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為鼓勵青年參與農、漁村發展,促進澎湖縣農業復興與推動休閒漁業,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合作,希望能藉由大學生投入,為澎湖縣的農漁業再造注入新血,昨(10月29日)於林投村舉辦農業品牌推介及休閒漁業推廣活動,共有當地居民及澎科大師生約百人參與,希望能為日後青年學子走入農漁村開啟更多的可能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次活動由澎科大海洋遊憩規劃辦理,會場除展示許多澎湖農村所種植的農作物,以及以這些食材加工的飲料點心外,更邀請育成中心外部顧問陳俊良說明「澎湖好農」區域品牌的設計理念,還有日後希望能透過包裝設計及品牌的推廣提升澎湖農業價值的構想。不少學子看到這些當地農戶自產自銷的蔬菜,聽完設計者說明的理念,又品嚐過現做的農產加工品,都對未來參與農村再造感到高度興趣。
農漁局長陳高樑表示,「澎湖好農」品牌背後想傳達的故事,除了設計者以具特色的蒙面女郎及老船長的圖像來呈現「好」的意象,說明澎湖的開發是一部半農半漁、半山半海的開拓史外,更傳達了一種老一輩澎湖人引頸期盼年輕人迴游農、漁村共同打拼,讓農漁技法、農漁村文化得以傳承的期望。
這也是陳縣長就任以來,積極推動澎湖縣農、漁業發展的主要目的;為體現縣長陳光復的農漁業政策,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的推動策略,不再特別強調澎湖未來的農業,要從有限的土地種出多少菜,賣得多少錢,而是要強調澎湖農業日後要創造的價值是什麼。所以,「澎湖好農」所強調的,
就是人與土地的關係、傳統產業的傳承與提升,以及旅外澎湖人與家鄉情感的聯繫。透過品牌的設計與包裝的規劃,除了讓澎湖獨特的農產品能夠保留島嶼的原汁原味外,更能將思鄉情感轉換成一種有溫度的話語,透過這樣的價值創造,進一步提高澎湖農產品的價格。
品牌推介活動後,另一項精彩的活動就是讓同學體驗澎湖的傳統漁法「牽罟」。鄉長吳政杰也表示,感謝農漁局支持湖西鄉的農業,能夠在湖西辦理農產品推介,特別是能加碼在林投辦理休閒農業推廣活動,讓年輕人有機會能夠體驗當地的牽罟活動,更是體現早期澎湖人說「林頭金,八罩銀」的說法。參與的學生在當地漁民的指導下,特別從網具準備開始做起。只見活動現場有一群年輕的身影來回穿梭,有的挑網、有的繫繩,雖然手忙腳亂卻又能亂中有序。
直到船手一聲令下,兩邊的年輕人合力把網具往岸邊拉。一群人從開始的雀躍不已,到後面大喊吃不消,才知道原來打魚是一件辛苦的差事。當與海洋的拔河用盡了大家的力氣時,網袋也被拉上了岸邊,這時傳來此起彼落的驚呼聲,因為網裡大概有上百斤的魚獲,難怪會讓大家拉的那麼辛苦。當地漁民也說,這次的牽罟成果豐碩,顯見政府相關單位對海洋的保育有顯著的成果,所有的參與者也都說這樣的體驗真的是令人感動,十分值得!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2017年第30屆全國十大神農選拔獲獎名單出爐,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轄區計有屏東縣內埔鄉何秉洋先生及新園鄉歐陵合先生榮獲全國十大神農;屏東縣南州鄉黃盛增先生與高雄市大寮區林岳昌先生則當選全國模範農民。
鳳梨神農何秉洋先生42歲,是小農茁壯典範,9年來面積10倍擴增,並以「自然果舖」品牌配合多元行銷通路,創造每公頃220萬元獲利。他的鳳梨生產面積達35公頃,為提高工作效率,節省大量人力成本,首創高壓式灑水、施肥、噴藥多功能機械自動噴灌設備,每公頃作業時間僅需6分鐘;堅持友善栽培,不搶快,熟成才採收,以維持鮮果品質穩定,因此所供應鳳梨,廣受通路業者及消費者好評,價格成為市場指標。此外,並與在地小農互助,搭配內埔新興作物可可等在地優質食材,研發系列鳳梨加工新產品,組合包裝成精美伴手禮盒,提高鳳梨附加價值。
蛋鴨神農歐陵合先生56歲,係由鴨農變身浤良食品老董。其獲奬事蹟為推動結合綠能水簾蛋鴨舍示範場,飼養環境乾淨友善,防範禽流感及防颱效果滿分;創新蛋鴨飲水及集蛋設備,提升產蛋率5-8%,並確保良率在85%以上;研發「金牌功夫」品牌系列蛋品,配合蛋鴉場通過產銷履歷,加工廠及產品通過ISO22000、HACCP及優良農產品CAS等食安驗證,達到「健康、安全、衛生」的國際食品標準,成功打入國內統一及全聯超商通路,並暢銷美國、日本等14國;其99至104年業績,不僅營收倍增,獲利率也由1-2%,提高為5-8%,加工蛋品年需求蛋量更達4,560萬粒。
