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澎湖好食節美食賓果活動10月19日開跑!
從展示6座美食沙雕到美食賓果樂,帶領民眾體驗澎湖最美
的沙灘及秋冬美食的魅力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推廣澎湖秋冬美食,以林投沙灘為核心,定於10月19日起推出「2024澎湖好食節系列活動」,從展示6座美食沙雕到美食賓果樂,帶領民眾體驗澎湖最美的沙灘及秋冬美食的魅力。
其中規劃美食賓果樂活動,邀請澎湖餐飲業等商家共同合作,民眾凡至配合店家消費指定品項,即可集章連線,換取抽獎券抽出澎湖秋冬美食大禮包,頭獎為一整尾土(加魚字旁)魠魚,藉此增加民眾消費動機,以促進在地觀光及在地商家經濟,進而提升當地產業觀光價值。
美食賓果樂活動期間:2024/10/19-2025/03/31
賓果卡使用地點:澎湖縣
賓果卡領取方式:憑身分證、機票或船票至澎湖機場旅遊服務中心,可索取賓果卡1張。
賓果卡使用方式:凡於配合店家消費指定品項即可於賓果卡對應格內蓋章,連成一線即可換取一張抽獎券。
店家在活動期間內包括有販售下列產品:炸粿、麵線、燒餅、花枝丸、紫菜冬粉、金瓜米粉、海菜料理、仙人掌冰或仙人掌汁、檸檬汁、風茹茶或仙草茶、小管、鹹餅、花生酥、黑糖糕等等美食。
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
首部曲-即將成真火舞團10月12日鹹水的火花點亮隘門沙灘!

接下來於10月19日在隘門沙灘、20日在西臺古堡,則由張正
傑大提琴家、美猴王朱陸豪及多位國內知名聲樂家帶來演
出;10月26日在二崁聚落、大菓葉玄武岩、觀音亭由何曉玫
舞團帶來演出!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將接連登場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的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於10月12日(六)在隘門沙灘熱鬧揭幕,首場鹹水的火花系列精彩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在地民眾到隘門沙灘,享受這場藝術與文化的盛宴。
活動於下午4點鹹水煙市集熱鬧開張,市集中擺滿了澎湖在地美食及手作文創商品,吸引了不少民眾駐足選購,品嚐澎湖當地風味,更體驗在地文化,享受輕鬆愉快的氛圍。除了鹹水煙市集外,還有下午4點至5點的沙灘排球體驗活動。儘管東北季風吹起,這項互動性強的運動吸引了許多排球愛好者參加,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玩家,都在沙灘上盡情揮灑汗水,感受著陽光與秋風帶來的快感。
下午5點,氣球達人-光光鼠叔的表演登場,這位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人物靈巧地將各式氣球變幻為逗趣造型,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互動,讓現場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讓大家在愉快的氛圍中享受休閒的午後時光。緊接著,由馬公市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帶來了可愛的歌舞表演。他們以稚氣的表現與認真的態度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展現出當地幼兒教育的活力與創意。
當天氣氛最高點的部分莫過於晚上6點至7點的壓軸即將成真火舞團,即將成真以令人屏息的火舞演出震撼全場,分別以第一幕-「海濤湧心」展現澎湖島民與自然的緊密聯繫。當火花映照隘門沙灘,劉佳瑩老師的琵琶樂聲與海潮交織,傳達出澎湖大地與大海之間的深厚連結;第二幕-「岩之頂幕」特邀倒立大師陳育偉以其穩固如玄武岩般的姿態,在椅子上層層堆疊,模仿澎湖壯麗的玄岩景觀;第三幕-「鹹水的火花」則運用高達三層樓的火焰與20公尺長的火花將澎湖的夜晚點燃,火光燃起象徵澎湖魂魄的火焰,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喚醒每個觀眾的熱血與力量,強調了火光與人文精神的融合,也為這場演出畫下壯麗的句點。隨著夜幕低垂,火舞團的表演在沙灘上劃出一道道燦爛的火焰,將開幕活動的氣氛推向最高點,讓現場觀眾驚呼連連!
