第一漁港、澎湖新灣區等景點,讓澎湖美麗的景點呈現給全世界各地觀光客。
馬公金龜頭礮臺始建於1864年,2011年指定為國定古蹟,2014年6月開工進行修復,2017年1月竣工,26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啟用典禮,由陳縣長及劉陳議長輕推金龜頭礮臺營區大門,象徵開門大吉。參與貴賓包括議員蔡清續、陳慧玲、呂黃春金、胡松榮、副縣長林皆興、文化局長曾慧香、旅遊處長王馨珮、立委楊曜服務處助理段湘玲、澎防部指揮官王興禮、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靜慧、香港城市大學展覽館總監范懿莎、傳訊及公關處長陳國康、松山奉天宮組長洪鳴聲、委員林賢平、海洋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翁珍聖等貴賓共同參與揭幕。現場邀請馬公高中音樂班、澎湖縣青少年交響樂團、文光國中舞蹈班及海龍蛙兵表演,現場氣氛熱鬧。
陳光復表示,馬公金龜頭礮臺建於西元1864年,是非常重要文化據點,今日舉行修復啟用典禮,希望以後能串連起觀音亭、篤行十村、天后宮、馬公港滬區、第一、二、三漁港、澎湖新灣區等景點,將世界最美麗海灣呈現給全台灣鄉親。
劉陳昭玲感謝故宮博物院將「同安‧潮 新媒體藝術展」移到澎湖展覽,讓鄉親免於舟車勞頓之苦,能瞭解前人發展史蹟。另外,對於縣府團隊努力讓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今日呈現在鄉親眼前,她表示肯定,期盼多多宣傳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讓遠到澎湖的觀光客知道有此新的景點,使澎湖觀光旅遊邁向新的里程碑。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同安‧潮 新媒體藝術展-澎湖遊」特展,以數位互動的藝術呈現方式,重新詮釋同安船歷史發展的起落,並使用浮空投影、裸眼3D、擴增實境(AR)及Kinect體感互動裝置,讓觀眾更能親近科技帶來的歷史震撼,壯麗地重現十九世紀東亞海洋文明的繁盛樣貌與同安船的歷史風華。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表示,馬公金龜頭礮臺全區面積逾2.7公頃,範圍遼闊,周邊與海相鄰,且有地下坑道等設施,為提昇遊憩觀光之品質,建立良好之口碑,文化局已針對各項安全、友善設施,進行完整的規劃和配置,並通過文化部的審核,取得使用許可。但古蹟為保持風貌,無法隨意改建,使用上仍有諸多限制,為此,文化局特別加強員工訓練,以提昇服務來因應不同客群的需求。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正式開放後,李曜州顧問捐贈的輪椅和嬰兒車,將提供有需要的民眾及遊客使用,也讓園區整體的友善服務設施更加完善。
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啟用後,正式啟動服務,至9月30日旺季之開放時間為:每周三至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18時,周一至周二及國定假日休館。另國立故宮博物院「同安‧潮 新媒體藝術展-澎湖遊」,於園區內展出時間至106年6月30日止。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地下坑道「澎湖戰役秘徑」除外) 及故宮特展,皆免費開放參觀。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砲臺文化園區(天南鎖鑰)於本(4)月26日上午10時30分,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同安?潮 新媒體藝術展-澎湖遊」舉行聯合開幕典禮,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縣長陳光復表示,澎湖位處險要,為歷代海疆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在世界海洋史、軍事史上都扮演十分關鍵的地位,而金龜頭砲臺,從清代以降、日治到國軍駐守時期,都有不同的特色與歷史風貌。本次的修復不僅呈現金龜頭砲臺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同時,也注入了創意,將國軍的地下坑道整修成為「澎湖戰役秘徑」,以多媒體方式呈現澎湖的四大戰役。此外,向國防部撥用的美製M1式40mm高射砲砲座實物1座,也移置於金龜頭砲臺內進行陳展;而不同歷史時期的軍士模型、以及Q版的國軍公仔等,散佈在園區內,也讓人有處處驚艷的感覺。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同安?潮 新媒體藝術展-澎湖遊」特展,則以數位互動的藝術呈現方式,重新詮釋同安船歷史發展的起落,並使用浮空投影、裸眼3D、擴增實境(AR)及Kinect體感互動裝置,讓觀眾更能親近科技帶來的歷史震撼,壯麗地重現清末海上的繁盛時代。