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表示,何秉洋及歐陵合兩位神農經由鄉鎮、縣市政府及高雄場區域評選推薦參加全國選拔,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在所屬產業界堪稱佼佼者,於社區為人處事深獲好評,此次榮膺2017第30屆全國十大神農實至名歸,由鳳梨農及蛋鴨農華麗變身,戴上桂冠。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為防範青少年社會問題,扶輪社捐贈本縣國中小學書籍,28日上午於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贈書儀式,縣長陳光復代表澎湖鄉親感謝扶輪社關心本縣國中小學教育,熱心回饋社會,造福人群慈善義舉。
贈書活動由臺北北區扶輪社長王剴鏘代表贈與,包括國際扶輪3470總監謝奇峰、國際扶輪3470前總監晉茂根、國際扶輪3470前總監晉茂根、馬公扶輪社社長張弘光、臺南北區扶輪社社長林海山、台南扶輪社社長蘇崇舜等共襄盛舉。
陳光復表示,扶輪社成員在各個領域都是國家菁英、棟樑人才,長久以來扶輪社對澎湖無論在教育、公益等活動都持續關心,他給予高度肯定與讚許。對於扶輪社捐贈本縣書籍,關心國中小學青少年教育的善心美意,表達由衷的感謝。
扶輪社指出因為現在網路及社會風氣的開放,導致青少年朋友網路交友社會案件時常發生。為期防止青少年性受害及性騷擾事件的發生,特別印製「一打工‧交友全攻略漫畫書」來致贈送給澎湖縣各級國高中小,以推廣中小學之法治及社會教育。
扶輪社捐贈本縣51所國中小學800本漫畫書,學校每1班級各1本書籍,期盼透過漫畫書形式引起學生興趣閱讀,進而防範青少年問題,推廣法治及社會教育。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全國「第11屆全國義消競技大賽」將於10月29日假新北市板橋第一運動場登場,澎湖縣今年派出堅強陣容,共有80位選手角逐4項比賽,縣長陳光復授旗給代表隊,並頒發救災獎勵金,期勉所有選手全力以赴,爭取最好的成績為澎爭光,對於打火兄弟平時犧牲奉獻維護縣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陳縣長也表示肯定與感謝之意。
第11屆全國義消競技大賽澎湖縣代表隊授旗典禮,28日上午於馬公機場舉行,包括陳縣長及副議長陳雙全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本縣代表隊為展現個人精實戰技及團隊精神,已於7月底就開始利用夜間工作之餘,到各消防分隊利用現有資源展開自主訓練,期能為澎爭光。
陳光復表示,本縣義消兄弟們平日深具向心力,冒險出生入死救災有目共睹,他以「天使」讚喻這群義消兄弟。他說,長久以來,只要是鄉親任何需要協助的地方,無論是救災、救難、救苦,都能看得到打火弟兄、義消人員的身影,他們秉持著熱情及專業的技能、技術投入災防、搶救行列,對此他表示敬意。此行赴台參加比賽,陳光復也期勉他們,在高手如雲的技競中相互交流、砌蹉與學習,凝聚消防救護能量,俾利協助保障鄉親生命財產安全。
為提升全國義消救災技能,並增進打火弟兄情誼,內政部消防署每兩年規劃舉辦1次全國義勇消防人員競技大賽活動。該活動每2年輪流由北、中、南3區,推舉1個縣(市)進行承辦,本次活動輪由北區新北市政府承辦。本屆全國義勇消防人員競技大賽,競技項目分為「負重救生」、「小幫浦射水」、「消防衣穿著」、「基本繩結」等4項。另為增進全國義消弟兄情誼,本屆特增列1項8人制「拔河」趣味競賽,該項目由男女混合組隊,限制參賽者年齡(45歲以上、離島得以降為40歲),無重量級數規定,並開放由各單位自由報名參加。
