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交通部航港局及觀光局原訂6月3日、4日於基隆碧砂漁港遊艇基地舉辦之「遊你相艇、幸福啟航」推廣遊艇活動,因天候狀況不佳,基於安全考量,順延至6月10日、11日(星期六、日)舉行。
6月10日、11日「遊你相艇、幸福啟航」活動除了遊艇展示、婚紗拍攝外,還有精彩的舞臺展演、趣味闖關遊戲、飲料無限暢飲等多項互動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詳細活動資訊請至官網:http://www.htimc.com/yacht/查詢。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梅雨鋒面伴隨強烈西南氣流將於6月1日至6月 5日襲臺,高雄、屏東及澎湖地區皆可能出現局部大雨或豪大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轄區農友及早採收已近成熟之農作物,加強設施固定及田區排水,並注意田間殘枝落果清除,減少病原菌感染源,避免豪雨過後因病害大發生,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
高雄場表示,梅雨鋒面可能帶來豪雨,常造成農作物葉片、花及果實等損傷及掉落,因此須做好防範措施,以減少損失。適收期的水稻、蔬菜及果樹,應儘快採收;檢視排水相關設備是否完善且加強清理殘枝落果,使大雨來時得以排水順暢並避免病害流行發生,而排水不良的土壤可增設暗管加強排水。
豪雨易造成作物傷口,增加病原菌侵染機率,特別是正值產期的瓜果、豆菜類蔬果容易發生疫病(俗稱水傷)或細菌性軟腐病,因此可以在梅雨前後施用廣效性的27.12%三元硫酸銅水懸劑,配合清園及田間衛生管理工作,防範各類真菌及細菌性病害蔓延。此外,荔枝、檸檬、番石榴、木瓜及紅龍果等陸續進入盛產期,梅雨期間也是荔枝露疫病、酸腐病;柑桔潰瘍病;番石榴炭疽病、黑星病、瘡痂病、疫病;木瓜根腐病、疫病;芒果黑斑病及紅龍果潰瘍病等病害好發時節,落實田間衛生管理是首要措施,並請選用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http://www.tactri.gov.tw/wSite/ct?xIt ... ctNode=333&mp=11#cat4)加強防治。
梅雨季節籲請農友加強防雨措施,是降低農作物受損害的當務之急,農友若有任何相關技術問題,可逕洽高雄場,技術人員將竭誠為農友服務。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受到去(105)年颱風及暖冬的影響,南臺灣玉荷包荔枝不但花期延後,且多半為帶葉花穗(俗稱紅花),甚至有些園區開花率不到4成。經園區勘查後,普遍發生於前一年強修剪的植株,因此,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特別在荔枝產期結束前,預先呼籲農友掌握荔枝枝條修剪的時間及程度,以因應氣候變遷,穩定開花。
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表示,高屏地區是荔枝栽培的重鎮,更是以早熟、質優、小核種‘玉荷包’聞名,栽培面積已達3,000公頃左右。因品種不易結果特性,往年多著重在開花後至採收前的穩定結果管理,然而近兩年,在秋冬季節受颱風、暖冬或降雨等氣候影響,使荔枝間歇性抽梢頻率增加,營養生長停頓時間過短、枝條成熟度不足,開花能力降低,尤其,今年未開花或開花少的園區,大都發生於前一年幾乎理光頭的植株,為此,高雄場特別在玉荷包荔枝果實產期(6月上、中旬)結束前,提醒農友適當的更新修剪,可讓秋冬晚梢控制的成效事半功倍,達到穩定開花的目的。
