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哈奇/澎湖報導)澎湖縣105年度紫錐花運動「健康反毒-青春洋溢」動態才藝競賽,昨(18)日在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綜合館登場,參賽的四校十支隊伍一百多名的學子熱力全開,力挺紫錐花,宣示反毒、共同打造無毒家園的決心。
澎湖縣政府教育處與學生校外會為鼓勵學生從事正當的休閒運動,珍愛自己、遠離毒害,特別以「健康反毒-青春洋溢」為主題,擴大辦理紫錐花運動動靜態才藝競賽,希望透過多元的活動讓高中職、國中小的學生參與其中,每個學生都能以健康的休閒活動取代菸、毒的誘惑,珍愛自己,遠離毒害的威脅。
活動由督導桑治強主持,澎湖縣政府盧參議春田、少年隊曾隊長啟揚、教育處學管科蔡科長瑞全、澎湖海事薛主任永和、馬公高中林主任佩貞及各參賽國中校長們共同帶領全體與會人員進行無毒家園反毒宣誓,展現拒毒、抗毒堅定的態度與決心。
在靜態才藝競賽方面,以「紫錐花」之健康、反毒及愛己愛人之意象,結合「健康反毒-青春洋溢」之概念,透過「四格漫畫」之創作,表達對毒品危害之警惕,共計107件作品,相當踴躍,各組得獎者如下:高中職組-第1名澎湖海事-謝安怡,第2名馬公高中-趙沛洋,第3名馬公高中-龔思穎,第4名馬公高中-吳右苺,第5名馬公高中-張育瑄,佳作6名為馬公高中吳芃欣、馬公高中吳映彤、馬公高中吳開陽、馬公高中蔡思齊、馬公高中薛翊彤、馬公高中林洸渼、楊映嫻;國中組-第1名馬公國中-陳元元,第2名白沙國中-張凱婷,第3名鎮海國中-胡軒瑋,第4名馬公國中-朱紘廷,第5名白沙國中-曾茗邠,佳作6名為西嶼國中-顏佑丞、吉貝國中-莊承泰、西嶼國中-薛宛倫、馬公國中-王聿安、西嶼國中-馮貽霆、馬公國中-李又成;國小組-第1名中正國小-蔡沛璇,第2名中正國小-蔡韶均,第3名竹灣國小-賴主心,第4名竹灣國小-顏冠鈞,第5名外垵國小-李又恬,第6名中正國小-薛又瑄,佳作7名為七美國小-許倢瑜、七美國小-顏偉樊、中正國小-蔡佳臻、中正國小-洪敬安、中正國小-陳杏宜、七美國小-張穗庭、中正國小-洪禕柔,共36位同學獲獎,得獎作品陳展於會場旁的健康反毒走廊。
動態才藝競賽於昨(18)日假澎湖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綜合館舉辦,國高中共計有四校十支隊伍報名參加,以話劇、歌唱、舞蹈、吉他等才藝,融入紫錐花運動反毒宣教,使參加學生充分明瞭防制學生藥物濫用之積極意涵外並充分發揮團隊精神。
活動中只見各參賽隊伍無不卯足全力,而評審團隊依各隊的主題切合度、創意表現、整體表演與協調性,造型及道具等評分結果,高中職組由澎湖海事-熱舞社奪冠、澎湖海事-食三乙隊、澎湖海事-當我們童在一起隊分居2、3名;2名佳作為馬公高中熱舞社奔向陽光及魔鬼終結者;國中組由湖西國中-湖中街舞隊拿下第1名、白沙國中-反毒特攻隊第2名;兩位專業評審分別提供同學寶貴的意見,勉勵同學在反毒主題呈現時多結合各種才藝及創意,進退場時加強流暢度及默契,期望更多的同學投入參與,全場在一片歡樂聲中進入尾聲,活動圓滿結束。
(記者呂水上/澎湖報導)馬公市立幼兒園澎南分班兩部幼童專用車將於明(106)年達汰換車齡,百世多麗藍俊昇董事長在得知消息後,以感恩、回饋鄉里的心,特贈兩部娃娃車給馬市幼。
在市公所財源籌措困難,又依幼兒園專用車輛與其駕駛人及隨車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車齡滿十年之幼童專用車應予以汰換規定下,曾行文至中央單位尋求補助未果,藍董事長基於對社會責任之回饋及幼兒的行車安全並以疼惜與呵護幼兒的心情,在昨(16)日贈車儀式下,贈送兩部車價近160萬的娃娃車給馬市幼。
市長葉竹林致詞中表示,非常感謝藍董事長照顧和嘉惠馬公市立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市公所的請求下,豪爽的答應贈送兩部娃娃車,可說是幼兒園的及時雨,也希望小朋友們坐新車時上下學時能快快樂樂的上學,平平安安的回家。藍董事長也表示,幼兒園也是重視學前教育的機構,他在96年時有送過馬市幼兩部娃娃車,適逢車齡也快要屆滿,也希望再次贈送娃娃車給小朋友們乘坐,能坐的舒適、坐的安全、更能平安到家。