歷屆全國義消競技大賽活動,主要以聯繫義消情誼並精進救災技能為目的,所以在經費上均由中央視地方財政情形酌予補助,唯本屆因中央財政編列縮減,所編列預算僅供承辦單位採購競技所需裝備與活動籌備開支,各縣(市)組隊則需自籌參賽經費,無法再行補助。在縣長及各議員支持之下,取得參賽經費,順利成行,盼能為本縣奪得佳績。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為落實縣長競選政見的施政目標及社區環境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推廣,「南寮社區環境教育園區」28日下午於南寮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揭牌儀式,縣長陳光復到場祝賀,稱讚南寮為社區發展楷模,期盼成功經驗推廣至其他社區,也盼望能藉此推展觀光,吸引遊客到澎湖旅遊。
陳光復表示,南寮村在村長、社區理事長帶領及村民們努力下,將農村生活文化發揚光大,農村改造的成功推動,讓南寮的硓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縣長陳光復27日下午在縣長室接見105年度服務資深義警楷模人員,並代表內政部長葉俊榮頒發獎牌及獎品,表彰長年犧牲奉獻、熱心公益的無畏精神,以及平日協助治安與交通工作的辛勞。
澎湖縣今年共有4位資深義警人員獲內政部表揚,包括馬公義警中隊小隊長洪自得、隊員許總曜、林華瑋、望安中隊隊員俞丁勇等4人,陳光復在警察局長劉祥浤的陪同下,親自逐一頒獎,表達恭賀之意,並合影留念,場面十分熱絡。
陳光復表示,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有效運用民間力量、結合地區民力,攜手共創零犯罪的溫馨家園,是我們努力營造安全居家環境的共同目標,因為有這一群無名英雄默默的犧牲奉獻,本縣方能營造絕佳的治安環境,並在歷年全國治安滿意度調查中得以持續蟬連居冠。
本次表揚的資深義警人員,平日犧牲個人寶貴時間,默默為本縣交通及治安工作長期奉獻,參與義勇民力工作時間均長達20年以上,協勤春安工作、萬安演習、交通疏導等各項工作,更在災害事件發生時,擔負動員支援各項救災、救難等緊急任務,是本縣安定地方一股強大而無形的穩定力量,此次獲得中央肯定接受表揚,可謂實至名歸。
(記者洪疇雲/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26日下午召開105年第3季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由副縣長林皆興主持,他表示,澎湖地區觀光產業發達,旅遊旺季交通狀況稍顯複雜,今年度觀光客事故也略有增加,希望相關單位加強宣導,共同營造優質友善的觀光旅遊環境。
澎湖以觀光聞名全臺灣,每至觀光旺季,蒞澎遊客人數眾多,期間交通事故發生件數相對較多,對於各單位全心投入維護交通安全,林皆興特別在會中表達慰勉,感謝所有同仁的辛勞,也期盼明年觀光季能看到大家努力的成效。
會中除由各工作小組說明院頒方案業務執行情形外,警察局並針對防制本縣蒞轄觀光客、高齡者、學生交通事故進行專案報告,警察局指出,今年1到9月份觀光客、高齡者及澎科大學生交通事故,均呈現增加趨勢,希望各單位同心協力,讓交通安全觀念向下扎根,並協助加強宣導,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肇事率。
依據統計資料顯示,105年1至9月A1類(24 小時內死亡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計發生7件、死亡7人,與去年同期(發生6件、死亡7人)比較,件數增加1件、死亡人數未增減;分析其肇事原因為「未注意車前狀況」(2件)、「轉彎不當」(1件)。
對此,警察局表示,將請各單位持續利用各項勤務時機,加強民眾交通違規宣導、勸導作為及取締重大交通違規強度,防制類似違規行為造成交通事故之發生。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由馬公市公所主辦之「2016冬暖澎湖‧泳出健康」活動將於10月30日(星期日)上午九時於觀音亭海域展開,主辦單位提醒民眾,當日上午八時至十二時將請縣警局馬公分局實施周邊交通管制,民族路、治平路口往觀音亭親水公園區之道路(即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側門路段),禁止汽車進入,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馬公市公所邀請鄉親屆時踴躍前往觀賽,並為選手加油打氣,在馬公市長葉竹林率領公所團隊精心安排下,該活動除了邀請綜藝人氣小天王KID林柏昇擔任代言人,更首度邀請到了聽障奧運國家代表選手陳涓妮一起參與活動。屆時葉市長也將與所有選手一同下水,體驗秋冬之際海泳的感覺。