荔枝開花需要低溫條件,在低溫環境下,一般濃綠成熟葉的荔枝開花能力較淡綠色枝梢高;研究調查發現10月長出來的新梢,花期不但延後,且開花率不及4成,可見枝葉培養及抑制秋冬嫩梢是促成開花的重要技術。而秋冬梢發生的頻率隨著植株修剪強度增強而提高,不僅徒增控梢困難度,也讓開花率降低,且帶葉花穗(俗稱紅花)比例高;暖冬下,開花率更低。有鑑於此,農友在果實採收結束後,植株於6月中旬進行修剪,除將樹冠內過密或細小枝條疏除外,整株枝條僅宜截短1/2~2/3(約留6-8片葉),葉腋經7-10天開始萌新芽,9月底前培養3次新梢,如此,將可減輕颱風或暖冬等不良氣候對荔枝開花的不利影響。
林場長強調,近年氣候變化急劇,對荔枝果農的考驗更加嚴峻,唯有充分瞭解栽培品種特性、果園枝梢生育狀態,並視氣候條件,採取適度修剪控稍等因應措施,才能減輕氣候劇烈變化對生產的衝擊。荔枝修剪有其關鍵技術,倘若農友有任何相關問題,可逕洽高雄場,技術人員將竭誠為大家服務。 |
(記者林和男/花蓮報導)為因應蘇花公路中斷造成民眾滯留於東部,交通部航港局緊急啟動蘇花海運備援機制,31日「麗娜輪」上午8時16分從蘇澳港開往花蓮港1航班、上午12時自花蓮港開往蘇澳港1航班,總計2航班共疏運民眾550人、汽車213輛、遊覽車2輛、貨車1輛、機車10輛,協助因蘇花公路中斷受困之民眾及車輛順利通行。
航港局表示,本次奉交通部指示因應端午連續假期蘇花段之緊急疏運任務,兩日(5/30、31)計啟動6航班、疏運民眾1,701人、汽車515輛、遊覽車16輛、大貨車3輛及機車34輛(詳后附成果彙表),其中花蓮往蘇澳航班均滿載,有效疏解滯留民眾及車輛。
本次疏運任務圓滿完成,航港局特此感謝東聯航運、合富海運、臺灣港務公司、臺鐵局、港務警察局、海巡署、公路總局及客運業者、宜蘭縣政府、花蓮縣政府等機關單位鼎力協助。
蘇花公路中斷海運備援機制疏運成果 |
|||||
5月30日 |
旅客(人) |
小客車 |
大客車 |
大貨車 |
機車 |
麗娜輪第1次中午12時(花蓮往蘇澳) |
496 |
111 |
11 |
1 |
13 |
麗娜輪第2次下午3時(蘇澳往花蓮) |
61 |
21 |
|
|
|
麗娜輪第2次下午7時(花蓮往蘇澳) |
490 |
137 |
3 |
1 |
11 |
合富快輪下午6時40分(花蓮往基隆) |
104 |
33 |
|
|
|
小計 |
1151 |
302 |
14 |
2 |
24 |
5月31日 |
旅客(人) |
小客車 |
大客車 |
大貨車 |
機車 |
麗娜輪上午8時16分(蘇澳往花蓮) |
69 |
29 |
2 |
1 |
5 |
麗娜輪中午12時(花蓮往蘇澳) |
481 |
184 |
|
|
5 |
小計 |
550 |
213 |
2 |
1 |
10 |
總計 |
1701 |
515 |
16 |
3 |
34 |
(記者林和男/花蓮報導)為因應蘇花公路中斷造成民眾滯留於東部,交通部航港局緊急啟動蘇花海運備援機制,30日「麗娜輪」從花蓮開往蘇澳2航班、蘇澳開往花蓮1航班,以及「合富快輪」從花蓮開往基隆1航班,總計4航班共疏運民眾1,151人、汽車302輛、遊覽車14輛、貨車2輛、機車24輛,有效協助因蘇花公路中斷受困之民眾及車輛順利返家。
30日4航班疏運情形如下:
(1)麗娜輪中午12時花蓮往蘇澳:疏運民眾496人、汽車111輛、遊覽車11輛、貨車1輛、機車13輛。
(2)麗娜輪下午3時蘇澳往花蓮:疏運民眾61人、汽車21輛。
(3)合富快輪下午6時40分花蓮往基隆:疏運民眾104人、汽車33輛。
(4)麗娜輪下午7時花蓮往蘇澳:疏運民眾490人、汽車137輛、遊覽車3輛、貨車1輛、機車11輛。
30日搭乘海運返家人潮相當踴躍,花蓮往蘇澳及基隆之航班均已額滿,考量民眾高度需求,且蘇花公路預計31日下午4時至6時暫時開放單線雙向通行,航港局特別協調「麗娜輪」增開明31日上午8時30分從蘇澳港開往花蓮港(上午7時現場開始售票)、中午12時從花蓮港開往蘇澳港(上午8時30分現場開始售票,目前已有259人及103輛小客車預定,預計尚有60輛小客車空間)。有需要的民眾依現場排隊先後次序購票上船,詳情可洽麗娜輪(東聯航運公司)聯絡電話02-2504-6111轉分機1104及1202或傳真02-6618-6196;或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02-89783530及東部航務中心:0972-762923協助處理!
