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友善環境是權利,不是福利。」重度視障的李秉宏律師向海運業者、公協會代表、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及交通部航港局公務員表示,身障者有權要求政府給予友善環境,政府不能再從福利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今年是交通部航港局成立4週年,該局為慶祝局慶,特將105年訂為「海運友善環境年」,舉辦一系列活動。10月份在該局演講廳辦理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講座,邀請李秉宏律師以「從社福或人權團體觀點看海運環境法規鬆綁」為題演講。
李秉宏律師由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高中部畢業後,進入國立臺北大學司法學系就讀。畢業後考上律師特考,並在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進修, 103年8月獲得碩士學位。現任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總會法務處律師。
交通部航港局舉辦此次活動,除了為宣傳該局105年施政主題「有愛無礙、海運友善」外,更希望能使海運相關從業人員及該局同仁了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進而建構海運無障礙友善空間。期能透過各界合作,能讓海運界的友善環境程度更往前邁進。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為了讓民眾瞭解遊艇相關知識,交通部航港局與觀光局共同於105年10月22日(星期六)在臺北市天成大飯店舉辦「掌舵夢想、Fun心啟航」遊艇研習會,吸引許多遊艇活動愛好者參加。
本次研習會分為上、下午各1場次,邀請到海洋種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光華、中華民國帆船協會常務理事郭廷祥及臺北市帆船協會理事長劉寧生擔任主講人,分別講授遊艇相關法規、航行安全及遊艇操縱等內容,分享其豐富的遊艇活動經驗,精闢生動的講解深具理性、知性和感性,除了讓與會人員深入瞭解遊艇操船知識、航行禮節、安全注意事項及遊艇法規等知識外,並經由經驗的分享與交流,加深國人對遊艇活動的多樣性及可親性的認識。
航港局局長謝謂君表示,臺灣多年來素有遊艇製造王國的美名,可從事遊艇活動的空間也逐漸增加,但普及度仍有提升空間,航港局將持續宣導推廣,期使遊艇活動發展更為蓬勃。航港局也將從過去管制及管理的角色逐漸轉變為推動者與服務者,除持續檢討鬆綁遊艇相關法規、簡化進出港管制等相關作業程序,並將透過更多產、官、學意見交流,營造遊艇活動發展的友善環境,點燃民眾對遊艇活動之熱情與興趣,讓臺灣能夠成為遊艇活動的樂園。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長期投入28年,擁有臺灣最久露地生產有機田。該場經長期觀察2種輪作系統下3種農耕法(化肥、折衷與有機)之土壤性質、病蟲害發生與作物生產情形,證實長期有機耕作可優化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且經由輪作,適時、適地、適作及配合有機防治,可避免病蟲達到經濟危害水平,達成一定作物生產量的目標。該試驗田並已成為轄區有機教學、研究、示範及觀摩之平台,歡迎各界參訪。
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表示,該場的旗南分場擁有全臺歷史最悠久的有機農法露地耕作試驗田,媲美英國Rothamsted無化學耕作試驗站。自民國77年夏作設立迄今已逾28年,以2種輪作系統及3種農耕法組合為6種處理,進行長期試驗。彙整的資料顯示,長期有機農法區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由2.3%,提升為4.3~5.4%,為一般臺灣農田所罕見,酸鹼度則由原先弱酸性(pH=6.5)轉為長期維持中性~弱鹼性(pH=7.0~7.5),土壤重要元素如有效性鉀、鎂及鈣等,有機農法區亦持續累積並且明顯高於慣行化肥區。另外,先前的調查亦發現,在有機農法區之陽離子交換容量(增加57.2~90.6%)、總孔隙率(增加15.1~18.6%)及團粒安定度(增加19.8~21.8%)均顯著高於慣行農法區,而總體密度亦顯著下降(降低0.73~0.8%),意謂土壤透氣性及團粒構造變好,地力亦增進。另長期有機農法區也造就極豐富的土壤微生物菌相,較化肥區土壤增加2~4.8%香農多樣性指數(Shannon’s index),具高度生物多樣性指標意義。