在市長葉竹林、市公所一級主管、許國政代表、蘇育德代表贈車儀式見證下,將車鑰匙託付給葉市長,葉市長也為了感謝藍董事長的捐贈,亦送一幅美匾答謝,對於藍董事長不忘回饋鄉里的捐贈,表達最高的謝意。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日前本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風櫃國小)王雅嫺主任帶領今年度全縣國中小學生「海洋知識PK賽決賽」獲得國小組前三名學童,風櫃國小顏芯菱、馬公國小王生樺及中正國小洪宥騏前往參加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所辦理之「105年度海洋教育嘉年華-國民小學海洋知識擂台賽決賽」榮獲第一名殊榮,馬公市長葉竹林特別到校頒發-「馬公之光」獎牌,加以鼓勵。
葉市長昨日一早特別偕同推薦這三位海洋知識擂台賽盟主的馬公市民代表蘇育德前往馬公國小,利用升旗時間頒發獎牌給王生樺同學,小小年紀,能有如此亮眼的表現,值得讚揚;葉竹林市長亦將於11月22及29日親至中正、風櫃國小頒發「馬公之光」-獎牌給另外兩位冠軍得主。
此次獲得冠軍的三位同學,雖然來自不同的學校,但經過他們自發性反覆認真練習,發揮團體精神,勇於面對挑戰,加上臨場的專注表現,一舉榮獲佳績。
馬公市長葉竹林對這三位海洋知識擂台賽盟主,小小年紀就能對海洋環境議題擁有如此豐富知識,大為讚賞。葉市長也借此機會鼓勵所有同學,發展自己的長才,持續努力,有一天你也能像澎湖美麗的海灣一樣,被世界看見。
葉竹林市長也讚許馬公、中正、風櫃國小教學團隊,對海洋環境議題的重視,將海洋教育知識及素養融入教學中,深植到每個孩子的心中,讓澎湖的海洋能永續為目標。
馬公國小吳妙娟校長非常感謝市長的肯定,孩子在鼓勵中成長,相信一定可以為澎湖爭取更好的榮耀。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促進海洋產業永續發展,縣府、高雄市政府、工研院、澎湖科技大學9日上午在澎湖科技大學舉行「南台灣跨領域科技新中心」簽約暨揭牌儀式,透過產官學合作,跨領域科技的創新,提升南臺灣海洋生技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縣長陳光復則期盼透過產官學共同攜手合作,協助本縣海洋產業升級。
9日上午於澎湖科技大學海洋科技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的簽約暨揭牌儀式,由陳縣長、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工研院產服中心副主任黃新鉗、澎湖科技大學校長王瑩瑋等共同簽署,包括副縣長林皆興、農漁局長陳高樑、建設處長洪棟霖、水產種苗繁殖場場長陳銓汶、高雄市經濟發展局長曾文生、工業技術研究院總監陳源德、經理王毓萱、屏東海生館宋秉鈞教授、正修科技大學方力行教授、中山大學產學營運及推廣教育處長溫志宏、經理陳瑞煌、澎湖科技大學教務長邱采新、主任秘書吳正隆、研發長楊慶裕、海洋資源暨工程學院長胡武誌等貴賓共同見證。
陳光復表示,澎湖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及世界最美麗海灣,珊瑚培育及海洋生態相當重要,尤其面對全世界競爭激烈情況之下,產業升級絕不能單打獨鬥,須共同攜手合作,協助產業升級。
陳光復指出,南台灣跨領域科技新中心,本縣創新重點將放在「海洋領域」,期望藉由多方合作及資源挹注,初期將先針對本縣在地特色進行創新技術研發需求及輔導,未來將更結合學界與產業能量,共同研發創新技術並建立產業生態系與協作平台,提升南臺灣產業競爭力。
為促進南臺灣產業永續發展、高雄市政府結合學研單位之資源,合作成立「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配合南部產業需求,選定金屬、農業、海洋及醫療為發展重點,以跨領域創新科技術協助南部產業轉型升級。
澎湖科技大學為海洋領域的統籌單位,初期透過工研院的資源挹注,與高雄市政府、縣政共同於澎湖科技大學設置「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海洋領域」。四方議定共同為南部海洋生技業注入跨校、跨縣市、跨領域之產業應用創新科技技術,藉此以提升南臺灣海洋生技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臺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為永續發展海洋產業並持續升級產業能量,今(11/09)澎科大、工研院、高雄市政府與澎湖縣政府共同成立「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為南部珊瑚養殖研究注入創新的技術,以跨校、跨縣市、跨領域與產業應用合作,提升南臺灣海洋產業國際的競爭力。