澎湖鹹水煙藝術季開幕活動以豐富多樣的市集、美妙的表演和驚艷的火舞表演完美開場,更為接下來的精彩節目揭開了序幕。接下來於10月19日在隘門沙灘、20日在西臺古堡,則由張正傑大提琴家、美猴王朱陸豪及多位國內知名聲樂家帶來演出;10月26日在二崁聚落、大菓葉玄武岩、觀音亭由何曉玫舞團帶來演出!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將接連登場,持續為大家帶來難忘的視覺與感官體驗。詳細資訊請參考澎管處臉書粉專或官網查詢。
AI中風預防篩檢 早期發現即時治療

澎湖縣政府攜手國際扶輪3470地區及馬公扶輪社,於12日上午在
縣府辦理「AI中風預防篩檢」服務,利用可攜式心電圖檢測及AI
科技,協助找出高風險中風族群。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攜手國際扶輪3470地區及馬公扶輪社,於12日上午在縣府辦理「AI中風預防篩檢」服務,利用可攜式心電圖檢測及AI科技,協助找出高風險中風族群。縣長陳光復感謝扶輪社的用心付出,以及三總澎湖分院、部立澎湖醫院的配合。他表示,及早發現潛在健康問題,可减少中風的發生率及致殘程度,並有效減輕家庭、社會及國家資源的負擔。
陳光復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平均每6人中有1人因中風而往生,在臺灣是每4人中就有1人會罹患中風且發生率逐年增加。一旦中風,對家庭來說都會形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能早期進行中風預防篩檢,找出高風險族群,及早給予適當健康管理及治療,可大幅減少中風的發生率。
國際扶輪3470地區林庚賢總監表示,預防勝於治療,透過篩檢服務不僅能降低健保成本,還能減少家庭的壓力。中風對家庭的影響巨大,因此扶輪社今年度全力推動AI中風預防篩檢,希望實現全民普篩。他也呼籲鄉親,若篩檢結果顯示有異常,應儘早至大型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並感謝澎湖縣政府的支持,讓扶輪社有機會貢獻社會,在陳縣長的帶領下,讓澎湖的鄉親倍感幸福。
馬公扶輪社長江明儒醫師表示,篩檢活動自8月8日啟動,至今已為超過1,000位民眾提供檢查服務,希望能夠走遍澎湖五鄉一市,達到2,000至3,000人的篩檢目標。隨著AI興起,中風發現較早期容易,透過AI心電圖檢查及判讀,能有效發現心律不整之後的心房顫動,而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比一般中風更為嚴重。因此,他呼籲鄉親為了自身健康,踴躍參加篩檢。
「AI中風預防篩檢」是利用可攜式心電圖檢測,檢查完成後立即由AI雲端判讀是否有心房顫動,並即刻提供檢測報告。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五倍,若合併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發生率更高。所以早期發現,與醫師討論給予預防藥物治療,可大幅降低中風風險。
今日的篩檢活動吸引了140位鄉親參加,縣長陳光復與秘書長蔡淇賢也親自參與篩檢。
湖西國中小聯展體現親愛海洋精神
文化藝廊百件作品精彩展出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湖西鄉公所於10月11日舉辦的「親親海洋 創藝百匯—湖西鄉各國中小海洋藝文創作聯展」順利開幕,展期將從10月11日持續至11月7日,展出地點為湖西鄉公所文化藝廊。這也是湖西鄉歷來首次的國中小聯合藝文展,本次展覽集結了湖西鄉內8所國中小學生的海洋藝文創作作品,再加上鄉內語文競賽書法類和作文類的前3名作品,共展出121件作品,展現了學生們對海洋的熱愛與創意。
現場出席的貴賓包括各國中小校長、蔡清續議員服務處蔡清謀主任、文化局展演科辦事員、農漁局高秀銖科長等共襄盛舉,一同見證這場充滿創意與對海洋敬意的藝文盛會。此次活動為湖西鄉公所申請海洋委員會推動的「親愛海洋四部曲之愛海」計畫之一,由龍門國小協助策劃徵件展出,展覽內容豐富多元,充分展現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陳振中鄉長於致詞中表示,今年對湖西鄉來說是個名副其實的「海洋年」,從大型活動如「加網魚星空饗宴」到「風茹音樂季」,還有海洋委員會補助的「親愛海洋四部曲」系列活動,再到今天的海洋藝文創作聯展,都與海洋有密切關聯。他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鄉親,尤其是年輕學子,能更深入認識與珍惜這片賴以生存的海洋。而這次的海洋藝文創作聯展,更是將「親愛海洋」的理念落實到校園,讓學子們透過藝術創作,表達對海洋的關懷與熱愛。