「2016冬暖澎湖‧泳出健康」活動共有252人報名參賽,其中139人報名1500公尺鐵人組,113人報名500公尺暢游組;來自台灣的選手有42人,澎湖在地的有210人;年紀最長之泳者,女性為80歲的盧金鳳,男性為83歲的張榮貴,最年輕之泳者則為年僅10歲的許心慈。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本縣文化局(前身為澎湖縣立文化中心)自民國70年開始運作,便陸續收到民間及機關(構)的捐贈文物,其中文化局園區內的7門古砲及典藏庫房的6門古砲,因有「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史事淵源」、「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具有珍貴及稀有性」及「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等古物價值,並於本(105)年10月12日辦理公告30日。
文化局所典藏的13門古砲具有歷史脈絡,見證清代澎湖海防軍事措施與導航設備,並與澎湖戰略地位、歷來戰役皆有所相關,在近代歷史有相當意義。但是澎湖天氣潮濕、空氣鹽分高而造成鏽蝕,表面字跡大多難以辨識,主要根據楊仁江等著《臺灣地區現存古-調查研究專案》(內政部,1991年),掌握部分的古砲基本資料,這13門古砲名稱為「英制三吋前膛砲」、「清道光三年一千五百觔前膛鑄鐵砲」、「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二千觔前膛鑄鐵砲」、「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一千五百觔前膛鑄鐵砲」(2門)、「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一千觔前膛鑄鐵砲」、「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八百觔前膛鑄鐵砲」、「一千觔前膛鑄鐵砲」(3門)、「西洋前膛鑄鐵砲」、「兩吋半前膛砲」(2門)。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毀損或竊取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該局呼籲民眾愛惜本縣文化資產。文化局也將積極爭取經費,讓古砲有完善的存放空間及展示方式,讓更多人瞭解本縣的文化寶藏。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澎湖縣西嶼鄉人口約8千餘人,僅一間牙科診所,平均每位牙醫師照護率為每萬人口牙醫師人數比1.19人,遠低於全國牙醫師照護率為每萬人口牙醫師人數比5.93人,尤其西嶼鄉外垵村村民搭乘公車往返馬公看診車程就需耗費近3小時,若計算候診時間則至少耗費半天,今年由澎湖縣養成公費牙醫師林俊慶學成歸鄉,特挹注至西嶼鄉衛生所為民眾服務,除了縮短鄉親奔波往返馬公就醫之時程,更能提升澎湖在地化醫療。
醫療在地化的落實,一直是衛生局陳淑娟局長所重視的工作,也因此特親率同仁前往西嶼鄉衛生所,對於牙醫師進駐西嶼鄉衛生所,鄉親也向衛生局陳局長頻頻感謝,表示往後看牙齒可以更安心,在現場更有鄉親對林醫師在西嶼衛生所駐診期間,為民眾看診是專業細心又親切,視病猶親的態度深獲好評。
衛生局陳淑娟局長表示,林醫師經歷8年牙醫師養成教育及訓練後,將高雄醫學院學成及看診經驗帶回家鄉,訓練期滿立即向衛生局申請分發服務,為造福鄉親不遺餘力,完成愛在故里的使命。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為掌握國際海運脈動並傳遞海運政策與願景,交通部航港局於105年10月26日假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國際會議廳舉辦「2016海運論壇」,以「強化經營環境,共謀海運發展」為主軸,就「全球到臺灣 海運經貿新趨勢」、「東南亞經貿 南向運輸新契機」、「兩岸跨境通 港灣物流新引擎」、「船舶避險術 海難救助新對策」及「海難案例庫 污染應變新機制」等五大議題,邀請對於國際海運有深入研究、熟悉海運脈動與專精海難救助污染應變之產學界人士,進行專題演講與深度座談,現場座無虛席場面熱烈,交通部常務次長范植谷,以及航港局局長謝謂君皆與會致詞。