林場長進一步說明,經長期觀察兩種輪作系統之病蟲害發生與作物生產情形,證實經由輪作,適時、適地、適作及配合有機防治,可避免病蟲達到經濟危害水平,達成一定作物生產量的目標;且經由選擇不同期作之輪作作物,有機耕作開始2年後之水稻、毛豆、玉米等之產量將趨近或優於化肥區。近年來的作物產量資料則顯示,水旱田輪作時,大量累積於土壤中的有機質及重要元素,除可供作物生長所需,有機區夏作水稻後作需肥中等的作物(如秋作萵苣等)產量已與化肥區相當,惟需肥高的作物(如秋作甘藍)產量則顯著低於化肥區;而旱田輪作系統有機區夏作田菁後作之秋作甘藍生物產量介於2.4-2.5公斤,明顯優於化肥區。
高雄場之28年長期有機試驗成果顯示,有機耕作不但可生產安全的農產品,其對恢復土壤生態及優化地力之功能也穫得明證。該試驗田並已成為轄區有機教學、研究、示範及觀摩之平台,歡迎各界參訪。 |
|||
|
|
|
|
(記者吳金里/澎湖報導)2016南高屏澎區域治理平台會議,3日上午於屏東縣政府舉行,臺南市長賴清德、高雄市長陳菊、屏東縣長潘孟安,及澎湖縣副縣長林皆興率其縣市府業務主管出席,期盼透過區域治理平台,解決跨域治理議題,會中並就6大項議題進行合作討論。
南高屏區域治理今年首次邀請澎湖縣加入,擴大縣市合作,「南高屏澎區域治理平台」會議3日首度召開,4縣市區域治理、跨域協力合作形成。對於區域治理跨越離島限制,林皆興期盼透過互相交流與學習,共創區域的繁榮與發展。
林皆興指出,澎湖位處離島,資源相對匱乏,經濟發展也頗受限制,在縣政治理方面,澎湖有許多需要向臺南、高雄學習之處。此次討論議題,皆為南部息息相關、共榮共生所必須面對突破的課題,而區域發展與縣市合作已成為目前趨勢,因此在縣長陳光復上任後,澎湖即積極向各縣市取經,並推動跨域交流。
林皆興會中特別感謝高雄市陳菊市長的協助,去年與高雄啟動的海洋雙星聯合治理,促進雙方在教育、觀光、醫療、漁業、城市規劃等交流,也謝謝高雄市協助處理垃圾問題,以及澎湖運用一卡通載具發行iPASS卡,都是與高雄市政府合作所促成。而賴清德市長積極協助推動本縣東吉島與臺南安平港的交通船航線,解決東吉島居民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屏東與澎湖則同樣擁有悠長的海岸線、豐富的海洋資源,大鵬灣及小琉球的發展經驗也相當值得借鏡。
潘孟安表示,南高屏澎在區域上早已是生命共同體與生活共同圈,從去年開始築起區域治理平台,透過互相競合、關心,以及扶持、協助,讓彼此共存、共榮,藉由區域合作,共同打擊社會犯罪,捍衛人民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問題,也希望未來成功塑造南高屏生活共同圈,再加上澎湖的遊艇產業,讓觀光元素更加多元。
由於屏東縣是台灣西部唯一未舉辦全國燈會的縣市,潘孟安也提出爭取2018年台灣燈會能由屏東主辦,讓大家都能看到國境之南的美。
賴清德表示,希望藉由平台會議達成3個共同目標,亦即南高屏澎共同繁榮、發揮1加1加1加1大於4的力量,以及解決日常所發生的問題,也期盼高雄市協助將高捷延伸到臺南,讓臺南、高雄兩直轄市能像臺北市、新北市一樣有更緊密的連結。
陳菊說,高雄是移民城市,其中3分之1人口的故鄉來自澎湖,而澎湖人對高雄經濟發展及城市提升,有很大貢獻,而南高屏澎4縣市560多萬人是區域發展的命運共同體,也是關係緊密的生活圈,希望打破疆域,一起努力,互相支援,共同進步與繁榮。
會中討論議題包括由澎湖縣政府提出,南高屏澎共同進行國際聯合行銷推介,高屏澎好玩卡研議納入台南市,共同發展遊艇觀光,加強整合遊程串連,並且支持澎湖爭取辦理全國武轎大會師活動。也提出2018世界最美麗海灣年會將在澎湖舉辦,林皆興邀請南高屏共同協力參與,獲得現場縣市長的認同,鼓掌通過,賴清德更表示,不僅4縣市海灣遊艇產業能更加蓬勃發展,台南的旅遊縱深也會增加,另外對於全國武轎大會師活動,他也表示支持。
此外,提案還有高鐵南延屏東計畫;加強區域食品安全風險管控;環境保護-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向;高雄捷運輕軌北延臺南、南延屏東;2018燈會共同支持屏東主辦;因應中國陸客與推動新南向觀光策略等,並做成共同支持推動之決議。
澎湖縣政府與會人員由副縣長林皆興帶領民政處副處長陳泰銘、旅遊處副處長陳賜豐、衛生局副局長蕭靜蓉、環保局副局長馬金足、行政處副處長才綺華等。