此次展覽展示了學生們以不同形式創作的海洋主題作品,從西畫類、書法類、平面設計類、漫畫、水墨畫類,版畫類到複合媒材,件件精采,令人印象深刻。不僅如此,湖西鄉國中小的老師們也鼓勵學生透過文字與藝術,探索海洋的美麗與神祕,激發他們對自然環境的敬畏之心。
此次聯展不僅是學生才華的展示,更是湖西鄉推動海洋教育與文化的重要一步。透過藝文創作,學生們有機會深刻體會海洋的豐富與多樣性,進一步加深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活動在充滿活力的氛圍中順利展開,展期將持續到11月7日,歡迎鄉親們前來欣賞並支持這群富有創意的年輕學子。
澎湖郵局吳局長敬軍 致贈老酒麵線慰問馬支部官士兵

(記者李復源/澎湖報導)為表達對海軍馬公後勤支援指揮部全體官士兵長期執行後勤維保的肯定及鼓勵,澎湖郵局局長吳佳鴻局長於澎湖軍人服務站何中南站長陪同下,特於國慶日前夕至馬支部實施慰問,致贈馬支部官兵老酒麵線數箱,並由馬支部指揮官吳泳祥上校代表接受。
吳局長表示,鄰近中華民國國慶前夕,台海仍處於高度警戒態勢,本次拜會除表達由衷的感謝,更希望為官兵衛戍家園辛勤的付出,盡一份心力為官兵加油打氣。
指揮官代表所有馬支部官士兵,感謝各民間團體的支持與鼓勵;並強調馬支部將持續精進該部的後勤保修能量,成為國軍戰力重要的後勤戰力。
澎湖縣政府補助辦理「西嶼鄉農特產品(白膜花生)推廣」計畫
澎湖縣政府 廣告 澎湖縣西嶼鄉公所 廣告
西嶼白膜花生(又稱土豆)歷史悠久、遠近馳名,也是西嶼村民自古以來主要的耕種作物,白膜花生為西嶼在地最具特色的農作物,早期竹灣村許多家庭皆依靠種花生、賣花生來維持生計。花生品種多以維吉尼亞型(匍匐性)為主,澎湖因氣候及土質(紅色砂土)特殊,可種出風味獨特的花生,西嶼的白膜花生亦因此負有盛名。
西嶼花生自播種日起約3-4個月,方可開始採收。早期農民用大灶煮花生,大灶烹煮花生的時間約5小時,務求白膜花生粒粒綿密熟透、香氣濃郁,有新一代的農民採用快鍋「浸泡煮食」花生,只需要1個小時左右時間就可以煮熟;雖然較省時且花生同樣會綿密,但是用大灶搭配木柴「隔水蒸煮」的獨特「木柴味」花生,依舊是快鍋所無法完全複製的,因此總會有吃過大灶烹煮花生的饕客,仍會想辦法去找尋他們心中難忘的古早味烹煮白膜花生。
西嶼鄉花生播種期多為農曆年後至元宵節間,近年先後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侵襲,低溫導致部分花生田出現不發芽現象。不過在農民後來的補種及照顧下,西嶼花生產量亦有恢復,今年售價仍可維持與去年相同,每台斤約250元。
西嶼白膜花生除了以鹽水下去煮熟外,亦可簡易製成花生粒、花生糖等食品,若有機會來澎湖遊玩,不妨至西嶼看看一覽無遺的花生田及體驗白膜花生的美味。西嶼鄉長李添進表示,西嶼鄉農特產不勝枚舉,其中白膜花生肉質飽滿、蒸煮後入口綿密,口齒留香的滋味,總令人不自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在此強力推薦全國鄉親朋友選購西嶼鄉白膜花生。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澎湖白膜花生收成期時逢夏季,此時正是毛毛蟲等病蟲害侵擾農田的季節。今年西嶼合界村就有一塊田地發現許多毛毛蟲啃食花生葉的情形,若農民採收時接觸到毛毛蟲剛毛,皮膚可能出現紅疹等過敏反應。澎湖縣政府表示,現在的確是毛毛蟲增生的季節,會緊盯環境狀況,定期安排噴藥預防,也呼籲農民及相關農政單位可以先期展開預防。
澎湖縣政府表示小白紋毒蛾幼蟲(毛毛蟲的一種)在農田防治方法如下,毛毛蟲對落花生的危害主要為啃食幼葉,其防治方法: 1.利用化學藥劑防治,如5.87%賜諾特稀釋1500倍,害蟲發生時開始施藥,必要時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二次。 (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acri.gov.tw/PPM/) 2.利用庫斯蘇力菌防治毒哦。 3.去除枝葉上的卵塊,降低幼蟲數量。 4.利用姬蜂、小繭蜂等天敵防治。 透過農民自主先期預防,可以降低毛毛蟲對花生田的侵害,並可以持續且穩定的供應出西嶼美味的白膜花生。