澎湖縣縣長陳光復表示,澎湖擁有享譽世界的美麗海灣資源,將著眼「海洋領域」為創新發展的重心。「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海洋領域」將設置在澎湖科技大學內,期能藉由多方合作及資源挹注,針對在地產業特色進行創新技術研發需求及輔導,未來更將結合學界與產業能量,共同研發創新技術並建立產業生態系與協作平台,提升南臺灣產業競爭力。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產業發展不分縣市地域,因此在南臺灣跨領域計畫發想時,除了跨產業領域結合外,更設想因應在地發展,將跨縣市地域進行合作,如今日特別跨海與澎湖縣政府合作,未來更將跨法人整合,透過三跨域合作共同為南台灣產業盡一份心力。目前海洋領域初步選定台灣原生物種皮珊瑚為優先培育物種,未來計畫透過工研院與海生館提供環控技術,於澎科大進行半戶外養殖的先導試驗,除了帶動當地觀光產業外,更可加值商品化。也預告高雄市將與工研院成立「南臺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統籌目前各領域計畫進度,作為各領域計畫的推手,在未來商品化、市場化過程中給予輔導及籌資等協助。
工研院產服中心副主任黃新鉗指出,為協助南部產業發展需求,工研院與高雄市政府、南部的大學及業界共同成立「南台灣跨領域產業諮詢委員會」,就金屬、農業、醫療器材、海洋等四大重點產業,注入創新整合技術能量。未來海洋領域將聚焦『高值海洋生物機能原料研發與商品應用技術』,藉由工研院在溫室環控系統的建置技術,結合屏東海生館於珊瑚養殖的經驗,共同開發室內人工繁養殖珊瑚量產技術。透過LED光源、水溫、水質、水流等參數優化,大量繁殖本土軟珊瑚。利用生物萃取技術,再行純化珊瑚活性物質,未來將可應用於生技、美妝、醫材等高附加價值產業。
澎科大校長王瑩瑋表示,珊瑚適合生長在水溫介於攝氏20~28度中,但在水源受到污染的威脅下,台灣的珊瑚要維持一定的存活率並不容易。而澎湖離島週邊的水域較無此威脅,非常適合做珊瑚養殖研究的地點。該校透過「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辦公室的成立,結合澎湖水試所、海生館等單位的養殖與研究資源,透由跨領域科技的創新,扶持澎湖在地水產養殖相關產業,進一步擴展與強化成效。澎科大長年以來深耕在地產業,具備澎湖水產養殖能力及優勢,將能對澎湖當地海洋產業發展升級轉型與人才培育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帶來實質的正面效益。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馬公市立幼兒園接續105學年度第1場次親職講座,日前29日及30日二日在興仁里社區活動中心及光榮里(龍行新城)社區活動中心辦理第2場次親職講座,並發揮創意安排幼兒演出腸病毒防治短劇,效果十足,當地社區民眾參與情形亦相當踴躍。
馬市幼本次辦理的親職講座,內容型態與以往非常不同,由老師帶領著小朋友融入社區,並藉由表演話劇方式宣導防治腸病毒,與社區民眾一起互動,小朋友們以生動活潑的劇情帶動現場民眾做:濕、搓、沖、捧、擦的洗手五步驟。
有了幼兒的帶動,現場更是充滿歡樂學習的氛圍,「啊~手跟腳都長水泡了!你這可能是腸病毒喔!」只見一位小醫生有模有樣的看診,藉由戲劇將腸病毒症狀一一列出請家長注意,宣傳效果十足。
兩場次活動分別以東衛分班與園本部的幼兒參與演出,再由第二衛生所張慧玲護理師擔任講師,加強民眾對腸病毒的知識與預防措施,活動中更隨時穿插有獎徵答,加深民眾對腸病毒防治的印象,在結束後獲得現場民眾及家長們的熱烈喝采與掌聲。
市長葉竹林也到現場和民眾們互動,希望藉由話劇表演讓大家知道衛生環境要靠大家共同來維持,小朋友的抵抗力還不太夠,日常生活與居家環境衛生要確實落實,大手牽小手勤洗手,「濕、搓、沖、捧、擦」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減少病菌的產生,小朋友才能健康的長大。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為提供正向、多元的青少年休閒活動,幫助青少年自我探索,找尋夢想,澎湖縣馬公湖西家庭福利服務中心將於11月12日(六)上午10點在澎湖縣兒童少年福利服務中心地下一樓禮堂辦理「夢想起飛生涯分享會」。