交通部常務次長范植谷表示,世界前30大貨櫃船公司中,我們有5家名列其中,不但證明了臺灣的海運實力,更顯示航運是臺灣對外經貿發展的重要關鍵。今年是國際海運情勢變化相當大的一年,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完工啟用,促使各大航商重新布局遠洋航線,另一方面受到全球經濟景氣復甦緩慢影響,艙位超額供給嚴重,運價一路走跌,造成全球第7大、韓國第1大的韓進海運向法院申請破產,也讓全球海運供應鏈面臨了空前的考驗。在挑戰之外,也看到了機會,蔡總統提出「新南向政策」,將積極加強臺灣優勢產業和新南向18國供應鏈的連結,希望能夠形成臺商的群聚效應;其次,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如何善用臺灣的地理區位優勢,創造新的營運模式和商機,相信這些對航運業來講,絕對是值得深入探討和掌握的契機。最後,今年3月在北海岸發生的德翔臺北輪擱淺事件,備受各界關注,維護航行安全一向是交通部的重要政策,賀陳部長上任後也一再強調運輸安全的重要,並列為優先的施政重點。
航港局局長謝謂君表示,為發展我國航運相關產業,除需因應全球經濟情勢變化,還需面對我國傳統產業外移、大陸港口及東南亞港口崛起之影響。綜觀亞洲鄰近國家海運發展成功關鍵因素,主要在於各國均重視海運事業之發展,能夠制定各項海運發展政策。航港局配合新南向政策,藉由此次論壇,利用上午2場次探討南向議題,凝聚共識,運籌南向海上運輸新策略,下午3場次針對創新國際航運物流業務及強化海難災害防救等進行前瞻性討論,期望共同開創臺灣海運新格局。
隨著大陸與東南亞港口崛起,國際航運中心已顯現東移趨勢,面對嚴峻的國際航運環境,臺灣如何在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著實為一大課題。因此論壇第一個議題即邀請對國際海運有深入研究與熟悉海運脈動的英國BMT集團亞太區董事暨首席經濟學家蘇祐田博士,針對「由國際航運中心板塊東移趨勢尋求發展契機」做專題演講。
此外,為配合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與布局東南亞新興市場契機,緊接著的議題則是由香港理工大學物流及航運學系暨董浩雲國際海事研究中心主任呂錦山教授,針對有新世界工廠之稱的東南亞,剖析該區的經貿與航運發展。針對南向運輸新契機,則邀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戴輝煌、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常務理事暨顧問鄭德松加入座談討論。
近來討論最熱烈的莫過於跨境議題,第三個議題則是由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股長林錦宏主講「兩岸物流新引擎─海運快遞與跨境電商發展前景及通關作業規劃」,並邀請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港務長高傳凱、東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辰冬、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陸生、中華民國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柏幼林等參與座談,分享目前針對跨境海運物流如何運作,以及遇到的挑戰。