陳光復率縣府團隊參訪嘉義縣鹿草焚化廠
積極推進澎湖垃圾自主處理目標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澎湖縣長陳光復於10/9日率縣府團隊前往嘉義縣參訪鹿草焚化廠,受嘉義縣長翁章梁熱情接待。在嘉義縣政府環保局長張輝川以及達和環保專業團隊的詳細解說下,了解全國唯一焚化爐整改工程的歷程與挑戰,以及廠區的運作與管理,汲取寶貴經驗,為未來澎湖的垃圾自主處理規劃提供具體且專業的參考方向。
陳光復指出,垃圾自主處理是當前澎湖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澎湖每年產生約2.5萬噸的家戶垃圾,目前以集中打包後運往臺灣鄰近縣市進行焚燒處理。而船運、以及焚化爐歲修等因素,易造成垃圾堆積無法即時處理,進而影響城市的環境與市容,因此縣府必需認真面對,找出因應之道,給澎湖鄉親一個永續發展的美麗島嶼。
陳光復說,感謝嘉義縣政府協助解決離島澎湖垃圾的處理問題。今年嘉義縣政府已協助澎湖處理8,000噸垃圾,並預計於12月份再協助處理3,600噸垃圾。
陳光復表示,澎湖縣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為了澎湖永續發展,除透過垃圾轉運外縣市處理外,更藉由垃圾分選減少體積、提高掩埋場的使用效率,並積極推動4,400噸SRF(固體再生燃料)實驗計畫,期盼藉由多管齊下方式,逐步優化澎湖的垃圾處理。
局長張輝川表示,環保是一個大家庭,在中央與地方的攜手合作下,透過互相學習、彼此幫助,在能力所及範圍全力協助,並尋求最合適的因應對策,共同解決垃圾處理問題。
嘉義縣鹿草焚化廠自民國88年開始動工,90年正式營運至今,每日可焚燒900公噸垃圾,其肩負著嘉義縣18鄉鎮的垃圾焚化重任。該廠更連續14年獲環保署評鑑優良,是全國焚化廠的典範。
「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首部曲˙鹹水的火花
10月12日(六)即將揭開秋冬藝文旅遊新篇章!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精心策劃的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即將於10月12日(六)下午4時整至7時整,在澎湖隘門沙灘隆重登場!當天的表演節目異彩紛呈,除了在下午邀請氣球達人-光光鼠叔以及馬公市立幼兒園帶來精彩演出外,還特別邀請即將成真火舞團帶來震撼的火舞秀,勢必讓觀眾沉浸在火光四射的夜晚中。
即將成真火舞團曾屢次受邀在國外各大藝術季演出,更有「遠征世界,紅回台灣」的目標,以其創新的編排和驚艷的視覺效果著稱。團隊由一群熱愛舞蹈與火焰藝術的藝術家組成,他們將舞蹈、雜技、特技表演與火焰的動態美學完美結合,創造出充滿震撼力的表演。
「鹹水的火花」活動亮點:
鹹水市集:當天下午4點開始,現場規劃有澎湖在地特色20個攤位進駐,包括美食攤販與手作商品攤位,讓遊客能夠在觀賞表演的同時品嘗當地美食、選購手作文化品。
周邊活動及在地表演:當天下午4點至5點,在隘門沙灘提供沙灘排球體驗活動,下午5點至5點半邀請氣球達人-光光鼠叔在帶來萬聖氣球魔術氣球秀,下午5點半至6點由馬公市立幼兒園三個部所帶來精彩的表演。
鹹水的火花:下午6點至7點由即將成真火舞團為澎湖帶來全新的演出
第一幕「海濤涌心」:這段作品展現澎湖島民與自然的緊密聯繫。儘管缺乏豐富的資源,澎湖的人們依舊堅韌地生活在嚴峻環境中。火光象徵著生命的能量,當它映照隘門沙灘,劉佳瑩老師的琵琶樂聲與海潮交織,傳達出澎湖大地與大海之間的深厚連結。這片土地的靈魂透過火與音樂復甦,讓觀眾重新聆聽澎湖的心跳聲。
第二幕「岩之頂幕」:澎湖玄武岩如天然屏障,象徵堅毅不屈的精神。在這部分表演中,特邀倒立大師陳育偉以其穩固如玄武岩般的姿態,在椅子上層層堆疊,模仿澎湖壯麗的玄岩景觀。他頂著強勁的海風,展現如同玄武岩般的力量與穩定。火光映照在層疊的椅子上,彷彿縮影了澎湖餘暉與自然景觀。
第三幕「鹹水的火花」:火光燃起象徵澎湖魂魄的火焰,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喚醒每個觀眾的熱血與力量。高達三層樓的火焰與20公尺長的火花將澎湖的夜晚點燃,為這場演出畫下壯麗的句點,強調火光與人文精神的融合。