(記者林和男/花蓮報導)為因應東部蘇花公路中斷以致旅客滯留,經交通部通知啟動「東部蘇花段陸路運輸中斷之疏運應變方案」,由交通部航港局通知執行蘇澳-花蓮特定航線疏運任務之船舶運送業(合富海運),依該局「蘇花段海運備援標準作業程序」、「船舶運送業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作業須知」疏運滯留旅客。並透過緊急採購方式通知船舶運送業(東聯航運公司),進行疏運滯留旅客。
合富海運所屬合富快輪,為客貨船總噸位3,178噸,可載運乘客442人、大遊覽車10部(或小客車24部),由蘇澳港往返花蓮港,單程50浬,航行時間3小時(單程),蘇澳-花蓮航線運價單程成人400元,3歲以上未滿12歲之兒童、65歲以上年長者、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1人等收取200元,未滿3歲兒童酌收保險費用40元。車輛部分,小客車或小貨車每輛收取1,500元,遊覽車每輛收取2,500元,貨車比照遊覽車收費。
東聯航運公司所屬麗娜輪,為客貨船總噸位10,712噸,可載運乘客774人、小汽車 355輛(或198輛小汽車加上33卡車),由蘇澳港往返花蓮港,單程50浬,航行時間90分鐘(單程),蘇澳-花蓮航線運價經濟艙單程成人700元,滿2歲未滿12歲之兒童收取500元,2歲以下嬰童,不分艙等須支付每段新臺幣100元之船票。車輛部分,自小客車每輛收取1,500元,遊覽車每輛收取2,500元,貨車比照遊覽車收費。
航港局業協調合富海運旗下合富快輪及東聯航運公司啟動蘇花公路中斷備援機制,並由麗娜輪預定(30)日中午12時由花蓮港返回蘇澳港,另合富快輪預定(30)日下午4時由花蓮港返回蘇澳港,另旅客接駁將會由公路總局安排接駁車輛由花蓮火車站至花蓮港,再由蘇澳港接駁至蘇澳新站,如果有需要的民眾依現場排隊先後次序購票上船,可以洽詢東聯航運公司聯絡電話02-2515-6565或傳真02-6618-6196;合富海運聯絡電話07-2153630或傳真 07-2155113;或北部航務中心:02-89783530及東部航務中心:0972-762923協助處理!