在「海難救助新對策」與「污染應變新機制」兩大議題上,分別由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暨海事調查與鑑定中心主任陳彥宏副教授與SMIT新加坡分公司總經理Reinder Peek、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主任劉志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簡任技正宋欣真,就國外海難救助體例探討與今年三月故障擱淺的德翔臺北輪處理案例做分享。針對這兩大議題衍生的船舶避險術與污染應變新機制,邀請到高雄港引水人辦事處領港、同時也是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徐國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系副教授翁順泰、文化大學兼任教授同時也是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退休教授尹章華,以及Resolve Salvage and Fire (Asia) Pte Ltd業務經理Bas Wiebe加入座談討論激盪火花。
(記者洪疇雲/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26日下午召開105年第3季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由副縣長林皆興主持,他表示,澎湖地區觀光產業發達,旅遊旺季交通狀況稍顯複雜,今年度觀光客事故也略有增加,希望相關單位加強宣導,共同營造優質友善的觀光旅遊環境。
澎湖以觀光聞名全臺灣,每至觀光旺季,蒞澎遊客人數眾多,期間交通事故發生件數相對較多,對於各單位全心投入維護交通安全,林皆興特別在會中表達慰勉,感謝所有同仁的辛勞,也期盼明年觀光季能看到大家努力的成效。
會中除由各工作小組說明院頒方案業務執行情形外,警察局並針對防制本縣蒞轄觀光客、高齡者、學生交通事故進行專案報告,警察局指出,今年1到9月份觀光客、高齡者及澎科大學生交通事故,均呈現增加趨勢,希望各單位同心協力,讓交通安全觀念向下扎根,並協助加強宣導,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肇事率。
依據統計資料顯示,105年1至9月A1類(24 小時內死亡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計發生7件、死亡7人,與去年同期(發生6件、死亡7人)比較,件數增加1件、死亡人數未增減;分析其肇事原因為「未注意車前狀況」(2件)、「轉彎不當」(1件)。
對此,警察局表示,將請各單位持續利用各項勤務時機,加強民眾交通違規宣導、勸導作為及取締重大交通違規強度,防制類似違規行為造成交通事故之發生。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人事處於本(105)年10月21日召開10月份人事會報,由處長許明質主持,共有48位人事人員參加,會報係提供該處及所屬人事機構人事人員就相關人事議題研討之機會,以凝聚決策共識,激發工作潛能、落實政策執行。與會中,人事人員針對經辦業務提出興革改進之建議或措施,以精進服務作為。
本次人事會報前,舉辦105年度人事法規測驗,其測驗範圍計有公務人員退休法等18種法規,參與測驗之人事同仁共40名,期透過測驗使人事人員溫故知新,提供更專業之服務與成長空間。另本次會議討論提案共計3案,將函轉相關權責機關參採。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縣長陳光復26日應邀於民進黨中常會上以「澎湖的發展困境與未來展望」為題進行專題報告,當面向身兼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提出多項需求盼中央重視,包括設立台大澎湖分院、縮短下水道污水處理系統工期等,獲得總統正面回應,立即指示政務委員張景森統籌有關部會,下月率隊實地到澎湖考察。
陳光復指出,澎湖是個島縣,雖然設籍人口只有10萬多人,卻有遍及全國的百萬旅外鄉親,如何打造澎湖成為幸福城市、成為宜居的天堂,是不分島內外百萬鄉親的共同期待,然而,澎湖縣一年歲出約90億,自有歲收連3億也不到,任何發展都需要中央的支持,可以說,澎湖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全看中央重視到什麼程度。
澎湖長年以來一直解決不了醫療問題,常住人口8萬,一年赴台灣本島轉診人次卻高達兩萬,每一次的轉診,需要親屬陪同,包含吃、住、交通,等於看一次病的代價是兩萬元,澎湖鄉親繳相同的健保費卻沒有同等待遇,叫人情何以堪?