除了精彩的演出與活動外,現場還設有抽獎活動,獎品非常豐富,人人皆有獎,其中更有市集消費卷100元!獎品數量僅限300份,送完為止!也有限量100份沙畫體驗,活動精采豐富,為大家帶來一個視覺與感官的雙重享受,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參與。這是澎湖在秋日裡的一次難得盛會,大家千萬別錯過!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澎管處粉絲專頁,了解更多活動詳情。
澎管處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enghunsa
「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首部曲-鹹水的火花活動10/12登場

●「2024澎湖鹹水煙藝術季」首部曲-鹹水的火花活動
時間:民國113年10月12日(星期六)下午4時至晚上7時
地點:澎湖隘門沙灘
內容(或程序):
「鹹水的火花」是由即將成真火舞團帶來澎湖首創的火舞秀!這場表演以火焰象徵希望與光明,將火與舞蹈結合,以火為筆書寫出「澎湖鹹水煙」,透過濃縮澎湖的自然、人文及靈魂,以水與火激盪出屬於澎湖人的故事,進而呈現出壯麗的意象,精采演出絕對不容錯過!當天的表演節目異彩紛呈,在下午時段還邀請氣球達人-光光鼠叔以及馬公市立幼兒園帶來精彩演出外,還搭配澎湖在地特色20個攤位進駐,包括美食攤販與手作商品攤位,讓遊客能夠在觀賞表演的同時品嘗當地美食、選購手作文化品。
竭誠歡迎媒體先進撥冗蒞臨指導
活動流程表
|
時 間 |
活 動 程 序 |
|
16:00~19:00 |
沙灘市集 |
|
16:00~17:00 |
沙灘排球體驗活動 |
|
17:00~17:30 |
光光鼠叔氣球表演 |
|
17:30~18:00 |
馬公市立幼兒園舞蹈表演 |
|
18:00~19:00 |
鹹水的火花-即將成真火舞團 |
澎湖縣政府補助辦理「西嶼鄉農特產品(白膜花生)推廣」計畫
澎湖縣政府 廣告 澎湖縣西嶼鄉公所 廣告
西嶼白膜花生(又稱土豆)歷史悠久、遠近馳名,也是西嶼村民自古以來主要的耕種作物,白膜花生為西嶼在地最具特色的農作物,早期竹灣村許多家庭皆依靠種花生、賣花生來維持生計。花生品種多以維吉尼亞型(匍匐性)為主,澎湖因氣候及土質(紅色砂土)特殊,可種出風味獨特的花生,西嶼的白膜花生亦因此負有盛名。
西嶼花生自播種日起約3-4個月,方可開始採收。早期農民用大灶煮花生,大灶烹煮花生的時間約5小時,務求白膜花生粒粒綿密熟透、香氣濃郁,有新一代的農民採用快鍋「浸泡煮食」花生,只需要1個小時左右時間就可以煮熟;雖然較省時且花生同樣會綿密,但是用大灶搭配木柴「隔水蒸煮」的獨特「木柴味」花生,依舊是快鍋所無法完全複製的,因此總會有吃過大灶烹煮花生的饕客,仍會想辦法去找尋他們心中難忘的古早味烹煮白膜花生。
西嶼鄉花生播種期多為農曆年後至元宵節間,近年先後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侵襲,低溫導致部分花生田出現不發芽現象。不過在農民後來的補種及照顧下,西嶼花生產量亦有恢復,今年售價仍可維持與去年相同,每台斤約250元。
西嶼白膜花生除了以鹽水下去煮熟外,亦可簡易製成花生粒、花生糖等食品,若有機會來澎湖遊玩,不妨至西嶼看看一覽無遺的花生田及體驗白膜花生的美味。西嶼鄉長李添進表示,西嶼鄉農特產不勝枚舉,其中白膜花生肉質飽滿、蒸煮後入口綿密,口齒留香的滋味,總令人不自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在此強力推薦全國鄉親朋友選購西嶼鄉白膜花生。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澎湖白膜花生收成期時逢夏季,此時正是毛毛蟲等病蟲害侵擾農田的季節。今年西嶼合界村就有一塊田地發現許多毛毛蟲啃食花生葉的情形,若農民採收時接觸到毛毛蟲剛毛,皮膚可能出現紅疹等過敏反應。澎湖縣政府表示,現在的確是毛毛蟲增生的季節,會緊盯環境狀況,定期安排噴藥預防,也呼籲農民及相關農政單位可以先期展開預防。