(記者林和男/花蓮報導)為因應東部蘇花公路中斷以致旅客滯留,經交通部通知啟動「東部蘇花段陸路運輸中斷之疏運應變方案」,由交通部航港局通知執行蘇澳-花蓮特定航線疏運任務之船舶運送業(合富海運),依該局「蘇花段海運備援標準作業程序」、「船舶運送業執行特定航線疏運任務作業須知」疏運滯留旅客。並透過緊急採購方式通知船舶運送業(東聯航運公司),進行疏運滯留旅客。
合富海運所屬合富快輪,為客貨船總噸位3,178噸,可載運乘客442人、大遊覽車10部(或小客車24部),由蘇澳港往返花蓮港,單程50浬,航行時間3小時(單程),蘇澳-花蓮航線運價單程成人400元,3歲以上未滿12歲之兒童、65歲以上年長者、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1人等收取200元,未滿3歲兒童酌收保險費用40元。車輛部分,小客車或小貨車每輛收取1,500元,遊覽車每輛收取2,500元,貨車比照遊覽車收費。
東聯航運公司所屬麗娜輪,為客貨船總噸位10,712噸,可載運乘客774人、小汽車 355輛(或198輛小汽車加上33卡車),由蘇澳港往返花蓮港,單程50浬,航行時間90分鐘(單程),蘇澳-花蓮航線運價經濟艙單程成人700元,滿2歲未滿12歲之兒童收取500元,2歲以下嬰童,不分艙等須支付每段新臺幣100元之船票。車輛部分,自小客車每輛收取1,500元,遊覽車每輛收取2,500元,貨車比照遊覽車收費。
航港局業協調合富海運旗下合富快輪及東聯航運公司啟動蘇花公路中斷備援機制,並由麗娜輪預定(30)日中午12時由花蓮港返回蘇澳港,另合富快輪預定(30)日下午4時由花蓮港返回蘇澳港,另旅客接駁將會由公路總局安排接駁車輛由花蓮火車站至花蓮港,再由蘇澳港接駁至蘇澳新站,如果有需要的民眾依現場排隊先後次序購票上船,可以洽詢東聯航運公司聯絡電話02-2515-6565或傳真02-6618-6196;合富海運聯絡電話07-2153630或傳真 07-2155113;或北部航務中心:02-89783530及東部航務中心:0972-762923協助處理!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為因應蘇花公路中斷造成民眾滯留於東部,交通部航港局緊急啟動「東部蘇花段陸路運輸中斷之疏運應變方案」,今(30)日已安排「麗娜輪」與「合富快輪」航行3個航班從花蓮載運旅客及車輛返回蘇澳,且為協助民眾返回花蓮,亦安排1個航班從蘇澳載運旅客及車輛返回花蓮。30日搭乘人數相當踴躍,花蓮往蘇澳航班均已額滿,且蘇花公路預計31日下午4時至6時暫時開放單線雙向通行,航港局特別協調「麗娜輪」增開31日上午8時30分從蘇澳港開往花蓮港(上午7時現場開始售票),中午12時再從花蓮港開往蘇澳港(上午8時30分現場開始售票),以協助滯留於蘇澳及花蓮之民眾順利返家。
航港局30日共啟動花蓮往蘇澳3個航班、蘇澳往花蓮1個航班,分別為「麗娜輪」於中午12時、下午5時30分及「合富快輪」於下午4時從花蓮往蘇澳,以及「麗娜輪」於下午3時從蘇澳往花蓮。根據統計,麗娜輪30日中午12時花蓮往蘇澳航班,共疏運民眾496人、汽車111部、遊覽車11部、貨車1部、機車13部,下午3時蘇澳往花蓮航班,共疏運民眾61人、汽車21部,有效協助民眾順利返家。
麗娜輪航行花蓮港及蘇澳港之間所需時間約90分鐘,運價經濟艙成人700元,滿2歲未滿12歲之兒童500元,2歲以下嬰童100元。自小客車每輛1,500元,遊覽車及貨車每輛2,500元,機車每輛300元,重型機車每輛500元。
如果有需要的民眾依現場排隊先後次序購票上船,可洽詢麗娜輪(東聯航運公司)聯絡電話02-2504-6111轉分機1104及1202或傳真02-6618-6196;合富快輪(合富海運公司)聯絡電話07-2153630或傳真 07-2155113;或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02-89783530及東部航務中心:0972-762923協助處理!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為提升我國港口貨運量、協助經營相對較為困難之業者及提供業者取得所需資金之管道,以支持我國航運業者永續經營、根留國內之決心,航港局特修正「航運業獎勵振興暨促進產業升級措施方案」,使方案更符合業界實務需求,希望我國航運業者在此波全球不景氣的惡劣環境影響下,能夠透由政府的全力協助,重新站穩腳步,朝優化及提升品質方向繼續努力,讓我國航業在未來全球競爭時代中擁有新動力,取得優勝的關鍵。
針對本次修正發布之「因應全球航運景氣衰退航運業獎勵振興暨促進產業升級措施方案」,航港局表示,方案內容包含獎勵措施、振興措施及促進產業升級措施,各項措施內容、申請資格及受理申請單位等事項分別說明如下,相關資料得至航港局全球資訊網/為民服務/下載專區/航務業務專區取得。