|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尼伯特及莫蘭蒂颱風災情在農友心上劃下的傷口,還未復原,梅姬颱風又帶來強風豪雨,再度重創轄區農作物,增添新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 心繫農友災損,提供農作物復育建議及技術服務不打烊,持續以行動及關懷為農友打氣,力挺農友儘速復耕恢復生產。
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表示,尼伯特及莫蘭蒂的傷痕未痊癒,又來梅姬的襲擊,再度重創轄區農作物,讓人不捨。林場長本人及同仁於風雨過後即與轄區農友聯繫,並實地勘查農作物受損情形,也再度深刻感受到農友心中的沈痛。為此,該場持續於研究同仁(各作物專家)及官方的臉書,提供轄區農作物復育建議及即時技術諮詢服務,以實際行動與關懷,以及貼心的服務,為農友加油打氣,力挺農友儘速恢復生產。
面對再度滿目瘡痍的田園,建議可依不同受損情況安排工作先後,由解決排水、搶救倒扶植株等,逐步完成復耕,掌握後續重新生產的機會。另因強風豪雨易使作物產生傷口,增加病原菌侵入感染的機會,尤其是部分正值產期的瓜果、豆菜類蔬果極容易發生疫病(俗稱水傷)或細菌性軟腐病,因此在颱風後建議施用廣效性的27.12%三元硫酸銅水懸劑,配合清園及田間衛生管理工作,避免各類病害的蔓延。高雄場已彙整颱風災後農作物復育措施如附件,供農友參考運用。
雖然災後田園的慘況使人灰心,但復耕的工作還是得一點一滴的完成,才能讓田園恢復生機,農友保有經濟命脈。農友若有任何作物復耕相關技術問題,請逕洽高雄場,技術人員將竭誠為大家服務(技術服務團 http://www.kdais.gov.tw/view.php?catid=6717,延續莫蘭蒂風災團隊)。 |
|
|
|
|||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於105年9月27日1525時接獲國家搜救中心通報,有一艘巴拿馬籍油輪「陽冠(sun crown)」於北緯25度07分40秒東經121度02分40秒(桃園市觀音外海5浬處),船上有11名船員(1大陸10印尼),空船無載貨,總噸位1292,尚有80噸柴油,請求救護,航港局旋即成立海難災害應變中心。因梅姬颱風因素, 風強雨驟,交通極為不便,相關單位人員陸續進駐,北部航務中心亦同步成立前進指揮所進行緊急處置掌握海難發展狀況。
經蒐集到海事資料該船建造於1987年6月9日,原申請於2016年9月29日進入臺中港空船裝貨,本次發出求救協助原因,經洽係因梅姬颱風過境,海象不佳,船長擔心難以順利航行,因而請求協助。
經最新查證,1825時該船距岸12.4浬,航速1.7節,因仍有動力抵抗風力,尚無安全疑慮,正持續慢速朝北頂風駛離危險海域避颱,目前由海巡署監控中,航港局將持續瞭解該船動態,如有進一步訊息航港局會隨時發布新聞稿。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老農終將功成身退,誰來承接農田生產供應全民農糧之重責大任?政府正鼓勵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回鄉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專案輔導的第二屆青農李室蒝和王興麒就是代表性人物,他們正懷著理想一步步去實踐,著實給咱們農業注入了新生命。
9月9日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訪視2位青農,首先來到室蒝青農,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隨即種植了4分地的溫室洋香瓜,他談到被遴選上農委會專案青農後,在高雄場的輔導下,自認在栽種技術、肥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面具信心,於是打算再種5分地溫室,擴大種植面積。林場長與同仁在現場就洋香瓜的生育調控、有機肥施用、葉片目視診斷、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以及集團品牌行銷方向提供專業建議,期望室蒝青農精進栽種技術和市場行銷。
接著訪視了興麒青農,興麒畢業於崑山科大環境工程系,以栽培有機水稻為職志,本來在家協助父親經營傳統育苗場,經高雄場、陪伴師輔導後,1年即脫胎換骨,原有設施、設備大幅改善。尤其在高雄場補助小包裝真空密封機後,展售活動加溫,不但熱衷參與台北希望廣場的展售,而且熱情的辦理稻米體驗,散播食農的種子。
