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有成–
「澎湖水下考古工作站」揭牌成立 特展同步登場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深耕澎湖水下文化資產調查及保存工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昨(26)日在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設立「澎湖水下考古工作站」。由文資局施國隆局長、澎湖縣政府賴峰偉縣長、前文建會吳錦發副主委、中研院臧振華院士、國立台灣博物館洪世佑館長、澎湖縣議會曾慧香參議、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王國裕局長、澎湖縣政府財政處鄭嘉薇處長及94歲澎湖人瑞潛水員蔡寶生等貴賓,共同見證工作站掛牌及「黑水溝傳奇–澎湖水下文化資產」展開幕。
文資局施國隆局長表示,澎湖水道有「黑水溝」之稱,自古即為重要航道,不僅為中國大陸往來臺灣的必經之路,也是東海往返南海的中繼點之一,歷史上曾多次於此爆發海戰,這些因素使澎湖海域蘊藏有相當豐富的水下文化資產,年代橫跨明、清及日治時代。
文資局自2006年起委託中研院展開臺灣周邊海域水下文化資產系統性普查,2015年12月9日公布《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展現對水下文化資產的重視。截至2018年9月止,經水下驗證發現具體目標物計87處,其中71處位於澎湖海域,經評估其文化資產價值後,有4艘沉船具重要歷史、文化意義,已依《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辦理列冊。為持續進行澎湖水下文資研究,文資局擇定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作為澎湖水下考古工作站。
文資局同時推出「黑水溝傳奇–澎湖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展,展期至2019年11月20日止,分「勇渡險惡黑水溝」、「水下考古知識+」、「水凝時光膠囊」、「潛進S.S. Bokhara商輪」四大展區。民眾可透過環型劇場動畫與紀錄片,體驗水下考古實景,認識S.S. Bokhara商輪沉船的歷史故事及七美雙心石滬、吉貝石滬群等澎湖石滬;並可觀賞S.S. Bokhara商輪、廣丙艦、山藤丸及將軍一號等出水遺物。
本次首度展出94歲國寶級潛水員蔡寶生先生穿戴過的舊式潛水裝備,他19歲開始於馬公港海軍工作部擔任水兵,光復後加入民間打撈公司,當時國內潛水人員總數不到20位,曾參與多艘沉船打撈工作,蔡寶生先生提供的口述訊息對於研究澎湖週遭歷史沉船,具有指標性意義。蔡寶生先生退休後將潛水裝備捐贈予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藉由這次展出,讓民眾瞭解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艱辛。
展覽開放時間為9點至17點,每週二公休,免費參觀,更多展出訊息內容請上facebook查詢「澎湖水下文化資產黑水溝傳奇多媒體展」官方臉書粉絲團。
發表者 | 樹狀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