縣府社會處表示,本次特別邀請好娛樂工作室 林孟賢老師擔任分享人,分享主題為「來自藝鄉的人」,期待透過典範的經驗分享,讓澎湖青少年能拓展生活視野,透過經驗交流,認識街頭藝術文化,也讓心中的夢想萌芽。
該活動11/2(三)開始受理電話報名,邀請澎湖縣內國中、高中、大學之學生們一起來微行動,往夢想前進。活動消息請搜尋「澎湖縣馬公湖西家庭福利服務中心」facebook粉絲專頁,報名專線927-4167 黃社工、服務地址:馬公市貿商街60號(兒少館)。該活動係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及縣府公彩盈餘補助辦理。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為鼓勵青年參與農、漁村發展,促進澎湖縣農業復興與推動休閒漁業,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合作,希望能藉由大學生投入,為澎湖縣的農漁業再造注入新血,昨(10月29日)於林投村舉辦農業品牌推介及休閒漁業推廣活動,共有當地居民及澎科大師生約百人參與,希望能為日後青年學子走入農漁村開啟更多的可能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次活動由澎科大海洋遊憩規劃辦理,會場除展示許多澎湖農村所種植的農作物,以及以這些食材加工的飲料點心外,更邀請育成中心外部顧問陳俊良說明「澎湖好農」區域品牌的設計理念,還有日後希望能透過包裝設計及品牌的推廣提升澎湖農業價值的構想。不少學子看到這些當地農戶自產自銷的蔬菜,聽完設計者說明的理念,又品嚐過現做的農產加工品,都對未來參與農村再造感到高度興趣。
農漁局長陳高樑表示,「澎湖好農」品牌背後想傳達的故事,除了設計者以具特色的蒙面女郎及老船長的圖像來呈現「好」的意象,說明澎湖的開發是一部半農半漁、半山半海的開拓史外,更傳達了一種老一輩澎湖人引頸期盼年輕人迴游農、漁村共同打拼,讓農漁技法、農漁村文化得以傳承的期望。
這也是陳縣長就任以來,積極推動澎湖縣農、漁業發展的主要目的;為體現縣長陳光復的農漁業政策,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的推動策略,不再特別強調澎湖未來的農業,要從有限的土地種出多少菜,賣得多少錢,而是要強調澎湖農業日後要創造的價值是什麼。所以,「澎湖好農」所強調的,
就是人與土地的關係、傳統產業的傳承與提升,以及旅外澎湖人與家鄉情感的聯繫。透過品牌的設計與包裝的規劃,除了讓澎湖獨特的農產品能夠保留島嶼的原汁原味外,更能將思鄉情感轉換成一種有溫度的話語,透過這樣的價值創造,進一步提高澎湖農產品的價格。
品牌推介活動後,另一項精彩的活動就是讓同學體驗澎湖的傳統漁法「牽罟」。鄉長吳政杰也表示,感謝農漁局支持湖西鄉的農業,能夠在湖西辦理農產品推介,特別是能加碼在林投辦理休閒農業推廣活動,讓年輕人有機會能夠體驗當地的牽罟活動,更是體現早期澎湖人說「林頭金,八罩銀」的說法。參與的學生在當地漁民的指導下,特別從網具準備開始做起。只見活動現場有一群年輕的身影來回穿梭,有的挑網、有的繫繩,雖然手忙腳亂卻又能亂中有序。
直到船手一聲令下,兩邊的年輕人合力把網具往岸邊拉。一群人從開始的雀躍不已,到後面大喊吃不消,才知道原來打魚是一件辛苦的差事。當與海洋的拔河用盡了大家的力氣時,網袋也被拉上了岸邊,這時傳來此起彼落的驚呼聲,因為網裡大概有上百斤的魚獲,難怪會讓大家拉的那麼辛苦。當地漁民也說,這次的牽罟成果豐碩,顯見政府相關單位對海洋的保育有顯著的成果,所有的參與者也都說這樣的體驗真的是令人感動,十分值得!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為防範青少年社會問題,扶輪社捐贈本縣國中小學書籍,28日上午於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贈書儀式,縣長陳光復代表澎湖鄉親感謝扶輪社關心本縣國中小學教育,熱心回饋社會,造福人群慈善義舉。