林場長表示,青農部分非農業科系畢業,從不同的學習領域引進不同的觀點,提供營農創意。何況他們年輕有活力,只要肯努力,應該容易達到務農的目的。
|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於105年9月25日(星期日)下午2時假誠品書店信義店6樓視聽室(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6樓)舉辦「出發!航向遠大的夢想」微電影成果發表會。
本片微電影邀請深受青少年歡迎的偶像團體SpeXial與Popu Lady中的宏正與宇珊擔任男、女主角,透過正向鼓勵故事性題材,呈現船員積極形象及推廣多元就學就業方案為訴求,鼓勵青年學子以投入航海事業為志向,成為我國未來航海發展的新血輪。
在拍攝過程中,為呈現原汁原味的場景,使觀眾實際體驗船上生活,不僅克服航商貨輪船期、靠港時間及藝人檔期的協調,並且透過網路紅人酷酷兄弟帶領眾多粉絲,首次登上大貨輪,一探船員真實生活,另外,經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協助,了解航海教育所作的努力,為目前臺灣這個平均薪資最高之一的工作進行揭密。交通部航港局精心籌劃本片微電影以及行銷推廣活動,以青年學子的角度出發,並於首映會中透過「關於航海二三事」、「航海英雄面對面」等座談互動方式,由謝謂君局長、影片男女主角、網路紅人酷酷兄弟以及參與微電影拍攝之船長與老師,一同分享我國航運專業、船員實際在船生活的經驗以及影片拍攝過程中的趣事分享,引發現場學生粉絲的熱烈討論,經由這次成果發表會,將航運政策相關資訊,透過更輕鬆、簡單的方式,讓社會大眾明瞭,使船員事業能受到更多人關注,預期將成為年輕人未來投入職場的一個優先選項,使我國航運事業更上一層樓。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原訂105年9月26日(星期一)下午2時於宜蘭烏石港遊艇碼頭舉辦之「掌舵夢想、Fun心啟航」遊艇活動起跑記者會,受梅姬輕度颱風影響,考量天候及安全因素,記者會停止舉辦。
今年航港局及觀光局聯手規劃舉辦「掌舵夢想、Fun心啟航」遊艇活動,原訂於9月27及28日假宜蘭縣烏石港遊艇碼頭舉辦二梯次遊艇體驗活動,受梅姬輕度颱風影響,海上天候狀況不佳,基於活動安全考量,取消遊艇體驗活動,並退還報名參加活動民眾所繳之費用。活動停辦訊息已公布於活動官網: http://twyacht.com.tw 。
原訂於10月22日(星期六)假臺北市天成大飯店國際廳舉辦之遊艇研習會如期舉辦,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為掌握國際海運脈動並傳遞海運政策與願景,航港局訂於今年10月26日於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國際會議廳舉辦「2016海運論壇」,邀請英國BMT集團亞太區董事暨首席經濟學家蘇祐田博士、香港理工大學呂錦山教授、SMIT新加坡分公司總經理Reinder Peek等,期望與國內外航運產業重量級人士、學者專家進行深度討論。
航港局自103年辦理海運青年論壇及海運產業論壇後,即頗獲各界好評與熱烈迴響,今年為配合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與布局東南亞新興市場契機之際,特別邀請對於國際海運有深入研究與熟悉海運脈動之產學界人士、與國內產官學界齊聚一堂,將以「海運經貿新趨勢」、「南向運輸新契機」、「港灣物流新引擎」、「海難救助新對策」及「污染應變新機制」等五大議題,進行深度座談,針對鞏固臺灣國際航運樞紐地位、運籌南向海上運輸新策略、創新國際航運物流業務及強化海難災害防救等進行前瞻性討論,期望共同開創臺灣航運新藍海,讓臺灣航運在全球經貿的巨浪中穩固前行。
「2016海運論壇」官方報名網站將於10月初上線開放報名,由交通部航港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motcmpb.gov.tw/連結官網,人數有限(150名),歡迎踴躍參加即早報名。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中颱莫蘭蒂將於近日侵襲臺灣,南部地區可能發生強風及豪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及早做好各項作物之防颱措施。加速採收已接近成熟的農作物,同時加強田區的排水措施及果樹與各項作物栽培設施的固定工作,並確實清除田間的殘枝與落果,減少病原菌的感染源,避免風雨過後病害流行性發生,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