基於海運為我國重要經濟命脈,為提振我國整體航運產業,協助我國航運業者專注於本業之經營,提升我國航運產業服務品質及國際品牌,未來航港局將持續觀察全球航運及經貿情勢,滾動檢討相關政策方案、措施,期在政府與航商共同努力下,帶動我國港口及周邊產業的成長動能,促進國家整體貿易及經濟成長。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國際航運市場於去(105)年歷經一連串經營事件(5併1倒)後,航運聯盟重組甫於106年4月1日生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吳榮貴教授表示,航商整併與聯盟重組對航運市場的影響,將使航商變少,市場集中度提高,有利於市場運價的穩定。另聯盟變大,將使航線服務整合度提高,託運人選擇減少。
關於船舶大型化趨勢,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鍾政棋教授分析,全球貨櫃船大型化發展2018年將到達頂峰,2019年有減緩趨勢;全球散裝船舶自1990年迄今,平均載重噸位亦成長74%(達7萬4,000餘噸),且船舶艘數成長1倍(達1萬餘艘)。另關於貨櫃船隊發展與效率檢視部分,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吳偉銘教授更以運輸經濟理論模式評估貨櫃船隊效率,並進行最適船隊容量估計,藉以提出提升船隊效率之調整策略建議。
交通部航港局5月26日(星期五)下午於該局舉行「大船化及聯盟重組對我國航運及港埠發展之影響及因應對策」座談會,除邀請前述3位專家學者擔任與談人外,也協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李選士副校長共同與談,分享對於國際海運市場(貨運)及發展趨勢對我國籍業者與我國港埠發展之影響及因應對策;並以綜合座談型式與產、官、學各界代表互相交流,為我國航運與港埠的未來發展及因應對策激盪出許多前瞻思維。
(記者林鈴雀/澎湖報導)106年端午節連續假期即將到來,交通部航港局對於轄管離島及小三通客輪之載客運能及航行安全極為重視,除為因應端午節連續假期之運輸需求協調業者加派航班疏運旅客外,並加強客輪安全檢查,嚴格要求業者注重航行安全,不得超載旅客,以維護旅運安全。本次疏運期程為106年5月26日至106年5月31日共計6天,預計提供臺灣本島與離島間8條航線及金馬小三通4條航線總計固定開航1,344航次,預估可提供33萬3,854人次之運能。
為使所有旅客均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航港局於端午節連續假期前派員前往各地客船碼頭,加強載客船舶救生、救火、救難設備檢查並查驗其演習情形,以確保載客船舶之安全管理。如疏運期間遇不可抗力因素致載客船舶無法航行時,航港局各航務中心除要求業者於營業處、候船室等處所張貼公告,並以網路、廣播等多媒體方式對外公布,方便民眾掌握訊息,同時啟動海空聯繫機制,請民航局協調加派班機疏運旅客。
航港局提供緊急連絡電話:北部航務中心(02)89783530、南部航務中心(07)2620762、中部航務中心0978-300116、東部航務中心0972-762923或0972-762926,以即時處理疏運期間突發狀況及緊急事件,提供旅客良好服務、保障消費者權益。相關海運航班訊息,民眾可至航港局資訊網(http://www.motcmpb.gov.tw/)點選「為民服務」選項,於「航班表」項下查詢,以預先安排端午節假期間返鄉及出遊行程,期使每位民眾都能乘興出遊、盡興而歸。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為達規模經濟利益,船舶大型化已成為近年來國際航運業重要的發展趨勢;另航運聯盟重組甫於106年4月1日生效,相關影響業逐漸發酵。為因應上述趨勢對我國航運及港埠發展之影響,交通部航港局將於5月26日(星期五)下午於該局舉行「大船化及聯盟重組對我國航運及港埠發展之影響及因應對策」座談會。
會中特別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吳榮貴教授、鍾政棋教授及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吳偉銘教授擔任與談人,針對國際航運聯盟重組、船隊經營效率及船舶大型化等議題進行深入剖析,並採綜合座談方式引導現場嘉賓對談交流,期共同探討提出建言,俾研擬我國航運及港埠發展之因應對策。