贈書活動由臺北北區扶輪社長王剴鏘代表贈與,包括國際扶輪3470總監謝奇峰、國際扶輪3470前總監晉茂根、國際扶輪3470前總監晉茂根、馬公扶輪社社長張弘光、臺南北區扶輪社社長林海山、台南扶輪社社長蘇崇舜等共襄盛舉。
陳光復表示,扶輪社成員在各個領域都是國家菁英、棟樑人才,長久以來扶輪社對澎湖無論在教育、公益等活動都持續關心,他給予高度肯定與讚許。對於扶輪社捐贈本縣書籍,關心國中小學青少年教育的善心美意,表達由衷的感謝。
扶輪社指出因為現在網路及社會風氣的開放,導致青少年朋友網路交友社會案件時常發生。為期防止青少年性受害及性騷擾事件的發生,特別印製「一打工‧交友全攻略漫畫書」來致贈送給澎湖縣各級國高中小,以推廣中小學之法治及社會教育。
扶輪社捐贈本縣51所國中小學800本漫畫書,學校每1班級各1本書籍,期盼透過漫畫書形式引起學生興趣閱讀,進而防範青少年問題,推廣法治及社會教育。
(記者吳素貞/澎湖報導)本縣文化局(前身為澎湖縣立文化中心)自民國70年開始運作,便陸續收到民間及機關(構)的捐贈文物,其中文化局園區內的7門古砲及典藏庫房的6門古砲,因有「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史事淵源」、「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具有珍貴及稀有性」及「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等古物價值,並於本(105)年10月12日辦理公告30日。
文化局所典藏的13門古砲具有歷史脈絡,見證清代澎湖海防軍事措施與導航設備,並與澎湖戰略地位、歷來戰役皆有所相關,在近代歷史有相當意義。但是澎湖天氣潮濕、空氣鹽分高而造成鏽蝕,表面字跡大多難以辨識,主要根據楊仁江等著《臺灣地區現存古-調查研究專案》(內政部,1991年),掌握部分的古砲基本資料,這13門古砲名稱為「英制三吋前膛砲」、「清道光三年一千五百觔前膛鑄鐵砲」、「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二千觔前膛鑄鐵砲」、「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一千五百觔前膛鑄鐵砲」(2門)、「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一千觔前膛鑄鐵砲」、「清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群之八百觔前膛鑄鐵砲」、「一千觔前膛鑄鐵砲」(3門)、「西洋前膛鑄鐵砲」、「兩吋半前膛砲」(2門)。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毀損或竊取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該局呼籲民眾愛惜本縣文化資產。文化局也將積極爭取經費,讓古砲有完善的存放空間及展示方式,讓更多人瞭解本縣的文化寶藏。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10月22日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的「創意包裝設計工作坊」活動,下午5點鐘於澎湖科大教學大樓舉辦創意包裝設計成果展後圓滿落幕。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嶺東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蔡逢哲教授、李雁隆教授;景文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曾絲宜教授、臺灣著名插畫家Carol老師前來澎湖,為澎湖科大師生、澎湖手作業者與潛在文創業者,帶領結合理論與實作之工作坊課程,同時針對已有產品之澎湖手作業者與潛在文創業者提供文創諮詢服務,希望為澎湖文化創意產業激盪出更多的創意與創新。
工作坊課程包括創意的一百種方法、設計美學與創意包裝設計實作,參與的40位學員皆能藉由數位編輯軟體,將自己發想的創意與澎湖在地文化融合於商品包裝設計中,希望創意包裝設計能提供商品加值,也形塑出具備澎湖在地文化特色的形象風格。