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表示,颱風所帶來的強風豪雨,常造成農作物折損,葉片、花及果實等損傷及掉落,嚴重者樹體倒伏或主、支幹折裂。因此,颱風來襲前應及時採取防風防雨措施。已接近成熟的作物應提早採收;如為高莖作物則應立支柱固定植株,且施行枝梢修剪及綁縛固定;同時應檢視排水溝等相關設施是否堅固完善且加強清理,使豪雨來襲時能順暢排水,而黏質土壤或排水不良的土壤則應設置暗管排水。
林場長進一步指出,因強風豪雨易使作物產生傷口,增加病原菌侵入感染的機會,尤其是部分正值產期的瓜果、豆菜類蔬果極容易發生疫病(俗稱水傷)或細菌性軟腐病,因此在颱風來臨前應把握時機進行預防性施藥,例如:可噴施亞磷酸混和等量氫氧化鉀的1,000倍水溶液,以誘發作物產生抗性,減少疫病的發生,此外可以在風雨前後施用廣效性的27.12%三元硫酸銅水懸劑,配合清園及田間衛生管理工作,避免各類病害的蔓延。該場已彙整風雨前後農作物防災及復育措施如附件,供農友參考運用。
林場長強調,颱風前的預防措施,是降低農作物災損的當務之急。農友若有任何作物防颱相關技術問題,請逕洽高雄場,技術人員將竭誠為大家服務。
|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106-107年度「船舶運送業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作業」為臺中港往返金門港(料羅港區)及蘇澳港往返花蓮港等2條航線,並分別指定2艘及1艘備援船舶,交通部航港局公告補償內容,受理業者申請執行疏運任務,有意申請之業者請於航港局公告期限內 (105年9月8日至105年9月21日),備文﹙函﹚將該特定航線之申請文件,於上班時間(8時-17時)逕送航港局秘書室文檔科總收發,或限時掛號郵寄至該局承辦單位(收件人:交通部航港局航務組,收件地址:臺北市和平東路3段1巷1號1樓,以收件登記章戳日或郵戳日期為憑),歡迎業者踴躍提出申請。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對於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之船舶運業者將給予補償,其補償內容為(一)自接獲通知後調派所屬船舶,自船舶所在港口航行至執行疏運任務之港口,及完成疏運任務最後一航次,自所在港口航行返回船舶原所在港口所產生之成本。(二)協助機場接駁至港口、港口接駁至當地機場及鐵公路轉運中心之費用。(三)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致無法經營原本固定航線或不定期航線所產生之合理利潤損失。(四)其他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產生之費用:如碼頭租用臨時售票櫃臺、帳篷、流動廁所等設施、設備或其他相關費用。(五)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期間,船舶運送業應向每位乘客收取搭船費用(含保險費),向旅客、車輛收取之費用倘未達特定航線合理營運成本,補償相關差額。
申請執行疏運任務之船舶運送業所需具備之申請資格、應附文件、資格審查、審查委員會審查事項、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時業者應辦事項,以及公告後未有業者提出申請時之後續作業等相關事宜,可於交通部航港局網站(http://www.motcmpb.gov.tw/)「最新消息」下載公告及「船舶運送業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作業須知」,瞭解相關規定。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因應韓進海運公司8月31日向南韓首爾法院聲請破產,為維護航運秩序,交通部航港局籲請相關船舶運送業、海運承攬運送業、船務代理業及貨櫃集散站經營業等業者,應依報請航政機關備查之運價(如:船舶運送業之運價表、海運承攬運送業之集運費率表及貨櫃集散站經營業之營業費率費)收費並放貨,非依法律程序不得隨意滯留貨物,影響進出口貿易正常進行。
航港局提醒各進出口商之貨主,若運費為預付者,應儘速舉證後領貨提櫃;若運費為到付者,應付清運價表之運費後領貨。針對未報請航政機關備查收取費用、擅自抬高收費或擾亂航運秩序之業者,航港局將依航業法調查處分。