本次座談會邀集航運產、官、學界齊聚一堂,冀以前瞻務實的觀點為我國航運注入創新思維。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2017國際海運趨勢論壇圓滿落幕
深化國際海事鏈結 掌握趨勢連動關係
(記者林鈴雀/台北報導)為加強臺灣與國際之鏈結、深化我國海運共識為目標,航港局今日下午於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7國際海運趨勢論壇」,以「THE ROUTE AHEAD: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未來之路的機會與挑戰」為主題,邀請國際航運協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主席Mr. Esben Poulsson、秘書長Mr. Peter Hinchliffe國際級專家,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吳榮貴教授、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張志清理事長、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趙國樑董事長等嘉賓,以宏觀的視野分享實際案例,提出前瞻務實的新思維,並就我國航運產業經營環境與國際趨勢之連動關係與因應對策進行深度對談。
航港局謝謂君局長表示,全球商品超過80%經由海上運輸,海運是全球國際貿易的支柱,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等機構數據,全球經濟成長率已連續3年下降,聯合國海運年報資料也顯示全球運能仍然過剩,2015年至2016年海運運費屢創歷史新低,航商為優化營運,衍生擴大整合、重組新聯盟之整併風潮。所幸去(2016)年底露出景氣復甦曙光,在供需差距逐步縮小下運價止跌回升, 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將提升至2.8%,挾帶巴拿馬運河及蘇伊士運河擴建新的成長動能,將重塑世界運輸網路及增加商業機會;另一方面,第四次工業革命、大數據、分享經濟及電子商務的趨勢等,都為海上運輸帶來機會。惟全球財金界領袖在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表示,面對「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恐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衝擊」,今年應審慎面對可能出現「黑天鵝效應」的挑戰。
論壇在ICS主席及秘書長兩位國際級專家啟動下,以獨到見解剖析國際趨勢外,特別闡述ICS與國際海事組織(IMO)作決策溝通之努力過程,傳遞國際上累積IMO人才智庫的寶貴經驗。另90分鐘的座談時間,集結國內專家學者和兩位外籍專家進行深度討論,由前交通部航政司司長吳榮貴教授主持,探討我國航運產業經營環境與國際趨勢之連動關係與因應對策,與談嘉賓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張志清理事長提出「重新定義全球定期航商競爭力-規模越大越好?或是穩定成長?」首先分析目前營運環境,因低利率、造船科技精進及航商合併或聯盟組成,造成艙位超額供給、運價低盪;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趙國樑董事長分享今年九月將施行之壓艙水公約及2020年燃油含硫量必需低於0.5%,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溫室氣體排放控制。
Q&A時間全場充分意見交流,輔仁大學法律學院黃裕凱教授提問表示,ICS是IMO所認可的60多個NGO中,非常活躍的一個,ICS於IMO多個委員會都有高度參與,主要集中在法律委員會及便利委員會, 另外在MSC及MEPC等委員會例如STCW、船舶空污等,均有ICS的身影,以其如此深厚的與IMO合作經驗有什麼方式臺灣能『實質地參與IMO各項活動』?ICS主席Mr. Poulsson、秘書長Mr. Hinchliffe回應表示,亞州船東協會為ICS會員,與ICS長久以來緊密合作,全國船聯會為亞洲船東協會成員,可用亞洲船東協會會員身分實質參與IMO各項活動,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秦玉玲理事長、交通部航政司林上閔技正及航港局許家駒科長亦利用難得機會提問IMO相關問題,均得到滿意回應。沛華集團王堉苓法務執行長會前提出由吳榮貴綜合座談主持人代為提問與臺灣海商法學會饒瑞正秘書長等多位來賓提問,ICS有無考量規定建請聯合國貿法會作船東破產之保障機制或監督機制、ICS對鹿特丹規則的看法等問題,在5位大師之精闢分析與回應後,吳榮貴教授作總結下完成一場熱絡、有活力的海運論壇樂章。