澎湖縣政府表示小白紋毒蛾幼蟲(毛毛蟲的一種)在農田防治方法如下,毛毛蟲對落花生的危害主要為啃食幼葉,其防治方法: 1.利用化學藥劑防治,如5.87%賜諾特稀釋1500倍,害蟲發生時開始施藥,必要時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二次。 (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acri.gov.tw/PPM/) 2.利用庫斯蘇力菌防治毒哦。 3.去除枝葉上的卵塊,降低幼蟲數量。 4.利用姬蜂、小繭蜂等天敵防治。 透過農民自主先期預防,可以降低毛毛蟲對花生田的侵害,並可以持續且穩定的供應出西嶼美味的白膜花生。
馬公市113年重陽節敬老禮金暨銀髮楷模頒贈儀式
市長親訪百歲人瑞 傳遞無盡敬老情懷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為慶祝113年重陽節,馬公市長黃健忠於10/8日親自前往多位百歲人瑞及虛百歲長者家中,致贈重陽敬老禮金、金飾以及澎湖縣政府提供的重陽餐費,藉此表達對長者們深厚的祝福與無比敬意。長壽是福,這些長者在歲月的洗禮中,不僅展現出生命的韌性,更是一代又一代家庭的精神依託。
今年馬公市共有28位百歲人瑞及虛百歲長者榮獲敬老禮金,其中年齡最長的三位人瑞為五德里的歐陳妹、光明里的余劉拺及東衛里的劉銘,三人皆年滿103歲,歷經百年風雨,成為家族和社會的珍貴瑰寶。黃市長在探訪時表示,這些長者是社會的長青樹,讓我們見證了代代傳承的智慧與家族的光榮,他們的存在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值得我們世代銘記與敬仰。
馬公市公所今年重陽節的敬老禮金頒發活動,特別強調尊老、敬老的傳統價值。黃健忠市長帶領社會課團隊,親自前往長者家中,不僅為他們送上重陽禮金和金飾,還送上真摯的祝福,希望每位長者都能擁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除了對百歲及虛百歲長者的敬老禮金頒發外,馬公市公所今年還特別表揚了10位銀髮楷模,這些長者在家庭和社區中無私奉獻,成為後輩學習的榜樣。最年長的銀髮楷模為風櫃里的顏蔡連理,現年96歲,她的堅毅與溫暖深深影響著她的家人與社區。市政團隊透過頒發賀匾與禮券,向這些長者表達由衷的敬意,表彰他們多年來對家庭、社會的卓越貢獻。黃市長說,銀髮楷模們不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我們社會的燈塔,他們的故事將持續啟發年輕一代,激勵更多人參與敬老愛老的行動。
今年馬公市共有28位百歲人瑞及虛百歲長者獲頒重陽敬老禮金,名單如下:
103歲:五德里 歐陳妹、光明里 余劉拺、東衛里 劉銘
102歲:長安里 徐賽孃、烏崁里 葉呂哖、興仁里 楊清香、東文里 張榮炳、虎井里 陳拈
101歲:光榮里 歐蔡呅、光榮里 薛樹荃、光明里 馬吳犂、光復里 劉李招、菜園里 黃雲農、石泉里 陳素花、光榮里 張世榮
100歲:山水里 陳王烟之、光榮里 陳呂烏綢、鎖港里 歐陳明敬
99歲:井垵里 顏菊、光復里 洪陳絲、光榮里 胡長尊、西文里 林廖容、西衛里 曾謝以、西衛里 薛綉英、重光里 許寳順、朝陽里 孫永林、陽明里 張德、嵵裡里 陳親
今年馬公市重陽節的銀髮楷模表揚名單如下:
96歲:風櫃里 顏蔡連理
92歲:光復里 楊有福
91歲:光明里 陳顏明月、重光里 薛錦雀
90歲:石泉里 魏功發
89歲:東文里 莊長待
87歲:陽明里 邱連起
84歲:中興里 洪秀寶
82歲:光榮里 鄭素絹
79歲:朝陽里 陳興潮
馬公市長黃健忠強調,重陽節是傳統的敬老節日,這項活動不僅是對長者的關懷與表彰,更是全社會共同參與敬老愛老行動的象徵。透過這些禮金和表揚活動,市政團隊期待更多市民加入關愛銀髮族的行列,營造出更溫暖、更有愛的社會氛圍。
九九重陽敬老關懷 陳光復致贈百歲人瑞敬老金、賀匾及金鎖片
陳光復指出,澎湖縣的老年人口數將近2萬1,000餘人,佔縣內總人口數
比率19.5%,目前澎湖共有34位百歲人瑞,其中8位今年滿百歲,另有
26位長者年齡超過百歲,年齡最大者高齡103歲。這些長者不僅是家庭
的無價之寶,更是澎湖的珍貴人文資產。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九九重陽節將至,縣長陳光復與議長陳毓仁10/8日專程前往澎湖百歲人瑞家中,親自致贈縣府重陽節敬老禮金、賀匾及金鎖片,並轉贈總統府敬老狀、衛生福利部金鎖片,向長壽長者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祝福,祝願長者們「子孫代代傳、個個出狀元」,每年都要來祝賀沾喜氣。