雖然在地的醫護人員也負出龐大心力,鄉親們還是信心不足,因此,要徹底解決問題,就是引進台大醫院的資源,藉由台大的招牌提高鄉親的信心,也藉由台大團隊的進駐,與既有的醫護人員攜手提高醫療品質,要達成這個目標不難,台大都能在雲林設分院了,只要中央政策定案,馬上解決澎湖常年的老問題。
澎湖是國際認證的世界最美麗海灣,目前卻還有5萬多座墳墓散落在澎湖各個角落,縣府也持續鼓勵鄉親遷墓進塔,每一座墳墓的遷移進塔獎勵金需要兩萬元,5萬多座需要11億以上,這遠遠超出縣府能負擔的範圍。
除了墳墓遷移需大筆經費,陳光復也表示,澎湖的海水清澈,在地卻沒有一套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所有生活廢水、污染直接往海裡排放,好不容易獲得內政部營建署的補助,讓下水道污水處理系統在他任內開工,但總工期卻長達17年,縣府希望工期能再縮短,確保澎湖美麗海灣的壽命。
此外,海水淡化廠產能無法供應全澎湖,自來水公司迄今仍抽取地下水使用,而抽取地下水造成土壤鹽化,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很大,也因為供水不足,諸多開發案提送的用水計畫遭水利署及水公司以配水量不足退回或打折供應,影響民間投資澎湖意願,不利於澎湖觀光事業,也影響就業機會提供,請中央儘速啟動增設6000噸海淡機組計畫。
台灣受到對岸的政治打壓,難以參與國際性組織,澎湖卻能在困境中,以壯麗的自然景致成為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會員,今年面對西班牙等國的競爭,更成功爭取到2018年年會在澎湖舉辦,這將是台灣和澎湖走向世界的機會,只是籌辦一次國際盛會所需的人力、物力龐大,相較於體育署補助辦理世大運74億元,澎湖更期待中央能設置世界最美麗海灣建設基金,讓澎湖能投入各種軟硬體建設至國際水準,該基金也將用於後續的環境維護等,確保代表台灣的澎湖能繼續揚名於世界。
引起全國關注的博弈公投在日前確定結果,澎湖鄉親再一次拒絕博弈產業進駐澎湖。陳光復認為,博弈產業具爭議性,多數的鄉親已經選擇拒絕,但如何讓澎湖能夠自給自足,而不是永遠等待著中央伸出援手,是澎湖人一致的願望,期待中央能為澎湖妥善規劃,讓澎湖成為立足於海峽的境外免稅中心,透過連串的法令鬆綁與稅賦優惠,吸引國際資金在澎湖交流,藉此可以打開澎湖在國際的能見度,也能給予地方政府較高的稅收。
由於專案報告僅有20分鐘,陳光復說,澎湖需要中央協助的事項很多,包括海洋資源維護、交通等等,他無法短時間內一一說明,因此另外準備書面資料呈請總統重視,希望在中央重視之下,能立即為澎湖帶來看得見的進步和改變。
對於陳光復的報告,蔡總統說,澎湖博弈公投的舉辦,陳縣長面臨多方的壓力,反對博弈是黨的立場,然而依法行政也是行政機關的最低要求,陳縣長堅持還權於民、依法行政的理念與黨一樣,卻招致誤解,他要說聲陳縣長辛苦了。
至於澎湖的發展需求,牽涉的部會很多,他請張政委列席聽取,並負責協調部會進行規劃,他要請澎湖鄉親放心,執政團隊不分中央和地方,會積極回應鄉親的需求,請張政委統籌有關部會,下個月就率隊到澎湖考察,充分和地方溝通,發展澎湖是我們對鄉親的承諾,務必盡心盡力去實現。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友善環境是權利,不是福利。」重度視障的李秉宏律師向海運業者、公協會代表、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及交通部航港局公務員表示,身障者有權要求政府給予友善環境,政府不能再從福利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今年是交通部航港局成立4週年,該局為慶祝局慶,特將105年訂為「海運友善環境年」,舉辦一系列活動。10月份在該局演講廳辦理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講座,邀請李秉宏律師以「從社福或人權團體觀點看海運環境法規鬆綁」為題演講。
李秉宏律師由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高中部畢業後,進入國立臺北大學司法學系就讀。畢業後考上律師特考,並在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進修, 103年8月獲得碩士學位。現任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總會法務處律師。
交通部航港局舉辦此次活動,除了為宣傳該局105年施政主題「有愛無礙、海運友善」外,更希望能使海運相關從業人員及該局同仁了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進而建構海運無障礙友善空間。期能透過各界合作,能讓海運界的友善環境程度更往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