「創意包裝設計工作坊」由教育部「樂活海洋・永續菊島特色大學」計畫補助辦理,希望能協助澎湖縣政府推動政策並輔助地方克服發展困境,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鍾怡慧教授表示:「澎湖地方產業若能透過文化創意提升產值,未來於地方觀光產業或是個人品牌打造皆能有所助益,期待透過本次工作坊釐清並傳達文化創意的真義,為澎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出新的方向」。
(記者傅珮玲/澎湖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106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招生簡章已於日前公佈於該校網站,共計有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服務業經營管理碩士班一般生5名、水產養殖系水產資源與養殖碩士班一般生3名及在職生2名、觀光休閒系碩士班一般生5名、電機工程系電資碩士班一般生4名及在職生1名及食品科學系碩士班一般生4名及在職生1名,本次考試全部預計錄取一般生21名及在職生4名,並將自10月19日起受理報名。
教務長邱采新表示,106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報考資格為國內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畢業或應屆畢業或具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者;或符合教育部採認之國外大學、獨立學院畢業或應屆畢業者等。報名日期自105年10月19日起至11月8日止(一律網路報名,各項報名表件資料於期限內郵寄或親送至該校教務處),甄試項目分為書面資料審查及面試。有意報考者,請至學校網站(http://www.npu.edu.tw/)「招生訊息」中自行下載招生簡章,詳情請洽教務處註冊組,電話:(06)9264115轉分機1153顏先生。
(記者許耀彬/澎湖報導)望安花宅古厝95號、106號、120號,17日上午舉行修復工程合脊儀式落成典禮,再現古厝新風華。縣長陳光復特地前往望安親自觀禮,恭賀古厝展現新生命,也期盼結合文字敘述古宅歷史文化的過程,帶領民眾一同參與瞭解澎湖文化資產。
陳光復表示,3間古宅修復的美輪美奐,這是澎湖珍貴的文化資產,深具歷史文化價值,希望能保存下來,也期盼其他望安花宅聚落能盡快修復完成,結合古宅歷史文化故事,強化行銷望安花宅傳統建築之美。
古宅所有權人顏中傳、顏瑞玉、曾連宗、曾馨慧與陳正弘等人,與修復匠師們進行簡單隆重的合脊儀式,並依傳統習俗鳴炮擲炸棗。鄉親們也以歡慶的心情參與落成典禮,共襄盛舉,場面隆重。
包括議員陳佩真、陳振中、文化局長曾慧香、民政處副處長陳泰銘、望安鄉長許賢德等共同出席觀禮,文化部文資局副組長李宛慈、視察游英俊、建築師林世超、澎匠營造董事長吳得強、花宅古厝保存協會秘書長曾敬信及雲林科技大學團隊等到場共同見證。
縣府文化局在文化部文資局的經費補助下,花宅25棟古厝將全數規劃修復,目前已經完成修復8棟,辦理發包中者7棟,規劃設計中者10棟。
(記者哈奇/澎湖報導)105年度長青學苑第25期結業典禮,16日上午在身心障礙福利中心禮堂舉行。縣長陳光復專程到場,共同分享學習成果的喜悅,讚許長者具「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精神,值得後輩學習效法。
陳光復表示人生就是持續學習的歷程,並將所學教導後生晚輩,向長輩勤奮向學,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表示敬佩與肯定。
陳光復感謝社會處及照顧服務協會用心規劃安排各項課程,讓長者都能走出戶外、快樂學習,結交新朋友,提供長者們更多元豐富的學習空間。
議長劉陳昭玲表示對各位畢業生精神抖擻,努力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認真努力生活,表達欽佩之意。
包括副議長陳雙全、議員呂黃春金、陳慧玲、馬公市長葉竹林、參議張武福、社會處長蘇啟昌也都前往與長者們分享學成的喜悅。
為希望本縣縣民有機會可以參觀到長者們這6個月學習的心血結晶,縣府與照顧服務協會舉辦了「流轉風華、魅力再現」作品聯展,自10月16日起至10月23日止,於文化局中興畫廊展出,歡迎鄉親屆時踴躍蒞臨參觀,一起為長青族群好學鼓勵與喝采!