金龜頭砲臺文化園區啟用後,正式啟動服務,至9月30日旺季之開放時間為:每周三至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18時,周一至周二及國定假日休館。另國立故宮博物院「同安?潮 新媒體藝術展-澎湖遊」,於園區內展出時間至106年6月30日止。金龜頭砲臺文化園區(地下坑道「澎湖戰役秘徑」除外) 及故宮特展,皆免費開放參觀。
金龜頭砲臺文化園區內的地下坑道「澎湖戰役秘徑」因環境特殊,採梯次購票參觀,自4月27日起,每日開放3梯次,早上10時、下午2時30分、下午4時各1梯次,每參觀梯次名額限50人,額滿得安排下一梯次;全票30元,半票15元,團體票20元。
陳光復縣長表示,金龜頭砲臺文化園區開放參觀後,結合故宮的特展和相關推廣活動,勢必會成為今夏國內外遊客到澎湖旅遊的首選,也希望所有的鄉親及遊客,把握難得的機會,善加利用園區的各項服務,踴躍前往參觀。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長青學苑,於(4)月22日假本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為長者舉行一場盛大的開學典禮,希望讓長者走出戶外與社會互動,並讓學員們倍受尊重及歡喜的感覺。
縣政府參議洪棟霖代表縣長參與開學典禮,洪參議表示,對於長輩們辛苦一輩子奉獻給社會,現在還能努力不懈,來這裡學習新的知識,其精神感到敬佩。
議長劉陳昭玲在百忙之中,前來現場一一關心長者,並祝福長輩學習圓滿,學的快樂,活到老學到老。另社會處長蘇啟昌、社會福利科長薛皆音、楊耀立委助理段湘玲、議員陳慧玲、馬公市長葉竹林、馬公市公所社會課長葉慶宏也同來現場祝賀長輩。
社會處表示,本著照顧長者、關懷長者的精神,辦理第26期長青學苑,希望提供我們長者一個輕鬆快樂學習管道,此次招生後共計開設21個班別,多采多姿的課程,吸引了306名長者參加,尤其值得讚揚的是本次活動有5位84歲以上的長者參加。上學期於4月23日起開始上課。
今年長青學苑更開立一些有別與以往的課程,包括創意飾品DIY班、電腦活用班、拼貼藝品DIY班、舞動活力班。班別皆為精心設計,課程內容涵蓋動態與靜態,目的就是希望提供年長者一個輕鬆學習的管道。而在開班區域上不僅在馬公市開設14個班別,更分別於湖西鄉浮球藝品創作班,白沙鄉記憶傳承波浪鼓班、在地特色美食班,西嶼鄉土風舞班,望安鄉開設電腦實用班,七美鄉新增設了環保藝品創作班,完成5鄉1市皆有長青學苑之願景,藉以充實本縣長者精神生活,希望所有的長者都能擁有健康、自由快樂的生活。
縣長陳光復重視長者各項福利措施及生活中的學習與娛樂,為增進老人退休後生活安排與適應,鼓勵其積極參與社會、充實精神生活,及提昇自我實現與自我價值,庚續辦理長青學苑,期望大家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共同促進社會向上提昇,也幫助澎湖的未來更進步、更美好。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馬公市樂齡學習中心推廣中高齡人口休閒運動漸展成果,吸引台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學生8人進行採訪做為撰寫論文題材,對於澎湖中高齡鄉親的日常生活安排,這群學生們大讚「好健康」「很有意義」,特別是馬公市區的民眾休閒運動參與度最高,有很多社區性、社團性的群體可以參與,活到老學到老運動到老的精神,值得年輕人效法學習。
106年馬公市樂齡學習中心第一期的「涼傘文化班」課程日前在光明社區活動中心正式開課,並利用馬公國小司令台的空間進行練習,馬公樂齡中心主任葉竹林特地前往參與,與學員們一起踩涼傘看起來有模有樣,這天也來了八位台北市立大學的學生,既參觀樂齡課程上課情形,也採訪樂齡學習中心主任葉竹林,並與長輩們一起上課,長輩們對於年輕人的學習精神也非常支持,於課後更協助大學生們填寫問卷。
葉竹林市長表示,很感謝社里與樂齡中心彼此之間相互的配合,除了宅配課程,也有這種自主課程讓有興趣的人來學習,希望每位學員在學習之後將學習成果推展至家人朋友、左鄰右舍,讓每個人都過得快樂又幸福。
光明里里長陳黃淑媛也指出,透過參與樂齡課程,搞不好未來可以學以致用,還能變成老師教別人,況且這是一個很健康的活動,他非常鼓勵55歲以上的樂齡朋友踴躍參加。