臺灣位於亞太重要航線交會點,是連結全球經貿發展的生命線,更是國內經濟主要核心競爭力,航港局正積極打造新世代海運經貿,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強化海運產業競爭力。「2017國際海運趨勢論壇」為今年臺灣海運不可錯過之盛事,從全球市場的高度思維,引領大家一同解析海運議題,開創新局!未能到場參與並關心海運議題的朋友,可至航港局官網(http://motcmpb.gov.tw)/重要業務/海運產業論壇/論壇轉播影音觀看。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航港局為充實燈塔維護人力,預訂於今年增補燈塔技工缺額17。本次甄試作業,委由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代為辦理,報名時間自106年6月2日至6月15日,一律採網路報名,筆試日期為6月25日,考試內容為基本電學、燈塔常識;口試及體能測驗日期為7月16日,口試包括儀態、語言表達、才識等,體能測驗為爬竿4公尺。
航港局表示,錄取人員依成績排名順序,分發至技工出缺之燈塔服務,工作性質需高空油漆、燈器保養、其他清潔維護工作等,僱用後先行試用3個月,期滿考核合格後正式僱用,初任燈塔技工薪資為每月新臺幣31,245元,試用期間同正式僱用之薪資標準,另享有年終獎金、考績獎金、勞健保、退休金等福利。分派服務地點如在澎湖、金馬等離島燈塔,依「各機關學校公教員工地域加給表」另給予地域加給。
本次甄試簡章已於5月23日起登載於網際網路,歡迎上網查詢:
交通部航港局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http://www.motcmpb.gov.tw,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甄試專區首頁:http://www.ptri-examination.org.tw/
|
(記者吳金里/高雄報導)蓮霧栽培成本高,且易受天候影響收成,全臺栽培面積8年內驟減2,000多公頃,高雄市路竹區楊基君農友顛覆了傳統上蓮霧精緻細工的生產方式,建立省工、低成本的大規模「減法耕作」栽培模式,創下一年800萬的年營業額,在蓮霧產業上開闢了一條活路。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 5月16日在楊基君農友果園舉辦「蓮霧健康管理果園觀摩會」,吸引屏東主要產區及全臺各地共90位農友前來觀摩。
觀摩會由高雄場林景和場長親自主持,先由高雄場的陳思如助理研究員簡介楊基君農友的「蓮霧低投入、大面積生產管理模式」,再由陳明吟助理研究員及林永鴻副研究員分別說明「蓮霧合理化施肥」及「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最後由楊基君農友從實務面角度切入,將切身經驗與農友分享。
楊基君農友表示,在鄰田休耕5年的蓮霧園觀察到,沒有施肥、噴藥、除草的蓮霧園,自然結果的蓮霧雖然小,但竟然沒有難纏的薊馬和病害等問題,領悟到許多栽培問題是因為過多的農業資材投入,破壞了原有的平衡,因此他選擇用「減法耕作」來調整自己的栽培方法。由於大規模生產的成本投入每一筆都相當龐大,更需要斤斤計較。他的‘紅寶石’蓮霧每年每株僅施用台肥43號2公斤,其餘視生長需求以即溶肥料葉面施肥,不會多花成本使成分不明的昂貴資材;農藥的使用完全依照改良場提供的推薦用藥清單,不擅自提高濃度;每季生產只在花蕾形成時及果實採收後各進行一次必要性的修剪,捨去了一般大果種多次修剪、蓋網催花及吊果等細工,每年每株蓮霧樹的成本控制在1,000元以內。雖然減少了人工和資材的投入,但果實品質穩定安全,而且在友善的果園裡,時有野兔、樹蛙還有螢火蟲相伴。
林場長強調,邁向成功的路不只一條,了解自己的特質,找到適合的方向,才能走得更長更遠。蓮霧產業正走向兩級化的轉型期,具有適當地理條件及精緻栽培技術者,走向生產規模較小但產品價值較高的精品蓮霧;而果實品質穩定一致的生產者,則可朝向降低成本及擴大規模之穩定生產模式,建立品質穩定、可信賴的平價品牌。農友如有需要技術諮詢,歡迎逕洽高雄場,技術人員將竭誠為大家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