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政府補助辦理「西嶼鄉農特產品(白膜花生)推廣」計畫 【澎湖縣政府廣告】【 西嶼鄉公所廣告】

   「西嶼白膜花生」,不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承載著在地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這片遠近馳名的「土豆」,自古便是西嶼鄉民的主要作物,尤其在竹灣村,它曾是許多家庭賴以維生的經濟命脈。獨特的維吉尼亞型(匍匐性)品種,在西嶼特有的氣候與紅色砂土滋養下,綻放出獨一無二的綿密香氣,讓西嶼白膜花生在美食界聲名遠播!

    傳統與創新的傳承:從大灶到現代的風味之旅 談到白膜花生的美味,怎能不提那傳承百年的烹煮藝術?早期農民以大灶慢煮約五小時,爐火的溫潤與木柴的清香,賦予花生粒粒綿密、香氣濃郁的「古早味」。即使新一代農民引入快鍋,將烹煮時間縮短至約一小時,雖同樣能煮出綿密口感,但大灶「隔水蒸煮」的獨特「木柴味」,依然是無可取代的經典。許多饕客對這份古樸風味情有獨鍾,總是不惜尋訪,只為重溫那份難忘的記憶。除了鹽水煮食,白膜花生還能巧妙變身花生粒、花生糖等多樣美食,展現其多元的風采!

    逆境中的堅韌:極端氣候下的花生故事 然而,這份得來不易的美味,也與我們一樣,面臨著大自然的嚴峻考驗。近年來,極端氣候如乾旱、寒害、甚至水災,都對白膜花生的產量造成影響。如今年因冬天延長,導致採收期延後、產量稍減,使價格從每台斤約250元微漲至270元;採收花生的農民更曾遭遇蟲害(如毛毛蟲啃食)及令人擔憂的「癢癢病」困擾(2021年曾因黃毒蛾剛毛引起逾400人皮膚過敏)。 儘管如此,西嶼的農民們憑藉著世代相傳的智慧與堅韌毅力,將花生種植於獨特的「菜宅」(石牆防風農田)中,有效抵禦強風侵襲。同時,政府與學界也積極投入,例如國立中興大學正協助推動白膜花生機械化生產,導入手推式播種機、肥料撒播機、曳引機及採收設備,並建立灌溉系統,期望透過科技力量提升產量,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及人口老化問題,確保這份珍貴產業的永續發展。

   食農教育新篇章:認識、珍惜、永續 澎湖縣政府表示深知在地農特產的重要性,近年積極透過食農教育,引導民眾深入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歷程,進而學會珍惜食物、重視飲食品質與健康。為此,澎湖縣西嶼鄉公所特別結合「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地方限定西嶼場-西嶼遊記」,訂於7月25日在外垵三仙塔舉辦小型的食農教育展!屆時,現場將提供西嶼在地的澎湖花生資訊,並展示裝在容器中的西嶼落花生,讓民眾近距離接觸。參與者在參展後只要正確回答相關問題,即可獲得一杯帶殼花生(小杯裝),即時品嚐澎湖花生的鮮甜風味,親身感受這份土地的饋贈。

   澎湖縣政府表示,透過食農教育,有助於促進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同時保護環境,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重新建立人們對食物和農業的認識和尊重。澎湖縣西嶼鄉公所也希望這不僅是一場白膜花生推廣活動,更是對永續農業發展、環境保護與農民生活改善的堅定承諾。透過教育,期盼能重建大眾對食物與農業的認知與尊重,共同促進澎湖飲食文化的繁榮與農業的永續未來。

   當天活動內容精彩多元,除了引人入勝的食農教育展,還有具收藏價值的外垵三仙塔套色明信片等您來收藏!若您有機會蒞臨澎湖,千萬別錯過西嶼一覽無遺的花生田,親身體驗白膜花生的獨特美味與其背後充滿生命力的故事!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1
Loading the player ...
藝遊味盡嘉年華會2
Loading the player ...
2022澎湖花火遊程

文章類別
展開 | 闔起
美天旅行社

捷足先登行程

2024澎島采風行程

澎島采風

捷足先登導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