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四不二記得」 常保青山綠水好環境
〈記者吳清池/澎湖報導〉國人清明節傳統掃墓習俗,祭拜先人多以燃燒紙錢及整理環境來表達追思敬意,卻常因疏於防範而衍生野草火警,造成消防人員疲於奔命、浪費社會資源成本、濃煙影響行車視線安全及增加環境空氣污染等情事,如再有傷亡財損等嚴重災情,其後果恐更難以想像。
為防範未然彌禍於無形,本縣消防局鳥嶼消防分隊特於3月24日至4月8日清明節民眾掃墓期間,加強執行相關防火宣導作為及墓地警戒勤務,除廣發防火宣導單、張貼宣傳海報提醒鄉親外,並以清明節連假期間為重點防範日,結合義消及緊急救援隊等民力,於主要墓地出入口宣導與警戒,並設置「清明防火給水站」,提供掃墓民眾澆熄餘燼,以提高鄉親防火警覺,有效降低火災發生。
往年每逢農曆春節過後至清明節期間,縣內發生大、小燒草火警即屢見不鮮,民眾總是心存「野草燒光就不必清理」、「把草燒完當肥料好種田」或「任意焚燒雜草沒有什麼法律(行政)責任」等心態,再加上清明節掃墓祭祖時,大家習於就地捻香及燃燒紙錢,常因未做好防護措施任由冥紙飛揚,或者仍有餘燼未完全熄滅即離開,以致在風勢助長下火警頻傳、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公墓(野草)火警不致帶來太大損失,但由於產業道路多十分狹窄,搶救相當不易,常讓消防人員疲於奔命且伴隨危險,造成救災資源的浪費及社會成本付出,如果火勢延燒至附近民房車輛,後果則更加難以想像,輕者造成環境與交通等公共安全危害,重則人命傷亡財產損失責任追究,且救災人員為搶救災害而踐踏先人墓塚似為不敬,後代子孫應也不願樂見,此種「有意無意」的燒草觀念與災害實不足取、應當被環境潮流所淘汰!
近期雨量少、天乾物燥,為避免清明節期間更容易發生火災,該分隊於轄區公墓入口處,已設置有給水站供鄉親取用,民眾可利用寶特瓶等容器裝水,好將剩餘火苗澆熄以妥善處理餘燼,祭拜祖先燃燒紙錢時,亦應使用鐵桶等容器及注意風向,才不會因風勢吹離而造成野草火警,並廣為宣導鄉親謹記掃墓「四不二記得」原則:祭祀時「不」亂燒雜草、「不」亂丟煙蒂、「不」讓冥紙飛揚及「不」燃放爆竹,以及祭祀後「記得」撲滅火源及「記得」隨手將垃圾帶走,以避免可能火災發生,期縣民鄉親大家都能做好相關火災防範工作,共同創造平安又環保的清明節假期。
發表者 | 樹狀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