百歲長者在見到縣長、議長及多位地方議員親臨祝賀時,臉上洋溢著幸福滿滿的笑容。與長者們閒話家常的過程中,更有長者即興獻唱,場面溫馨,每戶家中都充盈著歡樂與感動的氛圍。
陳光復表示,長者們的健康與幸福是整個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而關懷長者不僅僅是家庭責任,更是政府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看到我們的百歲長者健康活潑,甚至能歌善舞,對縣府而言就是最大的福氣。
陳光復指出,澎湖縣的老年人口數將近2萬1,000餘人,佔縣內總人口數比率19.5%,目前澎湖共有34位百歲人瑞,其中8位今年滿百歲,另有26位長者年齡超過百歲,年齡最大者高齡103歲。這些長者不僅是家庭的無價之寶,更是澎湖的珍貴人文資產。
陳光復提到,縣府團隊在議會大力支持下,持續推動各項敬老措施與福利政策,包括提升三節敬老金、推動長者假牙補助、老人餐食服務以及擴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希望讓所有的長者都能夠安享晚年,生活無虞。
澎湖縣113年百歲人瑞:徐賽孃(102歲)、馬吳犁(101歲)、薛樹荃(101歲)、黃雲農(101歲)、陳王烟之(100歲)、許呂粉(101歲)、洪自成(100歲)、洪成順(101歲)、陳根条(100歲)、洪王玉碖(101歲)、陳呂素(103歲)、歐陳益有(100歲)。
議長陳毓仁、議員吳政杰、議員許育愷、社會處長周柏雅等人均一同前往祝賀。
澎湖監獄攜手惠民醫院辦理「收容人照顧服務員班」結訓典禮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澎湖監獄結合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惠民醫院於113年10月8日下午2時30分,在該監教誨堂共同辦理澎湖地區首創之「收容人照顧服務員班」結訓典禮。
澎湖地檢署檢察長陳佳秀、澎湖縣政府參議盧春田、澎湖縣議會議長陳毓仁、澎湖縣政府社會處處長周柏雅、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副局長彭紋娟、更生保護會主任委員蔡萬生、惠民醫院院長張明哲、副院長趙白玫等貴賓蒞臨,共同關懷及肯定參訓收容人的意願及努力。
「收容人照顧服務員班」計有14名學員,歷經核心課程55小時、實作術科課程38小時、綜合討論與課程評量2小時,共計95小時的課程,14名學員全數高分通過測驗、以優異成績取得證書。典禮現場由檢察長、議長及院長頒贈結訓學員「照顧服務人員證書」,並特別安排參訓學員家屬到場一起分享榮耀及喜悅,會後更舉辦學員親子家庭日同享喜悅及天倫之樂。
檢察長陳佳秀致詞時表示,非常感謝社會各界資源的支持與指導始能促成此一澎湖地區首創的收容人專業照顧服務員培訓班的成立。尤其是澎湖縣政府社會處、衛生局、湖西鄉公所提供各項資源的協助,讓參與訓練之收容人能於出監復歸社會後與更生保護會合作學以致用,並回饋貢獻於社會,而在監期間更能發揮所長協助照顧年邁或罹病收容人生活起居。
議長陳毓仁致詞表示,近年來,無論是臺灣社會亦或因案服刑之收容人均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因此照護年長或身障收容人更是矯正機關近年來急需面對的難題。監獄預先面臨人口老化問題,特別遴選具愛心、耐心、服務熱忱及意願之收容人,攜手惠民醫院開辦專業照顧服務員培訓班。期望結訓學員以服務為出發點,將學習內容融入實務工作,照顧高齡收容人生活起居,期能習得一技之長及培養刻苦耐勞的精神。
張明哲院長致詞時表示,惠民醫院在澎湖服務已67年,一直以照顧弱小族群為宗旨,透過本次澎湖地區首次攜手合作辦理「收容人照顧服務員班」,達成培訓長照人員,讓收容人能發揮所長照顧矯正機構中的老人疾者,而且未來回歸社會時能有謀生能力,藉此充實澎湖縣所缺乏之長照服務,期能達到「安養在地化」之全方位長照服務目標。典獄長曾至勲表示非常感謝社會各界資源的支持與指導,開辦此類技能訓練班,期待不只培養收容人在監期間學習技能、幫助監內老弱殘病,更期盼其在賦歸社會後能學以致用,並回饋、貢獻於社會。