韓進海運公司為韓國第一大貨櫃航運公司,但因海運業之營運狀況急遽惡化,該公司陷入嚴重之資金周轉困境,倘正式宣告破產,將對全球海運上下游相關產業鏈,產生極大之衝擊,航港局再次籲請業者遵循法規,攜手突破困境。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主辦的「2016全球港灣城市論壇」,6日於高雄展覽館登場,計有25國、49港灣城市參與,澎湖縣做為2018世界最美麗海灣國際組織年會承辦城市,特別由縣長陳光復帶隊參加,他期待透過港灣城市的交流,能為彼此發展海洋觀光、產轉型打下基礎,也為後年的國際年會儲備經驗。
「2016全球港灣城市論壇」為首度舉辦,包括法國、美國、韓國、日本等多國,及澎湖、宜蘭、台南、基隆等台灣多個港灣城市代表,齊聚高雄展開為期3天的港灣城市規劃、產業轉型、觀光旅遊、海洋永續等主題進行合作交流。陳光復此行帶領副縣長林皆興、建設處長洪棟霖、旅遊處長王馨珮、農漁局長陳高樑等與會,與各國港灣城市首長交流互動,交換港灣城市治理經驗。
港灣論壇共規劃「產業轉型」、「海洋觀光」、「業轉型打下基礎,也為後年的國際年會儲備經驗。港市合作/都市規劃」與「永續發展」4大主軸,關注港灣產業轉型、港灣城市的永續經營、海洋資源與觀光的利用、創新產業的發展和城市土地再生等主題,並邀請產業學界不同領域的指標性人物主持座談,盼藉此推動活化港灣城市產業新契機,提升港灣管理再造機能。旅遊處長王馨珮並擔任「海洋觀光」座談會與談人。
陳光復認為此次論壇提供相當好的平台,讓港灣城市之間能互相交流,吸取更多國家、縣市港灣治理經驗。他指出,澎湖是國際組織世界最美麗海灣的認證城市,也是台灣唯一獲得認證的縣市,今年面對西班牙等國家的競爭,更成功爭取到2018年世界最美麗海灣國際組織年會的主辦權,這是繼縣政府舉辦特產品國際展售會,媒合百萬美金交易額之後,再一次打開國際門窗的機會,澎湖將持續善用本身優勢,並透過與其他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創造共同利基,也為澎湖打響「世界最美麗海灣」品牌。
行政院長林全也受邀出席論壇,他致詞時表示,港灣城市治理是一個多元而且獨特的治理工作,因為它包含了海港、市區,含括都市規劃、產業發展、觀光、海洋資源利用、環保永續等議題,是一個跨政府部門、跨領域的治理工作。全世界許多偉大的城市,都是因為有一個很好的港灣治理、有一個美麗壯觀的港口,才能夠經營起來,讓全世界感到驕傲。
高雄市長陳菊表示,海洋是非常重要,生命起源在海洋,文明的動力在海港,在人類歷史上,一波又一波全球化的過程中,港灣城市一直扮演者推動文明進步的角色。因此藉由港灣城市論壇交換彼此經驗。高雄和所有港灣城市正面臨全球化的挑戰,與會的城市來自不同的國家,背負著不同的歷史背景,但面對同一片海洋,在同一條船上承擔著推動文明進步的重大責任,希望藉由聚會交換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交通建設和港灣再造的治理經驗,讓港灣城市在世界地圖閃亮發光。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鵝鑾鼻燈塔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是臺灣最南端的燈塔,塔身為白色圓形銑鐵構造,周圍構築堡壘以塔基作為砲臺,圍牆上裝有射擊槍眼,四週設壕溝,並置槍械自衛,曾為我國獨一無二武裝燈塔。燈塔高21.4公尺,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7.2浬,是我國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
今交通部航港局於105年5月17日轄管鵝鑾鼻燈塔附近發現清代海關珍貴文物-「界碑」,材質來自福建花崗岩材質,碑長114公分、寬27公分、厚12公分,重達100公斤左右,由於文物相當彌足珍貴,嗣經整理後,將此重要古物典藏於鵝鑾鼻燈塔展覽室,可由物質證據中窺探清代海關歷史軌跡,歡迎各界人士即日起前往參觀 (燈塔開放時間為每日9時至17時,每星期一不對外開放)。
「臺灣關界」碑見證清代臺灣海關興建鵝鑾鼻燈塔史實,也是目前所知清代臺灣海關管轄下唯一界碑,根據清光緒20年《恆春縣志》記載鵝鑾鼻燈塔立有4塊界碑,該碑立於燈塔東北方向,與方志相互佐證,由此文獻對照實際文物考證,得以瞭解燈塔興建歷史與發展。燈塔具有導航、文化、觀光元素,除用科技突破目視導航功能限制外,交通部航港局亦持續推動燈塔整建經營目標,創造永續深耕的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