台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的同學們表示,由於小組內有兩名澎湖人,所以他們的論文主題設定為「澎湖地區中高齡人口休閒運動現況」,目的是為了調查澎湖的中高齡族群的休閒活動習慣調查,以產業的角度思考,可以發展什麼樣的休閒產業。並希望在調查過程中推廣銀髮族體適能檢測,該檢測藉由檢測數字給予專業建議避免受傷的可能等等。經過三日的訪問,發現澎湖的長者們都過得健康又快樂,就如葉市長所說,很多社區都有運動公園,也很多社區有土風舞課程,而樂齡課程也會到各社區教導居民運動,靜態動態的課程都有,澎湖居民們過著很令人羨慕的養生、健康又快樂的生活,這是都市地區很多人求之不得的。而且在澎湖做問卷調查期間,他們感到澎湖人很熱情,阿姨叔叔阿公阿嬤都很樂意協助,真的非常感謝。
「涼傘文化班」結合太極尺棒養生課程一併進行,講師吳秉文表示,踏涼傘也是一項需要體力的運動,為避免中高齡學員產生運動傷害,並能透過上課愈來愈健康,所以結合太極尺棒運動,讓學員透過呼吸、伸展動作等等調整氣息練肺活量及肌耐力,每個禮拜五晚間七點三十分上課至九點,連續兩個月,也能養成運動習慣,讓學員們健康又長壽。
馬公市樂齡學習中心涼傘文化班,歡迎有興趣鄉親,向馬公市樂齡學習中心報名,洽詢電話9212173#124程先生。
(記者洪疇雲/澎湖報導)為推廣全民國防,增進學生國防資訊與擴大全民國防教育效果,空軍馬公基地勤務隊於日前辦理「全民國防教育」營區參訪活動,邀請隘門國小暨附設幼兒園小朋友蒞馬公基地勤務隊參訪。
小朋友藉由參訪活動參觀天駒部隊FCK-1經國號戰機靜態展示,以及實際體驗乘坐V150輪型甲車與STRIKE-3000消防車、觸摸T91步槍及手持風向儀等各項武器裝備,在每位說明官細心的解說下,小朋友均感到雀躍與新奇,並且對「當兵」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空軍馬公基地勤務隊隊長游上校表示,此次以活潑、寓教於樂的方式辦理「全民國防教育」營區參訪活動,除了讓小朋友與各項裝備有更近距離的接觸外,也希望透過全民國防教育之推動,使「全民國防」的理念與重要性扎根到國民的每一代,以增進良好軍民關係,並奠定國軍人才招募(募兵)能量。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文化局訂於本(106)年5月7日下午14時至15時30分在澎湖生活博物館B1多媒體視聽室辦理《島風絮語-澎湖人文故事館》新書發表會。
《島風絮語-澎湖人文故事館》一書收錄了本縣10所人文故事館的故事,由本縣郭筱葳老師訪談著作。新書發表會當日,亦由郭筱葳老師擔任主講人,透過郭老師的文字及描述將澎湖人文故事館背後所展現的不凡精神與意義和民眾交流,歡迎民眾踴躍報名。新書發表會需事先報名,並於活動當天入場簽到領取「號碼牌」領書券(恕不受理代簽),憑券將可獲贈《島風絮語-澎湖人文故事館》新書1本,會後將舉行簽書會,發表會人數限額80名。報名時間,自4月19日起至額滿為止。
活動報名方式:新書發表會活動採網路報名-請自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官網/活動訊息點選「島風絮語-澎湖人文故事館」新書發表會,填寫報名資料。為使公平起見,自4月19日起開始報名,並恕不受理電話及傳真報名。
另為推廣博物館護照,凡持有博物館護照報名參加新書發表會者,於活動當天報到時出示護照者,可獲贈島風絮語-澎湖人文故事館6折購書卷一張。相關資訊請電洽文化局博物館科劉先生(06-9210405轉6408)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縣府今年再次委託社團法人澎湖縣照顧服務協會辦理第26期長青學苑,上學期將於4月23日起開始上課,並於4月22日上午10時假本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為長青長者舉行一場盛大的開學典禮,希望讓所有參加的學員們感到倍受尊重及歡喜的感覺。
縣府社會處表示,本年度上學期共開設21個班別,報名參加人數多達305人。今年也開立一些有別於以往的課程,包括創意飾品DIY班、電腦活用班、電腦行動網班、拼貼藝品DIY班、舞動活力班。班別皆為精心設計,課程內容涵蓋動態與靜態,目的就是希望提供年長者一個健康舒適且高品質的休閒生活。而在開班區域上不僅在馬公市開設14個班別,更分別於湖西鄉浮球藝品創作班,白沙鄉記憶傳承波浪鼓班、在地特色美食班,西嶼鄉土風舞班,望安鄉開設電腦實用班,七美鄉新增設了環保藝品創作班,完成5鄉1市皆有長青學苑之願景,提供長者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縣長陳光復重視長者各項福利措施及生活中的學習與娛樂,為增進老人退休後生活安排與適應,鼓勵其積極參與社會、充實精神生活,及提昇自我實現與自我價值,庚續辦理長青學苑。此次課程內容豐富,長者參加踴躍,值得讚揚的是本次活動有5位84歲以上的長者參加,這些長者的學習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也期望各位縣民繼續支持縣府推動長青學苑終身學習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