該監開啟此次結合醫界所推動的照服員技訓班,盼能引導收容人以同理心做為服務出發點增加對長期照護之專業知識能力,出監後藉此自食其力、翻轉命運,迎向光明的人生。
City Pulse馬公市政新節拍系列報導之4
浪潮共繪,漁村風華再現:2024馬公海洋文化漁樂祭

(記者陳猛/澎湖報導)在馬公市長黃健忠的帶領下,馬公市公所再次以「海洋文化」為主軸,於紫微宮前廣場與鎖港海堤舉辦的「2024馬公海洋文化漁樂祭」,吸引了大量民眾的參與。
這次的活動以「浪潮繪卷」與「鹹鹹市集」為核心,不僅展現了澎南區的漁村產業文化,還融合了環保與永續的理念,讓參與者在感受澎湖風情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市政團隊對地方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深度思考。
市長黃健忠指出,「馬公好厝邊」的理念已進入第五年,這次透過多元的活動內容,讓更多民眾了解小管產業文化的重要性,並在市集體驗中探索澎南的漁村魅力。從攤位中的創意手作,到環保小管體驗券的推出,都強調了市政團隊對地方產業活化與環保的重視,展現出推動地方永續發展的決心。
多樣活動,環保與文化並行
此次活動不僅吸引了超過60個攤位參展,涵蓋了在地漁村的特色產品與藝術文化表演,還推出了多樣互動體驗,包括「浪潮繪卷」小夜燈DIY創作和「鹹鹹市集」的青年創業手作展示,進一步推動了地方經濟與青年創業發展。這些充滿文化底蘊與創意的活動,讓參與者不僅感受到漁村產業的多樣性,更在體驗中提升了環保意識。
澎湖縣政府表示,此次海洋文化漁樂祭成功將地方產業文化與環保理念結合,展現了馬公市對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未來,縣政府將繼續與馬公市緊密合作,透過更多文化活動推廣澎湖的漁村文化,同時加強地方產業鏈的永續經營。
澎湖縣政府也指出,這類活動不僅活化了地方經濟,更讓民眾在體驗漁村風情的同時,深入理解海洋文化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期待未來有更多類似活動,持續推廣澎湖的獨特魅力,打造永續的地方發展模式。
【澎湖縣政府暨澎湖縣馬公市公所 廣告】
漁翁舞墨-地方俚語書法展盛大開幕
(記者李復源/澎湖報導) 2024漁翁舞墨-地方俚語書法展,昨7日上午於西嶼西臺遊客中心盛大開幕,展演時間為7至15日共九天,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昨日開幕首場次吸引許多鄉親共襄盛舉,體驗俚語書法之美。
活動由外垵國小舞獅隊開場,在鄉長李添進與代表會主席蔡建習盛邀下,與會嘉賓包括文化局局長洪棟霖、北管處主任蔡秀英、議員許月里、代表會副主席陳金女、代表李家萱、西嶼國中夏才能校長、內垵國小陳穎榛校長、外垵國小莊文啟校長、八位書法老師、各村村長及理事長。
書法展由西嶼鄉訊編輯顧問陳仁和校長及許剛毅老師收集分類及註解校訂,並邀請澎湖地區八位書法老師揮毫書寫,分別為陳仁和校長、許剛毅老師、李傳續老師、呂添德老師、林瑞真老師、陳明生老師、陳成統老師、鄭振聰老師等八位老師,共展出82幅俚語書法作品。
俚語主要採集地方流傳之對句及順口溜,內容豐富多元,分成節氣、月份、氣候、潮汐、討海、翁某(夫妻)、人情、童謠等系列俗語。俚語充滿先民的生活智慧,特別是以海為生的漁民所重視之潮汐與氣候變化,以詩句壓韻的方式口述,除方便記憶,仔細對照還會發現大部分非常準確並有趣。
俚語記述的時節月令主要都是以農曆為主,所以可以對照各月所指的季節與氣候。每幅俚語作品都有本文及註解說明,現場還有許剛毅老師錄製的PPT影音檔,供鄉親朋友們坐下觀賞聆聽。
李添進表示,感謝八位書法老師為俚語書法舞墨,俚語的傳承相當重要,地方俚語不僅富含意義更代表著地方歷史與文化,加上現今學校已中止書法課程,為了保存祖先流傳下來的知識與智慧,才構思要用書法的方式來表現與保存,希望結合俚語的語韻加上書法老師舞墨之美,創造一場盛大俚語書法展,熱切歡迎鄉親朋友們前往欣賞!
文化局局長洪棟霖表示,非常認同李鄉長所籌畫之書法展,包含之前所辦的戀戀漁翁島老照片展,對地方文化保存盡了一分很大的心意。西嶼除了是澎湖觀光重要地區,亦是國家古蹟之重鎮,對於地方文化之紀錄與保存相當重要,除了感謝李鄉長的用心,亦承諾將來西嶼在文化歷史活動及社區營造,文化局一定會全力配合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